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婧琦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上饶 334000)
新媒体的发展对于当前教育领域中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着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当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对于学生各项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充分利用,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思政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使教材当中的内容密切地结合现实情况,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加深其认识的深度,扩大其认识的广度。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深入利用新媒体,加快建设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对于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和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高,而且其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并没有新媒体的概念界定,而且新媒体的含义也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资源的变化而不断地产生新的变化,总的来说,新媒体属于对传统媒体的一种延伸,其主要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比如,现在应用广泛的电子书、微博、微信、网络数字电视等[1]。
协同育人主要指的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机结合品德修养教育和知识教育,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当中实施协同育人就是要积极对多方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共同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优质的人才。总的来说,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协同育人,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意识,使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对各种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深入地挖掘和丰富思政教育资源。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均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通过传统的思想观念指导思政教育显得比较滞后,不仅效果欠理想,甚至还会起到不利影响。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思想观念滞后,并没有真正的凸显个性化的育人观念。很多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指导,没有应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理念和新逻辑,缺乏针对性教育、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等意识,其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等均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与此同时,现在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仍然没有形成协同合作的思维,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大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缺乏课程思政的意识,没有充分挖掘各种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中蕴含的各种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最终影响到了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实施效果[2]。
在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当中包含着众多的育人主体,而且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在这些主体当中,校内包括思政教师、各个学科的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等;校外包括企业、各种文化场馆、社区组织、各种教育基地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甚至也包括学生的家庭。但是通过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思政教师仍然承担着主要的育人目的,而形势与政策、马哲、思修等课程也是主要的思政教育载体,其他的育人主体和育人平台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各个学科的教师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作用,在课程教学当中仍然侧重于传授学生各种知识和技能,并未对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挖掘;辅导员、行政人员等也是着力于自身的本职工作,没有贯彻和实施协同育人的意识和行为,整个校内校外也没有形成思政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思政教育中可应用的方法技术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不过,现在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政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导致协同育人的效果受到了影响。现在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思政教育阵地,而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将书本教学语言和教室作为主要的教学载体,通过理论灌输的方式针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虽然其能够快速地进行知识灌输,并且能集中引导学生群体,但是这种落后的教育方法无法适应新的思政教育形势,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3]。与此同时,在思政教育工作当中并没有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没有通过新媒体对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进行挖掘,也没有有效整合新媒体当中的思政资源,因此无法对学生的利益诉求进行精准把握,最终影响到了思想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
首先,要树立以德育人的理念。在人才培养工作当中品德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高校的教育主体必须要对以德育人的理念具有高度认识,在人才培养中要贯彻和执行育人先育德的理念,在各个课程体系的实施中都要贯穿德育教育,并发挥德育的效果。一方面,要不断展开关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研究,真正认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对协同育人的工作经验进行不断地总结,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
其次,要树立新媒体思维。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新形势,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高校必须要让各个教育主体充分融入新媒体思维,全面打造思政教育加新媒体的教学模式,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创新应用新媒体思维、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思维和技术作为思政教育的实施导向,全面地深化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4]。
首先,要加强专业课与思政课程教师的协同:在思政教育中专业课程教师和思政课程教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必须要加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教师之间的协同。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充分利用,高校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室、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平台,加强两者在思政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交流和沟通,也可以通过邀请专家、教师轮岗或者聘任专业思政教师的方式来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利用学术沙龙、网络直播、线上讲课等方式展开思政教育。要确保思政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形成合力,打破两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平等、和谐、开放的交流机制,全面打造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团队。
其次,要加强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辅导员和思政教师两者在工作目的、工作职责以及工作性质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学生思政教育当中两者均处于骨干的地位,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同,通过新媒体为两者建立沟通渠道和沟通条件,在学生辅导工作中全面地渗透思政教育,强化学生辅导工作的思政教育功能。
最后,加强校外协同育人队伍建设:在开展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高校还要充分发挥校外思政教育主体和资源的作用。第一,要加强家校协同育人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建立完善的家校协同育人队伍已经迫在眉睫,而且具备了相应的条件,高校可以通过微信、QQ、论坛以及大数据等建立家庭协同育人体系,形成数据化、网络化以及信息化的家校思政教育育人系统,使学校和家庭两者之间形成育人合力。第二,要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建设。在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发挥企业的作用,高校要与企业之间建立协同机制,对双师型的校企思政教育队伍进行大力培育[5]。高校要与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新媒体以及大数据建立完善的产学研育人机制,在促进学生技能学习以及实习的过程中,与企业的文化价值、用人需求、企业理念相结合,针对大学生展开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团队精神、道德素养、思维创新、职业规划思维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培养。第三,要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协同建设。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要求多方参与,共同发挥教育育人作用,高校要加强与各种教育基地、文化场馆等相关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其共同开展思政教育,比如高校可以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者历史文化场馆等共同建立校外思政教育基地,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这些校外思政教育基地来了解红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进行培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全新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平台。比如,教师在思政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QQ、微信等定期发布一些新闻信息、思政信息等,并且引导大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了解和关注。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群与大学生一起对时事进行探讨,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进行引导,使其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信息对学生行为和思想进行了解和把握,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和生活,进一步的提高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和质量。总之,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思政教育不再受限于小小的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思政教育工作,而且具有高效性、时效性的特点[6]。比如,在传统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展开课堂教学;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对学生展开远程教育;在其余时间可以通过实时分享的方式在各种平台当中展开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
为了确保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高校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协同育人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价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反馈,并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质量和时效性。高校要在协同育人评价机制当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在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案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因人而异,针对学生的生活行为、课堂学习、出勤情况、组织参与情况及考试测评等建立数据库,对各项评价指标予以个性设置和精准考量,最终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协同育人评价机制,通过动态化、实时化、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思政学习和活动中的表现,并进行纠正和调整,从而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7]。教师也可以通过协同育人评价机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帮助学生进行纠正和引导,这样才能够使评价机制真正地发挥反馈作用。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为高校发展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对此,高校必须要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形势,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建立并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对各种思政教育育人主体进行整合,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并不断地创新和挖掘各种思政教育资源,树立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创新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方法,全面地提升新时期高校全面育人的质量,为社会及各个行业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