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玥霖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吉林长春 136300)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应当加强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和优化,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政教学的内容内涵,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日常的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中。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能够满足素质教育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帮助大学生构建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担当,为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首先需要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在当前这个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不同的学生所遵循的行为准则不同,并且相关的标准也是多样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学生的个性差异越发显著,学生对于社会统一标准的核心价值观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践行相应的核心价值观时往往也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不同,这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难以衡量和评价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也难以统一大学生的行为标准和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努力。
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而在互联网世界中,各种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无时无刻都活跃着,并且无孔不入,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而各种难以辨别的网络文化会极大地影响学生,比如丧文化、佛系文化、“摆烂”文化等,实际上不利于大学生爱岗敬业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且极大地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性。因此,当前各种网络文化成了冲击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顽固力量,并且难以将其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完全抽离,高校思政教师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学时就需要针对网络文化设计和规划相应的教学计划。
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比较抽象,在大部分时间内学生都没有办法明显地践行相应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活动会面临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困难的问题,高校思政教师难以亲自带领学生践行相应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当前高校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基本上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缺少能够让学生将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的契机,学生知道相关的理论,但是不一定明确如何践行相应的核心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的有效性难以评价,学生具体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状况评价的真实性有限。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所需要参考和遵从的基本和核心价值观,积极地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个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需要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设计教学和培养方案,使得大学生能够顺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当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明显,在这个个性化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必须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征,不能再沿用传统的,且差异化不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于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时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将学生按照个性差异划分为多个层次,并且深入分析各个层次学生的特征以及偏好,设计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下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性,建立起教学、评价和反馈都更加有效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体系。
当前,社会所需要的青年人才是赤忱且充满热情的,是专业且高素质的,是具有较高思想品德且具有科学正确核心价值观的综合型青年人才。因此,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需要承担起培养社会空缺人才的责任,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融合时代需求调整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实时发展变化转变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模式。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保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实施要求,在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青年人才符合当下的社会需求,切实保障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价值。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全面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观念,树立起全新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观念和意识,认识到当前时代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将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点内容[3]。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要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并且经常提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成为一种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并且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大学生原有的思想观念当中,帮助大学生塑造更加完善成熟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体系。高校思政教师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社会层面、国家层面以及个人角度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强调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以此来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为了更加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素养,高校应当加强专业思政教师的培养,以及其他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培养,为高校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通过优秀的教师队伍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保障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的顺利和高质量完成。高校要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各项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养活动和讲座,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能力[4]。其次,高校还应当单独针对思想政治课程的专业授课教师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聘请学者专家到校进行经验交流和先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分享。另外,高校还需要从教师的自身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行为道德方面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增强对教师自身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确保教师拥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确保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正确的。最后,高校还应当增强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在思想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定期组织开展公开课互评活动,通过公开课的方式来提升和检验思想政治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有效地满足高校的思政教学需求,切实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效果,高校应当增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打破以往的以核心价值观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将社会实践教学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内容,积极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将所需的思政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可应用的技能和行为规范指导,有效地践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性。基于此,高校应当组织开展各项教学和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致全面地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当中,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来验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必要性。比如,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有加分,以此来激励学生。志愿服务类型可以包括敬老院一日志愿服务、红绿灯指挥志愿服务等,以此来帮助大学生培养起友善、乐于助人等核心价值观。
建立多样化的思政教学模式,是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而做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调整。为了充分地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培养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教师应当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的创新,建立内容更加丰富以及形式更加有趣的思政课堂。高校思政教师应当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迎合大学生的特征和偏好来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积极地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例如微课、短视频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等形式来丰富思政课堂的内容[5]。当前,多媒体行业的发展为社会事件的实时和快速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各种社会真实事件得以被曝光或更广泛的传播。基于此,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思政教师应当播放一些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视频,特别是一些正能量的视频,包括弘扬了诚实守信和友善等核心价值观的视频,让学生在真实发生的事件中真切地感知到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另外,在播放完相应的视频,教师还可以通过课程思辨,让学生讨论视频中的事件,深化学生对正确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改革,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作为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并且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将思想政治教材和一些实际教学案例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高校思政教师应当将思政课程教材中的内容作为教学基底,即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又要高于教材内容。在单纯的教材核心价值观理论培养下,学生所能够汲取和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将中华民族的君子之德和修养等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素材,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政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增强过程性的评价,改变传统的考核思政理论的方式,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效果和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状况作为教学考核的内容,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育的要求和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单一地培养较高的专业文化素养人才转变为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开展思政教学需要结合高校教育目标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相应的思政教学内容,并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融入专业的思政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营造一个全面的校园思政环境。其次,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一种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途径,通过思政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能够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高校也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青年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