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群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乡土味浓郁,充满了浪漫主义奇想。从题目来看,这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式小说,但文章却用了大量的笔墨进行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好的景物描写对于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至关重要。放在文首,可为全文奠定基调,可交代故事背,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置于文中,起推动情节发展之效,作烘托人物心理之用;收于文末,能照应上文、首尾呼应,能收束全文、深化主题,还能留有余味、发人思考。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诸多功能,比比皆是。
景物描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技能。华盛顿·欧文在《瑞普.凡.温克尔》中的景物描写或瑰丽壮美,或秀丽清幽,或神秘朦胧,令人如临其境,难以忘怀。本文拟从“真实性”“相关性”“具体性”和“调动感官”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探讨如何提高景物描写的能力[1]。
真实性,即所写景物需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胡编乱造,而需要注入写作者的真情实感。换而言之,便是王国维先生所言:“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他在《文学小言》中又道:“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态度也。”可见,景物需真,感情则自然真切地流露,二者达到统一。“真实性”在《瑞普凡温克尔》中同样有诸多体现。
瑞普沉迷于射松鼠,不自觉地走到了卡茨基尔山高处的山崖边,在这儿,他看到了这样的景象:透过树的间隙,他能望见数英里丰饶的林地间的村庄,也能看到远处高贵的哈德逊河在他身下静穆地流动,紫色的天空倒映其上,缓慢行驶的三桅船的点点帆影安睡于琉璃般的水面上,最终消失在蓝色的高地后面,而在山崖的另一边,他能俯视幽深的峡谷,那里荒僻而凌乱,悬崖上落下的碎石铺满谷底,看不到一丝落日的余晖。要理解作者此段景物描写的真实性,首先要大致了解卡茨基尔山的地貌与河流特征。卡茨基尔山脉一直延伸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并从哈德逊河谷升起。虽名为“山脉”,实际上是一个被解剖的高原。卡茨基尔山脉由其水道所塑造,土地的一部分被水流侵蚀并形成了高耸的山状悬崖和许多山间瀑布,大大小小的溪流也在山间流淌。且因哈德逊河流经此处,今天它也成为皮划艇,独木舟和漂流等水上运动的热点。再细观作者的景物描写,便可知其真实性——瑞普所在山崖,便是流水侵蚀后形成。星星点点的船只静静泛于哈德逊河之美景,即便是今日前往卡茨基尔山的游客亦能轻易欣赏。如同跨越时空的心意相通,瑞普在欣赏此种美景时怡然的心情我们也可以同样体会。再如“幽深的峡谷”“碎石”等景物,亦客观存在于卡茨基尔山。可见,作者这段景物描写不是他凭空想象,以自己的主观臆断写就,而是有凭有据,力图展现一个真实的卡茨基尔山之貌。景真,即是如此。那么,此处又如何体现作者之情真?“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如若欧文只是为写景而写景,其笔下之景物必然是乏味而空洞的。然此段景物描写所表现的喜悦之情虽不曾书于文中,却显于言外。所以,欧文必是真切地热爱卡茨基尔山的景物,才能写得真实可信、妙趣横生[2]。
相关性,是指所写之景物要服务于文本内容,不能脱离文本,否则就显得突兀而赘余。以下是《瑞普·凡·温克尔》中的两段景物描写。
“穿过峡谷,他们来到了如同一片小剧场般的空地。”瑞普在山上偶遇一位外貌奇异的陌生人,跟随他来到了一片空地。在深山中遇到一位从未见过的人不仅令瑞普满腹狐疑,而且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根据阅读经验,一个不寻常人物的突然出现大概率会影响主角今后的命运。所以,读者特别好奇这个奇怪的陌生人会带瑞普前往一个怎样的地点。因而,光是一片普通的空地是不足以体现其经历的传奇性也难易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的。于是,作者为这个小空地设计了这样的环境——此处四周悬崖森然而立,大树悬挂其边,枝干横出,人在其中只能隐约看见蔚蓝的天空和明亮的夜云。“四周悬崖森然而立”暗示此处因地势险峻而人迹罕至,给人以危险感。虽有大树,却是“枝干横出”,与山中其他地方生机盎然的树木全然不同。这些大树悬挂悬崖边际,将空地牢牢环绕,与“枯松倒挂倚绝壁”之景类似,令人感到局促与压迫,同时也使这片原本普通的空地变得有些恐怖。最后,作者补充道:人在其中只能隐约看见蔚蓝的天空和明亮的夜云。蔚蓝的天与明亮的云是美丽的景物,但在此处只能隐约看见。仿佛此处已与外界的美好隔离,只有森然与萧瑟。描写至此,这片空地的神秘氛围及瑞普心中的紧张不安与好奇都通过这几句短短的景物描写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还体现在:首先,它符合了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期待,不禁跟随瑞普继续前行。同时,后文一群神秘来客出场的情节也因此显得合情合理[3]。
另一处典型的具有文本辅助功能的景物描写是在瑞普大醉后,时过二十年再次醒来时的场景。他揉揉眼睛,发现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鸟儿在树丛中欢唱,树叶随着一阵阵清新的山风摇动着。”此处,作者着重描写了“阳光”“鸟鸣”与“树”三种景物。阳光是明媚的,鸟鸣是欢快的,树叶是在清新的山风中摇动。这三种景象结合,使人自然联想到这是“昨夜”醉后的一个新的清晨,而且温暖、舒适,充满生机,是美好一天的开始。不仅瑞普会下意识认为“我在这儿睡了一夜”,就连读者也会觉得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早晨,没有特别之处。如此描写,放慢了故事发展的节奏。作者并不直接指出:二十年已经过去了。而是通过后文的不断铺陈,让读者跟随瑞普一步步地寻找到真相。这样,情节的发展自然灵动,对村庄变化的交代也变得自然,毫无雕饰之迹,也让读者欣然接受时过境迁这一“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事实[4]。
如果说一部作品是一件华服,那么景物描写便是其丝线。既可勾连缝合,又可点缀纹饰。总之,必然要为这件“华服”服务。否则,只能是单薄杂乱的丝线而不能织就完整的新衣。
具体性,指所写景物需要细致入微、具有鲜明特点,不可笼统概括,一笔带过。正如“矛盾具有特殊性”,世上万物各有其特点,没有两样事物是完全相同的,景物自然也是如此。唯有把握“具体性”原则,才不会让所写景物与他人雷同。即使所写之景是虚构的,也要清楚地设置其具体的各项特征。
《瑞普·凡·温克尔》正文开头便是一段具有“具体性”特征的景物描写。作者首先以一个航行者的视角由大及小地描述了卡茨基尔山的具体位置—卡茨基尔山位于美国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分支,绵延于哈德逊河西岸,环抱着周围的村庄。至此,读者可以清楚地知晓其地理位置,甚至可以在地图上找到。此般详细的描写反使这个虚构的传奇故事增添了几分真实色彩,给人一种“似真似幻”的奇妙体验,开篇便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然而作者似乎觉得还不够具体,他进一步对卡茨基尔山的景物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四季的每一转换,气候的每一变化,乃至一天中每一小时,都能使这些山峦的奇幻的色彩和形态变换。”写山脉的景物变化,作者具体到了“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并冠以“奇幻”二字。那么,山峦的色彩与形态到底有多奇幻呢?作者紧接着细致地描绘了天晴与落日时的景象。“天气晴朗平稳的时候,它们披上蓝紫相间的衣衫,把它们雄浑的轮廓印在傍晚清澄的天空上。但有时,虽然四处万里无云,山顶上却聚着一团灰雾,在落日的余辉照耀之下,像一顶灿烂的皇冠似地放射着异彩。”作者首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山峦成了一位身着蓝紫相见衣裳的庄严威武的男子,伫立在傍晚的天空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卡茨基尔山上植被绚丽多彩的特点。其次,“清澄”二字亦值得细品。“清澄”指“清澈、澄明”,用“清澄”形容天空,说明当时的天空万里无云。那么,什么时候傍晚天空万里无云呢?通常是晴天。而此句正是作者在描绘晴天时的景象。如此细究,便知欧文对景物的描述真是细致入微至极。短短二字,不仅增强其描述的合理性,且使其笔下晴天傍晚的卡茨基尔山之景独一无二,特点鲜明。接着,作者又用比喻,将一团笼罩在山顶的灰雾比作“一顶放着异彩的灿烂的皇冠”。这样一来,这团本来普普通通的灰雾也变得具体而形象起来。它与落日霞光组合成的颜色,它的形状都已跃然纸上。
景物描写做到细致入微,最大的功效便是可以增强描写的真实性,甚至可以带给读者如同读侦探小说一般推理推究的快感。而且,可以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描写景物时需记得“具体性”这一原则,可以由大及小,不断细化;也可采用提问式:这座山在哪?山上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什么色彩?
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眼睛是视觉,耳朵是听觉,鼻子是嗅觉,舌头是味觉,身体各个部位是触觉。充分地调动我们的感官,多角度、地描写景物,丰富细腻,有立体感,让人身临其境。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声音、气味、姿态、质地等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去体验,既观其形与色,又听其音、嗅其味,“色、香、味、形”俱全,从而描写出景物的特点。朱自清的《春》正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去感知春天,敏锐地抓住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特点,从而把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描写得细腻精彩,给人以美的享受。《瑞普·凡·温克尔》一书中的景物描写也充分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5]。
首先看看书中此段景物描写:壁立的峨岩好像一道不可超越的高墙,岩顶上一道瀑布,飞沫四溅地奔流而下,落入一个宽广的深潭中。写水流,则必绘其声。只有充分调动听觉,才能使所写之水丰富立体。直接以拟声词描述水声,自然不错,却难在拟声词的选择。普通拟声词落于俗套,亦略显生硬,而别致的拟声词却是“可遇而不可求”。作者在此处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来巧妙地调动听觉——运用动词。飞沫四溅的“溅”,意即液体受冲击向四外飞射。水遇石则溅,在相互冲击碰撞中自然会发出声音,如此一来,即便不明写瀑布击石发出声响,读者也能听到“叮咚”的声音。又如“奔流”,指水流淌得很急,这就说明瀑布在山谷“行进”的速度是很快的,那么就不难想象它的声音类似于“哗啦哗啦”。通过两个动词来调动听觉便使瀑布泻出并落入深潭的场景有层次地立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其实,这种方法属于“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手法。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动词一般情况下用于视觉描写,但同样可以运用于听觉[6]。
因此,景物描写切忌呆板单一,要尝试多感官描写,使人跨越时空的限制身临其境。其次,注意“通感”的运用,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这样一来,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味道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总而言之,好的景物描写对于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至关重要。景物描写的方法巧妙多样。学生在进行景物描写时,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同时要选好观察的角度,确立好观察点。其次,要注意观察的顺序,以空间的变换、时间的变化或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笔者认为景物描写要做到真实,相关,具体,同时也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景物描写为探究文章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主旨大意的表达提供了新的视角。华盛顿·欧文在《瑞普·凡·温克尔》这一经典名篇中生动自然的景物描写非常值得我们多方面地深入探讨与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景物描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