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领辽宁产业发展的理路与途径

2022-02-09 04:26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转型人才发展

梁 浩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

区域产业的转型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又高度依赖人才引领。目前辽宁省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和依赖与日俱增[1]。实践证明,坚持产业与人才的有机融合,坚持“以产聚才、以才促产”,才能真正挖掘开发人才对我省产业的引领作用,切实打造人才引领和产业发展这两个促进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2]。

一、人才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困境

(一)新型现代产业发展基础羸弱

辽宁省是共和国工业发祥地,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代表,但新兴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基础羸弱,龙头领军企业作用不明显且缺乏集群效应,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匮乏,能够吸引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的“筑巢引凤”优势不突出,培养和引进的实用型研发人才难以在关键技术领域满足企业升级需求,导致新兴的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缺乏高质量发展土壤。同时,企业将生产技术和现代设计商业化、商品化能力不足,对商业市场的反应慢、适应能力差,产品附加值相对低下。

(二)传统优势产业缺乏活力创新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历史上曾拥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为我国许多重大装备项目解决了瓶颈问题,破解了航天、军工等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但大部分企业却背负着改革和转型困难的沉重包袱。加之工业结构比较单一,过度依赖能源和原材料,产业链短、深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3];产业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吸附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新增长点不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且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人才培养与引进存在结构化矛盾

人才培养和引进存在“重眼前、轻长远”“重形式、轻内涵”“重学历、轻能力”等现象。部分企业培养和引进了一些高层次人才,但缺乏对人才培育、使用和发展的长远规划,导致人才履职过程中缺乏产业基础,不接地气。另外,人才培养特别是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还不成熟,人才培养单位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方面同质化现象广泛存在,培养优势不够明显,培养特色不够鲜明,缺乏面向新型创新产业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产学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存在一边“人找工作”、一边“工作找人”的现象,结构化矛盾还很突出。

二、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的破解理路

(一)巩固第一产业,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辽宁地区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重要保障基地,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技术优势,在辽宁总产值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内部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4]。近年来,辽宁农业、林业和相关服务业GDP所占比重上升,而具有高附加值特征的牧业和渔业等却呈现下降趋势。辽宁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应紧密依托地理优势、自然优势、市场优势和集群优势,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社会、文化及商业背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政府同时要加大对龙头企业、品牌企业的税收政策、资金支持等政策的优化,实现“一县一业、一镇一品”,积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向农业产业流入,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二)强化第二产业,推动现代工业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辽宁作为我国老工业发祥地,重工业在省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较高,传统工业居主导地位,数字工业、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研发的自主性和技术突破性不强,高新技术产品转化比重低,深加工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5]。我们应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力度,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5G、工业互联网、现代航空、IC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按照我省出台的《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现代信息产业谋划布局,促进区块链、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发展[6];加大对技术革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以产业链为纽带,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区规范有序发展;充分利用工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吸引人才、鼓励投资、支持创新的优惠政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我省现代工业转型升级。

(三)赋能第三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品质化方向转变,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强化普惠性服务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保障;聚焦生活性服务业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市场对接精准度,从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功能布局、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数字化、培育生活服务龙头企业、培养高质量人才、加强基础性服务供给等方面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效能;同时加强税收、金融、投资等政策支持的力度,提升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着力培育服务型制造业,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和服务能力;提升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水平,支持传统工业企业与设计企业围绕外观造型、包装展示、功能创新等关键节点开展多维度、多形式合作,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行业竞争力的研发服务人才和专业机构[7];鼓励服务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引导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支持制造企业个性化、便捷化、整体化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促进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途径规划

(一)做好“引凤工程”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全过程、全方位领导,切实把人才的引进、管理和服务作为产业转型、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8]。

一是完善机制。要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吸纳创新型人才新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领军型企业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素质专家型人才;将“筑巢引凤”人才引进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积极搭建政府与人才的交流沟通互动平台;政府和企业班子成员,一对一联系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青年优秀人才,推动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关心人才、服务人才工作的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

二是完善政策。要加快出台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的人才政策及实施细则,科学设置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配比,切实健全住房补贴、科研平台、家属安置等方面的配套细则,打造人才工作领军项目和品牌矩阵。

三是完善保障制度。要做实做细做好国家人才培养和保障政策落实,用好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出台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尤其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在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人才聚集的良性互动。

(二)做好引育并举

坚持引进和培育人才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形成结构优化、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9]。

一是做好“产才”融合“四个同步”,即产业布局与人才发展同步规划、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同步开展、人才招引和人才培育同步发力、事业舞台和发展环境同步提升,推动“产才”共融,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融”的相融互促局面。

二是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度和匹配度,发挥传统龙头产业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快完善企业在办学中的主导作用。要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化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推动“老字号”“原字号”薪火相传。

三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和完善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政合作机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高速转化,多层次实施产教共育,全方位开展科研共创,多维度推动校企交流,宽领域激励创新研发,构筑起坚实的人力智力支撑,促进人才引领与产业发展共融、共创、共享、共赢[10]。深化1+X证书制度教学模式改革,加快形成以社会需求和发展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加快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促进科研与生产衔接,加快“卡脖子”核心技术研发;通过设立共享园区、搭建共享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满足产业链高端人才需求,打造一支高度适应产业高速发展的产业人才队伍。

(三)做好留才工程

一是继续推进人才服务领域的改革,优化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在人才落户、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高水平的一站式服务。加强人才交流发展平台与互动载体建设,邀请专家学者和知名创业人士共同探讨创业话题,交流创业经验,有效开展人才政策宣讲,提供送政策上门服务,增强人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让各类人才“住得舒心、干得开心、发展得称心”。

二是切实做好“雁归工程”,建立本地区外读大学生数据库,关注学子发展动态,保持密切联系和感情沟通,开办专场招聘对接活动,积极邀请本地外读大学生回家乡立业创业。

三是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先进举措,“传播人才声音,讲好人才故事,塑造人才典型”,在全社会营造盼才、识才、敬才、用才的舆论氛围,以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社会面貌招揽各方英才。

猜你喜欢
转型人才发展
人才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转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