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娴文,朱韫玉,朱 俊,张瑞林,曹 俊,徐小平,许锁兰
(1.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肾内科,江苏 泰州 225300;2.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往往病程长,病情复杂,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由于CKD是不可逆的进展性疾病,当发展至4期及以上时,患者肾功能将迅速恶化,短时间内进入肾脏替代治疗,为了更好防治慢性肾病,需要在3期及更早期加强干预,我科近几年使用中药参乌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汇报分析如下:
1.1 观察对象 健康者:为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肾内科志愿参加研究的医护人员,共20例。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肾脏病3期、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证患者。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筛选出和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的志愿者数据。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最后实际完成研究者,对照组43 例,治疗组42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与退出标准 本研究已通过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
1.2.1 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2)符合2012年发布的《KDIGO 慢性肾脏病评价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定义与分期的CKD3 期患者;(3)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证患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6 个月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者;(2)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行肾脏替代治疗者;(3)有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Ⅲ级以上,有消化系统症状(腹泻、恶心、呕吐)患者;(4)合并恶性肿瘤者;(5)妊娠或哺乳期女性;(6) 精神病者和不同意加入本临床试验者。
1.2.3 退出标准 (1)治疗过程中主动退出临床试验者;(2)随访过程中联系中断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按照KDIGO指南予以基础治疗。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加用参乌益肾方治疗,药物统一由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中药房提供。具体组成:制首乌10g、菟丝子10g、太子参10g、苍术6g、枸杞子10g、怀牛膝10g、泽兰10g、赤芍10g、茯苓15g、泽泻10g、车前子10g、熟大黄6g,每日一剂,分两次煎服,共服12周。
1.4 指标评估
1.4.1 入组前及治疗开始后每14d 监测患者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水平。
1.4.2 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血清IL-4、IL-10、Scr、BUN、24hUpro。Scr、BUN、24hUpro水平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IL-4、IL-10送南京金域公司,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组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同组数据首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t 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earman 法分析IL-4、IL-10 水平与GFR的相关性,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IL-4、IL-10水平 与健康组相比,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IL-4、IL-10水平下降(P<0.01),见表2。
表2 健康组和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IL-4、IL-10对比
2.2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3 期患者IL-4 水平与GFR 呈正相关(r=0.806,P<0.001),IL-10 水平与GFR 呈正相关(r=0.840,P<0.001)。散点图见图1、图2。
图1 IL-4与GFR相关性 关系散点图
图2 IL-10与GFR相关性 关系散点图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BUN、SCr、24hUpro下降,GFR、IL-4、IL-10水平上升(P<0.05);对照组BUN、24hUpro 下降(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对照上述指标均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UN、Scr、24hUpro、GFR、IL-4、IL-10指标的变化
2.4 安全性指标 本研究纳入85例患者,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血常规、肝功能指标,上述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
CKD 患者早期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但当进入到中晚期时,肾功能已不可逆转,并持续进展至尿毒症,CKD3期患者是一个庞大的人群,更早期难以发现,往往到了该期才被诊断,因此CKD3 期的治疗对整个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和预后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参乌益肾片是已故肾病大家邹云翔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结晶,主要成分为:制首乌、菟丝子、太子参、苍术、枸杞子、怀牛膝、泽兰、赤芍、茯苓、泽泻、车前子、熟大黄。方中以何首乌、菟丝子补益肾元为主药,辅助太子参、苍术、枸杞子、怀牛膝补气健脾,茯苓、泽兰、制大黄健脾渗湿、排毒泄浊。全方共奏补肾健脾,活血利湿之功。王钢等发现,参乌益肾片可减轻肾小球损害,改善肾小管和肾间质功能,作用机理可能与通过多种途径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有关[2]。本研究人员根据参乌益肾片组成拟方如下:制首乌10g、菟丝子10g、太子参10g、苍术6g、枸杞子10g、怀牛膝10g、泽兰10g、赤芍10g、茯苓15g、泽泻10g、车前子10g、熟大黄6g。自2018 年起,我们使用该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并从免疫机制调节角度研究其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CKD 患者体内存在多种免疫调节失衡,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CD4+淋巴细胞偏低[3]。CD4+淋巴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可分为三类:辅助性T 细胞(Th 细胞),调节性T 细胞(Treg细胞),滤泡辅助性T 细胞(Tfh 细胞)。Th 细胞包括Th1、Th2、Th9、Th17、Th22 等。参与细胞免疫的Th1 细胞和参与体液免疫的Th2 细胞是Th 细胞的两个最主要的亚群[4]。Th1 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2及IFN-γ,Th2细胞产生IL-4、IL-5、IL-6及IL-10。IL4 有助于将原始Th 细胞分化为Th2 效应细胞,且IL4、IL10 能抑制Th1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5,6],生理情况下,Th1 细胞和Th2 细胞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但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Th1/Th2平衡紊乱及分泌的细胞因子异常表达,甚至影响病程的进展和预后[7,8]。研究发现,IL4、IL-10可增加肾脏中系膜细胞过度增殖以及系膜细胞外基质成分增加,导致其积聚。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尤其是IgA 肾病患者中,患者体内IL-4、IL-10 下降,细胞因子失衡[9]。也有研究报道,IL-10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与疾病活动呈相关性[10]。
本研究发现,与健康组人员相比,CKD3期患者IL-4、IL-10水平下降,这与上述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证实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存在Th1/Th2平衡紊乱,且CKD3 期患者IL-4、IL-10 水平与GFR具有相关性,随着GFR下降,IL-4、IL-10水平逐步下降,提示随着肾功能恶化,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Th1/Th2平衡紊乱进一步加重,这在现有文献中未有提及,但考虑本研究只纳入了CKD3期患者且样本量不大,需要继续纳入慢性肾脏病晚期患者并增加样本量,观察IL-4、IL-10与GFR的相关性。
与对照组相比,参乌益肾方组治疗后血肌酐显著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说明参乌益肾方可改善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的肾功能,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均有下降,但组间对照无统计学差异,参乌益肾方治疗组治疗后IL-4、IL-10 水平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参乌益肾方对肾脏的保护,除了减少尿蛋白排泄,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提高IL-4、IL-10 水平,调节Th1/Th2 平衡有关。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慢性肾脏病早中期多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证型,偏气虚者我们在原方上加黄芪20g、白术10g,偏阴虚者原方去苍术、加生地10g,临床疗效良好,无明显副作用。
综上所述,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平衡紊乱,表现为IL-4、IL-10水平下降,参乌益肾方可通过升高IL-4、IL-10 水平,调节Th1/Th2 平衡改善肾功能。本研究人员将继续延长随访时间,通过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中药参乌益肾方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长期疗效和肾脏预后,并纳入更多的样本量,在更多的临床中心推广,继续研究和挖掘参乌益肾方的作用机制,如肾小球保护机制、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机制,将中医瑰宝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