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晓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处,湖北 咸宁 437100 )
咸宁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全市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科技强市。这是结合实际对咸宁创新发展提出的总要求、总目标。
创新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发展是各领域、全方位、全覆盖的全面创新发展。创新发展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居于核心位置。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创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原理[1]。创新发展实质上就是要通过创新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创新发展重点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要着力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形成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二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市场配置创新资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大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力度,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弘扬创新精神,激励创新型人才成长,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环境氛围[2]。
对创新能力现状分析,有利于进一步理清咸宁创新发展存在的客观问题,本文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创新四个方面对咸宁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
表1 武汉城市圈城市相关创新基础和创新投入数据(2019)
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资金、创新人才等资源的投入,从表1来看,除了黄冈的数据未从统计年鉴中获得以为,咸宁的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在武汉城市圈城市中排在第二位,咸宁的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投入从2017年到2019年分别为56822万元、99158万元、175224万元,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虽然与孝感2019年R&D经费364525万元、黄石2019年R&D经费306985.9万元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总体上说明咸宁的创新资金投入相对充足;咸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占所有从业人员的比重从2017年到2019年分别为0.952%、1.399%、1.412%,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湖北省2019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占所有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826%,咸宁2019年数据与之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咸宁科技从业人员相对不足,人才聚集不够,难以形成咸宁区域创新的智力支撑,咸宁需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制定人才战略,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加入到咸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去。
一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发明专利授权、科技成果、技术合同成交额等指标来衡量,以上几项指标开发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能代表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实力,2019年武汉城市圈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孝感320项、黄冈120项、黄石101项、咸宁83项、鄂州70项、仙桃35项、潜江24项、天门6项,咸宁的发明创造能力在武汉城市圈处于中间水平;咸宁2017年至2019年科技成果分别为59项、67项、89项,呈上升趋势;咸宁2017年至2019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22.37亿元、31.87亿元、45.20亿元,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咸宁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要想在区域创新上突出重围,还需要在科技创新上继续加大投入,改善科技创新体制,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让咸宁在科技创新中能够形成先发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个城市创新实力大都是通过产业创新的成果显现出来的,咸宁市根据自身特色,发展大健康产业带、发展智能产业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横向来看,武汉城市圈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黄石21.9%、鄂州16.32%、黄冈9.01%、孝感13.94%、仙桃12.70%、天门18.54%、潜江17%、咸宁15%,咸宁的数据相对落后,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稍微滞后。纵向来看,咸宁2017年到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01%、10.9%、1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逐渐向好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从2014年到2018年分别为0.84亿元、1.74亿元、2.68亿元、3.52亿元、2.89亿元,呈逐渐上涨的趋势,2017年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了3.52亿元,农业的创新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咸宁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10.02%、20.58%、20.21%,规模以上企业的创新能力近几年有较大幅度提升。综合以上,咸宁具备有一定的产业创新能力,应继续加强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模式培育,为咸宁创新能力源源不断的注入活力,保障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
区域创新能力是创新要素在一定区域内聚集、整合以及推动持续创新的基本能力,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基础性条件,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上文分析了咸宁创新发展现状,发现了咸宁创新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找出影响咸宁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构建咸宁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寻找地方创新发展短板,评价地方创新能力水平,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参考,对提升咸宁市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4]
本研究以咸宁市各辖县(市、区)2014-2019年的数据为基本的创新发展分析单元,从10个指标来进一步研究影响咸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此指标体系参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调查报告》,此报告由科技部连续发布18年,评价指标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相关数据指标根据咸宁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咸宁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综合比较得到。
表2 咸宁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从表1中可以看出咸宁多项指标呈增长趋势,为了更好的分析各项指标对咸宁创新能力的影响,将咸宁2014-2019五年6个县域的上述10项指标(36个样本数据)导入到SPSS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寻找潜在的起支配作用的因子模型的方法。因子分析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相关性较高,不同组变量相关性较低。具体地说,即是找出影响咸宁创新能力的可直接测量的具有相关性的主成分指标。
进行主成分分析运算时,需要进KMO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KMO统计值0.748,大于0. 5,适合做下一步的主成分分析,Bartlett 球型检验的卡方值309.710,显著性概率Sig为 0.00,表明各指标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第二,研究细化阶段。本世纪十年左右的时间,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内涵、接受系统、接受机制、接受过程、接受心理、接受类型、接受特点、接受影响因素等做了细化研究。
表3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由表3可知,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2.706% ,反映了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本文提取第一、第二和第三成分作为评价咸宁创新能力的新的综合指标。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总体上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 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这说明这10个指标来评价咸宁创新发展水平已有充分把握。 进一步可以将原有的10个指标转化为新的3 个主成分指标,这样达到了降维的目的, 并且更利于深入研究咸宁创新发展的情况。
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
a. 旋转在 4 次迭代后收敛。
表4中,第一主成分包括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个)、专利授权数量(个)、互联网用户(万户)、第二主成分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个)、有R&D活动的企业数、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主成分包括省级科技成果数(项)、移动电话用户数(万户)、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共轭企业的比例(%);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第一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的几项指标都代表了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情况,因此提取两个主成分较为合适。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将因子下降为2,得到如下分析结果,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618,因子分析效果仍然较理想。
从以下成分矩阵可知,第1主成分中,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专利授权数量、登记省部级科技成果数量、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互联网接入用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6个因素主要反映咸宁地方的创新环境,为创新环境因子;第2主成分中,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例、有R&D活动的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销售所占比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4个因素主要反映产业创新情况,为产业创新因子。
第一主成分中创新环境因子可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创新发展基础条件和科技创新能力。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专利授权数量、登记省部级科技成果数量可以归为科技创新能力;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互联网接入用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可以归为创新发展基础条件。第二主成分主要为产业创新,主要是咸宁相关产业创新情况。本文运用SPSS软件得出表5中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根据表中的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标量的标准化值就可以计算各个因子的得分,见表7所示。
表5 旋转成份矩阵a
表6 解释的总方差
表7 旋转成份矩阵a
表8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
令咸宁创新发展能力为Y,第一主成分为y1,第二主成分为y2,各因子从上到下依次为x1,x2,x3,x4,x5,x6,x7,x8,x9,x10。那么
y1=0.179x1+0.174x2+0.182x3+0.184x4+0.184x5+0.184x6-0.035x7+0.071x8-0.008x9-0.046x10
y2=0.021x1+0.029x2-0.097x3-0.118x4+0.022x5+0.036x6+0.314x7+0.239x8+0.363x9+0.320x10
Y=y1+y2
可以通过此种方法评价分析咸宁市各区县创新发展能力水平,进而得出各区县创新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以便对咸宁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定创新政策,提升综合实力奠定了基础。
从SPSS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衡量咸宁创新发展水平主要围绕产业创新指标和创新环境两大指标,其中创新环境能力可分解为基础条件环境和科技创新环境,而这些均离不开人才机制保障。因此,笔者认为咸宁的创新发展需以人才为引领,以产业创新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环境创新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保障,扎实推进咸宁创新能力建设,稳步提升咸宁的综合实力,促进咸宁高质量创新发展[5]。
创新发展涉及到全方位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层次,既需要高层次的科技领军人才,也需要战略企业家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还需要工程技术人才、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人才等。健全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一是要留住并使用好创新型人才。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支持其创新创业。同时,要制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入户、子女教育、医疗等优惠政策,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推进乡土人才建设,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打造创新人才的政策高地[6]。二是要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通过各类人才计划引导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人才的一线流动,让人才安心在生产一线发挥作用、建功立业。引导创新型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流动和共享,激发创新人才的最大溢出效应。三是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集聚创新发展需要的人才,关键的是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从源头上保证人才的获取来源。一方面对现有的科技人员要通过送出去,以及项目攻关合作,加速培养,使之尽快成长为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拔尖人才。另一方面,要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以项目为依托,建立科技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采用“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给予相应的项目经费支持,培养创新团队,孵化创新项目,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各类研发机构,比如院士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市级研发中心等,并对相关的研发机构给予经费支持。加大对科技的奖励力度,科技奖励经费从市财政预算中列支,专款专用。加强对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和支持,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和重点新产品要给予补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发明专利、优秀专利等进行奖励。
强化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推动咸宁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围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特色产业,从低碳入手,开展技术创新。如通过技术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砖茶生产工艺,提升其品质;研发桂花系列产品,提升其影响力;创新竹产品深加工技术,提升其竞争力等等。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特色专家团队,获得特色专利技术,取得特色科技成果,优化特色产品,提升咸宁的竞争力、影响力。
加速科技推广,激发创新活力。科技成果推广要以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成果,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加强各级科技推广机构的建设,扎实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逐步形成市、县、乡、村和行业的多层次成果推广网络,充分发挥其在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中组织传递、示范、培训、服务和宣传的作用,激发本地区创新活力。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政策环境。在科技规划、科研创新激励措施等方面制定出台政策,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创新环境的社会实践。减少污染性工业的发展,引导工业产业向低污染、高科技的方向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环境,将企业的R&D的经费和R&D人员投入作为考核工业企业的重要指标。要做好统筹规划,注重科学设计,加强科研经费和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优化科研基础设施与通信服务平台等硬件环境建设,大力扶持电子商务产业,信息传输服务业、网络增值服务等,形成以创新为动力的智慧产业集群。
加大创新发展的舆论宣传,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各类媒体,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产品、创新型人才的宣传力度,形成鼓励创新、尊重创新、勇于创新的社会氛围,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实现创新型人才辈出、创新型企业倍增、创新型产品层出不穷目标。
以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咸宁创新发展。目前,咸宁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92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6%。要继续坚持咸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努力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首先,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群集发展,支持龙头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牵头建立产业联盟,围绕产业链配套需求,孵化相关科技型中小企业,带动产业技术创新,积极引导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入库培育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不断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方向发展[7]。鼓励各县以专业镇、特色产业基地为抓手,结合当地优势特色产业,针对性地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组建高新技术企业产业联盟。其次,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市科技局应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政策倾斜,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攻克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或为正在研发的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最后,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借助市场化手段,完善线上线下科技成果推广对接。支持咸宁市两所院校、相关科研院所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合作平台。
以农业产业创新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咸宁市素有“温泉之乡、桂花之乡、茶叶之乡、苎麻之乡、楠竹之乡”的美誉。咸宁农业产业化已具规模,咸宁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311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达449个,约40%的农产品采取线上销售模式,农业增加值增加3.4%左右。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创新,让咸宁的“长板”更长,首先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创新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良好的公共环境。其次是继续创新发展农业合作社,重点扶持市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聚集产业群,形成规模效应。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定期组织科技下乡,帮助农民掌握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同时要引进社会技术资本,建立农业科技点,放宽农产品门槛,吸引先进技术和优秀资本落户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