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困境与生命意识
——以屈原和陶渊明的诗歌为例

2022-02-10 12:08黄乐欣刘烨闽南师范大学福建漳州363000
名作欣赏 2022年36期
关键词:屈原陶渊明困境

⊙黄乐欣 刘烨[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现代通行的辞书将“意识”定义为“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而“生命意识”是“意识”的一个分支和体现,它是对“生命存在”这一客观问题的主观反映与感觉思维。因此,进一步说,“生命意识”是以人们的社会背景和生存困境为基础而形成的主观感觉思维。它体现了个体对待生命的具体态度,反映出一个人应对生存困境的外在行为举措与内在调和思路。生命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个体所处的客观世界,研究生命意识需要我们究其根源,对生存困境进行探寻思索。

那么何为生存困境呢?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困境”指的是困难的处境,而生存困境就是人类在特定时代中所面对的生命困局。当自主自觉的个体意识碰撞上特定时代下的生存困境,人类开始思索“生命界限的长短”“生命价值的内涵”“面对生存困境的态度”等问题。此外,生存困境主要体现在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前者有精神世界之属,后者有客观世界之属。对于前者来说,这种内在的生存困境一般有两种来源:一是生命价值无法在社会环境中实现所造成的精神困扰,二是个体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迷茫不安。对于后者来说,这种外在的生存困境一般来源于物质资源的匮乏、生存环境的恶劣以及纷乱不休的战局。

生命意识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外在世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统一以面对纷繁的现实;一类侧重于内在维度,将个体生命与自然本真相结合以追求理想的真淳。这两种生命意识的代表分别是屈原和陶渊明。思考国家与个体的联系、生命与困境的冲突,屈原把自己的生命意识与国家牵系在一起,立足于国家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陶渊明把自己的生命意识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融合国家与个人的基础上着眼于个体生命以求得内心的和解,用澄澈的内心面对生活。

本文将屈原和陶渊明的生命意识进行平行对比,探寻先贤对于生命问题的思想观点,思索两种不同生命体验在当代的适用性,将他们生命意识中的哲理思想映射到现实境况中,启示人们借鉴古人的思想以构建出一条正视生命与直面生活的具体理路。

一、屈原情系国家的生命意识

内在与外在的生存困境是屈原生命意识的来源,影响着屈原生命意识的形成。外在世界的矛盾冲突让楚国陷于风雨飘摇的处境,为在困局中扶楚国大厦之将倾,为在秩序混乱的社会中抒发爱国之志,屈原在战国时期的生存困境下选择了“情系国家”的生命意识。探索屈原的生命意识,要先研究屈原所经历的内外双重生存困境。

(一)屈原生命意识的来源:内在与外在的生存困境

楚国的社会环境造成了屈原的外在生存困境,“美政理想的失败”“儒家的价值体系”与“楚国的文化底蕴”造成了屈原的内在生存困境。就外在困境而言,战争频发、秩序紊乱的客观世界是屈原外在生存困境的主要来源。楚怀王时期,楚国由盛转衰,社会动荡不安。“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①这是屈原心忧国家、牵挂百姓的真实写照。社会的动荡使屈原处在客观世界的生存困境中。

就内在困境来说,“理想美政的破灭失败”“屈原内心的儒家思想根源”以及“楚国特殊的文化背景”是屈原精神世界生存困境的三个组成部分。首先,“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的世道导致屈原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屈原不但要忍受“谣诼谓余以善淫”的诽谤之苦,还要经受被帝王疏远而“忠何罪以遇罚兮”的冤屈。内外双重生存困境使屈原“情沈抑而不达兮”。楚国的政治背景使屈原的一腔热血无处抒发,美政的施行一再搁浅,精神世界的困境越陷越深。

其次,儒家入世进取的思想造成了屈原的内在生存困境。在儒家价值观的影响下,屈原的生命意识里融入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无法达成,以国家为基础的个体价值无法实现,这是造成屈原精神世界生存困境的又一因素。

最后,楚国的特殊文化背景也是屈原内在生存困境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扩张融合,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楚国形成了独特多样的民族文化。在楚文化的影响下,屈原形成了“忠贞耿介”的精神内涵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主义思想。有着报国热血的屈原却遭谗被贬,来自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的强烈冲突让屈原“心郁结而纡轸”,生命价值的无法实现是屈原精神世界所遭受的生存困境。

(二)屈原生命意识的呈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统一

在内在与外在的生存困境下,屈原深化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看法。“情系国家”的生命意识是指屈原在楚国的生存困境下,选择从宏观层面同国家一道,用爱国信仰应对生存困境的生命观。屈原的生命意识外化于对时光荏苒的紧迫感上,内化于对生命界限和生命态度的思考当中,呈现于其“对生命内涵的认知理解”和“对待生存困境的生命态度”两个层面。

屈原对待生命的看法、观点体现出其“牵系国家”的生命意识,屈原对于生命内涵的理解体现在“生命价值”和“生命界限”两个维度。对于前者,屈原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寄托于“实践爱国主义精神”和“追寻理想的光辉”中。屈原的理想在于以新政挽楚国狂澜于既倒。屈原的爱国精神呈现在他“思君其莫我忠兮”的先君后己的情怀上、“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的舍生取义的精神上。对于后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影响着屈原生命界限观的形成,屈原的生命联系于他的爱国志向。“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对时间的流逝异常敏感,这是基于年华易逝、功业未成带来的焦虑不安,是出于“将生命价值与爱国热情紧密相连”的生命观点。屈原认为生命界限的判定依据在于是否可以为自己的报国志向而奔走驱驰。屈原对于生命界限的理解呈现出他“心系国家”的生命意识。

屈原用“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的生命态度面对生命的流逝,用爱国热情与理想信念面对内在与外在的双重生存困境。屈原采取了一定的举措面对生存困境,在精神领域与生存困境达成和解。他在经历生存困境后仍坚定爱国信仰,追求美政理想与完美人格,尽管“謇朝谇而夕替”却仍“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出于对国家的信心与热爱,屈原用爱国理想调节生命困境下的迷茫内心,以爱国信仰对抗生命困局所引起的彷徨不安。

二、陶渊明追寻真我的生命意识

相比于为了心之所向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陶渊明在当时复杂纷乱的社会环境下选择将生命追求从现实转向理想。魏晋名士畅饮烈酒来逃避现实,清谈玄学以规避风险,他们避祸远嫌、追求长生的生命观影响着陶渊明自我生命意识的建构。在心系国家的基础上,陶渊明以“任真自得”“质性自然”为中心构建起自我的生命意识。他不断追寻更高的精神寄托以调节生存困境下的内心世界,在魏晋之际的生存困境中守住怡然的内心,维护生命本身。

(一)陶渊明生命意识的来源:内在与外在的生存困境

主观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思想观念的形成拥有时代的烙印。在魏晋时代下的内外双重困境中,陶渊明形成了“追寻真我”的生命意识。陶渊明生命意识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生存困境息息相关,探寻陶渊明的生命意识需要先对陶渊明的生存困境进行分析。

陶渊明的生存困境由哪些方面构成呢?其一,来自精神世界的内在生存困境。在少年时期,陶渊明受到儒家入世精神的影响。“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②,他研习儒家经典;“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他拥有激昂的入世豪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魏晋时代下的生存困境使得陶渊明由外在转向内心,其早年习得的儒家价值理念与他“性本爱丘山”的独特性格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冲突。陶渊明把官场仕途比作“尘网”“樊笼”,把自己比作恋旧林的羁鸟、思故渊的池鱼。前后两期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儒家思想与个体意识的差异造成了陶渊明精神世界的生存困境。

其二,来自现实境况的外在生存环境。陶渊明所生活的魏晋时期是一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③的黑暗时代。从物质生活来看,匮乏的物资、惨烈的天灾使陶渊明遭遇了“行性至斯里,叩门拙言辞”的极端生存困境。从社会环境来看,纷乱的战局、军阀集团的压迫、儒学信仰的崩塌使人们意识到个体存在的重要性。恶劣的生活环境和崩乱的价值体系造成了陶渊明外在的生存困境。

在魏晋独特的时代背景下,“陶渊明对岁月的飘忽不居和人生的短促无常,比魏晋任何诗人都要敏感”④,陶渊明在认识到制度的黑暗和政治的污浊之后不断思索今后的人生追求,思考生命的本质内涵和精神归宿,追索应对生存困境的生命态度。

(二)陶渊明生命意识的呈现:个体生命与自然本真的结合

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呈现为“看待生命的思想观点”和“对待困境的态度路径”两种形式,在思想观点当中表现为“生命含义”与“生命态度”两部分内容。陶渊明围绕着个体与自然的关系,用质性自然的态度对待生存困境,形成了“追寻真我”的生命意识。陶渊明从个体角度出发,在现实中追寻生命的自然状态,从而在生活中达到澄怀观道的境界。这一生命意识呈现在陶渊明对于生命含义的思考上,呈现在陶渊明对待困境的态度中。

从“生命含义”的角度分析,陶渊明的生命意识体现在“生命价值”和“生命界限”两个层面。陶渊明认为生命的价值意义在于“得此生”,而“遂生命之性便是得此生”。陶渊明将生命与自然紧密相连,将视线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追求,以“吁嗟身后名,于我如浮云”的生命态度面对生存困境。陶渊明在农耕生活中体悟生命智慧,在酒中感悟自然、体验生命,用一生追寻生命原来的样子,抛却功名利禄以回归自然本真。

在陶渊明的生死观里,“役于物者”为“失此生”,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目标无法延伸或决定生命的长度,与其庸庸碌碌地为功名利禄而奔波劳苦,不如关注生命质性自然。因此,陶渊明持“形神俱灭、生命有界”的观点看待“生命界限”。“从古皆有没”“一日难再陈”印证了陶渊明的生命有界论,“黯尔俱时灭”印证了陶渊明的形神俱灭论。不论是对生命界限的思考,还是对生命价值的探讨,从根本意义上说,都是对生命本质的思索,都是陶渊明追寻真我的生命意识的呈现。

陶渊明对待生存困境的方式也呈现出其将“个体生命与自然本真结合”的生命意识,与自然一道以面对生命困局中的精神困苦是陶渊明面对生存困境的具体举措。陶渊明将个体生命与自然本真相统一,以生命为主体,在现实的纷扰中追求精神的宁静。“追寻真我”的陶渊明超然于魏晋时代的困境,忘却世俗中的挂碍以求得非功利的澄明心境,以自然真淳的态度观照世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陶渊明对生命归属的理解,“与天地同流”是陶渊明对待生命的态度。

三、屈、陶生命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

生活压力使人们产生不安定感,繁杂琐事让人们产生焦虑情绪,而屈、陶的生命意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调适内心的思想理路。诚然,屈原的“家国情怀”是一种针对楚国的狭义爱国情感,但屈原将爱国情怀作为支点以平衡内心的思路在当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尽管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不被多数人所选择,但陶渊明注重生命、追逐本真的生命体验仍然启示人们在现实社会中追索自然,寻找一条超然于精神束缚的内在理路。

从宏观层面来看,屈原对待生存困境的生命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搭建起一条以昂扬姿态面对生活境况的思想理路。屈原的生命意识建立在国家命运之中。“只要活着,就不能白白地‘坐地日行八万里’;只要活着,就要给予生命一个不平凡的存在”⑤是屈原积极实现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从国家角度出发,人们可以借鉴屈原,将个体意识融入集体意识当中,以爱国信念面对生活,以爱国热情面对忧虑。

从微观层面划分,陶渊明对于生命的感知体验从个体角度给予人们一种可供参考的调适内心的方式思路。“澄明心境”是陶渊明对待生存困境的生命态度,是一种超越挂碍的平和境界,是以无事自适的心境抓取生命本身的生命体验。以心念国家为前提,人们可以将生命追求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世界,以“任真自得”“质性自然”为中心构建自我的生命意识。借鉴陶渊明的生命意识,以澄明心境释然困顿焦灼,从生活的琐碎中抽身以得到片刻小憩。

四、结语

生命意识的建构依托于具体的时代环境,生命意识的内涵贴合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尽管时代不同,但屈、陶各具代表意义的生命意识以及两人面对生命困局的自我调适方式在现世仍有借鉴意义,启发人们重新思索生命与生活的内涵,探索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思路。

在客观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双重生存困境中,屈原和陶渊明从不同的角度体验生命,形成了自我独特的生命意识。屈原将自我生命意识与爱国精神紧紧相系,以“为国家”为生命价值,用爱国信仰调和现实社会中壮志未酬的苦闷。陶渊明在心念国家的基础上,将个体生命与自然本真紧密相连,以“得此生”为生命价值,用“质性自然”的真挚态度对待生命,以澄明心境释然生活中的困顿焦灼。我们可以借鉴屈原的爱国之志,以坚定的爱国之情应对精神世界中的彷徨不安;借鉴陶渊明注重内心的生命意识,以淡然的态度和非功利化的视角观照现实世界,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

结合屈原和陶渊明的生命意识,以求同存异的态度融合二者对于生命的不同观点,可以从两人的不同观点中归纳出调适内心的具体思路——热爱祖国且珍惜生命。屈原“情系国家”的生命意识启示人们以爱国精神面对生活带来的焦灼烦闷,陶渊明心系国家同时“追寻本真”的生命意识启示人们对生命本质进行深层思考。两位伟大的文学家看待生命的方式和思路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透露着伟大的哲思。屈原和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对人们生命意识的建构起到借鉴意义,人们可以结合时代特征汲取他们生命意识里的人生智慧,以兼容并蓄的态度理性看待屈、陶的生命意识。

①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2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② 陶渊明著、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第283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③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4页。

④ 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2页。

⑤ 彭柏林、杨年保:《屈原研究三十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59页。

猜你喜欢
屈原陶渊明困境
你好,陶渊明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困境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屈原送米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