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应用策略

2022-02-11 07:36临湘市融媒体中心临湘市广播电视台李大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24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融合

临湘市融媒体中心(临湘市广播电视台):李大明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全面发展,人类逐步迈入到全新媒体时代,人们信息交流沟通模式以及资讯传播途径发生了极大改变,创新媒体发展途径,加大媒体融合力度必定会成为传统媒体未来重要发展趋势,而这也对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带来极大的影响,电视节目制作以及编辑工作者必须要结合融媒体环境,信息传播实时化、多屏化、个性互动特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观念、大胆进行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及趋势,应用新型技术手段,持续增强节目制作质量以及效率,助推电视媒体长远、长期发展。

1.媒体融合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1 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一种新兴媒介发展理念,也是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实现全媒体化的一个过程以及手段。简单而言,媒体融合是国家传媒全面整合的新作业形式,就是将电视台、报纸、互联网、电台等各项采编作业全面融合,通过集中处理和管理、资源共享衍生出的新型信息产品,之后通过各类平台为受众传播,此类新型合作模式已经逐步成为传媒行业发展新潮流。

1.2 电视节目制作

电视节目制作(Production for TV program),主要是指将节目当作工业生产制作产品,组织开展电影、电视制作,包括节目生产时期艺术创作和技术处理管理两个重要部分,分为电子现场制作(EFP)、电子新闻采集(ENG)、电子演播室制作式(ESP)等几个部分,其中EFP式属于电视制作设备一体化的现场电视拍摄制作模式,经常使用在现场实况转播层面;ENG式则为单机或者现场拍摄,经常使用在一线新闻拍摄层面;ESP具备时效性较强特征,可在演播室内部进行多机拍摄,经常使用在晚会转播层面。

2.媒体融合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影响

2.1 信息收集全面化

广播电视节目筹备过程中,媒体融合影响主要展现在信息搜集层面,一般情况一档优秀、健全的电视节目必然拥有良好策划,而在策划筹备时期,工作人员需要全面、全方位搜寻信息。在没有互联网之前,工作人员主要通过繁琐的人工操作模式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研究,明确热点以及选题,针对节目形式与内容进行策划。而在互联网以及媒体融合背景下,工作人员可随时使用互联网技术获取更多信息数据,从中筛选数据,观看部分选题的热度,观察和掌握民众兴趣以及积极性,让新闻节目信息筹备更加全面、提升信息处理科学合理性。

2.2 节目制作科学化

一方面,合理使用手机、平板等各类移动终端设备,可以逐步引导观众参与到节目制作中,丰富与完善观众互动质量。制作组可合理使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时地收集与接收观众观念,并将此类观念在节目互动中反映出来,持续提升观众参与感和观看兴趣,让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同时,将节目制作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丰富和完善节目活动环节,制作人员的制作也将更加多元和灵活,与民众需求相互贴合。另一方面,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放映形式发生极大改变。现阶段,视频网站、APP等在发展中会与电视台合作,同步播放已经录播好的各类节目,或者买下某一热播节目的播放版权,供观众从手机或者其他网站APP上随时针对过往视频或者直播视频进行查看。此外,节目放映也不会单纯局限在电视,而是多平台、多终端放映,在此类网络平台当中,观众参与程度将会持续提升,不仅丰富和完善了电视节目放映模式,还极大拓展了节目实际影响范围,让节目受众更加多元。

2.3 节目宣传丰富化

节目制作结束之后的宣传造势,放映时期话题引导以及交流互动等各类宣传模式是打造一档深受观众欢迎、喜爱的电视节目的最主要环节步骤。媒体融合使得节目宣传丰富度以及活动内容增加,完善与优化宣传平台和手段,提升宣传功能以及质量。新节目相关话题可以在网站、微博以及微信等各个平台当中发布,引发公众关注和重视,助推节目信息快速传播,引发公众的广泛讨论和沟通。此外,还可组织开展人气嘉宾访谈节目,积极与新媒体网站有机配合,在热门软件当中传播,为新电视节目造势。

2.4 节目编辑及时化和传播形式多元化

引入现代化、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和完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是媒体融合时代最主要特征,也是电视节目制作重要发展方向。多媒体平台运行模式,要求编辑技术具备通用化特征,让节目可以适应不同平台技术要求需求,拥有强化后期加工处理以及编辑能力。而依托运算能力更强的非线性编辑技术和强化编辑功能,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与约束,素材更加充足,能够持续增强电视节目内容质量,增强画面质量。并且具备兼容性较强特征,可以输出各种不同格式的文件,充分适应其他媒体平台需求,所需设备不多、维护难度相对较低,有利于提升节目观赏性以及节目播放质量。

3.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应用

将前沿制作及播出发布技术与电视节目生产有机、全面融合,提升节目制作水平,能够适当满足大众要求,让电视作品可以深入人心,彰显电视媒体具备的文化领导能力。

3.1 XR 扩展现实虚拟制作系统技术的应用

虚拟制作,广义上是一系列计算机辅助制片和可视化节目制作的方法。可以简化定义为以实时交互的方式进行节目制作,创建媒体数字虚拟世界的过程。广播电视传统的虚拟化制作主要采用绿箱+色键抠像+虚拟包装系统实现。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扩展现实虚拟制作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创作手段。扩展现实虚拟制作系统本文主要指基于LED渲染背景+真实前景的虚拟节目制作系统,是XR技术在媒体领域的重要应用,也是媒体行业迈向“元宇宙”时代的第一步。以LED幕墙代替绿幕,综合摄像机追踪、实时渲染和协同工作等技术,将游戏实时引擎图像输出与摄像机追踪相结合,实时生成最终的节目信号,将虚拟制作技术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打开了XR扩展现实虚拟制作的大门。

XR扩展现实虚拟制作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拍摄对象能更好地感知表演环境的背景、达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从而更好地融入节目场景中,拍摄信号现场合成,导演可更加准确地用镜头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②可随意调换现场环境,打破了时空限制,通过先进的技术推动节目创新;③相比绿箱虚拟演播室,混合现实虚拟化系统场景光线可以更加真实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3.2 新媒体直播关键技术在广播电视制作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广电节目的制作及播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新媒体直播,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日渐深入到广大用户的日常生活,其带来的不仅是内容形式,更是服务方式上的变革,使广大用户不再是仅仅坐在电视机前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可以个性化地充分利用个人空余及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精细化掌握资讯,同时又保证直播内容传达的及时快捷。当前新媒体直播多以手机、平板电脑等民用移动设备终端,通过4G/5G网络等移动传输链路,将拍摄画面直接推流至流媒体发布服务端。与传统的广电直播相比,其直播设备小巧便携,系统链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维护,适用于多种场景现场报道。

3.3 后期制作与多媒体视觉传达技术的应用

合理使用具备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建模、特效、场景渲染以及编辑合成等功能的制作软件来全面实现立体空间绘制以及电视媒体艺术创作,让电视节目具备个性化以及现代化特征,全面满足观众需求。

3.3.1 合理应用调色软件

电视栏目创作过程中受到拍摄场景、时间等各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约束限制,特别是素材摄像往往需要多次组织开展实景专访,可能会导致画面出现色调风格、色温不一的情况,需要在后期制作时期合理使用调色软件组织开展色调整体把控,适当调节和优化色彩平衡,让节目画面效果具备统一平衡特征。其中,达芬奇(DaVinci Resolve)调色系统被一直誉为后期制作的标准,众多电影、广告、纪录片、电视剧和音乐电视制作中都能看到达芬奇调色系统的身影,并且它的作品是其他调色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它所有处理是实时的,这意味着达芬奇调色系统能面对用户各种要求并实时调整。全新达芬奇调色系统添加了许多一/二级调色、Power Window、多点跟踪、模糊等功能扩展。

3.3.2 规范引入后期制作软件

电视台影视作品涉及的片尾、片头、动态图表以及广告等,都需要通过后期制作彻底完善。后期制作就是合理使用素材,依托三维动画合成创作特效镜头,将镜头有效剪辑并逐步整合,配置相应特效声音,形成一个完整、有内涵的作品。例如:在制作各类节目片头、片花环节,首先编导需要提供一段最原始的素材画面,再使用AE、PR、Final Cut Pro等各类软件展开剪辑,并结合片子具体定位风格,穿插各种特效来渲染环境气氛,之后使用后期软件与优化、改变画面具体运动模式,最后适当添加字幕、背景音乐。而动态图文、片头创作则属于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团队合作才可完成,即团队成员要探讨修改不同分镜头,使用3DMAX、MAYA等各类软件展开建模操作,然后再适当配置材质、场景灯光、运动合成包装以及特效音乐,形成片头。

3.3.3 科学使用平面设计、立体建模

在电视节目制作以及频道整体包装制作后期,三维建模、平面素材设计能使节目的表达更直观可见并增强内容感染力,是影响节目效果主要因素之一。现阶段,电视台主要依托平面与立体结合、二维与三维结合的互相贯穿融合模式,组织开展后期创作。三维动画一般使用在电视画面特效全面制作时期,现阶段主要应用3DMAX等各类高端动画三维工具设备以及高级渲染系统(VRAY)等。在平面创作设计中要在前期合理设计“平面脚本”,之后使用文字、图像原色以及色彩搭配调和等形式丰富设计,还可依托AI、PS、CR等各类软件,有效处理电视栏目角标、台标以及平面图片、广告设计等。

3.3.4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质量和水平对于节目收视(点击)率、表达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提升播出质量,就必须要使用更多现代化、先进的制作技术,来全方位满足各项工序要求。其中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来提高节目制作水平,也是当下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研究方向。一是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快速、及时地把收集到的各类资料,转变成为视频、音频,实现高质量运用,节约制作成本和时间;在节目特技制作时期,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提前准备相应素材,展开叠加重组,保证整个节目的真实性和虚拟效果增强相结合,为观众带来更加良好、优异的观看体验。二是现阶段,人们对于信息接收渠道越来越多,接收内容也随之增加,会逐步出现审美疲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对信息质量以及效率提出了更加严格要求,为满足观众需求,让观众拥有眼前一亮感受,可以接收到更多、更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就必须要持续拓展节目信息来源增强节目制作质量,将节目制作与传播同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将传统以普通音频及文本等信息传播形式,升级为以精美、趣味化图片、视频以及插件等模式,精准、多元化进行传播,不仅可以让节目内容更加丰富,提升节目制作效果,同时还丰富了节目的传播途径。

4.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高质量应用策略

4.1 全面深化与完善新兴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快速发展带来巨大改变,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以及电视媒体来讲,这既是一种机遇又是挑战,新兴技术手段,包括虚拟现实技术、5G技术以及图像处理等,为电视节目创新化、全面化发展提供充足技术支撑。特别是现阶段,应用终端已经从大屏到多屏再到AI智慧屏时代。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时期,必须要深化新型技术的使用,结合观众互动需求、全媒传播等需求,高质量、全面融合不同技术手段,持续增强观众体验感。此外,大数据分析研究技术也为电视节目获取市场机会提供了极大条件,而当前融媒体时代,提升用户浏览量以及电视媒体发展质量的关键手段就在于分析用户数据,明确用户喜好,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产品。广播电视台必须要结合大数据分析研究技术,合理组织开展电视节目分析与研究,明确观众个性化需求以及特征,掌握观众意见以及态度,以此来结合受众策划出与适当需求相符合的节目。

4.2 建设适应媒体融合要求的软、硬件制作发布平台

媒体融合,在本质上是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扬弃”,而非替代关系。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即“四全”媒体,是媒体融合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将媒体融合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必经之路。当下信息传播的形式不再拘泥于简单的图像文字,AR、H5、音视频等新鲜形式更能为受众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且在当今人工智能技术、云技术等新型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万物皆可为媒介”的发展趋势随之愈加明显,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同时媒体的分众化特征愈发明显,能够更加精准、更加高效地将传播分类。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把原有网站、广播、电视、报纸、公众号、微信、微博、客户端APP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介,在内容、采编、传播、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新闻传播矩阵。这就要求媒体节目制作发布平台系统具备以下特点: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破电视节目现有机制壁垒,重构节目加工生产流程,实现对多种媒体资源内容的元数据定义、标记、编目、存储、检索、审核等流程化管理,兼容多平台编码格式,能够为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适应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的新型生产模式提供软、硬件平台支持。

5.结束语

媒体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媒介融合层面,还有媒体内容结构的融合,因此单纯依据网络平台传输数据信息,不应用先进技术更新内容或者节目生产制作模式,很难在新时代网络媒体兴盛社会当中获取观众欢迎。必须要求融媒体中心积极创新发展思路,从增强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出发,深化各类不同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使用,让电视节目制作传播更加即时高效。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