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 尹正银
高一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常常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不满足于初中时信手拈来的并列式结构,又驾驭不了需要深度思考的递进式结构;不想让自己止步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面面俱到,又找不到将问题说清楚、讲明白的别具一格的切口;不想把考场作文当成空话、套话、大话的集合,又不知道自己的观点要如何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1年春季鄂东南高一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今年年初,学校宿管刘阿姨就要退休了,她已经在学校工作了25年。退休那天,来看望她的学生很多,有人拿了两个橙子,有人捧了一束鲜花,还有同学先来个拥抱,然后拉着她到宿舍门前合影。
材料二 有人问:“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很多人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他烧开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甚至会漫不经心地将衣物丢放于他的斗室。又有人说:“你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你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字文佳的身份写一篇文章给学校校报投稿。
要求:結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最简单的办法是提取圈画关键词句。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词句集中在主体、背景、动态过程中,在这则材料中,还有评价事件的观点句,这也是需要关注的关键句。
材料中的主体是材料一中即将退休的宿管刘阿姨、材料二中不知道姓名的教学楼勤杂工,他们之间的共性是都是普通劳动者,由此可以明确出题人要求我们关注平凡劳动者,从而明确写作对象。
材料给出的背景是宿管即将退休,被同学们深情送别;勤杂工烧水扫楼,姓名却无人知晓。这一正一反两种不同的情况,体现了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身边普通劳动者的两种常见的态度。写作过程中不可偏废其一,可尝试分析这两种态度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找前者的意义和后者的危害。
从动态过程来看,材料中的关键句为,又有人说:“你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你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由事件到点评,明确表达每个平凡劳动者都很重要,都需要我们注意、关心,并对他们的付出给出肯定的回馈。明确写作方向。
综上所述,写作立意应集中在“平凡劳动者”“感恩”这两个关键词上。
明确“感恩平凡人”的主题之后,如何打破“为什么感恩”和“应该怎样感恩”的常见思路,找到新的切口,将文章写得新颖深刻呢?可尝试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一、观照现实,抓住矛盾,解决问题
矛盾,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它强调主体相同,言行不一。运用到写作过程中,只要我们找出同一主题下两种截然不同的言行,进而找到不同产生的根据,从而结合现实限定的新的条件,重新定义主题,就能让自己的观点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严密的逻辑,以及客观的立场。
这样的写作思维方式在韩愈的《师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文中的矛盾点颇为密集,一是纵向来看,在很重要的从师的问题上,古之学者从师,今之众人不从师,说明当时师道不传的社会现象;二是横向来看,家庭内部,为爱子择师学句读,自己有了疑问却耻于向老师请教,表明当时“小学而大遗”的不重视从师的社会现象;三是综合来看,并不是整个社会都耻于相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只有士大夫之族才耻于相师。
点明现象从来不是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
作者正是抓住了第三种矛盾,通过调查采访的方式知道了耻于相师的理由: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如此一来,士大夫之族不仅情有可原还很可怜。在那个讲究身份地位的时代,读书人不仅要坚守读书人的清高,还要时刻警惕政敌扣下的阿谀奉承的帽子,面子形象都想维护,哪里还有机会给自己的疑问找到一个解决的方式呢。所以矛盾产生的根源,不是没有从师的心,而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找不到合适的老师。
如此一来,解决师道之不传的问题就很简单了。韩愈引用了孔子的事例,得出自己的观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也就是,他重新定义了“老师”这个概念,老师不一定是一个固定的身份或者职业,它只要求能力,无论是谁,只要在某一个方面比我们强,就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就值得我们去学习。这样的定义扩大了“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拉近了学习者和教授者之间的距离,使好学者得以放心大胆地向人学习,进而也就重新增强了从师的可能。如此,作者便达到了自己的写作目的。
回到本次写作,“感恩普通劳动者”的主题下有没有矛盾的社会现象呢?肯定有,比如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事例就是明显的矛盾——有的人懂得感恩,有的人不懂得感恩。如果去分析这个原因,会有点难以下手,且变量太多,不容易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我们不妨尝试从纵向的角度找找矛盾,也就是有没有人有时感恩普通人有时又不感恩普通人,这背后的原因主观色彩也比较浓烈,难以得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我们可以继续缩小范围,寻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更小的矛盾点——有没有感恩的行为相同,但对象不一样呢?如感恩英雄、感恩家人但没有感恩普通人,这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深入分析原因,得出的结论或许就是,我们并不是不懂得感恩,我们只是忽略了简单而常见的付出,因司空见惯而习以为常。就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不能因为事件本身的难易程度和离我们生活的远近而去有选择地表明它的价值。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感恩,不只是感谢那些看得见的人,还要感谢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普通劳动者。由此扩大感恩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属于自己的关于感恩普通劳动者的新颖而独到的见解。这样的作文不仅有自己的思考,还有人性人情的温度,何乐而不为呢!
二、明确意义,坚持追问,填补空白
价值、作用和意义,是我们写作过程中回避不了的阐释角度,因为它们指向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将这些说清楚了,文章才有说服力。高中生关于事件意义阐释的薄弱点,在于浅尝辄止,在应该深刻思考的地方留下了大片空白。文章没有深刻性,也就达不到深入人心、引起共鸣的艺术效果,文章说服力也就会大打折扣。
层层设疑,坚持追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以上问题。首先按照惯例写下你最先想到的事件的意义,然后分正反两个问句追问,一个是在这个意义之下社会或者人与人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实现了这个意义社会或者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里的后果可以紧承社会现象,尤其是不好的亟待解决的社会现象,如此便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增强文章观点的现实意义,从而也就提升了文章的实践性。这样的追问并不一定会在一个回合之内把问题说清楚,所以还要接着按照这个句式进行追问,直到意义指向个人的眼界、品性、格局或者人生的幸福,方可停下。
在本次作文中,“感恩普通劳动者”的意义众多,比如有同学提到:可以让社会风气变得更好。停在此处,这个意义便显得大而空,给人的感觉是不痛不痒,甚至可以说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用追问的方法深入:社会风气变好会怎样呢?该同学想了想,说可以传递正能量。可何为正能量呢?传递正能量之后又会怎样呢?继续追问之下,该同学说,人与人之间会相互感恩,人与人之间会更加友爱和谐,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会更加温馨幸福。至此,问题就说清楚了。
有一个同学接着上一个同学“感恩普通劳动者可以让社会风气变好”的初级意义,觉得这个社会风气应该是被感恩之后,大家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敬业的社会风气形成之后,我们的社会才会发展;我们的社会发展之后,国家才有机会变得更加强大;只有国家变得强大,才能更好地应对危机,传承文明。他除了追问会怎样,还联系了社会现实时政热点思考了不会怎样,对比之下,进一步体现出了自己观点的无懈可击。当我们的思想走向了国家社会的层面,我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我们青少年的时代担当和主人翁意识才能得到体现。
还有一个观点也很让人心动——感恩普通劳动者可以让个人更接近社会生活。层层追问之下,他说,更接近社会生活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有了理解才会有尊重、宽容、同情,而只有具备了这些情感,我们在参与社会生活的时候,才会有更科学的态度、更温暖的情怀和更大的格局。
另一个同学受到启发,紧承理解来说,他说感恩普通劳动者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每一个职业,如此,我们才会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才会实现职业选择自由,即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去选择自己的职业,我们才不会陷入各种“内卷”的焦虑中。观点最后落脚到社会盛行的焦虑中,并且运用了新词,体现了自己关注现实、着力解决问题的意识。
上述同学的观点,意义明确,可以达到填补思想空白的目的,从而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不过,在层层追问的过程中大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细节:一个是层层追问之间逻辑必须是严密的;一个是问题最终的走向可以是个人生活的角度,也可以是国家发展的层面。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追问是思维過程,不能完全替代表达内容,最终的表达还需要运用文学手法,删繁就简,借助精练的语言和文学的手法,完成文章主旨的升华。
文章的新颖深刻,是每个写作者的追求。在审题精准的情况下,围绕“是什么”找矛盾现象,从而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重新定义概念、设置前提条件的方式,解决矛盾冲突,完成自己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如此便达到了新颖的目的。围绕“为什么”找意义,通过层层追问的方式,找到事件背后与人和人性相关的部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提升认知,才能有效锻炼理性思维,也才能达到将议论文写深写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