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推动检察新媒体高质量发展

2022-02-09 06:42闫慧萍
法治新闻传播 2022年6期
关键词:二十大检察

■闫慧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新时代检察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按照“五个牢牢把握”的要求,学深悟透、学懂弄通,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贯穿于检察新闻宣传工作全过程,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不断提升新媒体生产力,用心用情讲好新时代检察故事,以高质量的融合发展,助力检察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坚定政治立场,守好检察意识形态主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学习贯彻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检察新媒体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

首先,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理解领会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

其次,要积极开展网上宣传,推出优质新媒体产品,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网上热潮。检察日报社新媒体传播二部在学习报告原文的基础上,立足平台定位,推出原创海报策划《速览!二十大报告中的法治金句》等爆款产品,被广泛转发传播。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围绕“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题加强策划,通过漫画、SVG、视频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制作产品,进行新一轮的学习和宣传。

再次,要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的复杂形势,提高政治敏锐性和警觉性,把“从政治上看”作为第一标准,在纷繁复杂的舆情事件中保持政治定力,警惕“流量陷阱”,杜绝“低级红”“高级黑”,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让检察意识形态阵地的红旗高高飘扬。

区分平台定位,打好差异化发展组合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新媒体传播二部负责运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正义网三大主体的新媒体账号,是检察宣传的“龙头品牌”。要主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传播趋势,进一步从平台、内容、用户对最高检新媒体和检察日报正义网新媒体进行精准定位,生产适合不同用户群体的优秀检察新媒体产品。

一是政务号突出权威信息发布、线上业务办理服务、主流舆论引导,紧紧围绕“四大检察”“十大业务”进行内容输出,为人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便捷服务项目。

二是媒体号突出新闻性,聚焦“大法治”,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新闻产品的新需求。要提升报道速度,做好热点事件的追踪报道和法律解读,日常报道中多生产短、平、快的新媒体产品,如微博普法九图、热点案件整合的图文微信、金句海报等。要突出报道锐度,加大观点类产品产出,使用可视化手段打造自己的“知识官”形象,充分发挥《正义锐评》《检察官公开课》等品牌栏目的引领作用,在热点事件中举旗帜、聚民心,抢占网络舆论场的话语权。要增加报道温度,从第三方视角挖掘人物的故事、细节,让报道可感知、能认同。开设体现检察人文精神的新栏目,记录检察官个人的所思所想,展现检察文化成果。

三是深入研究各平台的用户画像,针对不同平台用户创作传播内容,充分运用短视频、漫画、网剧、歌曲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让不同平台受众群体更能接受理解认同,让检察文化破圈传播。比如,重阳节推出反诈广场舞《银发反诈联盟》,再现老年人容易被骗的场景和骗子的骗术,全网播放量超600万,线下使用人数超过20万,深受中老年人群体喜爱。新媒体策划工作室出品的人民检察概念曲《我的答案》,强势科普“四大检察”为主的新时代检察工作,大幅提升网友对检察机关的可感可知程度,点燃检察干警的职业荣誉感,入选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

加大资源投入,提高原创策划生产力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检察新闻宣传事业离不开专业人才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

首先要加强新媒体团队专业化建设。人才是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培养能采会写、能拍会剪的全能型记者编辑以外,还要走新媒体人才专业化发展之路,注重三类新媒体专业型人才培养:培养新媒体叙事能力强,能够把“有意义”的事说得“有意思”的“金牌写手”;培养深耕平台生态,熟悉平台规则,了解推广策略和粉丝营销的“运营专员”;培养熟悉新媒体产品策划生产全流程,能够做好质量把控的“产品经理”。

其次要加大新媒体采编的技术投入。要遵循新媒体特点规律,依托融媒体采编平台建设,构建更适合新媒体采编的扁平化指挥系统。好的创意需要强大的数字技术支撑,打造专业的短视频、漫画等可视化产品,对专业设备和专业人才的投入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深入研究互联网新技术应用问题,把推进互联网新技术在检察新媒体中的应用作为当务之急。

最后要推行项目制引入专业技术力量。在新媒体产品生产流程中,推行项目化运营模式,创造条件吸引新媒体产品前端技术研发人员加入,巧借外部平台的强大技术力量,破解提升原创生产力的痛点堵点,解决新媒体力量不足、技术不强等问题。

整合各方资源,讲好检察故事新篇章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些要求,要树立“大融合”观念,置身于更高站位、更深层次,全面推进媒体融合,实现媒体资源互补、信息共享、握指成拳。

一是高度重视独家资源的开发。把握好“第一发布”“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观点”等社会高度关注的独家内容,确保移动优先。新媒体传播二部一直坚持将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进行新媒体叙事表达的改写,使之更符合新媒体用户阅读习惯。其中,《还记得去年夏天隐瞒行程引发扬州疫情的毛老太吗?前不久被批捕了!》《门诊部接诊怀孕幼女不报告,追责!》等稿件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转发,传播广泛、影响较大,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根据最高检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改编的漫画《跳舞的女孩》微信阅读量超过57.5万,收获网友一致好评。

二是用好地方检察新媒体人才,建立统一调度模式,吸引优秀检察新媒体人才参与重点项目运营。通过组织新媒体创意大赛等活动,发掘地方检察新媒体人才,建设检察新媒体人才库,激活地方检察新媒体生产力,延伸检察新媒体产品生产的触角。

三是借助外部平台的强大资源,完成品牌栏目的升级再造。目前,最高检新媒体已与微博、知乎、快手等平台合作推出《走近一线检察官》《最高检亲自答》《保护少年的你》等品牌。检察日报正义网新媒体与知乎、快手合作推出《检察官公开课》等品牌。

四是依托各地新媒体力量建立检察新媒体矩阵,在粉丝引流和作品推广上形成合力,不断扩大舆论场上的检察声量,唱响检察好声音。

观点速递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主流媒体至少要扮演三重角色:“作为社会治理手段”“作为社会治理对象”“作为社会治理主体”。其中,治理手段是指我国政府要借助媒体这个渠道和平台,及时发布新闻信息,促进公共对话,提供社会服务,以推动政府和社会提高工作效率;治理对象是将主流媒体作为国家管理与监督的对象,仍然要实行“党管媒体”。主流媒体要对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工作负责,主流媒体要接受党和政府的严格管理和监督;治理主体是指主流媒体作为社会治理主体,要保障公民的言说权、知情权等公共权利,激励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促进人民安居乐业。主流媒体除了发挥在传统语境中的作用外,还是社会对话的组织者、社会冲突的减压者、社会协同的链接者、社会信任的催化者。

——漆亚林、孙鸿菲,新闻战线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二十大检察
二十大颂
放歌二十大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童心向未来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检察版(七)
检察版(六)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