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控

2022-02-11 04:54:11张春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胃肠炎流行性

张春梅

(桂林市临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桂林 541100)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存栏、猪肉消费的国家,猪养殖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猪养殖中,猪腹泻病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疾病,可由饲养管理、病原感染、猪身体状况等因素造成,其中病原感染因素中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病毒性腹泻具有传播能力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对猪养殖危害较大[1]。猪病毒性腹泻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猪轮状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以及猪流行性腹泻[2]。本文将分别对这三种腹泻病进行综述。

1 常见的猪病毒性腹泻

1.1 猪轮状病毒病

轮状病毒病是一种多种动物的幼龄动物可感染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毒病[3]。

1)流行病学。猪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感染仔猪引发该病。轮状病毒主要寄宿于患病猪的肠道,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后可污染饲料、饮水和猪舍环境[3]。仔猪可通过吮吸被污染的乳头、摄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饲料患病。各日龄的猪均可感染轮状病毒,但是多以7~14 日龄的仔猪发病率较高。仔猪若未及时获得母源抗体,病死率可高达100%,若及时摄取母乳则病死率较低。仔猪轮状病毒病通常呈地方性流行,在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且临床症状更为严重。此外,患病仔猪常继发大肠杆菌病,进而导致病死率增高。

2)临床症状。仔猪感染轮状病毒后具有较短的潜伏期,为12~24h。发病猪精神萎靡,出现严重的腹泻和呕吐,粪便颜色为暗灰色或灰白色,形状为水状或糊状。仔猪严重腹泻伴随着脱水症状,严重的脱水见于腹泻后的3~7d,仔猪体重可下降30%。同时仔猪还会出现酸碱平衡紊乱。

1.2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4]。猪传染性胃肠炎最早报道于1946 年的美国,随后成为世界性流行的猪疫病。

1)流行病学。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可感染各日龄的猪,但以2 周龄以内的仔猪临床症状较为明显,死亡率较高,最高可达100%[5]。成年猪感染后也可能导致死亡。患病猪和带毒猪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传染源,其粪便、乳汁、口鼻分泌物、呕吐物中均有大量病毒,从而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等,健康猪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从而导致该病的水平传播。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发生于寒冷季节,以春冬两季发病率较高。在新疫区猪传染性肠胃炎常呈流行性,传染速度较快,而老疫区呈地方性流行或间歇性流行。猪传染性胃肠炎还常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混合感染。

2)临床症状。猪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临床症状与环境、季节、饲养管理、感染病毒毒力、病毒数量以及是否存在混合感染等有关。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潜伏期有长有短,可在感染后的15~20h发病,也可在2~3d 后发病。仔猪感染后会表现出严重的呕吐、腹泻,粪便呈水状,喷射排出,颜色为白色或黄色。随后仔猪可观察到严重的脱水症状,体重明显降低,并且在2~7d 内死亡。母猪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后会出现泌乳减少、腹泻,粪便为灰褐色水样,病程通常为5~8d,但极少死亡。

1.3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病原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属于同一属[6]。猪流行性腹泻最早的报道见于1977 年的英国,主要导致架子猪和育肥猪出现急性腹泻,我国在20 世纪80 年代初出现该病,并在2010 年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导致了全国性的大流行,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流行病学。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经感染猪,各日龄的猪都可感染后发病,但以哺乳仔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发病率最高可达100%[7]。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带毒猪或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其粪便、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易感猪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工作人员或其他动物、昆虫也可机械性的传播该病毒。猪流行性腹泻一年四季可发,但以冬季多发。

2)临床症状。猪流行性腹泻的潜伏期通常为2~4d,但急性型的可在感染的12h 后出现症状。猪流行性腹泻通常以暴发性腹泻形式出现,病初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泻,随后很快波及全群。病猪临床表现为严重的水状腹泻,粪便为灰黄色或黄色并带有恶臭,仔猪排出的粪便中可含有白色或淡绿色的乳凝块,同时还常伴随着严重的呕吐。随病程发展病猪可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病猪被毛杂乱,精神萎靡。7 日龄以内的仔猪常在出现腹泻后的2~4d 脱水死亡,死亡率可达50%,断奶仔猪和成年猪会出现持续4~14d 的腹泻,但一般无继发感染,病死率极低。

2 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

对于出现患病猪的猪场应调查其流行病的流行情况,包括既往病史、疫病流行情况,进一步根据患病猪的日龄、临床症状、剖检后的病理变化进行综合性的临床诊断,注意与其他病原导致的腹泻、饲养管理问题导致腹泻进行区分[8]。对于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确诊需进行兽医实验室的病原或血清学检测。可采集病猪的胃肠道、呕吐物或腹泻粪便等样品进行病原检测,采集病猪的血液进行血清学检测。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检测方法有病毒的分离鉴定、电镜观察、免疫组化等,血清学检测方法有ELISA、中和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等。此外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常用于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常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有RT-PCR、荧光定量RT-PCR、原位杂交、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核酸探针等。

3 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

由于猪病毒性腹泻通常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病情严重的特点,因此可用于治疗的时间较短,且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猪病毒性腹泻病以防控为主[9]。在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工作中,应采取疫苗接种、防止病原进入猪场、防止病毒扩散等综合性的防控方式。

3.1 疫苗接种

在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和净化工作中,疫苗接种是重要的防控方法。目前,市售的猪病毒性腹泻病原疫苗可分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灭活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通常接种于后海穴,在妊娠母猪产仔前30d 左右接种疫苗,仔猪断奶后7d 接种疫苗免疫,其他日龄的猪可根据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疫苗接种方案。疫苗接种后14d 免疫的猪会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时间为6月左右,仔猪可通过哺乳获得被动性免疫。由于可能会存在免疫操作有误或免疫操作失败的情况,因此应在免疫后14d 采取免疫猪的血清进行抗体效价检测,评估免疫猪群整体的免疫接种效果。

3.2 防止病原进入猪场

猪病毒性腹泻病毒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猪场,如引进新猪、人员或车辆机械性带入、野生动物或昆虫机械性传播,因此应做好相关的检疫和防控工作。首先,对于引进的新猪,应采取运输前检疫、运输后隔离检疫,隔离期应至少30d,期间可再次进行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检疫,发现病猪应及时淘汰。猪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在进场前、进入猪舍前都应进行消毒,车辆进入前应进行也应进行全面消毒,对于参观人员的车辆和其他无关车辆应禁止进入。猪场周围应设置好高墙、栅栏等,防止其他野生动物进入,同时也应避免饲养其他动物,在蚊虫活动的季节做好驱虫工作,定期进行灭鼠、驱鸟工作,防止其他动物或昆虫机械性传入病毒。

3.3 防止病毒扩散

应做好猪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猪粪便和其他粪污,粪污处理地点应远离猪舍。若发现猪群中出现发病猪应及时隔离病猪,经过诊断,若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等应淘汰处理,对于病猪的粪便、呕吐物、口鼻分泌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病猪使用的圈舍、养殖器具也应进行至少2 次的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

4 结语

猪病毒性腹泻是一类由病毒引起的猪腹泻病,该类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并且无特效治疗药物,可对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猪场养殖人员应提高猪病毒性腹泻病的防控意识,采取疫苗接种、防止病原进入猪场、防止病毒扩散等综合性的防控方式,降低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减少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胃肠炎流行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流行性感冒
防不胜防的秋季轮状病毒腹泻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40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