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戏剧教育发展

2022-02-10 06:56吴卫民厉震林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戏曲戏剧学科

周 星,吴卫民,张 尧,何 雁,张 燕,厉震林

(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2.云南省戏剧家协会,云南 昆明 650031;3.中国戏曲学院,北京 100068;4.上海戏剧学院,上海 200040;5.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091;6.上海戏剧学院,上海 200040)

邹毅(主题论坛主持人,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2019年教育部提出新文科建设规划,2020年教育部正式发布新文科教育宣言,明确新文科教育的共识、遵循与任务。近年来,新文科建设强调新技术的学科融入、学科间的跨界融通、实现价值共享、培育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及系统理论,努力建成中国学派。新文科建设是要放到学科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发展逻辑、人才培养和新时代创新规律的背景下进行。中国高等戏剧教育发展面临新的环境、新的需求,从国家、行业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层面来看,戏剧与影视学科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因此,当前中国高等戏剧教育的创新发展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科自身的影响力,而且是为了提高行业市场的竞争力和国际传播力,更是为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是中国戏剧教育专家学者探索戏剧学科前沿性、创新性的重要平台。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活动是国内顶级的戏剧教学创研和研究平台,在促进教育教学交流、推动戏剧艺术普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吉林艺术学院接过联盟接力棒,为业界同仁搭建交流对话平台,承办第九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暨第三届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戏剧教育发展”主题,并邀请到学界六位专家前来指导、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希望为中国特色高等戏剧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研究积极助力。本次研究交流可以说是恰逢其时,非常期待专家们为中国特色高等戏剧教育发展破题、破局,共同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周 星:新学科目录背景下的戏剧守正创新前景

新文科建设给中国的学科和专业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特别在戏剧学科当中有很大的反响。新文科建设既要重视跨学科的交流交融,又要重视人才培养,即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对艺术学科来说,新文科理应包括重要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戏剧学科,中国戏曲在内的戏剧学科应该奉献自己更大的力量。新文科建设要求跨越学科专业要有更多的交融、更多的融合、更多的拓展。戏剧影视专业在原先的1301学科建制中与艺术学科有了很大的交融,彼此得到了相互促进发展的机会。但是戏剧影视专业还要跨越艺术学科,要向文化、哲学、教育等学科更大程度地扩展,更要进一步地向理工学科拓展,尤其是与计算机学科进行学习交流,使自己不断地追随着时代进步,能够适应智能时代。虽然智能时代什么都可能被“机器”替代,但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人的表现和情感为核心的艺术永远不会被替代。

然而在已实施两年的新文科建制之下,戏剧艺术学科似乎遇到了发展瓶颈,在此情况下,新学科目录出台促使“新文科”之后戏剧艺术学科产生新的设想。新的学科目录出台引起了剧烈反响,它强调了实践对艺术学科变化的重要性,大规模地改变了十年以来艺术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建构。“新学科目录”似乎单一性地强化实践性的专业学位,而“新文科”更多地要求学科交叉融合,因此就这个问题需要进行一些守正创新的理解。

一、实践性的创新

新的学科目录调整可以归纳为“曲艺一炮冲天,戏曲移情别恋,音乐另立门户,书法登堂入室,设计别开生面”,这是对整个艺术学科领域外在变化的一种概括。“曲艺一炮冲天”是指从无到有的曲艺进入学科,成立了1355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戏曲移情别恋”是指戏曲从原来戏剧的大建构里面剥离,与曲艺合并成为一个一级学科;“音乐另立门户”强调1352音乐与1353舞蹈各自的独立性;“书法登堂入室”是指书法从1356美术与书法中剥离,自身成为一个一级学科;“设计别开生面”是指设计既可以在1301艺术学里头占有它的史论批评的一级学科位置,还可以在1357设计专业学位中设立它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时可以在交叉学科中设立设计学专业。艺术多领域的史论批评聚合在1301艺术学中,但是前所未有地增加了6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专业学位点,显然是对艺术实践性的凸显。

实践人才给予艺术展示要求的变化毫无疑问是重要的,戏剧发展和人才培养要呈现出创作的作品也是正确的。换一个角度来说,十多年以来,戏剧的理论发展和新文科建设在两年之中戏剧与现代影视的融合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在舞台上和声、光、化、电产生诸多联系。有一种对目前戏剧界的形容叫“一流的美工,二流的导演,三流的编剧、演员”,当然这种形容有调侃编剧地位下降的意味。但事实上,这句话也反映出戏剧舞台上不只是戏剧戏曲内容,美工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所述固然不敢苟同,但是舞台景观的巨大变化显而易见。从杂技的全国奖项“金菊奖”的竞争中不难看出,舞台装置发生了许多匪夷所思的变化,这种转化在戏剧舞台上也是有所体现,所以“一流的美工”有某种程度的道理。其实这种变化反映出新时代带来的技术和审美的实践呈现,也反映出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对艺术全面性的影响,尤其在影视学学科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影视制作完全可以不用现场拍摄,利用虚拟拍摄与后期剪辑,就可以完成影视作品。

二、理论性的守正

戏剧影视学在新文科目录下依然是1354,然而旧的1354中所含的戏剧史论与论评已经重新划分到1301艺术学理论学科中来。由此看来,戏剧学科发展还是要兼顾着对戏剧实践的理论指导,“守正创新”在这里就起到关键性作用。任何艺术形式,“守正”一定是其坚实的基础,戏剧理论赋予戏剧面向大众舞台的表现形式必然有历史或艺术审美的一定之规。戏剧是以人的表现为主体加以呈现矛盾冲突和社会思考的呈现。无论戏剧吸纳多少现代的表现手段和大众喜欢的方式,都不应改变它的本质,抛弃它的内涵。无论未来1354戏剧影视学科如何进行设置,都不应该剥离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根基,不应该抛却理论作表面上的实践变化。戏剧影视二级学科表演、舞台美术、导演等相关实践类学科的设计,需要强化在理论指导下的专业学位设置,不能抽取掉它的灵魂性和建构性的思想内涵支撑。

再看杂技全国“金菊奖”的比赛,眼花缭乱的背景舞台形式可以随意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人的身体在视扩中所呈现的极致的技能技巧。戏剧、戏曲跟杂技一样,跳出表面形式来看,最重要的一定是创意构思,这是戏剧守正的根本。同样戏剧的实践立于学科当中绝不能缺少以戏剧理论与戏剧文化为指导,1354戏剧影视学中的二级学科包括戏剧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等专业,实践性成就固然是检验学生是否能毕业的标准,但如果舞台的呈现缺少理论文化的奠基,将不能达到戏剧影视的戏剧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显然是对戏剧的声望无益而有损的。

三、“创新”与“守正”结合

如果说“创新”强化人才应更多地站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上去创设毕业成果,以更宏大、更具有国家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赋予现代性的大戏剧以精致的戏剧审美内容,那么关键是要回到“守正”上。“守正”包括坚守对戏剧艺术表现人的精神情感、灵魂和困惑,以及增长为时代凸显的舞台表现精神。戏剧形象、戏剧气息所呈现出来的国家价值观要求、审美要求、思想性要求、文化性要求一定不会因为学科变化而缩减,戏剧在将来的二级学科乃至三级学科设置中不可将其剥离。换言之,戏剧的理论、戏剧的历史、戏剧的批评可以设置在1301艺术学理论学科中,但绝对不能放弃它在1354戏剧影视学位中对实践性的理论总结。戏剧影视学科吸纳其他学科的理论价值,这就是“新文科”建设所要求的,新学科目录中戏剧学科在人才培养上的设置要与“新文科”要求相结合。戏剧和影视学科欲培养“专、精、尖”的戏剧人才,如表演、导演等,不能只注重舞台表现就授予博士学位,这将损耗艺术专业博士在社会上的认可度,甚至降低了中国文化在艺术中的体现,而需要有强大的实践性成果和对实践性成果文字总结的论述,博士必然要以理论提升、理论思考和理论文化角度对专业实践性精深把握。我个人认为专业博士毕业标准至少需要五万字的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这样的理论成果才能与实践性成果相匹配。在真正现代化的新文科建设基础上,新学科目录里的戏剧影视专业设置一定要珍惜戏剧,它是有思想、有文化、有基于人的内心激发表现内涵,因此专业博士绝对不能只有实践成果创作就可以,而需要在毕业论文中呈现吸纳了关于对于人的理解、人的认知和艺术审美舞台适应时代表现精神升华的体现。

归总而论,守正创新是中国戏剧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强化未来人才站在国际舞台上的坚实基石。无论新的学科目录怎么调整,原有戏剧影视学的位置让位于专业学的位置,都只是强化了要在理论实践的人的认识深入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舞台表现的戏剧化和时代的结合,以及精神气质提升的高专精专业人才的艺术审美呈现。

吴卫民:新文科·老专业·旧基础

一、“新”与“旧”关系命题的提出

新文科是个新口号。

新形势、新条件、新局面、新思路提出新口号,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近三十年“与时俱进”的一个突出现象。“新文科”的口号正是在提升内涵、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发展主潮下提出来的。我希望在交叉、互渗、嫁接、融通的学科环境中发展和建设学科,培养知识和能力上更具有发展潜力、更具备现实适应能力的社会人才,即所谓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人才。实际上,这是教育界提了很多年的人才培养办学理念。新形势以新口号去重新强调交叉、互渗、嫁接、共享、融通、协同、拓展的意义和内涵,意在强调学科发展不能自我封闭、专业建设不能画地为牢;意在强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更加突出人才的复合型知识储备、更加突出人才的多指向发展潜能、更加突出人才的创造创新能力。

“新文科”背景下,我们的戏剧教育联盟关注研讨和实际工作中推进建设的,是“戏剧学”和“影视学”这样的“老学科”“老专业”。说“老”,的确是有点资格的。在中国国民教育体系有“戏剧学”的学科专业,如果以1925年北京艺专戏剧系办学来算,也快有97年的历史了。说它“老专业”,也是名副其实的。对比一下,97年前体现为专业结构的课程设置,与今天的设置思路和原则大致差不多。这“老专业”之“老”不仅仅是办学历史长,还有其办学中形成的传统以及办学构建中形成的内核不变的“老”。实际上,我们今天许多探讨的“基础教学”问题,正是这“老”的构成部分。因此,戏剧学与影视学学科专业下那些人才培养的要件,那些成系统的知识,那些不可或缺的技能技巧,那些必备的文艺、文化史论的人文素养,从一开始具有戏剧学科和相关专业以来就在淘洗、精选、固定中沉淀下来,成为体现着专业面貌和专业核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要件”,就是学科专业赖以生存的“旧基础”。

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新、老之间,新、旧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我们必须思考并正确回答这个问题。

本次会议分为专题学术研讨和剧目展演两部分。14位教师的论文和10部原创剧目让会议内容充实丰富、分量十足。参加展演的院校除了专门的戏剧院校外,综合艺术院校背景的戏剧学院、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传媒大学、国防大学的戏剧学院或者相关专业的人员和剧目都参加了。在参加论坛的教学单位组成结构上,摆开了一副“多元构成”的态势,这倒很吻合“新文科”概念的要求。另外,14篇论文根据会议事前设定的聚焦主题,研讨表导演人才培养的教学问题。论文中谈到新文科背景,触及多专业协同,探索多元化知识,应该说,都体现了论文发表者探讨“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议题的主观努力。

论文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关注一些基础教学、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问题,听起来可能“老生常谈”,一点也不“新”,但我却觉得“万分重要”,因为,他们都是人才培养的一些基础框架和内核内容。舍此,我们的办学、我们的人才培养实践就可能“本末倒置”或者“舍本求末”。

二、谈徐晓钟的办学思想

在“新文科”背景下发展学科专业,是第九届中国戏剧教育联盟暨第三届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的主题。大家会有很多精彩的观点和成果交流,我很期待。在这里,我想讲一讲中央戏剧学院老院长徐晓钟的办学理念,与我们今天的会议主题颇有关系,发人深思。

经历了1990年中央戏剧学院的北戴河会议集中讨论改革创新的干部会、教学研讨会后,经历了中央戏剧学院管理层1993年访问莫斯科的九次“国际列车会议”之后,一直在思考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徐晓钟老师提出:“我希望推出教学改革的种种措施,不致造成错觉!以为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提高知识专业、课程外部的问题,似乎我们现有的专业、课程的观念、内容、方法、质量没有问题。如果造成这种错觉,改革将不会给我们带来福音!”徐晓钟老师作为重要戏剧院校的掌门人十分清楚,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水平、人才工程的标准,寄希望于外在因素,是舍本求末的思路。在“市场化”呼声很高的时候,“与市场接轨”的各种短线专业“走红”的时候,在“就业”成为越来越“硬核的指标”的时候,他坚定地提出:“这不是国家对于我们学院的根本期待。高等戏剧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出我国文化事业所需的精通专业的高层次戏剧艺术创作和管理骨干,他们应该是扛大旗、挑大梁的跨世纪人才……拓宽知识,提高适应能力的改革,对于我们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知识对‘短线’的职业适应,我们的教学改革不是为着造就出一批‘样样能,样样稀松’的‘通才’!也不能是没有‘后劲’的一般短线人才。我们的专业拓宽,应是在基本功、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素质十分扎实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先专业边缘拓宽的可能。”这里,他提出了“四个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是办学理念。16年后,在教育部召开的“新时期高等学校艺术类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工作座谈会上”,徐晓钟老师有一个发言,开宗明义指出: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的迫切性,但是戏剧实践中“创新活动面临着一些迷雾”。要解决迷雾中的迷失,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徐晓钟老师提出要“解决一个‘前提’,夯实一个‘基础’”。他讲了创新意识来自拓宽学生健康的艺术视野,既学西方现代有价值的美学成果,也重视学习研究民族文学艺术传统和现代的美学财富;关注现状、关注现实等等。这里说的“基础”,16年前他提的是基本功、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素养“四基本”;2009年他强调:“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艺术院校正确地提出过重视‘三基’的培养,也就是重视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的培养,本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本专业‘基本素质’的培养。我们的经验是,往往由于一时的实用需要,冲淡了对‘三基’的全面重视;或者虽有培养‘三基’的教学计划,而没有落实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措施。”他始终忧心“三基本”或者“四基本”的人才培养内容不能“落实”在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徐晓钟老师作为一位中国戏剧教育大半部发展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深知戏剧学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平地而起的。他回顾国立剧专的办学、延安鲁艺的办学、华北大学第三部的办学一直到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办学,他知道那些反复出现、没有被岁月淘洗掉的传统,是戏剧人才培养的构建性“基础”和结构性的“钥石”,动摇它,就会动摇根本。徐晓钟老师在总结新中国六十年的戏剧教育基本经验时,“三基本”作为当然的基础内容;在讲述国立剧专、延安鲁艺、华北大学第三部的办学经验和传统融入中央戏剧学院的办学发展时,讲的是继承发展自己“前身”的传统,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和基础理论的学习,重视基本素质的培养……我格外重视、特别分享的,就是徐晓钟老院长办学思想中那种尊重历史、尊重规律、尊重学术的“办学定力”。关键在于,他看清了人才培养的历史河流中那些属于“河床”“堤岸”的部分,明澈了河流、河床、堤岸之间的关系。

三、戏剧文化生态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我在思考新问题的时候,时时会关注老专业的旧基础;我们在探寻进路的时候,需要看看来路。我认为,徐晓钟老师多年强调、长期坚持、写进中央戏剧学院办学经验的“三基本”,正是我们应该在“新文科”背景下发展学科、建设专业坚守和依赖的旧基础。也许,我们的办学需要放开眼量,稳住阵脚;我们的办学应该敢试敢闯,守住基础。戏剧人才培养的根本是我们的“阵脚”;经过历史检验培养戏剧影视人才的有效方法是我们的“基础”。

为什么?

我要重提一桩旧事,那就是罗念生先生的“50年之等”。

古希腊戏剧是人类迄今为止了解的灿烂戏剧文化。传到中国并成系统的,始于罗念生20世纪30年代中期希腊戏剧、希腊文化的翻译工作。然而,古希腊戏剧在中国戏剧文化的传播中“破圈”发展却是1986年。罗念生之子罗锦鳞教授为导演班排演了《俄狄浦斯王》引发中希交流的热潮后,中国排演古希腊戏剧就越来越多,成为常态。罗念生先生这个时候说了一句五味杂陈的话:“这一天,我整整等了50年!”

另一件事,是20天前云南艺术学院与上海戏剧学院联袂举办了向莫里哀致敬暨上海第十一届国际小剧场戏剧节。以莫里哀的名义、以剧场艺术的方式欢聚一堂,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砥砺进步,这就是戏剧文学与剧场艺术结合的完美体现,罗念生先生等了50年的内心底蕴,正是戏剧文学与剧场艺术相结合的愿望。果真,剧场艺术让戏剧文学的宝藏大放光彩,让“演故事的艺术”魅力无穷。

我把这两件相隔漫长历史的事情放到一起,目的在于说明戏剧文化的生态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那些证明是戏剧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实际上都是戏剧影视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内容。戏剧艺术是“演故事的艺术”,“故事”要“编”,就免不了与文学的联系,所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迄今还在,而且发展稳健。故事还要“演”,否则就是“对话体”文学,在“文学家族”里出不来。罗念生先生等了50年的故事说明一切。文学剧本在“搬演”、戏剧人物在“扮演”、戏剧故事在“推演”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可以说,戏剧文学与戏剧舞台之间的关系性命攸关。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莫里哀戏剧等一切戏剧大家的作品传世和滋养后人,都是文本杰作在先,舞台魅力跟上,于是戏剧艺术的生命力绵延不绝。

由此,我特别想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建设发展,必须秉承有效的经验、必须符合学科专业生存发展的稳定性甚至固定性基础,需要坚定戏剧人几乎本能地认同专业精神和行业信念:文学性与剧场性“相得益彰”的双重性特征。因此,在戏剧学科的人才培养活动中,一切育人环节和教学设计都要符合戏剧艺术的“双重性”原则,即教会学生为“演故事的艺术”编、导、演、呈现、表达所准备的一般从业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

为此,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学中哪些是被称为未来人才的学生们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核心理论?这仍然是一个“新”与“旧”的关系问题。

四、坚持培养“什么人”而不是培养“人”

专业所需的基础性技能技巧的刻苦训练、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与实践环节协同配合、综合性能力在创作实践中严格验收,是我们漫长的办学经验中积累的有效经验。特别应该记取:学历教育中获得学位,一定与所修学分中的知识构成能力组合所显现出来的核心内容相关。这是现代教育一直以来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学历是学习经历,学位是具有某方面系统、专业知识的认定。中西方现代教育的学历学位教育都概莫能外。这种认定,就是核心知识、核心技能、核心理论结构所“拱卫”的学科方向和专业内容,绝不是多元到“散”、复合到“杂”的状态。

要立足核心“向外”拓展,要坚守基础“向上”建设。取消戏剧文学“不可取”,漠视知识技能史论基础就会“无根基”,“满世界找方法”的结果可能是邯郸学步,丢失自己。中央戏剧学院郝戎院长提出“中国话语”,就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构想。首先从根本的稳固、从基础的建设、从影响力的营造亦即“话语”的形成做起。实际上,中国戏曲那样好的方法我们没有认真总结、潜心研究,形不成“中国戏剧话语”,真是“近殿欺佛”,这种毛病,久矣!

现在学界有一种怪论,说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不培养某种人,而培养‘人’”,这种取消“学科”“专业”“方向”的教育观点是不负责任的。我们一定要站稳脚跟,明辨方向,一定坚持培养某种人而不是泛泛地谈培养“人”。

专业院校一定是在培养“什么人”的追求中努力培养“人”,而不是相反。国民教育不能变成单一的“素养、素质、公民”培养的国民文化素养活动。中国现代教育恰恰就是从一般素质教育转向专业教育的。从中国的私塾到高级一点的书院,所推行的教育,就是文化素质教育;所训导、濡养、教育的,就是中国文化传统所需要的“人”,饱读“四书五经”,灌输“仁义道德”,结果五千年灿烂文化在“坚船利炮”面前无力无效。“洋务运动”发现了这一点,开始兴办实业和理工科目学习,培养水师、地质、造船等相关学科的人才;但是仅仅在器物层面“武装”一下门面,改变不了“丧权辱国”的国家运势,于是全面学习西方开始了。物理学、算学、工学、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专业教育如潮泛起,教育新学逐渐铺开。这是中国教育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个节点上,“国民素质为要”转向“专业素质为要”的变化是不难探知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次专业调整、院系调整,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育为国家发展的经济布局和行业需要服务,这是我们的国民教育中强调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吻合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现实选择。学科、专业、发展需求的紧密联系非常突出。

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要求让我们清醒:专业不可取消,学科各自发展。培养“人”的一般要求,绝不能与培养“什么人”对立起来。无论社会就业还是行业需求,一定是针对“什么人”虚席以待的。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我们的戏剧教育要坚定学科发展思路、坚定专业建设原则,在专业核心领地精耕细作,培养合格人才。在满足高度的专业性要求的同时,追求普遍性的现代民族国家国民素质的提升。

张 尧: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戏曲教育新格局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到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戏曲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立足戏曲教育,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原则,发展注重挖掘内在潜力,激发戏曲教育的内部活力,提升戏曲教育内部要素的效率,改革和优化原有戏曲教育的资源配置模式;注重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着力培养戏曲拔尖创新人才,形成新时代新征程的戏曲教育新格局。

一、政策支持:文化自信中的戏曲传承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文化自信和教育重点阐述,作了新要求和新部署。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内涵不仅渗透在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还渗透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日常思想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审美追求等方面。文化最重要的功能是铸魂和赋能,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承,美育的播种可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只给治国理政提供有益的启示,还给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高等教育要坚定文化自信,办好新时代的教育,戏曲教育更应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正是文化自信的确立才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迈向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戏曲是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大餐,戏曲通过“四功五法”的程式塑造不同的鲜活人物,向观众传递“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讲述中国道德故事。戏曲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国名片、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集中代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戏曲的传承发展,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戏曲传承与发展充满了期许和要求。2013年7月,文化部印发了《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叶少兰、李维康等五位戏曲界重要代表出席了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层面出台支持戏曲政策力度最大的纲领性文件。《通知》提出,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戏曲工作者扎根基层潜心事业的保障激励机制,大幅提升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2015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地方戏曲振兴计划,做好京剧“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推进基层国有文艺院团排练演出场所建设,政府采购戏曲项目,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戏曲进校园,扶持中华文化基因校园传承工作,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2017年4月28日,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眼于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以县为基本单位,组织各级各类戏曲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基层,为农民提供戏曲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促进戏曲艺术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促进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当中特别强调传统戏曲振兴工程。2017年6月1日,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戏曲教育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戏曲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培育,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建立主要剧种与院校戏曲专业相对应、戏曲人才需求和戏曲教育培养相平衡、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衔接、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戏曲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戏曲专业优秀后备人才早期发现、选拔和培养机制及戏曲教育质量评估督查制度,统筹艺术院校戏曲专业教学和展示活动,着力支持基层戏曲院团发展,加强地方戏人才培养,推动形成符合戏曲艺术人才培育规律、适应戏曲行业发展需要的戏曲教育新模式,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017年8月3日,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四部委印发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2018年、2022年文旅部相继举办了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展示活动,这是文旅部在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引领戏曲传承与发展的具体举措。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重要回信中特别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这句话既明确了戏曲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也指出了戏曲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这句话是文艺界、戏曲界和戏曲教育的根本遵循。

全国各省市贯彻中央的政策要求,把戏曲人才培养和戏曲院团的改革列在重要的位置,北京、天津、上海、吉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四川、浙江等地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另外,国家也举办了系列活动引导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如每年由中宣部、文旅部主办的新年戏曲晚会,是年度展示全国戏曲传承创新成果最重要的平台,晚会的名称原为“新年京剧晚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调整命名,他希望这个重要晚会能够通过在首都国家大剧院舞台演出,展现出戏曲百花园的百花齐放,守正创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戏曲经典和新创成果都能展示出来。除此之外,中宣部还主办戏曲“像音像”工程和京剧电影工程,中国剧协举办少儿戏曲小“梅花奖”;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有15部作品获得文化大奖,其中近一半获奖作品均是戏曲作品,体现出国家对戏曲艺术的高度重视。

二、教育探索:文化自信中的戏曲人才培养新模式

首先,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教育领域做了70多年的不懈探索。1949年10月新中国刚刚建立,1950年1月就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前身),由国歌作者田汉同志担任首任校长。70多年来戏曲教育不断探索,在新中国的文艺政策和教育方针指导下,从中专教育发展到本科教育,再到研究生教育。新时代的发展对戏曲人才和院团用人提出了新要求,全国戏曲教育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如上海戏剧学院在2018年、2021年分别招收两届中本贯通的京剧表演专业实验班,探索贯通式戏曲人才培养新模式;2019年山东艺术学院和烟台艺术学校也在开始探索贯通式戏曲人才培养新模式。

其次,戏曲教育不断探索产教联合和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中国戏曲学院和兄弟戏曲院校在多剧种人才和订单式培养方面作了很多探索,中国戏曲教育联盟发挥行业院校抱团取暖到抱团发展的重要组织作用,师资共享,互通有无;长三角戏曲产教联盟是从行业到区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代表,成果非常显著,值得其他院校学习;一些戏曲院校还探索与报业集团合作培养戏曲人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在“现代学徒制”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探索成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称赞;中国戏曲学院按照北京市教委要求首次尝试戏曲学分制,把教学实践与课堂授课有机结合,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自我选课贯穿在学分制当中,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山东菏泽艺术院校采取戏曲、音乐、舞蹈混合培养人才模式,这是一个新型的按照市场要求的培养人才模式,以戏为主,一专多能,能适应一些院团的复合型人才需要。

另外,各个戏曲院校在戏曲进校园等方面发挥优势,在新时代美育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涵养了戏曲生源,培育了戏曲观众。十年来,很多国家级的戏曲人才展演、省部级比赛、戏曲院校比赛、票友比赛等活动不断涌现,这都是新时代戏曲教育人才成果展示的新探索。

三、文化战略:构建戏曲教育新格局

1.增强文化自信,以戏曲讲好中国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文化担当和深沉的文化情怀,给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文化工作提出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还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要通过优秀人才群来实现,戏曲院校是培养戏曲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要加大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力度,满足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这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机遇和契机,戏曲教育也应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戏曲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载体,戏曲教育应该抓住机遇,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为根基,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立足新版学科目录,构建高质量戏曲教育体系

戏曲教育要抓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学科专业目录的机遇,以建设戏曲一级学科为契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构建戏曲教育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戏曲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戏曲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戏曲拔尖人才,增强戏曲自信和审美自信。戏曲一级学科的首次确立,是国家增强文化自信的具体举措,要建构戏曲学科体系、戏曲理论体系和戏曲评价体系,同时,要注意戏曲教育的守正创新,坚守和提升戏曲人才培养规律,以高质量发展理念创新戏曲教育模式。

3.建立戏曲教育行业标准,共探戏曲教育新形式

戏曲教育需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理念尽快建立行业标准,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标准、教材标准、质量标准、评价标准等等,戏曲教育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地探索。新征程上戏曲教育将更加呈现多元化,发展戏曲教育要紧扣用人单位需求,开门办学,立足传统戏曲专业,开办新型专业,满足社会市场的不同需要。戏曲剧种百花园要想百花齐放、可持续发展,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戏曲教育要和地方政府、戏曲院团紧密结合,根据多剧种人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同时,拓宽戏曲多层次教育路径,包括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等。此外,戏曲教育还要探索多形式的学习方法,包括线上线下结合、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戏曲人才培养重在质量,要把团校合作、校企合作用好,主动搭建全国戏曲师资库,通过高质量培训加强戏曲师资的专业化、规范化教学能力。要关注戏曲教育在全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与弘扬,全媒体时代戏曲传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媒体人和戏曲人要多样化地创新戏曲传播方式,挖掘利用新媒体如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渠道对戏曲内容传播,为戏曲人才培养、戏曲知识普及助力。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充分挖掘戏曲的文化特质,以合乎戏曲艺术本体的新形式向国内外传播,这是当代人和戏曲人的共同责任。

戏曲是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戏曲教育是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戏曲拔尖创新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戏曲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戏曲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支撑。

何 雁: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演剧体系建设

“新文科”宣言中指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文科教育融合等多方向。在“新文科”建设中,教育是重中之重,许多学院在新文科战略指导下,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但是,利用戏剧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华传统文化,让戏剧与科技结合、与更多学科的融合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的调整来体现。实际上,全国艺术院校在建院初期,各个专业都融为一体,虽然不是如今提倡的学科高度融合,但也是各专业相互交叉。戏剧学院的专业设置分工非常明确,各个专业设置与发展都是为整个戏剧艺术服务。但随着院校学科发展,部分戏剧专业分工过细,各自为政,脱离戏剧艺术教育本身的需求,从而导致戏剧院系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整体思维能力,甚至在教师中也出现知识面狭窄、缺乏创新能力的现象,以致无力解决学校深层教育和教学问题。在此背景下,“新文科”提倡的学科交叉融合对戏剧专业院校的发展非常有必要,推动“新文科”建设就是要提高师生创新能力。

2010年,我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支持下成立了国际表演艺术研究中心。中心成立的动力来源于那时发现学生的论文内容陈旧、研究方法简单、思维模式雷同,如果不改变学生专业狭窄的局限,那么中国表演艺术的发展与未来多么令人担忧。为打破此局面,国际表演艺术研究中心引进了许多世界戏剧大师的方法,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自2010年至今,中心引进了日本铃木方法、耶日·格洛托夫斯基方法、迈斯纳方法、迈克尔·契诃夫方法、林克莱特声音方法、菲茨莫里斯声音训练方法、美国六视点方法等。这些世界顶级表演方法及理论给学生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也给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教学打开了一片新天地,甚至对国内戏剧行业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戏剧专业通过吸收、交叉、融合实现创新发展,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采用“新文科”建设的方式来解决我国戏剧学科所面临的创新以及提升综合实力等问题。

分析世界戏剧大师们的系统方法成因,不难看出他们背后都有非常强大的、表演学之外的学科知识在支撑,如宗教学、哲学、人类学、文学、社会学、医学(其中包括运动创伤学)、生理学、心理学、语音学等。大部分系统方法都以其他学科为切入点,对表演学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具体来说,这些戏剧大师的体系成因有几个因素在里面:第一,以个人为单位的研发活动。有些戏剧大师会打破种族和国界的限制,进行超越种族、跨越国际的研究,如尤金尼奥·巴尔巴等。第二,探讨关于身体或物质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对物质层面与身体精微层面的研究,进而探索身体意识的觉醒,大部分大师系统方法形成都是这样的过程。第三,他们整个表演体系或训练方法的终极目标是对如何进行戏剧或表演的回答。简言之,就是发明一个方法解决演员们的问题,从而达到理想的表演状态。再如,瓦赫坦戈夫提倡“幻想现实主义”,他认为舞台上的演出不是现实主义的,于是利用幻想现实主义的方法使演员达到目标演出状态。

在中国演剧体系或表演体系中有完整训练方法的就是戏曲,中国戏曲在舞台上所呈现的一切,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化。戏曲舞台上只有一桌二椅,演员靠“手、眼、身、法、步”和“唱、念、坐、打”的艺术手段构成了戏剧的假定性和虚拟性。观众的审美聚焦是在舞台上的“角儿”,看的是演员的表演,观众在戏楼喝着茶、嗑着瓜子、吃着花生,手巾在头上擦着汗,嘴里叫着好,这是戏剧表演的呈现形式。但是戏曲的表演训练方法并不能完全构成中国戏剧(影视)的表演体系,目前中国戏剧(影视)表演并没有可以影响世界的表演体系,所以建立中国的表演体系、演剧体系应该成为业界,包括戏剧教育行业在内的群体性的目标。

随着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文明戏的出现打破了戏曲独大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戏剧流派随之诞生。在近代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戏曲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改革:一些社会上热爱艺术、热爱戏剧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都是高学历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为实现民族现代化,有意将传统戏曲引入具有现代特征的戏剧艺术形式,最终由洪深重新定义了新剧,并命名为“话剧”,至此中国的话剧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这种“话剧”与西方戏剧有所区别,随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进入中国并在戏剧院校全面传播,“话剧”一词指以斯氏体系为基础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引入确确实实使中国戏剧教育体制实践与话剧艺术进入高峰,让中国成为戏剧大国。但这也让中国观众形成非常矛盾的心态,起初他们难以接受“生活式”的戏剧形式,因为中国的戏剧看的是“角儿”,是看表演而不是生活。在接受各方面的教育后,人们才慢慢适应了这种现代的、反映当代生活的剧种。经过多年的戏剧实践发展之后,中国戏剧已经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当中逐渐改良并形成自己的传统。但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戏剧的起源还是来自西方戏剧的传统,因此所有戏剧实践者、戏剧教育者坚守着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为中国戏剧表演教育的教学基础,但同时心里又希望能够建立既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演剧体系。

非常遗憾的是,目前中国除了中国戏曲以外,在当代戏剧、当代表演教育中,还没有屹立世界之林的方法。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此时加速推进中国演剧学派的构成、表演学派的形成就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演剧学派。因此,我希望“新文科”应该像一盏明灯,照亮中国演剧体系的探索之路。

张 燕:虚拟教研室与戏剧教育

新文科建设是当下教育部因应新时代发展而积极推进高校教育战略的重大举措。在“新文科”背景之下,国家相关部门有很多举措来助力戏剧教育推进,包括新学科目录调整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包括戏剧影视在内的文化艺术未来发展有多处重大指引性的论述。其实“新文科”建设除了教学和学科交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共谋,即聚焦利用技术的层面去实现更为契合当下、更常用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与国外交流不顺畅或者不太方便的情况下,虚拟教研的方式对未来高校戏剧教育有一定的启发。

一、新文科建设与虚拟教学

“新文科”建设源自美国一家私立学校探索的模式,但是被引入中国以后成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积极推进的重大战略举措,它涵盖了国家顶层积势识变的国家顶层设计理念、蓄势应变的全新战术策略、谋势求变的未来战略部署。其实“新文科”建设有很多含义,最核心要义在于新思维,不仅仅需要单一学科向学科交叉重组融合发展的创新布局去转化,同时也要求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新优化、新升级与新赋能。怎样在新时代语境之下把新思维落实到艺术和技术融合?这是艺术学科需要解决的问题。艺术学科需要利用互联网、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艺术为核,技术为媒,文化价值为魂”,构建智能化、体系化等技术增益加速的虚拟教学新模式亦是重要任务之一。在体系化的技术保障之下,虚拟教学模式可对当下教学增益加速,是在新思维下对传统艺术戏剧戏曲传承的新突破。

虚拟教学的理念和模式在21世纪之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最初推出的是“开放课件运动”,即在互联网平台、在世界范围之内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课程材料等学习资源,这是用更包容的心态和理念,反对教育资源的私有化、商业化、不平衡的方式,是通过网络的虚拟时空来自由、开放、共享地呈现现代化教育的新尝试。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虚拟教学的理念被引入中国,教育部非常重视并提出很多举措。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里,就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推进多样化的虚拟教学平台和新颖的智能教学形式,要通过虚拟的平台呈现出没有“围墙”的好大学的核心理念。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应该是包容的、开放的、自由的,所以虚拟在线的学习平台,包括中国已经建成中国大学慕课的国家精品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这种理念。

戏剧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创新和发展,其实可以探索“戏剧+”的教育模式。虚拟的教学“戏剧+”模式,可以让教学活动从在封闭校园内的、或名师师徒制的授课教学模式走向更开放的教学范式,实现传统传承和现代课程教学共享的融合。在“新文科”建设的大型举措之下,教育部提出了虚拟教研室的数字化战略行动,虚拟教研室是在延续传统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功能的基础上强化教学研究的新探索,是推进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加强教师合作交流,提升教学质量的新模式。虚拟教研室具有开放性与共享性,根据教育部的倡议,虚拟教研室的成员和单位组成可以扩展,相应的主题、相应的专业、相应的学科课程建设都可以加入并形成全国范围之内的充分交流。虚拟教研室的提出既是虚拟教学落实到教研室单位的新举措,又是传统基层教学组织方式产生变革的新动力。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虚拟教研室的设想基本可以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探询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教学科研新形态。这一点从形式上比较容易达成,戏剧、影视等艺术学科和人文学科、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等之间可以实现教学的相互交叉。第二,建构教师教学的发展研究共同体。虚拟教研室不仅可以进行教学探讨,还可以推动教学研究的发展和相互之间的探讨。第三,实现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如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把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会议视频、文献等资料建立起来,使相对发达地区的资源与相对不发达的教育资源形成共享,达到均衡发展和辐射的联通。

实现虚拟教研室设想目标需要建设可行路径:第一,借助国内的“A+学科”“双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的师资团队可以打破学校学科的限制,共通、共享、共谋一流师资和优质的专业课程。一流的师资、优质的专业课程不仅仅服务于相应的院校,还可以通过虚拟的共享帮助其他学校来弥补学科专业的不足,打造多形态、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形成交流互通。第二,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多地域”的教育资源共享系统,实现师资融通。专业技能协作、跨时空挑战多样的课题、科技赋能的方式可以整合全国多地域、多学校的特色,进行信息互补、资源共享,让教学、教研的活动产生化合反应,实现“1+1>2”的效果。第三,通过强调教研室的师资人才之间的学术交流,实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路径等实践相关的方法共享,使教学实践、艺术审美、相关理念、学术研究更好地提升,使不同院校教师的优势形成一种互补,这对学校师生们来讲都有很大的益处。

戏剧教育要把多元化的现代教学形态和模式进一步地往前推进,提升学科的建设品质和课程前沿的探索。现在国内很多线上教学的平台、共享的平台、直播的平台、虚拟仿真实验的平台等,还有采用人机交互方式的虚拟实验教学、仿真实验教学等,实现网络教学不仅使自身院校师生们受益,也使全国相关的院校和课程受益,虚拟教学所达到的效果对戏剧学科发展是一种非常有利的优势。

二、戏剧教育与虚拟教研室

通过虚拟教研室的建构落实到戏剧教育上可以对戏剧教育的三个层面产生助力。第一,戏剧理论研究层面;第二,戏剧创作实践层面;第三,戏剧通识教育层面,即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戏剧教育层面。前两个层面属于以往高等戏剧教育主要探讨的维度。

1.戏剧理论研究层面

就戏剧理论研究而讲,是要对戏剧主体或者戏剧本体、戏剧作品、戏剧发展理念进行深度的研究,培养探询以及建立新型的理论人才。高校的戏剧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人才集群式的,并且需要深入的耕作。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戏剧理论研究要重视三个方面:其一,戏剧理论人才培养要注重“厚基础”,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要注重在“新文科”背景之下学科的交叉,如艺术和人文学科的交叉,文学、哲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都需要进一步厚实的基础,通过学科交叉可以实现培养出更具全面性的人才。其二,戏剧理论的教学和理论的建构需要“强理论”的意识,而且需要全过程贯穿这种意识。其三,对于研究理论的人才来说也需要“重实践”,他们必须对戏剧创作有一定的认知,要了解戏剧创作的流程,掌握戏剧创作的常识,同时要把握戏剧创作的规律,这样才能做更好的戏剧理论研究。其四,戏剧理论研究也要“强审美”,无论是戏剧创作还是戏剧理论研究,更多还是聚焦在美学和人学,需要强调内涵式的、深度的延展和探究。

其实虚拟教研室可以助力于戏剧理论教学的各个层面。首先,虚拟教研室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联动,形成跨区域的、跨学校的、跨学科的、跨专业的联动,而且它可以实现强化的融通,可以通过虚拟教研室分享戏剧理论前沿,包括但不限于线上会议的方式、线上文档的共享方式、剧场演出视频分享的方式、创作现场观摩直播的方式等。其实很多中戏、上戏的专家们提到过,如果从传统意义上来讲,看戏演出一定要坐在剧场里,这样才具有剧场的体验感,同样戏剧教学也需要大师在线下面对面的授课。但是面对疫情这样的背景,没有线下教学的条件,那么通过虚拟的方式至少让更多的学者和师生们看到演出、看到作品、看到现场,虽然说可能达不到原有线下教学的精髓。其次,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方式,对国际前沿性的剧作演出观摩并进行探讨,就像国际会议这样可以达到跨越时空的虚拟平台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另外,从研究角度来讲,无论对戏剧剧作、理论评论、艺术审美,数据库、资源库的建立,还有研究成果的推出和及时的分享,以及理论体系建构过程中的理念探索、思路推进、相互论证、国际化学术交流,这些都可以通过虚拟教学克服时空的难度来实现。

2.戏剧创作实践层面

对于高校戏剧教育来讲,培养有戏剧产出和艺术产出的实践人才是很重要的使命。想要培养戏剧人才能够有主动性的、原创性的、艺术创意性的作品产出,那么戏剧教育应该注重对人才进行创意想象培养、创作思维培养,同时也要进行创作技能和编排培养。戏剧创作和影视创作都不是个人化的创作,需要培养人才具有团队意识,让他们在创作过程当中有集合、集群的概念。另外,创作人才需要理论指导,他们需要到高校里面进行理论的积累。因此在戏剧创作实践维度的培养上,戏剧院校可以通过虚拟教学方式实时联动,与国内外名师或名家优课共享,可以通过虚拟方式实现同步教学,与国内外导师现场互动,还可以最大程度开放性地进行头脑风暴,进行跨学科、跨专业探讨以及跨时空的研讨。

虚拟教学让学生专题的训练创作有更大的开放度。以往学生的训练、演出或创作基本仅限于本校学生之间,但其实在“新文科”背景之下虚拟教研室的平台可以跨区域、跨校的联动合作,比如说,涉及一些地域性比较突出的文化性题材,跨区域的联动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虚拟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与操练教学互补的需要。创作培养编剧、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等创作实践的主体通过线上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思路、创作理念、创作构思剧作等相关的产出,在实践中形成人才链的对接。最后戏剧影视作品的展演可以在线上进行。虽然线上方式没有剧场的体验,但也可以帮助观众与戏剧演员之间保持亲密的连接,促进戏剧从业人员专业的提升。

3.戏剧通识教育层面

在国家倡导美育教育、艺术教育的前提下,非高校的戏剧通识教育尤为重要,戏剧成为中小学艺术美育教育的相关科目。戏剧通识教育主要注重普及戏剧素养和培养美育理念,通过训练学生创意的思维,激发其参与到未来的戏剧创作、艺术创作的潜能。另外,艺术可以传达时代的审美,通过艺术的审美方式进行人格教育培养,戏剧通识教育可以让观众或学生了解戏剧创作、艺术创作,这是提前培养戏剧未来人才和观众的方式。

虚拟平台对戏剧通识教育助力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解决中小学戏剧教育中出现的缺少戏剧人才和师资问题,通过虚拟平台完成向校区、社区、社会多元空间的多种通识教育活动。无论是授课、欣赏、培训、排练和演出,虚拟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线下时空的难度。其二,推动综合性大学或社区戏剧教育,综合类大学如果没有戏剧专业,可以成立戏剧团、话剧社等,虚拟平台对高校非专业戏剧教育有一定的助力;其三,社区戏剧教育在线下条件互补之下,线上方式也可以有很好的助力和推动。

总之,虚拟教研室只是虚拟教学中的一个维度或一种方式,是在国家新理念思维引导之下提出适应当下的浅显思考,可能并不是对艺术教育本质的探讨,但希望对戏剧教育教学提供技术上的助力。

厉震林:强化戏剧学科有组织的科研

对于艺术科学来说,科研应该包括创作和理论两个方面,它们是一体两面的,而非隔离的,应该追求“懂理论的艺术家”和“会创作的理论家”,一流的艺术家基本上是一流的理论界和思想家。所谓强化戏剧学科有组织的科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国家所需要的科研;第二是高校如何服务国家所需;第三是戏剧学科如何实现有组织的科研。

一、国家所需要的科研

近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和考察讲话中多次提到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二是研究真研究,真研究问题,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这里的真问题,就是国家所需要的课题,那么什么是真问题,是戏剧学科特别需要思考的。近些年,各个高校的戏剧与影视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作为重点探索的目标。一个学科的好坏,不在于发表多少论文,出版多少著作或者承担多少课题,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经济文化等领域重大的瓶颈问题、重大的发展问题。如北京电影学院提出要建立中国电影学派,上海戏剧学院提出要建立中国表导演的演剧体系,这都是真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值得戏剧学科思考的问题,如建立自主知识体系,“中国自主”是继“中国特色”后提出的又一重要概念,自主知识体系就是力求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范式,中国戏剧自主知识体系建立自然是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立所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国家战略来说,以下是最重要的真问题,谁能够解决,谁就是国家的功臣。一是“双碳”计划,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绿色低碳的技术攻关是国家重大科技难题;二是能源问题;三是乡村振兴;四是粮食安全。戏剧领域能为国家重大战略助力,既是中宣部、文旅部必然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各个高校和戏剧科研工作者应该要考虑的问题。戏剧学科发展必然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同时也要面向服务行业、服务产业和服务地方,一个学科有没有真创新,有没有解决真问题,体现在有没有行业的竞争力上与产业的竞争力上,如果没有行业的竞争力与产业的竞争力,那就不是真问题。

教育部在部署中要求,高校围绕国家所需要的“四个服务”,要组织大任务,根据大任务组织建设大平台,依据大平台组建大团队,同时,要实现四个路径的转变。第一,在项目组织上要从接单式向主动式转变,改变去申请国家艺术基金、省级文化发展基金会或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模式,要主动对接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共同凝练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共同发起重大攻关任务。第二,在平台建设上要从原来的自由生长逐渐向定向培育转变。这里,科研院所更多的是面向经济战场、科技战场和文化战场,但是,高校与科研院所不同,高校是自由探索的学术机构,除了人才培养,其余方面可以自由探索,更多的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逐渐向定向培育转变,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重点攻关任务加强培育布局。第三,在团队建设上要从原来的“戴帽子”转向“压担子”,对国家整体来讲,在重大攻关任务中去培养和造就战略科学家。这些年我们国家培育了很多像量子通信、芯片等领域的战略人才,在人文科学领域有解决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战略人才,戏剧学科也需要培养有助于解决中国电影学派、中国表导演演剧学派的战略人才,战略科学家也是戏剧学科需要考虑的问题。第四,在支撑引导上要从资源驱动转向政策多元化,由教育、文旅部门资源资金驱动向综合施策转变,评价引导上要科学化。

根据教育部的精神要求,推进大任务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加强前瞻性和体系化的基础研究,推动交叉科学研究带来的新突破和新发展。戏剧学科的新业态之一,可能就是戏剧和电影的结合形成实时影像戏剧。当前,时代需要戏剧产生新的剧种,因为如今社会经济已经产生重大变化,世界政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文化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从2000年的小农经济社会直接转变成一个新兴市场社会,从一个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和城市国家,观众的审美心理变了,戏剧应该有与时代相呼应的新剧种。戏剧的交叉学科还可以考虑如何跟旅游的结合、跟游戏的结合,以及跟漫画的结合。其次,组织跨学科团队,坚持长期积累产生原始重大创新。我一直认为,如果科研想要有所作为,一要做对的事,方向不能错;二是要做难的事儿,难的事才会有价值,具有科研价值,需要迎难而上;三是要做长期积累的事,短期可以完成的课题肯定是应景式的,真正有学术价值的课题都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这样能产生原始创新重大成果。再次,要解决关键技术背后的基础理论问题,为今后的产业发展提供策源。如元宇宙的问题,元宇宙和戏剧到底存在什么关系?未来有哪些发展机遇和空间?这些问题为未来戏剧研究提供策源,布置新赛道为下一轮竞争获取一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最后,要围绕全球挑战,组织发起全球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戏剧学科要有这样的雄心,能发起国际性的、有组织的科研计划和科学工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上海代表处,通过国际戏剧协会发起一些国际大戏剧计划或者工程。

目前,科研平台有国家级平台、省部级平台和校级平台。戏剧学科也要建立这样的平台,如国家戏剧智库、国家前沿戏剧创新平台,高校也可以建立实验话剧团、实验音乐剧团、实验京昆剧团,是为“明天的戏剧”探路的,这样的平台是值得投资的。组建大团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戏剧学科要发现和培养战略科学家,一流的研究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以及培养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二、高校如何服务国家所需

高校科研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研究要有真发现,真有发现的科研成果是可以发表和出版的。戏剧家要有真发现,是可以上舞台、上电视、上荧幕的。要推动真改革以及开展真合作,同时,营造健康的学术生态,转变价值追求,建立新的科研价值观,从数量转换升级为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益,从指标完成向贡献供给转变,不要看实现多少指标,要看给国家、行业、产业和地方提供什么贡献,最重要的是把新的学科平台体系建立起来。戏剧科研要充分发挥团队力量,个人解决一个小问题,团队合作解决一个中问题,学校层面解决一个大问题。

三、戏剧学科如何实现有组织的科研

戏剧学科有组织的科研要义,就是解决戏剧领域重大瓶颈问题。如今戏剧行业不像影视行业无法做到产业化,影视的艺术质量整体是高于戏剧的,因为它是直接面对市场的,如果电影没有观众买账、市场买账,就没有存在价值了,没有质量的影片,就是市场的“炮灰”。目前,戏剧行业还是依靠政府文化艺术基金资助的,大部分剧目无法直接面对市场。清末民初的戏剧是直接面对市场的,像梅兰芳和程砚秋等艺术家可以产生非常大的商业效应,但大部分戏剧从业者的处境是艰难的,甚至是悲惨的。戏剧的政府基金资助,全世界都是如此,关键是如何资助,需要供给侧改革,这是戏剧学科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当下,中国已经进入城市社会,而戏剧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所以,戏剧的城市化以及都市化发展,戏剧与青年观众对接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还有中国的演剧学派,中国戏剧的表达体系,戏剧与新科技结合产生新的剧种、演出样式、演出业态问题,尤其在元宇宙发展背景下,需要处理好戏剧与新科技的关系,戏剧要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四面八方地延伸产业链,要多种模式开发戏剧新业态,后戏剧产品开发,建立戏剧小镇、戏剧游戏、戏剧漫画、戏剧旅游等,这些都是戏剧学科的重大问题,需要有组织的科研解决。

邹毅:大师之大在于其学问之大,在于其创作能力之大,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戏剧建设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凝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建起现实与未来之间的桥梁。今天的专家论坛搭建起一个高层次对话的平台,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回应了时代的需求,时代的召唤,使命的召唤,夯筑着中国高等戏剧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系统的、全面的根基,相信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的加盟院校会逐步加大培养全面杰出优秀人才的力度,加快推进学科融合与课程体系创新,努力在变局与变革中识变、应变、求变。吉林艺术学院也将和大家一道主动探索高等戏剧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文章由本刊编辑部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戏曲戏剧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有趣的戏剧课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剧类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