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茂辉
(延边大学 朝汉文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后疫情时代国际关系的快速演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我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各项事业对外交流逐渐加深,世界在关注中国,世界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这就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特别是需要翻译人才来架起文明、文化沟通的桥梁。新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建设提出了朝鲜语翻译专业建设的新内涵,并且翻译学科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更要求我们站在新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如何发展朝鲜语专业与培养新型朝鲜语翻译人才,以适应时代变化和需求。
2007 年1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翻译硕士学位(MTI)是我国目前40个专业学位之一,首批MTI 试点教学单位共15 所,截至2020 年4 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试点单位有262 所。①翻译语种从中英语对翻译发展到中阿、中法、中德、中西、中日、中朝等多种语对翻译。根据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对翻译研究的定义来看,“翻译研究涉及比较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文化研究、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借鉴语言学、文艺理论、跨文化交际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口笔译活动及其规律,文学与文化的跨语言、跨民族、跨国界的传播、接受和交流的规律及相关理论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政策、应用翻译、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研究、口笔译研究、机器辅助翻译研究、翻译产品等。”[1]所以翻译学科的翻译对象涉及多学科知识领域,可以说翻译学科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
2017 年美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了“新文科”概念,主要指对传统的文科专业进行学科重组,把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打破专业壁垒,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2]2019 年教育部、科技部等13 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关于新文科,宁琦提到新文科建设的本质就是驱动式创新,新文科的建设源于解决人类社会与世界发展共同问题的现实需求、源于服务国家战略的客观需求、源于人文教育的必然需求、源于学科发展自身求变的内在需求。[3]冯果认为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目的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间障碍,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是对快速变革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主动回应。[4]翻译对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界的影响,涉及的学科内容从语言学扩大到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生态学。[5]综合来说,时代的发展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应改变传统文科的发展布局,打破专业壁垒,将传统文科升级为新文科,以适应学科发展和时代需求,有效解决或应对现实世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文科背景下朝鲜语翻译专业建设也应顺时而变,争取培养出一批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能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的高等人才。
2009 年,延边大学首个申请开设朝鲜语翻译(口、笔译)专业硕士学位,随后大外、天外、吉大、北外等诸多高校也开始申请并招收朝鲜语翻译硕士研究生,朝鲜语翻译硕士招生至今才10 余年。
以2022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为基准,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8 所高校招收朝鲜语翻译硕士研究生,其中招收口译研究生的高校有18 所,招收笔译研究生的高校有20 所,有10 所高校同时招收朝鲜语口译和笔译研究生。口译拟招收总人数约192 人,笔译拟招生总人数约195 人,共计约387 人。招收朝鲜语翻译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地区,集中分布在吉林(81)、山东(78)、北京(59)、天津(54)、重庆(33)、辽宁(24)等省市。口译招生以北京、吉林、天津地区为主,笔译招生以山东、吉林、天津、重庆地区为主。总体来看,朝鲜语翻译硕士研究生人才招生数量约每年380 人,人数相当可观。
经过十来年的专业发展建设,朝鲜语翻译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逐渐增多,招生人数整体呈现逐年增多趋势,中朝语对翻译人才一片欣欣向荣。
表1:朝鲜语翻译硕士研究生招收情况及地域分布表②
招生单位和招生数量不断增多,说明朝鲜语翻译专业发展较快,但也凸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部分高校的朝鲜语口译/笔译专业培养方案或目标,大都是根据教育部指导文件拟定,各个学校的培养方案或培养目标几乎一致,相似度极大。甚至有的院校只是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上简单更改,培养方案不成体系,也无学科发展规划。参考表1,其中38 个翻译招生单位,只有6 个招生单位明确给出了培养方向:北京语言大学口译为同声传译方向,笔译为应用笔译方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口译为同声传译方向;上海外国语大学口译为朝汉英方向;郑州轻工业大学口译分为外事、旅游、经贸方向;山西师范大学笔译为外事、文学方向。具体从行业领域区分来看,只有郑州轻工业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明确指明了培养方向,而其他36 个翻译招生单位无指定培养研究方向,几乎只是在专业分类上明确了口译和笔译之分。由此可见,当今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不对等,存在现实性差距,难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多元化的需求。而且各高校相似的培养方向,使学生能力相似,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就业的压力。
部分高校的朝鲜语翻译(口/笔译)专业的培养课程设置,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朝语言文化对比三门必修学位公共课程外,笔译专业学位必修课都包括了基础口译、基础笔译、翻译概论、文学翻译、应用翻译等。口译专业学位必修课基本都包括了基础口译、基础笔译、翻译理论与实践、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课程。选修课程则相对涉及了多个领域,例如笔译的商务翻译、传媒翻译、法律翻译等,口译的时事口译、商务口译等。翻译的目的之一是服务于需求,就市场需求而言,技术(本地化)翻译、法律翻译、金融翻译、医药翻译、文学翻译、商务翻译等领域对翻译人才需求较大。但从多所高校实际开设的课程来看,课程设置并没有以市场需求为标杆,一定程度上偏离市场需求。并且部分院校的选修课是固定开设的,一些选修课只是体现在培养方案上,并非能自己选修。且各院校自行开发设置的课程相当有限,选修课也几乎相似,无明显差别和自身特色。
早些年,有尹敬爱等老师主编的《韩国语口译教程》,张敏等老师编撰了《中韩翻译教程》等。后期,又有卢雪花老师主编的《中韩口译教程》,张敏、金珍我老师领衔主编的《韩国语翻译概论》《韩中口译技巧与实践》等,高红姬老师领衔主编的《韩语翻译教程》(口译、经贸、外事)等。大多数翻译教材体现了基础翻译知识、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但在翻译内容上,部分教材虽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模块,但内容还不够翔实,内容呈现碎片化。且相对于英语翻译教材来说,朝鲜语教材中很难见到涉及其他分门类别的翻译教材,滞后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时代需求。
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新文科建设理念,特别提出以下发展途径: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精品课程、编写特色教材。
新文科建设下朝鲜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相对空泛和模糊,也不能过于不切实际。要制定合适的、明确的培养指导方案。各学校朝鲜语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首先要立足实际,关注需求,划分明确的研究领域,分类培养不同领域的人才。根据学校的传统特色或区域性需求或教师优势来确定培养哪一类具体领域的人才,展示出学校的强项和特色,以此来确定高校翻译学科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研究培养方向。比如北京地区可以优先考虑经贸、传媒、新闻、外事等方向;经贸政法类大学可以优先考虑金融、法律等培养方向;理工综合性大学可以考虑机器翻译、人工智能、翻译管理等培养方向。
在师资队伍上,要改变传统单学科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教师团队的跨学科组合。另外,翻译学科是文科中的“临床学科”,要打破学历限制,允许校外一线译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译员参与教学。或可以加强与翻译服务、翻译技术、翻译管理等公司行业的联系,聘请翻译技术公司、外译局、外文局等部门人员参与课堂教学。对于师资队伍年轻、经验不足等情况,可以制定教师定期培训计划,开展与其他高校的合作。
在课程建设上,则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托,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特色和市场需求确定开设哪些必要的课程,使之符合培养目标;如果不具备开设某些课程的条件,可以联合其他高校共建课程,共享资源。开设具有竞争性的、有代表性的、符合实际需要的翻译课程,比如影视翻译,医药翻译,机械工程翻译,IT 翻译等实用类翻译课程。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学校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或历史文化特色来开设新型的本地化课程,以服务周边地区需要。
在教材编写上,应根据课程需要或学科需要,编写特定领域的翻译教材。特色教材应服务于教学与翻译实践,服务于地方或行业需求。要摈弃内容重复性大,利用率低的中韩笔译教材、中韩口译教材。鼓励编写应用性强、具备特定翻译领域知识的特色教材,如旅游翻译、中医药翻译、汽车机械翻译、电竞翻译等教材。敢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教材内容突出特定领域的专业性和跨学科性,将学习内容与未来所需工作内容紧密结合。以引导学生提前熟悉相关领域的行业背景与术语翻译,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能力与职业能力。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朝鲜语翻译专业与朝鲜语翻译人才都应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精品课程、编写特色教材等方面的改进,期待朝鲜语专业的发展方向变得更为广阔,更具特色;期待朝鲜语翻译人才也能由单一的外语人才转变为多元化的、能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翻译人才。以此为中朝韩交流与合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服务于我国新时代的对外交流与发展合作。
注释:
①参考全国翻译硕士学位点名录(2020 年4 月更新)https://cnti.gdufs.edu.cn/info/1017/1955.htm.
②参考各院校2022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2)数据,具体人数以实际招生为主.建设网址为:https://yz.chsi.com.cn/z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