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韵雯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了时代的命题,2021年一部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成果的纪录片《无穷之路》迅速在海内外获得热议,被广电总局办公厅评为2021年度20部“优秀海外传播”作品之一,凭借该片主持人陈贝儿获得了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根据皮尔士对于符号学的定义,人们身处的视听传媒是一个巨大的符号系统,主持人也是其中的一个符号,这部首次以香港人视角展开的记录中国内地扶贫的纪录片也是一个符号,象征着一国两制大背景下的中国同胞的文化交流,以及扶贫事业在世界语境下的中国式范本、中国式经验。那么,陈贝儿是如何以港人的视角将宏大的中国扶贫故事融入一部纪录片并获得海内外众多好评的?她作为记者型主持人又是凭借什么特质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本文将以符号学理论为依据,透过《无穷之路》的扶贫故事,剖析阐释记者型主持人陈贝儿的角色构建及其符号的社会意义。
双重身份的“能指”符号。符号学理论被誉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数学工具”,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符号学是研究社会范围内符号生命的科学,几乎涉及意义表达的一切领域。他提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表示承载符号的物质形式,如声音、语言、文字等,“所指”反映符号的客观内容。[1]依据符号互动论的观点,在社会交往中,符号承担着媒介沟通的角色,人的心理活动与外部社交都依赖于符号间的意义互动。比如节目《无穷之路》中的人物画面、字幕解说、灯光音效都是节目的“能指”符号,共同传递出节目的“所指”内涵,而在这庞大的符号体系中,主持人是其中重要的“能指”符号,承担着电视节目叙事内容与意识形态的双重符号功能。在众多类型的节目主持人中,记者型主持人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于一身,需要兼具调查报道的实践能力以及策划组织的主持能力。在这样的双重身份下,他既要充当记者亲临现场将调查过程呈现于观众,也要承担主持人的角色把握新闻事件的整体叙事,通过媒介向观众呈现节目符号的社会属性。
陈贝儿的“角色丛”解读。默顿提出了“角色丛”概念,他认为“角色丛”特指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而一个人所有社会身份的关系总和构成了“角色丛”。[2]陈贝儿是香港人,从小家境优渥,她代表着在都市中鲜少有机会接触到贫困、对内地缺乏了解的部分香港同胞。陈贝儿袒露她拍摄《无穷之路》的原始动力是来自于她曾看到许多西方媒体对于中国脱贫的质疑,作为香港媒体人她产生了给外界还原真相的想法,中国脱贫攻坚战略取得全面胜利,甚至比联合国发展计划早了整整十年,作为记者她要亲自去看、去记录、去求证。作为主持人她必须为祖国的客观报道而发声,打破国外的质疑。2021年3月,陈贝儿被授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赋予了她更深层次的社会角色内涵,她是香港与内地沟通的“桥梁”,观众透过陈贝儿的视角看到的不仅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更是香港同胞对祖国日益发展的殷切关注,是联结民族情谊、共筑价值认同的重要桥梁。
叙事者:神话修辞的刺点与符号隐喻的展面。记者型主持人承担着节目整体叙事的角色任务,不同于其他同类型纪录片对于“扶贫”的宏大叙事,《无穷之路》以点带面,着力于对细节的刻画,以今昔对比来呈现社会变化。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节目的叙事过程贯穿着“刺点”和“展面”这两种符号元素,记者型主持人则是串联符号的叙事者,向观众传递出言已尽而意犹远的画面“纵深感”。
罗兰·巴尔特在《神话修辞术》一书中将复杂符号系统中的隐含意义称为“神话”,他认为神话是一种言说方式、交流体系,意义表达的过程就是“神话”。[3]在视听媒介中,对于神话的符号表达往往被遮蔽于冗杂、琐碎的镜语内部,作用于受众的潜意识层面的直观感受,因而声画系统中的神话意指常常被忽略。基于此,作为叙事者的主持人应当结合复杂多变的文化语镜,以“刺点”为突破口更好地呈现叙事语言。
刺点与展面是巴特探讨摄影要素时提出的一对概念,刺点是指画面中的某个细节,好似针一般的刺激物瞬间给人以“惊颤”的感觉,代表着反常性和破坏性,试图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经验主义,将人们引向“画外之物”的深意即符号隐喻。展面是指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的意义,是稳定平整、有分寸的画面表达。巴特认为,展面不过是一种“平庸”的修辞,而真正让他着迷的则是画面中那些猝不及防的刺点,他强调刺点与展面相结合的画面能更好地传递符号的旨趣,呈现出意犹未尽的感知体验。因此,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会敏锐地捕捉到现场的隐性符号即“神话”的“躁动”刺点,进而传递给观众的符号隐喻便有了直观、饶有意趣的展面。
陈贝儿在《无穷之路》的叙事表达中就巧妙地运用了刺点与展面的修辞手法。例如在《云南篇》中,陈贝儿走进了一所辍学青少年职业培训学校,在人们经验系统中学校墙壁上的横幅应当是积极上的学习标语,然而在此处却被替换成了“学会洗脸、刷牙、洗手、喝开水”,这一令人惊诧的标语便是“刺点”,颠覆了原有的认知符号,此外还有学生鲜艳的发色、褪色的纹身、粗糙的妆容……这些耐人寻味的“刺点”增强了戏剧性画面张力,迅速构建出颠覆认知的新语境。再随着陈贝儿的进一步的访问,关于这一“刺点”的隐喻展面逐渐铺开——极度贫困地区的学生们外貌比卫生重要,逃课、厌学是常态,教育扶贫的政策艰难展开。再如在《广西篇》中,外国扶贫友人Nico身上背的包上印着“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大字,对于这一“刺点”虽然仅仅是无声的画面语言,却赋予了叙事更为灵动悠长的意蕴空间。
陈贝儿的采访过程没有铺张的赞扬,没有浓墨重彩地询问艰辛,有的只是巧妙地运用符号修辞的隐喻。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不辞辛劳的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国际友人、坚守初心的村医……跃然于眼前。也正是这样简单、客观、平实的叙事体系,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的留白。
探险者:精英美学的消弭与受众符号的深化。传统主持人与记者型主持人本质区别在于媒介场的不同,这里提到的传统主持人更多是指在室内演播厅脱离“新闻场”的主持人,而记者型主持人则像探险者,以其亲历性、实践性为节目延伸出更多基于大众符号的人文主义精神。传统主持人的形象构建往往给人以精英化的美学感受,与记者型主持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形象语言符号的应用上。传统媒体的主持人留给大众的经验性符号是端庄大气、沉稳克制、西装、礼服、精致的妆容等精英化的外显符号,以及主持人朗诵体与谈话体的相结合的表达范式,使得传统主持人与大众产生一定的审美距离,也将传统主持人成为了受“仰望”的精英。
与之相对的是记者型主持人对于民众情态及时性的捕捉,是建立在同一“新闻场”之内的,不同于演播厅内单一的美学表达,记者型主持人的实践性特点赋予了“探险”的意味,记者型主持人与观众一样都是首次接近新闻现场,带着探索调查的心态传递新闻体验。也正是因为记者型主持人亲历性的感知,不仅能与采访嘉宾同频共振,更给予了观众鲜活明快的镜头代入感。
陈贝儿出生于香港的中产家庭,毕业于世界一流学府,精通四国语言,又是香港电视台高层。她本身就代表着精英符号,但她却抛却这些光环,代替观众成为“探险者”,为了与大众嫁接起“在场”的心理同位感,她在悬崖村亲自攀爬近乎垂直的2556级天梯,花费近7个小时,其间数次精疲力尽也从未放弃;在怒江克服恐惧,感受村医常年往返的索道;在戈壁荒漠,直面尘土飞扬;在四川理塘承受高反与美景的博弈。陈贝儿身上有记者型主持人可贵的探险精神,她没有着力于精致的妆造,没有华丽的言辞,她呈现的符号美感不是精英的傲岸,而是平实于大众的谦和。《中庸》有言:“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化”。陈贝儿的访问也是深谙其道,不同于传统老一辈主持人的说教式的发声,陈贝儿以受众为中心,以诚动人,流露出的人文情怀不仅是一种新闻素养,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作为记者型主持人对社会道义的守望。
比如,陈贝儿在《怒江篇》介绍“溜索医生”邓前堆时,亲切地主动上前握手,初次面对镜头的邓医生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她敏锐地将单手变为双手相握,身体语态略微前倾、期间辅之以握手晃动,运用非语言符号表达对邓医生的肯定并缓解其紧张感。当谈及邓医生为一个承诺坚守岗位数十载时,陈贝儿动容落泪,邓医生也是眼眶红润,此刻陈贝儿没有过多的铺陈叙事,而是克制地收起眼泪,真正的动情不是刻渲染情感,而是安静地尊重主人公的情绪流淌。纪录片的艺术之美在于情感的真实流露,记者型主持人只有把受众放在首位才能令人共情,陈贝儿的镜头语言兼具理性和感性,她既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也有客观理性的新闻素养,对事实性的表达和采访都是立足于人性的尊重,情感的共鸣来自于事实的感染力。她的采访风格更多是亲切自然,从不刻意造势苦难与艰辛,比如村医受伤留下的伤疤,咖农叶萍培育的坎坷,悬崖村村民上下山的艰难等,都是基于新闻事实客观的表达,真正的尊重不是带有同情的过分渲染而是平等真诚的对话。
传播者:文化身份的选择与主持人的品牌化。符号学的本质在于意义的传播,在大众传播语境下记者型主持表情达意的过程就是符号传播的过程。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任何一个事物要想获得人的感认知,就必须建构起自身的符号系统,把自身符号融入人类活动之中,对于民族共同体这样一个包含漫长历史记忆、众多族群成员、复杂文化要素的事物来说尤其如此。[4]主持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符号传播者,价值观、文化身份都体现着国家精神文明的思想内涵。扬·阿斯曼指出,文化是一种“凝聚性结构”,与身份认同息息相关。文化在社会和时间层面上起到连接和联系的作用,凝聚共识、价值原则和实践进而形成认同。[5]因此,记者型主持人在传播层面上的角色构建实际上是对于文化身份的符号选择,本质上是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新世纪以来随着民主文化的深入,政治话语的意识形态在电视影业中的软植入成为了一种隐性的智慧,主持人借助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在整个社会图景中树立起集体的“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便是阿斯曼认为的“凝聚性结构”,其核心是“所有成员分享的有关政治身份的传统,相关人群借助它确立自我形象。《无穷之路》正是人们获得身份认同,建立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记者型主持人则是这个凝聚性系统中的核心传播者。
语言是传递社会文化的基本符码,也是身份的选择。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凝聚香港与内地同胞的情感联结成为了时代的命题。同时,香港融通了国际语境,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的国际窗口。因此,陈贝儿在拍摄前刻苦学习了半年的普通话,同时又录制了粤语、英语、普通话三个版本的《无穷之路》。她采用香港式的表达并结合当下流行的网络词汇,极富个性化的措辞,不仅给内地观众耳目一新的猎奇感,也给予了香港同胞亲切熟悉的语言环境。
《无穷之路》一经播出,无论在香港还是内地都大受好评,其本质原因在于:我们都隶属于一个国家,有着同样的文化身份。同时,陈贝儿作为记者型主持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收获了众多粉丝,成功地塑造了个人的品牌化。在消费社会,尤其是在媒介分众化严重的当代,形成主持人的品牌化传播是媒介生存的必然选择,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对于主流媒体的注意力进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当记者型主持人的符号属性与节目融为一体时,节目的传播属性会随着主持人的感召力而延展,主持人符号便有了强指代性,受众群体的原始期待保证了节目稳定的收视流量。
随着《无穷之路》的英文版在海外市场引发良好反响,陈贝儿表示之后的工作希望着眼于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十四五”规划,为香港无线电视新闻制作出相关电视节目提供更多资讯。她说“我可以当一个桥梁,让更多的香港人以及海内外的观众朋友知道现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在2022年3月,她表示《无穷之路2》已进入筹备阶段,也在积极录制香港回归25周年特别节目。很多网民在陈贝儿的社交平台留言,表示期待贝儿的新节目,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故事。陈贝儿鼓励他们来内地亲身感受体验,同时节目也让更多人知道了贫困地区创业青年的故事。陈贝儿提到,大家可以通过支持扶贫消费,来为村民脱贫贡献一份力量,于是云南咖啡、融安金桔、海南有机茶等成为了网民搜索度很高的热词,每个人也都拥有了一个助农扶贫的实在通道,传播的不仅是眼前的故事,更是一份社会责任感。
在符号学的视域下,《无穷之路》中“无穷”一词一语双关:一指脱贫消贫之路,二指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部纪录片是向世界传播的中国符号,不仅仅是扶贫故事,还象征着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中国式范本将出现在国际舞台。陈贝儿以不拘一格的叙事手法、记者式的沉浸性体验,多侧面多角度地叙述了中国扶贫策略,见证了祖国的脱贫攻坚战役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嫁接起了香港同胞与内地的情感共鸣。她摒弃精英符号的光芒,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正如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她的颁奖词“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以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陈贝儿不仅给予了中国扶贫故事一个优秀的传播样本,更诠释了作为记者型主持人的社会责任和角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