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12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被各个阶段的教学以及教育管理所应用,以此来满足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是将“互联网+”的平台作为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主要渠道和手段,通过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保证教育管理的工作质量,来实现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而推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本文从“互联网+”的形成要素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内涵等多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展开阐述,对“互联网+”时代创新高校教育管理的途径进行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逐渐得到普及,不仅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全球发展进程的推进。互联网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其既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也是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背景下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系统中,进而形成“互联网+”的教育模式需要包括以下要素:
1.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教育管理体系要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其主要概念就是将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应用,对高效的管理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增强信息共享和交流的程度,重视教育管理,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本质就是将教育管理信息化,打造互“联网+教育”的模式,重塑人事制度和技术平台,体现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全面性[1]。
2.“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对于高校的教师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挑战,要求教师要有应对挑战的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育管理中体现互联网思维;其次,要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对教育形式以及教育内容进行完善和优化;最后,在教学中要选择应用型教学理念和模式,体现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性和现代性。
3.推行“互联网+”课程网络平台的模式。教师要将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以不同教育专业和课程进行知识的创新,改善知识陈旧与落后的现象,使教学形式更加立体化和先进化,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的运用,体现教学智能化的特点,以便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互联网+”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而逐步衍生出的。信息传播平台与思维模式不仅是互联网技术的一种升级,而且也是促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有效展开的良好助力。首先,“互联网+”时代具有交互性。针对信息传递而言,“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传递模式在速度上是非常快的,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发布者,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传播局限,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多元化传播,容易满足人们的主观诉求;其次,“互联网+”时代的自由性。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信息的传播不受任何组织与机构的制约和束缚,不同个体都可以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的发布,彰显“互联网+”信息传递的自由性;最后,“互联网+”时代的隐蔽性。信息传播的个体具有双重身份的优势和特点,个体可以以匿名者的身份与他人进行信息记录,传递相关的思想观念。“互联网+”的特性既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全新的机遇,同时也又为教育管理工作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2]。
第一,高校教育管理理念以及方法过于落后。当前很多高校教育理念的方法比较落后,在信息技术有效运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服务的网络平台在慢慢构建,一站式服务大厅等项目也相继开发,为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
第二,教育资源获取途径单一。当前时代下,互联网在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多,所以单一的课堂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高校对教育资源获取途径进一步开拓。从当前阶段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分析,部分学校对教学资源的拓展工作未能引起重视,教育资源有效性受到制约。
第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多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他们从网络上了解到很多事物,同时也会接触更多的思想,这对学生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冲击,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非常多的挑战。
在现代化教育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以及理念逐渐向柔性化方向转变。当下高校教育管理的主要趋势就是德育教育的渗透与发展,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和特点,拓宽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和渠道,实现教育管理的全面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教育管理要融合时代的发展,立足于学生的根本需要,以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教育管理路径的优化,高校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进行线下管理教育,还可以根据互联网技术手段了解学生的网络动态,对学生的所有信息进行掌握和整合,通过分析信息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动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德育为基础,加强网络与线下实践教育,提高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成效。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手段变得更加的丰富和多样,不仅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管理资源信息,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以互联网为支撑,新的媒体和自媒体在不断发展并得到了高校学生的广泛运用,成为获取知识的主要路径。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模式,不断扩大管理的工作范围,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手段[3]。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育管理工作,还要重视互联网平台上的教育管理工作,利用当前普遍应用的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管理,体现教师工作的变化和系统化,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相关的教育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以上社交平台,将校方的管理工作制度以及内容及时传达给学生,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认知,让学生合理规范地在“互联网+”时代下生活和学习。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需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很多管理人员只是单纯地把网络看成管理工具,没有运用相应的思维,也没有意识到这种模式对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作用,制约了教育管理的改革。针对这个问题,高校必须对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大力推广。通过举办名人讲座、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等活动,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网络平台、数字图书馆等形式开展有效宣传,让教育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到先进管理模式的优势,提高自觉运用意识。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教师要意识到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性,推动教育管理工作的转型与变革,树立“互联网+”的教育管理工作思维,促进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科学化发展。首先,高校要对教育工作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加强宣传提高全校师生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认知和了解。并且要让管理人员以及教师充分意识到“互联网+教育”管理模式开展的意义以及重要作用,对教师以及辅导员的工作思维模式进行转变,发挥主干教师团队力量,推进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创新。其次,还要对“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教师以及教育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与素养,使其能够灵活地掌握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学生展开线上以及线下双重教育管理工作模式[4]。同时,以“互联网+教育”管理为核心,选举和聘请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提升师资力量,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以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助力“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辅助学校“互联网+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在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最后,高校还可以借助会议以及定期培训等方式,以“互联网+教育管理”为主题,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讨论,针对管理现状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管理举措,助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转型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革新要立足于“互联网+”教育管理平台的构建,将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互联网发展平台进行转变,开展信息化的教育管理工作。在构建“互联网+”的教育管理平台时,高校要以校园内的网络平台建设为依托,建立专属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块,其中包括学生的教育模块、学生的管理模块、心理辅导模块等多个方面,明确各个教育管理模块的责任和义务,发挥不同教育模块管理工作的效应和优势,推进“互联网+”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良好运用和有效开展[5]。另外,还要将思想政治作为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方向,发挥其德育功能,实现互联网平台的净化,开展互联网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引导和引领,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始终依靠线下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对教育管理工作内容的信息化建设,例如: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学生的信息管理资源数据库,对学生的信息资源进行掌握以及整合,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成效。
同时,还需要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网络投入。高校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教育管理项目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才以及资金,所以高校需要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网络投入,加大有关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和采购,满足教育管理工作的时代需求。并且需要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大量聘请专业人员开展项目的开发和应用讲解工作,帮助教学管理人员提高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要想实现创新发展,必须要借助“互联网+”教育管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共同教育管理模式。针对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于网络给学生带来的一系列交际困难问题,教师要立足于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对网络有正确的认知,明确其信息模式,使互联网平台成为助力学习的工具而非影响学习的工具。学生要通过互联网信息资源不断提升自己和反思自己,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针对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以互联网作为支撑,开展多项实践活动,以不同的实践活动作为导向,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互联网+”线上线下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价值和优势[6]。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管理工作制度,以此体现教育管理工作的合理化和科学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要以“互联网+”为导向,实现教育管理工作机制的建设与发展。首先,高校需要根据“互联网+”的特点,结合教育管理现状,构建一套完整、系统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促使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机可循,提升管理工作教师的工作效能。其次,“互联网+”教育管理模式要体现其可操作性,在实践管理过程中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最后,高校要使管理工作的教师与辅导员职能更加明确,发挥出教师以及辅导员的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约束管理,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7]。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导向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要举措。高校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认识到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转变教育管理模式和教育管理的思想,通过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对教育管理方法和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以进一步构建教育管理制度,落实教育管理行为,积极建立与现代化素质教育相匹配的教育管理模式,提高我国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水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