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桦
(学苑出版社,北京 10007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多种载体,也有多种传播方式。非遗图书的传播具有特殊价值。非遗图书是将动态、立体的人类遗产通过文字的记录转换为静态、平面的纸质出版物。另外,图书可以对非遗的历史进行追根溯源,探索非遗的历史资料,为现在非遗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非遗图书的价值使得它的出版运作环节与其他图书类型相比有独到的特点。
2001年我国申报“昆曲艺术”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起航。从那时起,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开始增强保护非遗的意识,积极开展工作,非遗保护工作成绩斐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传播媒介对文化遗产进行广泛的传播。如今科技的发展,有多种传播媒介可以选择,如图书、视频等。面对不同的非遗项目,就要选择最适合的传播媒介对非遗进行传播。
在非遗保护方面,图书具有其他媒介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价值。图书可以对非遗的历史文献进行全方面搜集,对非遗传承技艺进行完整记录,对非遗资料和非遗项目进行系统整理。
非遗图书承载内容丰富多彩、时间久远、地域跨度广阔,包括对非遗历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对现代非遗保护研究成果的展现,还可以展望未来非遗的保护发展方向。非遗图书不仅可以用文字记录至今依然存在的人类文化遗产,还可以用文字描述和再现已经消亡的人类文化遗产。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部分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文献资料等素材,经过编辑加工,已经出版面市,这些图书为其他媒介的传播形式提供了资料和信息,具有知识积累和储备的作用。非遗的资料原件具备收藏价值,但不便于随便翻阅,而图书资料便于复制和查阅,有助于对非遗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开发一些通俗读物,使普通读者一饱眼福,增加对非遗的兴趣。
非遗图书还可以为其他的传播形式提供背景资料、参考素材,这是其他传播形式不具备的特点。图书与其他纸质出版物一样,传播范围广泛,它所承载的内容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图书的传播不受到阅读载体的制约,不用借助任何其他的载体或者硬件就可以阅读。多媒体产品传播信息快捷、便利,而且随着网络的全球化覆盖,信息传播的区域也越来越广泛。但是我们要承认,还是有部分地区无法覆盖网络,无法使用多媒体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纸质出版物进行传播,可以覆盖更为广泛的读者。
图书也是其他媒介的载体,可以出版非遗纪录片拍摄手记、出版非遗展会纪念画册等,为其他传播媒介及其产品起到汇总、备忘以及后续推广的作用。除此之外,有些非遗项目的保护体系还不够完善,可见的文字记载相对而言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可以利用其编辑策划能力,开发这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选题,挖掘更多的材料,组织作者编写图书,记录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保存现状等内容,这些有创意的图书出版发行后,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非遗,对相关项目进行广泛传播。
非遗的图书出版运作环节与其他图书的出版一样,需要经过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设计、印刷等出版流程。但是由于非遗图书肩负着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的任务,同时非遗图书的出版过程是将动态的、立体的文化遗产变成静态化的、平面的图书出版物,它在出版过程中具备其他类型图书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这体现在选题策划、图书图片的编辑加工、图书的设计等各个环节。本文主要从选题策划、图片处理、美术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非遗图书选题策划的过程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演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些项目面临着消亡的处境。非遗是“活的遗产”,许多是靠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这让承载文化的载体十分脆弱,一项技艺的传承人的去世往往意味着一个非遗品种的消失。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从二十一世纪开始,而且在近几年才逐渐被世人关注,保护工作开展的时间很晚,保护力度也比较薄弱,因此,非遗图书的出版带有文化抢救的意义,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挖掘尽可能多的非遗图书选题,以图书的形式对非遗品种进行保护。另外,由于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较晚,可用的资料很少,可寻的文献散乱。因此,编辑在对非遗图书进行选题策划时,也承担着一部分田野调查的工作,一边开发图书选题,一边做调查,拍摄资料照片,策划的过程也为非遗留下了珍贵的调查资料。
非遗传承人作为非遗图书的作者让图书的出版工作具有特殊涵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是通过人类的代代相传将文化传承下去。非遗图书的作者群体中,有一部分作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本身就是非遗中需要保护的一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之初,人不是载体,而是作为主体的创造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后,逐渐被人群或共同体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以传承是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精神满足和功利目的不断表达和追求的结果。”图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视角——传承人的角度记述民间文化,原汁原味地保留民间文化的特色,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更加具有说服力,传播的效果更加理想。作者以传承人的身份编写书稿,这种如同撰写自传的方式往往在书中饱含作者的情感,在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对文化遗产的热爱,这种阅读体验是其他的传播方式体会不到的。
选择非遗的传承者、继承人作为作者会显示图书内容的权威性,有些甚至具有唯一性。但是会有一些传承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无法把自己亲力亲为的劳动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时需要找对非遗有浓厚兴趣的作者,这些人对非遗有基本的了解,对非遗保护有极高的热情,能够与传承人有较好的沟通。另外,他们又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可以用平实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将非遗文化叙述出来,只有在里面付出自己的感情才可以很好地进行表达。在书稿内容的专业性方面,也需要聘请业内的专家学者对非遗一些学术理论、术语进行把握,对稿件进行审校,非遗传承人、非遗爱好者、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在保证书稿内容专业准确的基础上,又可以保留书稿文字的平和亲切,更有益于非遗的传播。
以民间收藏家为作者的图书丰富了非遗图书的出版内容。他们收藏与非遗有关的作品,对非遗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图书编辑在与这些爱好者、收藏家接触之后,发现他们的研究成果建立在多年田野调查,探寻非遗传承人、老艺人的基础上,更加真实,对非遗的现状表述得更准确。而他们收藏的藏品也是从民间千辛万苦寻找来的,与博物馆、展览馆的藏品相比,更能代表民间艺术,是最原生态的展示。
民间收藏家与非遗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充满着感情,从内心希望通过广泛的传播能够进行最好的保护。这类作者在出版过程中,更加珍惜图书出版的机会,希望借助出版社的平台,将自己的作品、收藏品、研究成果出版、传播,所以编辑与作者沟通起来比较顺畅,有利于出版环节的运行。
非遗图书是对活态生活方式的展示,为了更好地说明图书文字内容,需要在书中应用到大量的图片,因而在图片加工相关及图书设计装帧方面具有特殊性。
非遗图书的出版过程,是将动态立体的文化遗产转变为静态平面的出版物,从内容安排到图书设计都以传播文化遗产为基本出发点。非遗图书中,除了会使用文字记录非遗的保护成果,对非遗项目的资料进行汇编和整理之外,也会使用大量的图片对文化遗产的演示过程和制作产品过程进行展示,弥补文字在表述内容动态化上的缺失,使用了图片就可以让读者对非遗项目有最直接的认识。非遗图书在策划和创作过程中,著作人员以及编辑人员会采集大量的图片,一部分是采编人员拍摄的照片,另一部分是收集整理的资料图片。对这些图片进行编辑加工时,编辑人员以真实表达非遗的现存状态并原汁原味地再现非遗的面貌为目标,不曲解图片所包含的意义,不改变图片的原始状态。
图片可以对文字内容起到很好的说明作用。编辑人员在选择图片时,首先,要确保选择的图片能够直接表达书中文字的内容,读者在阅读时,文字与图片相结合就能很快地理解图书的内涵。其次,选择图片质量高,图片涵义表达清晰的图片,这可以确保图片在图片编辑加工过程中节省图片再加工的出版成本,压缩出版的时间。设计人员对图文书进行设计时,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安排图片和文字的位置,确保图片版面的整洁和美观,同时还要考虑节约图书印制成本,尽量减少图书版面因插入图片造成的页面留白的情况。
书中运用大量的图书就要注意是否获得了图片的著作权。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编辑人员已经意识到应当在图书出版前获得图书文字著作权,但是往往容易忽视图片著作权。有些作者提供的图片,编辑人员理所应当地认为作者拥有这些图片的著作权,在使用中不会出现问题。编辑人员在与作者签署出版合同时,没有就图书中的图片的著作权情况进行说明。在这类图片使用中,因为没有明确图片的著作权问题,蕴藏着极大的版权隐患。一些图片公司就是找准了出版社的这个漏洞从中谋得利益。图片公司先通过互联网或者图片资料光盘发布众多图片,提供给公众进行免费下载。然后公司对照这些照片,查找这些照片使用的地方。当发现发布图片被采用,图片公司会起诉使用者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图片。出版社如果不注意图片的版权情况,很容易陷入这些图片公司的圈套,既损害了出版社的经济利益,也对出版社的名誉也造成了损害。此外,出版社也要注意获得图片的权限是否齐全,是否获得了图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网络普及的大环境下,出版社图书电子化、网络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出版社与作者签署出版合同时,不再仅限于获得纸质平面媒体的出版版权,同时要考虑获得图书内容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此外,非遗图书设计中的特殊性与非遗图书的传承性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息息相关。图书的装帧设计是一本书的脸面,图书内容可以通过图书的设计风格体现,读者通过直观感受获取图书的大致内容。非遗图书在设计时,图书封面多采用与书中介绍内容相关的作品或者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作为封面素材,以此体现图书内容。图书是对外交流的传播方式之一,因此,图书在设计时运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在设计风格上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图书设计中运用传统手艺制作的纸张,手工制作的书盒等形式,将非遗图书设计成工艺礼品,馈赠交流之用。此外,非遗图书的传承性让图书还具有收藏价值,因此,设计人员按照收藏品的样式进行设计,与图书内容相衬托。非遗传承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美的展现,非遗图书则是用惊艳的图书加工为传统文化之美增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物质与精神财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入百姓日常生活,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保护非遗需要政府重视、学界研究、大众关注。图书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担负着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图书可以对非遗历史资料进行挖掘与开发,对非遗的传承体系进行考究和系统性整理。非遗图书在出版环节中也有着特殊性,体现在选题策划、图片编辑加工、图书设计、推广方式等方面。
图书作为一种印刷媒介,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播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非遗是依靠人类活动对文化进行传承,是一种动态的文化表现形式。图书在对非遗进行记录和传播时,由于图书的平面化和静态化,对非遗的展现无法做到一目了然、清晰可见,这样会增加受众理解的难度。因此,在当今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非遗图书的出版必须开发数字化产品,并借助其他传播媒介的优势,扩大非遗图书的传播效应。图书的出版也不应局限于纸质图书的出版,还应该与当前快速发展的媒介技术相结合,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推广业务,弥补纸质图书形式单一、展示内容受限、传播速度缓慢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非遗图书的出版具有社会效益,可以推动非遗的保护工程,满足受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但目前非遗图书的经济效益却并不理想。出版社若想依靠图书销售来维持出版社的图书工作,只能不停地出版新的图书品种来刺激图书市场,以促进图书的销售。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编辑人员总是忙于开发新的图书选题。而开发新的选题又增加了出版社在资金运转上的压力,一本旧书的经济收益很快用来填补新书的出版费用。目前国家大力扶持纸质出版行业,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此外,各地政府、非遗研究机构为了传播当地的非遗研究成果,也会从经济上对非遗图书的出版进行资助。
非遗图书承担着记录文化历程、传承文化知识的使命。目前受制于出版资源和出版收益、出版社的规模及编辑人员能力等因素,参与非遗图书出版工作的出版社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出版的类型也不能全面覆盖各种非遗内容。非遗保护和传播工作还需要更多的出版单位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