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孚老师为我改诗
新山水诗人孔孚,在我眼里是一个奇迹。他六十岁出版第一本诗集《山水清音》,之后他成为别具一格的诗坛大家。这让我敬佩得不得了。
20世纪80年代,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从《诗刊》上读到孔孚老师的诗,就想拜他为师,特地去济南见了他。看见他的书房里挂着一幅字:宇宙意识。那是孔孚老师用左手书写的,看到这幅字我写了一首诗:
晃荡一声
灵意从云堆里
跌
下
来
我接
(《观孔孚左书》)
后来我出了一本《山水零墨》,作为作业交给他。在我习诗的道路上为我改过诗,亲授技艺的只有他,他是我的师父。
这里说说他是怎么为我改诗的。有一次,我在《文汇报》的副刊“笔会”上发表了一首诗——《霜晨》,我就寄给他看。
霜晨踏月归来
是谁家阶下落红满地
落红了一个金秋
落红了半个夜的秋霜
落红了我的错觉
我可是从十月走进春末?
也许是一种暗示即使
你不想浪漫浪漫也会结束
那种不可逆转的时光
预告一种现实正式开始
尽管那扇小窗暖暖的
新透一个喜昨夜的鞭花
还醒了我一朵寂寞的诗芭
(《霜晨》)
发表时就是这样的。寄给孔孚老师的时候,我学着用他说的“用减”,用铅笔圈掉了好多行,变成了这样:
霜晨踏月归来
是谁家阶下落红满地
落红了一个金秋
落红了半个夜的秋霜
我可是从十月走进春末?
——那扇小窗暖暖的
新透一个喜昨夜的鞭花
醒了我一朵寂寞的诗芭
(《霜晨》)
我用淡淡的铅笔写道:“此诗我已作减法,但仍属小情趣吧,请老师正之。”
孔孚老师旁批了六個字:落俗,怕是不行。
他在这页纸右下角的空白处还写了这么几个字:
拜师?岂敢?!朋友,不好么?又孚
在这页纸的左边空白处,他给我写了封短信:
铁吾老弟:
信并书款先后收到。书近中寄出。(要等女儿帮忙)。
“盘”易为“兀”字,如何?
你的搜索,很有必要。“一”字是略为好一些,但情境欠佥。你再想想看。
改后之《江湖之间》,并《圆明园》,都说得过去了。兴许会是上乘之作。
吟安。
孔孚92.7.26旦
孔孚老师写这封信的时候是早晨,兴许是经历了一晚的思考的。
信中说及两首诗,《江湖之间》和《圆明园》。先说《圆明园》。
为了说明问题,我把原作先抄录于下:
1
总相信那轮夕阳
仍凝滞
在苍白的石柱上空
如血
2
圆顶和拱门已消失
向匍伏的青草呈示的是
缺漏的情节
挺喜欢那只小蜗牛
蠕动在石壁上
一只情感的手在抚摸
留下深情的涎线
等待
风化千年
3
歪斜的沉重里
站着正直
从炼狱里走出的
已不是
原来的自己
4
呼吸伸进石柱深处
坚硬和粗粝能显示什么
悲痛到极点就不会流泪
石头可以证明
一切不完整的都完整
一切完整的都不完整
(《圆明园诗札》)
这是1991年时的习作,分别发表在《生活周刊》和《读书乐》两处。作为一个文学青年,当时就这么写写了。我把它打印各寄给孔孚先生。
这一回他动手了!他把题目里的“诗札”两字去掉。第一节留了两行,改成:“夕阳/坐在苍白的石柱上”。后面2、3、4节全部删掉。有一批注:
此二十一行“流泪”二字可留。余抽象为“历史”。加一“看”字,就可以了。
这首诗就只剩四行了:
夕阳
坐在苍白的石柱上
看历史
流泪
(《圆明园〉》)
我惊讶得不得了!能不惊讶吗?他好比在一块粗糙的大石块上,硬生生地把他看到的那叫“诗”的东西刻镂出来了,把大部分无用的东西全部去掉,只要这几句。
对于我来说,这是幸运。
我知道什么叫“大”,什么叫“小”了。
再说《江湖之间》,原诗如下:
几笔栅栏隔断江和湖
一株斗笠在江湖之间盘坐
宁静为水中花园装饰
入口处垂钓者蓄谋已久
1988.8.21
(《作品4号》)
我是看了一幅水墨画得到了灵感,画家的名字我没有记住,当时就写了这么几句。也发表了。
后来,收进《山水灵墨》的时候,变成这样:
几笔栅栏
隔断江湖水
一斗笠
兀坐
(《江湖之间》)
这期间修改的变化,也全赖着孔孚老师的引导。为了说明问题,我把他写给我的一封信在此呈现一下吧!
铁武诗友:
大札今日由山东省文联转来,幸未丢失。
从尊作并探讨庞德氏《地铁》翻译文章看,你是注意了道家美学之“减法”的。青年朋友能情及“减法”,实在是不容易。
庞德那首《地铁》,有点儿味道而已,不出“小情趣”。
“愈减愈多”“愈减愈大”,这人脑子里是没有的,更不要说“无限”了。而诗,是应该过去、现在、未来全在其中的。
试改(减)《江湖之间》一首,供参考:
几笔栅栏
隔断江和湖(“和”字多余)
宁静为水中花园
装饰一片风景
——入口处
鱼在阳光水下
悠然
(以上几行诗往小里写,看是有味,终乏味。
不如减去。)
一斗笠
在江湖之间(有题在,就不要再说明了。)
盘坐(“盘”字拙,太具象。请考虑改一字,
注意“大”。)
……
……
握手。并颂
吟安
孔孚
1992年7月11日
这封信十分重要。孔孚先生的宇宙意识、大诗观念不是停留在观念上的,而是渗透在写作技艺的语言文字细节里面的。他的“大”是作品本身的“大”,而这种“大”恰恰又是通过“减”来实现的,即“愈减愈多”“愈减愈大”。脑子里要有这个东西,否则就会流入“小情趣”,连庞德他都不满意。
孔孚老师在1995年6月25日给我写过一封信:
铁吾:
信,诗,并《上海文学》收到。诗,没有上得去。国章写出真诗来了。他的《无鱼之河》多体味一下。按照我的情趣,试改诗一首,供参考:
1
什么也看不到
只有一个混沌
大宇宙
被含了
2
五老峰顶
坐一条鱼
信中提及了孙国章的《无鱼之河》,他是大师兄。后来我仔细研读了,挺佩服的。
看来,我的“好诗”,全是孔孚老师帮着改出来的。
孔孚老师改詩对我影响巨大。虽然我不认为,诗全应该像孔孚老师那样写的,但拜师学艺,先专一于师所说,学个像样,而后再慢慢领悟,这是必须的。
我是1993年去看孔孚老师的。老师住在济南,济南是有名的泉城,号称有七十二泉。那时,就听说泉水少了。在火车上我就向人打听,回答是:“水没有了。”我在济南写了第一首诗:
水没有了?
——我有泪
眼呢?
(《泉城问答》)
孔孚老师读了,默然,眼眶好像湿了。直到今天我还一直为自己没有争气而愧疚。
孔孚老师说:无诗
才写完一篇《孔孚老师为我改诗》,又翻检了一下以往的信件,发现还有一首诗,我也发给孔孚老师看过的,孔孚老师做了如下旁批:
无诗。仅“天光流荡”“白珠”尚有味。可从几字的基础上另创新境。试试看。
诗是这样的。
1
泛青的天色
挟一纸思慕
映照于湖心
2
晴日天光流荡
比鸟鸣动听
3
闪电骤然骑过天空
雷声在镜里
翻滚
4
天庭
追下一串嫉羡的白珠
心早被诱进
深深的湖底
(《湖》)
说明一下,这1-2-3-4,原来是没有的。我学孔孚老师的诗体样式,寄给孔孚老师的时候加上去的。这样,外形上还挺像“孔孚诗体”的。念起来,有1-2-3-4和没1-2-3-4感觉有一点不一样。最后两行,我原是删了的,后来在“心”“被诱进”“湖底”下面又加了恢复号。
我用铅笔写了两行字:“此诗,我作减法,又作分节,不知是否可以。”
这张纸条没留时间。诗在《解放日报·朝花副刊》上发表过的。我查了剪贴本,发表时间是1989年6月1日。那么,这张纸条就是这年6月里的事了。
稿子肯定是随信附记的。我的信没留底稿。孔孚老师也是直接将这张纸条寄还给我了。
今天重读这张纸条,有点感慨万分了。
昨晚上恰好我在电脑上看了一部电影《师傅》,有两句台词令人难忘,一句是:“武馆不出人才,因为不教真的。”还有一句是:“你是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
我的感慨也由此生起。
我问过济南的一个后起诗人,你们济南年轻人里有谁还在写孔孚这样的诗?回答好像是没有。
我曾经给《诗刊》投过稿,一位编辑给我写了一封退稿信。信很短,意思无非就是不够精炼,诗要有意境之类的话。我当即回了一封长长的信,尽诉我对诗的理解。当然,后文是没有的。我提这件事是想说,我的态度在这里可以有个比较。当收到孔孚老师的回复后,我并没有“气急败坏”地拉起笔来,哗哗哗地写几张纸的长信,做回复,捍卫。
无诗。这是一个判决。你无法回避,只能直面它,我根本无能力拿起笔来对《湖》做任何捍卫。
要是在今天,我对某人的诗说一声“无诗”,这人会做何反应?无诗。在当时,对我来说是当头一记棒喝!
我这人也有点好胜,就是专拿已经发表过的作品寄给孔孚老师,潜台词就是我已经被人肯定过了,看老师会说什么。
孔孚老师说:无诗。我原先的底气没有了。
我想:诗,到哪里去了呢?怎样写才算“有诗”呢?
孔孚老师说:仅“天光流荡”“白珠”尚有味。可从几字的基础上另创新境。试试看。
隐隐记得我写过几首“湖”的诗(有人还戏称我是“湖畔”诗人)。我把《山水零墨》找出来,果然发现有一首《湖》的诗,里面有“天光流荡”“白珠”的字句,这样就坐实了我是做过这个练习的。
1
鱼
饮于一瓢
天光流荡
2
白珠
跳入湖心
(《湖》)
于我而言,孔孚老师是一个激发者,敢于对现状发起挑战;是一个创新者,善于把全新的理念转化为未经检验的诗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是一个整合者,把过去、现在、未来——“全息”于一体;又是一个坚定的执行者,把自己的构想贯彻落实,同时要求于学生。
孔孚老师说:无诗。他的眼光高过我周围一切人。
这在今天仍可证明: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我把《湖》的原作发给微信圈里的朋友,看看他们是怎么评价的,他们这些人也算得是“诗江湖”里的“老江湖”了。
他们说:
“用联想之线,穿起通感之珠,表达心灵之境!《湖》好诗!”
“诗是流动的,心是感动的!”
“1,嫉羡?嫉妒?
2,有节奏,若有韵,更上口动听!”
“一览无余。仅仅是炫耀文字而已。”
“第一段好,第二段用流淌,下‘鸟鸣千里’即可,第三段骑过有做作之嫌,用鞭抽较妥,更合闪电形象,雷声明镜里,在改明,第四段,‘缀一串白珠’就行,嫉等词去除,自然美为上,尽可能不用人文意识的东西。”
——也算是诚心说话的,说得都不错;但尽是朝“小”处看的意见。没有孔孚老师那种直接从“诗”的高处看的气魄。
孔孚老师说“无诗”,导引我走向“有诗”:高、淡、白。我常常暗嘱自己:量要少些,味要淡些。
但要做到挺难。
孔孚老师“拒问”
孔孚老师对我影响巨大,这是因为他亲自为我改诗,还肯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问题。
而且,常常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地回我。这大概也是因为我好学好问的缘故吧——嘿,算是自我表扬。没有一个老师能像他那样被我喜欢,被我深深佩服,深深敬爱。
他的回复大多写在一张小A4纸上。钢笔,竖写,上部和右边留点儿空白,底部留白不多,大概一路写下来第一行在哪打住就在哪打住的缘故吧。第一行打住往往是在完整“词句”上,比如:“高境”这个词,一定是打住在“境”字上的,不会写到“高”,就转上去了。例外的很少。一页纸写到左边经常是靠边特近,几乎有点“临墙而立”,字也比一开始的写得密,写得小,甚至有点仓促收手的感觉。这样的信,也有观赏价值,说是钢笔书法,一点不假。孔孚老师的字,是行书,略带草意,个别字,我得连起来猜;好在,我读过一本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大多情况下,我都能猜得准。
有一封信,我大概真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地问,他就“一二三四五六七”地回答我了。不妨在这里引录一下:
铁吾:
连收两信,见你情深。
我眼睛严重视力疲劳,简复如下:
一、你说:“担心今后写不出诗来了”。我则看作是一大进步。当也是你凌高境的讯号。
二、仅仅看作是山水诗,怕是“短视”。这里有完整的一套。“东方神秘主义”艺术原则是“用无”;创作方法是“因有用无”“因无用有”;创作目的是启迪人之灵性。是一个“体系”的:“用无”是一个美学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故“东方神秘主义”之“用无”原则(道家之“减法”),必将影响文学艺术其他的类,聪明的政治家也会从这里学到东西。这“构想”够“大”的了。
三、唐文你深入一下看,就會发觉它是在一个旧壳里。说穿了晓渡是在标榜“王维模式”(此模式很风行,如叶维廉等),仍处于“有限”之境。大的逻辑方面,这篇文章也有问题。如有兴趣,你就扒拉一下。会有好处。
四、具体的诗,就不说了吧。
五、要紧的是一个“悟”字。
六、城市诗,不敢妄谈。
七、书单难开。这就够指手画脚的了。
孔孚92.8.3日
这封信的全部内容就写在一张纸上的,竖写,十分好看。
从这封信里可以想象出我当时向孔孚老师提出过什么问题和要求了:
我担心写不出诗了。
对东方神秘主义的疑问。
唐晓渡的文章是指《孔孚山水诗中的旨趣悖谬》一文,收在《孔孚山水诗研究论集》中,书名由贺敬之题签,收录了四十五位专家学者的文章,我当时可能对唐晓渡的文章感兴趣。
铁吾老棣:希望听到你的批评
孔孚92.1.28日
孔孚老师在扉页里这样题辞。他把“老弟”写成“老棣”,别有艺趣。
我一定还寄了诗给他。
我一定向他问了关于“城市诗”的问题。
我还要他给一份书单。
究竟我怎么问的?我给他写的信,没有复印留底稿,所以也说不确切了。我对孔孚女儿铮子说,要是我给孔孚老师写的信还在的话,全部还给我,可能有更多的细节可说。
我之所以想要回那些问学于孔孚老师的信,还有一个原因是,还真发生过一件孔孚老师“拒问”的事。这个“拒问”的种子在上面一封信里已经埋藏着了。那就是孔孚老师说“要紧的是一个‘悟’字。”
下面这封信,写在一张泉城文艺的信笺上,“泉城文艺”四个字是绿颜色的,上下有两道绿色的横的细线,把所写的字都限制在范围之内。这封信里的“不可说”三个字恰好押在下面一根细线上。信短,字写得疏放。整个一张信纸,半边留白。
铁吾:
信悉。我仍很虚弱。还是不来吧!
你提出的问题,我只能用五个字来回答:佛言“不可说”。
为什么你一定要知道个“一二三”呢?
得用自己的脑子才是。靠自悟。
即颂
吟安
孔孚
93.5.19日
佛言:“不可说。”
孔孚老师是诗佛。这封信对我来说,就是一顿“棒喝”:“为什么你一定要知道个‘一二三’呢?/得用自己的脑子才是。靠自悟。”
现在回想起来,我是问起过孔孚老师这样的问题的:你的诗为什么要分“1、2、3……”?
但这封信里说的“一二三”是不是我说的那个“1、2、3”?恐怕未必是。
2020.8.17—19日记于上海汽车城
作者:铁舞,上海作家,出版诗集《瞬间伊甸园》《山水零墨》《手稿时代》《雪地的音乐》等。
编辑:张玲玲sdzll08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