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琳
(韩国又石大学教育文化信息开发专业 韩国全州 55338)
当下,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信息化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由此带来了许多生活方式的改变。除了生活中的信息化场景,在高校的各类教学活动中,作为信息技术之一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也给高校的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探索空间。首先,传统的教学活动局限于固定的空间和时间,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打破传统课堂中的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知识更加“自由化”的同时知识的传播方式也得到了更新和改变。随着慕课、翻转课堂的运用以及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信息(数字)技术与教学活动得到了深层次的融合,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在这其中,教师的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018 年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1]。由此可见,努力提升自身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水平已成为当下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在2018 年2 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要求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变革[2]。因此,提高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不仅是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更是信息时代对于教师自身进步的强烈号召[3]。作为培养地方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更要在新技术时代背景下,适应信息化、数字化教学的氛围,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奉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根据对山东省五所应用型高校多名青年教师进行访谈的内容,以及相关成果和论文数据为基础调研依据,对山东省应用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
高校教师具有通过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意识是顺利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首要前提。通过分析,九成的高校青年教师有意愿和兴趣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并能结合各学科实际情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有意愿通过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并思考和实践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少数教师对信息化教学不太感兴趣,更热衷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认为实际课堂教学效果与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关系不大,而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教学经验和课程准备程度。
所谓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这其中包括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了解、对课程内容的深入掌握、对课堂设计的精心研究以及对教学手段的提前构思。区别于传统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将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情境与信息化环境巧妙地结合,打破传统课堂中的“呆板”和“被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课堂上的互动感,由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变为学生更喜欢的“体验式”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有更强的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思维和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将传统教学情境与信息化环境结合并运用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刻意地将信息化场环境附加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调研得知,多数教师能够将信息化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PPT以及视频和图片的运用,但是例如“语课堂”“学习通”“超星平台”等互动性更强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方式,七成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将信息化教学融合于课堂教学中。虚拟现实仿真系统等软件更是只有不到一成的教师可以灵活运用。
教学反馈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教学反馈包括教师自身对课堂教学的思考以及学生课后对课堂教学反馈和评价,综合起来构成了教师的教学反馈。信息化教学反馈的目的在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收集整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接受程度、课后复习和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和解疑答惑,帮助教师快速便捷地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发现问题并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数据显示,五成以上的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反馈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学习效果,多数教师还不能很好地运用信息化教学反馈其课堂教学效果。
山东各地应用型高校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有了长足的提高,但是相对其他地区重点高校而言,硬件设备和课程资源等方面不足,是限制山东应用型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没有更好的教学资源、设备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导致课堂教学无法适应新要求。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在应用型高校中应用得就较少,教师则缺乏运用相应技术完成课堂教学的经验和能力。由于信息化教学环境方面存在的不足,影响到了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是山东各地应用型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信息化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要提升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意识。顺应时代发展,学会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大胆开拓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将信息化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融合。但现实是,许多应用型高校教师,仍然保持着固态思维,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停留在传统教学意识层面,自我提升意识不够,懒于学习新的知识,创新意识淡薄,对信息化教学方式缺乏认同。这就导致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信心不足,长此以往,教学质量仍停留在之前水平。传统课堂模式的缺点仍不能得到纠正。
青年教师要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洞悉教育发展走向,不断追求卓越。在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应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专家引领等有效途径中,务实求发展[4]。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技术能力,例如视频的制作、剪辑、“学习通”等App 的使用等。虽然部分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摸索学习,自主地进行自我提升,但是因为教学应验不足,还不能很好地将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教学情境有效结合。当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缺少校级或院级相应的培训体系,这造成了教师没有系统地学习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新方式,不利于有效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各学校、院系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合理的、长期的培训规划,是对本校教师长期提升教学能力不利的因素之一。同时,地市相关部门缺少规范化引领的活动,比如举办地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优秀教师巡回培训等,而这些对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从实质上看,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除了教师自身的自我反馈之外,学生的学习体验反馈也同等重要。信息化教学体系则是一个由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多因素组成的功能系统,而教学绩效取决于教学各个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5]。因此,教师的教学绩效,要建立在良好的教学反馈机制之上,除了注重信息技术能力,还要注重教师现代教育理念、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反馈反思能力等。但实际是,很多教师只注重自我教学反思,忽视了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缺少了学习主体的反馈,教师的教学内容就不能很好地被学生接受,从而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提高。
1.提升应用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内涵建设
信息化教学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性教学过程。各高校应从本身教学实际出发,积极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内涵建设。紧密围绕各院系、各学科的特点,打造信息化教学精品课程,构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软环境。另外,各二级学院(系)可以根据本学院专业配置,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法和方针,支持教师组建信息化教学专题小组,举办院级、校级信息化教学专题比赛,以及通过开展院(系)内观摩课、公开课等形式的活动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2.促进应用型高校信息资源建设,构建一体化教学平台
信息化教学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作为支撑。构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则需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做保障。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由于资金、课程、开发者等原因,普遍存在信息资源建设不完善的情况。那么借助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爱课程、超星、智慧树、大学慕课等网络平台,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充分利用上述优质教学资源,同时自行搭建所授课程的网上教学平台资源,不断扩充本校的信息化平台资源库,促进一体化教学平台建设。这样,有了信息化资源库和一体化教学平台的搭建,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资源整合和资源支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再教育是提升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过程。自发性学习是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主要提升渠道。其次,依托高校自身现有资源和培训体系,根据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学习的需要,合理安排相关培训也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要建立良好的培训体制,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建信息化教学培训方案和实践机制。促进教师到其他高校交流学习,参与其他高校的优秀教师观摩课等活动。同时,加强经验分享,树立信息化教学优秀教师标兵,从而创造全校教师积极提升信息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建立一套有效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提升的考核机制。学校可以适当增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课时比重的规定,把信息化教学实施等作为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和教师年度考核的相应内容,形成信息化教学常规化的管理评价长效机制[6]。同时,将晋升制度与信息化教学挂钩,将在学校参与信息化教学比赛的成果、信息化教学团队建设,信息化教学精品课程等作为教师晋升的条件。提升教师主观能动性,自觉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教师是信息化教学顺利开展的主体,在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号召,主动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个人教学能力,以保证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新时代的教师要具备新的教学理念,意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依托传统的教学方式,勇于尝试信息化教学手段所带来的课堂变革,肯定信息化教学带来的新契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新现代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在国家大力倡导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之下,主动提升信息化教学中应具备的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过程的正常开展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高校青年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既是面向学生的教育者又是促进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学习者,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展开各项支持活动,以学习者的教学活动为出发点,重点关注教学实践活动[7]。
因此,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中,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当好教育者的前提是自身的不断学习和成长。在信息化教学上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从学习者的角度去学习如何当好一名教育者。同时加强与身边优秀教师的交流学习,吸取他人所长补充自己不足,始终把自我提升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度量衡。担当起在信息化教学中教书育人的职责和重任。
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变革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新的契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让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转变传统课堂中的授课方式,并结合信息化教学技术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当下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应当把握时代机遇,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坚定贯彻国家新时代教育教学方针,更新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模式,敢于开展教学实践并勇于在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自身内在动力,为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打下坚实基础。最后,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更要始终不渝地贯彻新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