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视域下新闻采访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2022-02-10 06:56苑松岩梁春竹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选题育人

苑松岩,梁春竹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综合艺术院校由于专业的多样化,课程内容的丰富化,使得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追求。对于综合艺术院校的学生而言,高年级的专业课程较多,对专业教师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将课程思政元素做细做全,需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其所隐藏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能够通过某一元素感悟到其中的思政教育,这也正是其隐性作用。真正做到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价值观得到统一的引领,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同行,而非单一化地进行思政理论知识的传授、创新性的路径以及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共同实现综合艺术院校思政育人的创新性,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一、综合艺术院校加强专业课思政育人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是当下综合艺术院校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全新课题和新使命,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课程,也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知识,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对于学生、教师而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应与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相互契合,将单一的教学活动转化为人力教育资源,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统一,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思政育人的能量,拥有足够的体验感。综合艺术院校加强专业课思政育人的重要性,还在于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相互协作,将知识传授和价值观教育统一,提高专业教师思政育人意识,而非简单地进行指导性文件,避免没有认真地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无法让学生受到系统的引导[1]。

综合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其艺术专业相结合,精准把握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综合艺术院校的专业类别多样化,课程内容丰富化,教学形式多元化,专业课占据了学生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因此专业教师对于学生的个人思想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综合艺术院校的艺术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加直接,每一门课程中都有着隐性的思政教育,这其中协同育人较为关键。

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学习的特殊性,他们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文学素养的积累较弱,思想政治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摆脱原有的枯燥乏味的理论传授,并将其核心内容融入专业知识中。“艺术+思政”正是其真正的创新化路径,通过艺术作品的呈现能够将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展现出来,而新闻采访与制作课程正是教授学生进行制作新闻题材的短片,短消息新闻本身讲究的是新闻的核心价值。真实性的呈现、正确的价值观、给予大众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切都是学生所应掌握的核心内容。将思政内容融入新闻报道、新闻策划、新闻拍摄的过程中,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切实可行,是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教学融合的重要一步。艺术类大学生对专业课较为重视,往往容易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学习,光靠相关辅导员老师的督促和教学不足以引起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重视,对于此应能系统梳理课程思政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共通点。

以吉林艺术学院作为案例分析院校,吉林艺术学院属于综合类地方艺术院校,其专业性强,创建了多个艺术学科综合支撑,凸显极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综合艺术院校艺术类学科齐全的优势,将音乐、舞蹈、美术、设计、新媒体、动画等诸多艺术元素注入专业教学中。不仅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艺术素质、对传统文化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戏剧影视人才,还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戏剧影视创作成果和教学成果。其中,吉林艺术学院采编播专业培养学生能够具备采访、编辑、播音等多项技能,在进行人才培养设置上融入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形式,力图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适应媒介发展的传媒人才。如今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之快,也使得更多的媒体在进行传播过程中,对真实信息的传播、对言论的把控不够严谨,甚至有部分媒体人所传播信息有不当行为。面对这样的情况,应不断深思主流媒体人才培养问题。

二、新闻采访与制作的课程特点与思政内涵

新闻采访与制作是采编播专业的必修课,是汉语普通话语言语音基础,也是新闻播音、文艺作品演播及思维训练内容之后有关记者及记者型主持人培养的实践提升课程,带领学生实践新闻现场,根据不同传播平台分别制作新闻短消息、小深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掌握记者和新闻类节目主持人采访、报道、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的基本专业技能。而课程在进行初期,会首先掌握新闻记者的职责与修养以及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片制作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能力。

从该门课程的特点出发,不难发现新闻类节目制作课程的导入是为了让学生激发他们对新闻的认知,了解制作的流程。新闻采访与制作属于专业实践课,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中,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在信息时代,“大思政”观下新闻的含义、性质、特性,以及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制作思路,从而掌握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拍摄之间的紧密关系。

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正是将新闻专题片拍摄与思政教育融合,将思政与选题融合,采访策划中融入思政理论,用思政理念审视拍摄内容的导向性是否正确。从课程内容理论部分与实践操作部分两方面入手,让实践教学路径紧密围绕正确的思政观,在确定新闻选题的过程中正确把握新闻片的整体大方向,同时也能够及时纠正学生在选题过程中的不足。同时,在讲授该内容时,不仅将新闻素养、新闻敏感、社会责任感、新闻写作要求、技巧等融入课程设计中,为学生打下基础,还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政教育教学。

三、新闻采访与制作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1.新闻选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闻主题的确定是新闻作品所体现的观点和态度,也是新闻价值的体现。引导学生进行新闻选题是要让他们首先了解身为新闻记者所担负的社会责任,需要在新闻选题和主题呈现上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课中,不断强调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就要求学生无论是新闻专题片、新闻深度报道还是短消息新闻的选题都要积极向上。学生在选题确定—选题策划—人物采访—镜头选取—新闻片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思想道德素养,又养成了良好的、过硬的、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

如学生上报的选题中,有一位普通人做了极为不普通的事情,帮助她所在村的孤寡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收养了无家可归的人们。当学生上报这个选题时,非常激动。他们通过采访这个人物,对她的无私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尤为钦佩。在学生看来,这位伟大的普通人做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但却是正确的道路,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不断地输出和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感受温暖。一方面鼓励学生能够从现实社会中找到这些普通的人们,他们虽平凡却如星星一般闪耀,为更多的人照亮着前方的路;另一方面,这类选题和主题的呈现,更是帮助学生提升了思想政治素养。

思政教育的有效践行需要体现在新闻内容的方方面面,改变以往的大道理,融入学生自身愿意去寻找的选题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他们对周边人的关注度和关心度,让他们能够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体会人物的精神内涵,既传播了正能量又有效提升了新闻制作的技巧。

2.采访对象体现新时代精神

作为一门专业实践课,需要进行制作大量的新闻短片,其中包含短消息新闻片制作、深度报道制作、新闻专题制作等。在进行制作之前需要让学生观摩大量的新闻片案例,针对一些优秀的新闻片让学生了解采访内容以及采访技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

采访对象的选择尤为重要,既要与新闻主题内容符合,又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就需要学生在制作时要充分做好前期策划。寻找采访对象的过程同样也考验学生的价值观判断[2]。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建党百年时,学生进行新闻选题的报道都围绕一些先进个人,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对采访对象的选择要符合当下的主题,体现新时代精神[3]。学生进行采访、创作时既能够体现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又能够更好地把握新闻主题,对时代要求有了深入地理解和认同;既能够从采访对象身上学习到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又能够对当下个人生活有所思考。在行课过程中,有的学生所报选题是关于非遗文化和扶贫的内容,即吉林省刀刻画的传承。学生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点,在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非遗文化在新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多数宣传商业化气息较浓,非遗传承人年岁已大,要想能够更好地完成传承则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非遗队伍。在其采访对象的选择上,引导学生找到多位相关的非遗传承人,从他们身上感受非遗文化的同时,又能够感悟他们的执着、奋斗、创新精神,这正是一些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通过这些事迹引领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一组学生的选题定位为乡镇振兴内容,他们选择的采访对象对焦一位延边青年投身于乡村事业,带动当地农民进行改革,运用新媒体技术不断地更新换代,使得他们的锅巴、茶叶、梨都有了更多销路。同为青年人,这个采访对象的选择更具有新时代的精神,这位青年人是每一位同学的榜样,从同龄人的身上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目光和不一样的作为,让更多迷茫的学生找到了方向,他们对时代精神、贡献的理解有了更深的思考,从这些具有真情、温暖的人物身上对时代精神有了正确的把握。

3.新闻片融入视听元素

新闻采访与制作课程是基于理论内容进行新闻短片的制作,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课程需要呈现新闻专题短片、新闻文字稿,能否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准确定位选题在这些课程中均有体现。将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融入这些实践环节,既摆脱只给学生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的尴尬局面,还能让学生通过选题、拍摄中有最为扎实的思考,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让学生体悟责任、担当等关键词。融入思政元素,从思想性、价值观、社会性等多方面入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确新闻采访、新闻制作中的思想内容。

在新闻片中融入视听元素,视听语言的运用使得新闻短片的拍摄更加立体化,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的效果,从而教会学生如何拉近新闻与观众的距离。新闻拍摄环节从视听语言、镜头细节、新闻稿撰写等方面入手,着重从细节确定新闻片的制作。同时,新媒体短视频新闻内容的制作,由于发布平台的特殊性,更需要注意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选题的挖掘、素材的选取,更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对观众进行引导,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和制作过程中尤为重要,辩证认识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新媒体的发展规律。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与视听语言课程融会贯通,运用纪实的手法增强现场感,内涵的镜头语言的使用同样丰富了新闻短片的画面,为观众留白。慢镜头、特写镜头、航拍镜头的运用,向观众展现多元化、多视角的新闻现场,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既要考虑到新闻短片的画面,又要考虑到新闻稿件的撰写以及画外音的配音等,对新闻短片的制作有了全方位的研究。正是视听元素的融入,使得学生在独立拍摄作品时,既要考虑镜头语言,又要考虑出镜技巧,从而能够更加细致地把握新闻现场,更好地还原新闻现场的真实感,让自身和观众都能更好地感触新闻现场。

四、综合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

首先,对于综合艺术院校而言,新闻实务类课程同样有必要融入思政元素,也要从思政育人视角对其教学理念进行深化和改革。我国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求很高,在行课过程中注入思政教育,在育人过程中通过优秀的新闻报道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其次,新闻类的课程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具备坚定的政治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新闻类、广播电视类、影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日后能够更有能力、有担当地把新闻传播工作做好做扎实,真正对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新闻采访与制作、新闻评论、新闻写作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具有一定的意义,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做到正确的思想引导,思政元素的融入促使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能够重视价值引领,讲究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合而为一。这与吉林艺术学院采编播专业的育人宗旨是一致的。与此同时,在采编播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正是对采编播专业中新闻实务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职责,专业课教师也同样应负有思政引领的责任。从课程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认知,让学生感悟新闻传播人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性;教师帮助学生在找选题、做新闻片的过程中体验到思政元素对一部新闻作品的重要性,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选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常见问题与学习对策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