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堂教学思政元素有效融入“135”机制研究*

2022-02-09 04:52王琳忠赖秀云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思政中职评价

王琳忠 赖秀云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广西南宁 530031)

中职学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过程中,除需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亦承担着“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而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曾对青少年的思政教育指出明确方向,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而中职学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技能人才输出源头之一,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中职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对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能够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精进技艺,实现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一、中职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价值分析

(一)社会视角

于社会视角下分析,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可使中职学生深度明确社会价值观、专业道德观等相关信息,继而利用日常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教育,促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充实思政元素的课堂,可让中职学校向社会输出大量具备崇高理想且三观正确、能够吃苦耐劳的人才,促进社会产业之良性发展。

(二)学校视角

于学校视角下分析,中职学校,负责面向社会培育、输出专业化优秀技能人才。课程思政不断深化背景下,讲授式传统教学,只会让新时期下中职学生感到枯燥、厌倦、乏味,继而导致学习质量不断降低,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大量专业理论均是由社会专业实践而来,对于学生思想的引导、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显著。具备思政元素的中职课堂教学,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基于思政元素的影响,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动机,并深度了解现代社会主义所推崇的品质、道德,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相融共进。

(三)课程视角

于课程视角下分析,具备思政元素的中职课程,可让中职学校学生在接受教育、掌握各项专业知识的同时,基于各项知识的提升,一并增加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使其未来在各专业领域就业期间具备更加敏锐的洞察力。[1]

二、当下思政元素融入中职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

在国家不断提出加强思政教育的要求背景下,尽管目前我国很多中职学校已经予以思政教育高度重视,并要求中职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但教师实际开展教学阶段,学生在“课程思政”体系下受到的思政教育效果并不显著,不同教师各自为营,以个人对思政的理解独立开展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教育方向不仅五花八门,且思政教育的整体成效始终难以达到理想水平。[2]

(二)思政教育仅针对学生开展

尽管部分学校面向学生大力开展思政教育,且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采取有效的考核,但教师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融入能力等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因素在于学校仅围绕学生考量思政教育,忽略了思政教育背景下学校、教师所扮演的角色。[3]

三、中职课堂教学思政元素有效融入“135”机制研究

探索具有中职学校专业特色、课程特点,适用于全课程、全课堂教学的中职课堂教学思政元素有效融入“135”机制,即:

1 个目标:培养德技兼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3 个层面:学校、老师、学生;

5 个阶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考核评价。

围绕培养德技兼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1 个目标,在学校、老师、学生3 个层面,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考核评价5 个阶段确定并融入思政元素。

(一)1 个目标

围绕培养德技兼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1 个目标,在3 个层面,从5 个阶段确定并融入思政元素。

在面向中职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并在课堂中融合思政元素阶段,教师必须秉持“立德树人”之教育宗旨,以“培养德技兼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中职教育最终目标,严密围绕该中心思想开展各类课程教学活动,不论面向学生从事文化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或是实习实训课教学,不论采取线上抑或是线下教学形式,不论是面向中职学生的第一课堂或是第二课堂,教师均必须坚持以学生作为中心,秉持“1 个目标”思想围绕如下三个要点开展思政元素的融入:

坚持需求导向。面向中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阶段,教师必须秉着为学生负责之精神,在日常教学阶段深入学生群体,深度掌握学生兴趣所在、需求所在以及其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未来渴望从事的职业。随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案设计、教学工作开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技能传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思政元素影响。例如开展中职学校学生语文教学,教师在备课阶段应充分挖掘中职课程特色、专业特点的思政元素,在实现专业知识内容传授阶段兼顾带领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了解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学生文化自豪感、民族自豪感,如此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明确如何实现自身理想,如何在民族发展中付诸行动。

坚持问题导向。面向中职学校学生进行思政元素融入阶段,各中职专业教师应秉持“三贴近”原则,即自专业、课程挖掘的思政元素必须贴近学生本体、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思政教育其本质在于让学生认清国家发展形势,并形成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的精神,可坚持将思政理论联系个人生活、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对生活与学习中所接触的问题进行客观判断,让学生通过专业教育,对思政理论“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与此同时,中职学校教师还需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维护中职学生切身利益的同时,掌握学生思想问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真正以问题为导向做到思政教育无死角,继而通过面向学生、面向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解决学生学业、情感、就业、心理、思想等多维度发生的问题。

坚持政治导向。在“1 个目标”核心思想下,除实现坚持需求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外,最重要的内容当属于坚持政治导向。中职学生主要集中于16—18 岁,该阶段隶属青少年人生中的“拔节孕穗”阶段,须对其思想、行为进行精心的栽培和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其目的就在于以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面向青少年的“铸魂育人”,促进学生的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故在将思政元素融入中职学校各专业课堂期间,必须立足学生思想成熟、生理成长之实际需要,坚持以政治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4]

(二)3 个层面

为实现培养德技兼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这1个目标,在学校、老师、学生3 个层面构建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格局。

1.学校层面

学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时,依据教育部对职业教育中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的要求,确定课程思政目标,在教师评价、学生考核等过程中体现思政元素。

为确保中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课堂中,学校应定期面向教师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有效考核,即面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绩效考核”。制定考核体系阶段,首先学校应秉持政治方向正确、旗帜鲜明原则,育人自育兼顾原则,自评+他评结合原则以及重在过程原则。其次,评价内容方面:第一,评价各科目中职教师“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否正确、适当,是否足够具体;第二,评价教师“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是否足够到位、充分,即评价中职课堂中教师对各类课程内思政元素的“挖掘度”;第三,评价教师挖掘、融入思政元素期间,“课程”“思政”二者是否实现充分融合;第四,评价教师“课程思政”行为对于学生而言是否具备较强时效性,即教师能否在挖掘思政元素同时,将全新的理论及时融入中职课堂教学中;第五,评价教师“课程思政”行为下是否包含对错误观点、错误思潮的批判、抵制,确保中职学生在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善于批判各类错误的思潮、思想,使其坚定社会主义制度。[5]

完成面向教师“课程思政”评价后,学校应面向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思政评价体系。基于学生考核成果,客观评价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效果,分析研判“1 个目标”是否真正得到实现,以作为后续课程优化、思政元素挖掘的主要参考依据。

2.教师层面

教师根据学校确定的课程思政目标,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挖掘具有中职学校专业特色、课程特点的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把握最佳时机、找准切入点,将具有中职特色的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堂教学。

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学校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线上资源、实践教学三大平台优势,让融入思政元素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促进学生对思政理论活学活用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站在思政角度看待事物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思政元素融入背景下课堂教学效果之提升。

中职学校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对当下中职学生群体学情进行深度分析,并对教学设计、展示方式、课程教材等进行深度研判,确保思政元素融入得有的放矢,与课程合二为一,在面向中职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活、讲明,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自觉领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学生层面

学生通过学习树立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能够吃苦耐劳、精进技艺,实现全面发展。

(三)5 个阶段

中职学校要分别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考核评价5 个阶段确定并融入思政元素,实现育人目标。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根据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结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确保使人才掌握专业技能同时,明确中职学生要树立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使其具有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精进技艺的良好品质。

2.课程标准

为促进教师对中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并促进学生积极接受思政教育,中职学校应加强课程标准的建设,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课等课程标准均须明确课程思政的要求,使得各专任教师在执行课程标准时自觉融入思政元素。

3.课堂教学设计

为真正提升中职课堂“课程思政”效果,学校应联合教师加强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在课堂中选择最佳融入点、着力点。例如对网店视觉设计课程开展教学课堂设计阶段,首先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教师结合所属专业,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引入学生学习、生活、社交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思政理论让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4.课堂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应秉持以问题为向导、以思政为向导面向学生抛出专业中有关于思政的问题,让学生以思政理论为依据从事问题思考,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将自课程资源内挖掘的思政元素以视频、图片、文字、语音形式展示给学生,并将思政元素融合至课程案例中,使学生直观接触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受到思政元素影响。

5.考核评价

学校应加强面向教师、面向学生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在落实前文教师评价、学生考核体系基础上,以教师评价结果、学生考核结果对创新机制运行效果进行有效性评价,合理调整完善课堂教学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机制,在学校更多班级推广应用,使更多学生受益。

结语

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探索具有中职学校专业特色、课程特点,全课程、全课堂教学适用的中职课堂教学思政元素有效融入“135”机制,实现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课的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学习,树立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能够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精进技艺,实现全面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猜你喜欢
思政中职评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