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2022-02-09 14:40☉李
小学生 2022年35期
关键词:粽子语言文字小学生

☉李 敏

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只有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才能高效地展开其他学科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思考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有效性的方法,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模式,营造浓厚的语言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语言文字能力的概述

(一)语言文字能力的概念

语言文字能力从广义上指的是学生对于文字、词语、语句的含义和特性的掌握程度。从狭义的范围来说,就是小学生对于汉字的认知。这里的认知不仅仅是说能够认识和辨别,还需要灵活运用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是一项基础能力,是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语言文字能力是对于文字的听、识、写、说,既需要识别和认知文字,更能够听懂文字的意思,可以熟练书写,并且进行语言文字的流利表达。语言文字能力可以用于语言交际。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也是一种语言文字能力,书信和写作也是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只要和语言文字相关的活动,都属于语言文字能力的范畴。语言文字能力是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小学生只有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才能去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关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能力的意义,引导学生提升其语言文字能力。

(二)语言文字能力对于小学生发展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促进语文学科的学习。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小学生才能够真正了解文字的含义,并且可以灵活运用。[1]语言文字能力是小学生思维逻辑的一种展现。语言是有一定规律和特征的。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小学生在脑海中就要掌握语言文字的发音、组成规律,并且通过记忆和理解,才能在学习中和生活中进行语言文字的应用。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可以带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语言的魅力在于交流。培养语言文字能力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对文字的掌握和理解,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将语言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完成语言相关的活动。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会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不仅是可以提高语言学科的学习,更是可以用于其他学科中。小学数学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思维逻辑,小学英语需要学生掌握口语表达能力……所有学科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因此,语言文字能力贯彻了整个学习期和成长期,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言能力的目标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几点关于语言文字能力的要求和目标,其中的第六条“对于拼音的认知、普通话的表达、汉字书写规范”提出了“读、写、说”几点语言文字的任务;第八条“可以通过文字表达自身的想法,能够熟练地进行书面运用”中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使用提出的要求;第九条“运用文字进行口语表达”中要在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思维逻辑转化,将实际的想法和表述的内容进行语言组织,可以熟练用于人际交往中,主要是发挥语言文字中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语言教学,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二、小学语言文字能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课程设计问题

语文教师会根据语文教材开展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如果教材本身的编制和内容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就会影响到教学课程的设计,教材内容如果仅仅是参照学生的年龄设置的低龄基础读物,忽略了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无法发挥教材的实质性效果。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材和课程的设计需要对各个方面都有所兼顾,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不能依赖传统的应试教育,为应对考试而进行某一节点的重点学习,而是要优化教学课程的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设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二)缺乏有效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仍是将教师作为主导,全面指引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教师怎么说,就要求学生怎么做,在这种氛围下,小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学心理。由于小学生本身就有活泼好动、难以集中注意力的特点,如果语文教学课堂过于沉闷,教学方法一成不变,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会对语文课堂教学失去兴趣,从而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语文学科的知识需要教师反复的讲授,学生要反复记忆,才能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班级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精神层次有很大影响。

(三)教学方式有待优化

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一直是国家和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并且根据学生的教育推出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和条例。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点,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提高对于语文教育的认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2]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主要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教学方式能够直接决定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一)创设情境教学,营造语言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创造语言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教材内容去设定主题情境,让小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班级氛围中,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的知识点,对小学生进行假设性的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寻答案。例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英英”变成了“一棵树”,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小朋友希望变成什么呢?是超人?还是小动物?”“文中的英英没有好好吃饭,总是贪玩,她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为什么说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呢?”教师可以在教室布置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利用“大树”等道具,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文中“小白兔”“小狐狸”“小鳄鱼”“小松鼠”“妈妈”的角色,通过情境再现,感受文字的魅力。扮演者可以参照文中的内容,小动物们躲到“大树”的身下玩耍,但是,“大树”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小动物们在树下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对话,“小鳄鱼”问:“是下雨了吗?咕噜咕噜好像打雷的声音。”小白兔回答:“可是天空还很晴朗,地面也没有雨滴呢。”最后“大树”的树干不断往下滴水珠,“妈妈”会心一笑:“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可以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鼓励每个学生勇于进行语言表达,将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清晰说出来。教师还要对于文中表达的意义进行情感指导:“小朋友,你们的妈妈了解你们吗?妈妈都知道你们有哪些的兴趣爱好呢?”学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思考,回想和父母相处的点滴,然后进行回答。在倾听学生的心声以后,教师可以提出反问,代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父母。“爸爸妈妈是最了解小朋友的人,因为每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非常爱小朋友,所以对于小朋友的点点滴滴非常了解,那么,小朋友对爸爸妈妈的了解有多少呢?”让学生通过观察,描写对父母的认知,可以是外貌、年龄、兴趣、职业及喜好的食物、颜色,等等,在特定的主题氛围内,进行语言文字的书写和口语表达。

(二)优化教学设计,加强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遵循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教师要优化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利用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学历案法、交流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很多时候,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担心出错或者回答不上来受到教师的批评,所以课堂的表现并不活跃,上课的时候规规矩矩,下课的时候才能够释放天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赞赏教育,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3]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所有的父母表达爱的方式都不相同,“对于同一首诗,为什么母亲会说精彩极了,而父亲却说的是糟糕透了?”教师可以告知学生“精彩极了”代表的鼓励,“糟糕透了”代表的勉励,告知学生不同的词语之间隐藏的含义,可以让学生大胆发言。“平时的生活中,表扬你最多是的爸爸还是妈妈?”这就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的学生可能会说爸爸比较严厉,妈妈比较和蔼,教师就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帮助学生分析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文中“父亲”说的“糟糕透了”其实是另一种“爱”,另外一种“关怀”。不仅要从文字的表面含义去分析,教师还可以举出自身的例子,通过故事性的教学模式,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放松身心,畅所欲言。

(三)带动学生参与,联想生活实际

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人际交流。语言学科中“语”是需要进行发声、表达的。只有真正理解文字的含义,明白词语的用法,才能熟练应用于学习中,应用于生活中。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文中,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个小朋友即使没有过多了解,但也都有过节日的经历。“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学生们对于“粽子”太熟悉了,可能早餐就吃过“粽子”,教师可以通过课本内容,代入生活实际:“小朋友们,文中的粽子里面包的是红枣,你们觉得粽子里面还可以包什么食物呢?”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案例,进行举例说明,有些说“粽子是肉馅的”,有些说“粽子里面是蜜枣和豆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粽子的种类和由来”以及“端午节背后的历史故事”,让学生直观了解文字背后的内容。教师还可以针对“粽”的写法进行教学,“粽”是由“米”和“宗”组成的,“米”指的是糯米,那么“宗”指的是什么呢?教师可以拓展汉字的组成和由来,“宗”是取自谐音“中”,是为了吃粽子的人可以“高中”的意思,其中表达了美好的祝愿,设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但是,屈原的才华没有得到赏识,所以“粽子”的谐音是为了能够“高中状元”,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教师要带动学生了解汉字多重含义及多重读音,掌握汉字的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课程设计不够合理、在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语言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革新……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针对发生的问题,及时找出原因,进行有效解决。语文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教学,吸引学生的视线,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参与到语言教学活动中,在班级营造有效的语言氛围,优化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情况,尊重学生成长的差异性,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猜你喜欢
粽子语言文字小学生
好吃的粽子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端午节,粽子香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