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倩
(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励志主题的电影作品类型指称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宽泛的概念,多数情况下它更倾向于描述通过个人努力实现世俗成功的奋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往往都会从失败、落魄等相对较低的社会起点向更高的社会阶层转变,并在充满阻挠和艰辛的道路上反复确认个人理想与生活转变的意义。[1]从本质上看,励志的核心在于通过平凡小人物的阶层跨越来实现对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激励,在文本的叙述中,个人生活物质转变的文本地位要高于个人生活精神情感的变化,也就是说,即使文本中主人公实现了个人生活的主体性觉醒,但如果没有发生社会阶层的变化,这种停留在主观层面的觉醒依旧是缺少说服力的。[2]因此当以“励志”来对电影作品进行类型上的划分时,所涉及的概念不仅包括主题层面的意义,更包括电影题材、叙事内容等多个方面的叙事向度,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跨越阶层的过程与励志的创作目的相互构成了彼此的叙事基础,一旦文本试图传递出“励志”的目的就必须触及阶层跨越的文本结果;相应地,一旦文本的主要叙事内容是一种跨越社会阶层的过程,那么文本的主题之一也势必会反映出“励志”的倾向。
在这种逻辑下,“励志”在文本集合中形成的类别范畴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文本要素,而是自有其完整的、系统的类型标志。具体来说,就是当观众在观看和指称励志作品时首先考虑的是电影文本中对奋斗过程的物质表现。当然,在某些并不符合这一类型定义的电影作品中,依旧在主题上可以看出励志的创作动机。这一类电影并不书写跨越阶层的奋斗过程,而是关注人的生命乃至生存问题,并不属于本文所讨论的励志类电影,因为这一类电影的最终主题并不能简单地用励志来进行概括。比如近年来同样在主题上给人以温柔安慰和人生鼓励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在文本构成的要素上确实不能忽视其中的“励志”成分,但是在分类上却不能直接为其冠以励志电影的头衔。以《送你一朵小红花》为例,电影中书写了关于绝症患者坚忍的生存意志和对生活幸福的追求,从文本呈现出来的主题带有一种励志的色彩,但是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更多的是引起对生命短暂的惋惜和珍视,文本在叙事上所采取的形式也多以悲剧为主,励志的属性并不能构成电影的主要创作目的和创作主题,因此,后者虽然带有励志的元素,却并不能在严格意义上成为励志类的电影作品。从这一点上看,前文中对励志类型电影作品的特点概括实际上关注的是励志作为一种文本的最突出主题和叙事题材通过电影文本中的阶层跨越和物质实现传递给观众的过程,而当文本不能完成这一过程时,就未必能够成为励志类型的电影作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能够完成阶层跨越,文本就必然是一种励志类型的作品。因为这种努力实现阶层跨越的过程是否拥有合法性也是励志类型作品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在某些商业电影中,文本叙述了主人公的阶层跨越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并不符合一般情况下的社会道德甚至是法律要求,因此虽然能够展现出人物传奇的奋斗经历,但是并不能传达出励志的核心价值,因此自然也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励志类型电影。
在励志类型的电影中,人物主要可以按照与励志行为相关的程度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与励志行为直接相关的,是该类电影作品创作核心的主人公形象。这一类人往往对成功道路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和独特的思考,并能够根据成功道路的前进方向树立比较现实、合理的人生理想。在此基础上,励志类型作品中的主人公都身具超凡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对自己身处的或即将进入的领域形成深刻的理解。同时励志类型电影中的主人公在电影叙事的整体过程中会发生鲜明的变化,不仅在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物质方面,更会在个性、眼界等主观素质领域发生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改变当中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主人公正确的德性立场和价值观念。[3]从励志类型电影叙事表达的目的上看,主人公所代表的无疑是能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故事主体,也是励志叙事的最基本要素,这类人物在整个叙事进程中所展现出的品质和坚持,正是文本能够进入励志类型的基础。
第二类人物则是围绕着主人公、与文本中的励志叙事间接相关的正面人物。在大多数的励志作品中,主人公都需要一种相对合理的情感动机来推动其理想的实现,因为主人公所处的社会层级相对较低,所以奋斗动机的产生又常常会与现实生活的物质需要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多数的励志作品中,主人公在叙事中本身所具有的德性品质与现实生活的物质需要碰撞所产生的结果,自然也就会表现为对身边具有亲族性的弱者的关照和帮助。在比较典型的励志类型电影中,创作者会将之设置为主人公的子女或具有子女性质的人物形象,他们在文本中并不会过多地展现出自我属性,而是作为主人公奋斗的动机来源在叙事中发挥作用。除此之外,与文本中的励志叙事间接相关的正面人物还包括对主人公的经历同情理解并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次要人物。他们或是社会阶层同样不高、经济能力相对较弱的主人公的朋友;或是已经在某一领域内取得一定成就、眼界和能力相对更为突出的成功人士。尤其是后者在主人公奋斗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人物的出现令文本的叙事更加具有说服力和真实性,是励志类型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三类人物是在主人公的奋斗过程中,对其理想实现进行阻挠的反面人物。事实上这类人物形象并不一定是作为完全负面的形象在文本中出现的。他们身上多数在德性方面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常常是在无形中对主人公的理想实现添加了阻力。他们的社会阶层并不固定,对主人公的阻挠也并不一定是完全出于私怨,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励志类型电影叙事中反面人物的出现并不一定是主观上的阻碍,更多时候是创作者在文本中添加的能够与主人公的奋斗过程进行对比的他者,这些人物更像是主人公在不具备个人某些德性立场的情况下可能成为的人,是不进行奋斗的“案例”。比如在电影《奇迹·笨小孩》中,大型公司的负责人李平就是如此,与主人公景浩不同,他出身名校并到深圳的知名企业工作,实际上在奋斗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多努力,面对景浩的努力他所表现出的却并不是理解和尊重。在叙事中李平并不试图阻碍景浩的奋斗,不过他也并不支持景浩的奋斗。[4]从他的主观行为上看,他并没有真正干预景浩的事业,他在叙事中的作用更多的是以其优渥的教育背景和狭隘的经营眼光与景浩的形象形成对比,并凸显其优秀的个人品质。
在励志类型的电影作品中,最常见的叙事视角是第三人称的限制性叙事,通常情况下,创作者会以一种纪录的形式来对主人公的奋斗过程进行叙述,因此励志类型电影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就是对现实中真实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传记式的书写,甚至对于某些作品而言,励志主题在文本中的类型化特点促使虚构的文本事件表现出了真实的、充满传记性质的叙事风格。
从叙事视角为电影带来的真实性风格上看,励志作品如果缺少了必要的现实性基础,其文本表现的风格将会成为一种寓言化、象征化的叙事语言。在这种情况下,文本展现出来的叙事意义就会相对削弱。广义上看,励志类型所涵盖的文本范畴非常丰富,它可以包括本文所关注的跨越社会阶层限制的物质成功,也可以包括对个人生活、自我言说的表现和鼓舞。但是后者在文本中表现出来的主题大多都是多元的、不唯一的,在分类时尤其要注意这一部分主题同本文关注的狭义励志类型电影之间的重叠。其中第三人称的限制性叙事同样使这部电影带有鲜明的传记性质,但是在类型划分上,其文本主题的主要方面显然要求着这部反映主旋律的作品不能简单地划入励志类型之中,因此即使在主题上有所交叠,叙事视角上有所相似,励志类型电影作品的判断也依旧有着非常严格的、明确的边界属性。
从叙事焦点上看,大部分的电影都因为艺术形式本身的限制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这本身并不能构成励志题材电影的艺术特性,但是同样因为电影艺术手段的要求,叙事焦点完全集中在主人公个人生活经历上的方式也并不多见,而这恰恰就是励志类型作品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大多数励志类型的作品中,主人公的生活中多数情况下都至少有一位缺少必要社会生活能力或亟须主人公改变现有物质环境的“被观照对象”。[5]2008年的英国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以及2011年的泰国励志电影《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都有着类似的叙事形式,这种形式要求着电影无须关注主人公以外的情节枝蔓,其叙事焦点在文本中表现出一种紧紧围绕着主人公的奋斗经历的状态。
对于励志类型电影来说,叙事的整体进程随着主要人物进行创业奋斗开始,在创业成功后,亦即主人公超越社会阶层为止。在叙事过程中,电影往往会把改变自身社会阶层作为叙事的主体内容。而处于这一整体中的不同阶段的奋斗经历则构成了整部电影叙事的具体章节,并通过镜头、情节、空间转换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对于励志类型电影的整体叙事而言,励志类型的电影作品在叙事的整体上须要保持情绪逐渐向上的态势,这就要求文本的开始往往需要设置一个情绪相对低沉、生存相对艰难的叙事环境。这一部分的文本叙事主要关注的是人物优秀的专业能力以及卓越的个人品格,恶劣的生存条件既能够作为促使主人公生活发生转变的因素,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为塑造主人公的形象提供比较可靠的叙事环境。具有悲剧色彩的文本开篇对于励志类型的电影作品并不是一种创作的偶然,对于观众来说,只有主人公通过种种努力获得人生的成功,才能够在其努力的过程中寻找到存在的意义,否则仅仅是强调奋斗而忽视了叙事整体对“向上”发展的要求,文本自然就会从励志性向更多元的主题方向改编。比如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在开篇上创作者采用的就是标准的具有励志类型作品特点的开篇方式,但是在文本的整体叙事中,人物命运发展的轨迹缺少一种“持续攀升”的状态,在他获得巨大的物质成功之后,他最终回归了道德和良心选择了证明自我的道路——它的叙事在整体上看并不是以励志为目的的。而反观《奇迹·笨小孩》中的叙事整体在主人公不断遭遇挫折的过程中保持着整体向上的趋势,主人公由人生低谷到最终收获成功在文本中是连贯并完整的整体,这就让文本的奋斗过程具有了一种强烈的因果性,[6]那就是在生活处于低谷时只要通过恰当的个人奋斗就可以实现物质上的成功。
对于励志类型电影的局部叙事而言,通常情况下励志类型电影有着比较类型化的叙事结构。最常见的就是在主人公走投无路时,因为自身的长期努力遇到了非常合适的机会,并把握机会实现个人奋斗理想的过程。在个人奋斗的具体进程中都会经历哪些苦难和艰辛则要看叙事文本所关注的具体行业,不过总体上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叙事环节。在《奇迹·笨小孩》这部电影中,叙事的环节之间就有着非常明确的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文本叙事的整体面貌,围绕着由生活环境、社会阶层逐渐走向更高水平而逐渐展开,这种叙事方式为观众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励志的最终主题提供了非常简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