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分化及两种不同品牌血清对其增殖的影响

2022-02-08 13:28刘剑锋汤剑明阳莲程建红李露洪莉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2年12期
关键词:胎牛贴壁骨髓

刘剑锋,汤剑明,阳莲,程建红,李露,洪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种存在于骨髓结缔组织中的基质细胞,具有广泛的增殖能力以及多向分化的潜能,是组织修复方向的研究热点[1]。目前BMSCs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如心肌梗死[2]、肢体缺血[3]、压力性尿失禁[4]等。目前,BMSCs提取方法有多种,包括全骨髓差速贴壁法[5]、密度梯度离心法[6]、免疫磁珠分选法[7]等。然而,BMSCs的生长增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体外培养条件及方法尚无统一观点。血清是细胞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当下市面上的血清种类多样,成分、来源不同,使BMSCs的分离培养效果具有差异。本文采用贴壁培养法进行C57BL/6小鼠B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选用配置10%浓度的血清培养基[8-9],并探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含两种不同品牌胎牛血清(Yeasen血清,Gbico血清)的培养基对BMSCs细胞数量、形态以及生长周期的影响,从而为BMSCs体外分离培养的血清选择提供更加优化的方案,以服务于临床和科研。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4~6周SPF级C57BL/6雄性小鼠,体重15~20 g,由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

1.2 主要试剂

0.25%胰蛋白酶,磷酸盐缓冲液(PBS)、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中国,Yeasen公司,货号:40130es76),DMEM/F12 培养基(Hyclone) 、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美国,Gibco公司,货号:10099-141),Cell Counting Kit-8(CCK-8) 试剂盒(武汉科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台盼蓝染液(凯基生物公司),青链霉素,兔抗小鼠CD34、44、90及106多克隆抗体(Ⅰ抗,美国Santa Cruz 产品),兔抗小鼠CD34、CD44、CD90、CD106(Ⅰ抗,Abcam公司)。Oricell C57BL/6小鼠BMSCs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试剂盒(Cyagen公司,货号:MUBMX-90021),Oricell C57BL/6小鼠BMSCs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基试剂盒(Cyagen公司,货号:MUBMX-90031)。

培养基配制:Yeasen胎牛血清组:10% Yeasen胎牛血清+89% DMEM/F12+1%青链霉素;Gibco胎牛血清组:10% Gibco胎牛血清+89% DMEM/F12+1%青链霉素。

1.3 主要仪器

超净工作台,25 cm2细胞培养瓶,六孔板,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国香港,Healforce),普通倒置显微镜、倒置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酶标仪(美国,Waltham MA),低温离心机(德国,Eppendorf)。

1.4 小鼠BMSCs的原代分离和培养

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酒精浸泡2~3 min后转移至超净工作台,组织镊剥离干净股骨和胫骨上附着的肌肉等组织(见图1)放入含10%青链霉素的PBS液中清洗3遍,剪去股骨和胫骨的骨骺端,暴露骨髓腔,用10 mL注射器吸取DMEM-12完全培养基冲洗骨髓腔,直至骨髓腔变白。随后1 000 r/min 离心含有骨髓细胞的悬液5 min,弃上清液,重悬细胞沉淀经均匀转入25 cm2细胞培养瓶里,台盼蓝染色检测其细胞活力,放入37℃、5%CO2孵育箱中培养。

1.5 实验分组

本实验共分为两组:Yeasen组:含10% Yeasen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组;Gbico组:含10% Gbico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组,36 h后首次换液,72 h后半定量换液,随后每2 d换液1次。

1.6 细胞形态学观察

倒置显微镜(100×)下,每24 h观察两组细胞培养瓶中原代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

1.7 免疫荧光检测

采用第三代细胞进行后续实验,细胞融合达80%时传代至六孔板培养。弃去培养基,取出预先放置于6孔培养板中爬满细胞的盖玻片,PBS 冲洗3次,每次3 min;40 g/L多聚甲醛固定30 min,PBS 冲洗3次,每次3 min;3 g/L 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孵育30 min,PBS 冲洗3次,每次3 min;FBS室温封闭30 min,弃去,分别加兔抗小鼠CD34、CD44、CD90、CD106(1∶200)一抗4℃过夜,PBS 冲洗3 次,每次 3 min;羊抗兔IgGⅡ抗室温1 h,PBS 冲洗3次,每次 3 min;荧光倒置显微镜(400×)下观察,并统计阳性细胞数。

1.8 BMSCs诱导分化

成骨:取第3代生长良好的细胞,细胞生长至70%~80%融合时,用0.25% Trypsin-0.04% EDTA进行消化,以2×104/cm2密度均匀铺至0.1%明胶包被的6孔板中,每孔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当细胞融合到60%~70%时,换用2 mL Oricell C57BL/6小鼠BMSCs成骨诱导分化完全培养基,诱导2~4周后,茜素红染色。

成脂:取第3代生长良好的细胞,细胞生长至80%~90%融合时,用0.25% Trypsin-0.04% EDTA进行消化,以2×104/cm2密度均匀铺至6孔板中,每孔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当细胞融合到100%时,换用2 mL Oricell C57BL/6小鼠BMSCs成脂诱导分化完全培养基,诱导16~27 d后,油红O染色。

1.9 生长曲线绘制

采用第三代生长状态良好的原代细胞制备成单细胞悬液,血球计数板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1×105个/mL,接种到96孔板,每孔100 μL,每组副孔3 个,放置于 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细胞贴壁0.5 h;弃去上清,每孔加CCK-8 10 uL;在 37℃ CO2培养箱内孵育1 h,用酶标仪检测其 450 nm处吸光度。实验步骤严格按照 CCK-8检测试剂盒进行,重复4次,求其平均值,连续检测8 d,并绘制其细胞生长曲线。

1.10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胞形态学观察

采用倒置显微镜分别观察原代以及传代后不同时间段(2 d、4 d、6 d)BMSCs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原代刚接种的BMSCs呈圆形,大小不一,悬浮于培养基中。培养2 d后细胞开始贴壁,贴壁细胞多呈梭形或多角形,出现成团生长现象。其中,Gbico组细胞较Yeasen组,成团生长现象更为明显且细胞生长密度更大。后在4 d、6 d 的倒置图像也显示出,Gbico组细胞密度明显高于Yeasen组。详见图 2。

图2 两种品牌血清培养基培养BMSCs在2 d、4 d、6 d的细胞形态(100×)

2.2 免疫荧光鉴定

在荧光倒置显微镜(400×)下观察BMSCs的表面抗原标志物CD34、44、90、106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梭形或多角形的P3细胞的免疫荧光图像中,CD106、CD90和CD44为阳性表达,CD34为阴性表达,如图3。

图3 BMSCs 表面抗原荧光检测情况(400×)

2.3 细胞成骨、成脂诱导分化

第3代BMSCs经过成骨诱导培养基的诱导,在7 d后可见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诱导21 d时可见多处钙结节沉积,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脂诱导第12天,可见多量圆形细胞,从第12~20天,圆形细胞内部有脂滴形成并逐渐增多,油红O染色可见密集红色脂滴,如图4。

图4 BMSCs成骨、成脂诱导分化(100×)

2.4 细胞生长曲线检测

通过CCK-8法分别从0 d、2 d、4 d、6 d、8 d测得细胞生长曲线,从而间接反映小鼠BMSCs的生长趋势,结果显示含10% Gbico血清与10% Yeasen血清的BMSCs都呈增长趋势,无血清培养基组细胞未见增长。相较于Yeasen组,Gbico组的BMSCs生长趋势更为显著。如图5。

图5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曲线

3 讨论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存在于骨髓腔与多个组织器官的成体干细胞,可以分化为骨、软骨、脂肪、神经等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10-12]。同时,干细胞疗法在多种组织修复的研究中表现出巨大潜力[13-15]。然而,BMSCs在小鼠骨髓中含量少、存活率低、提取困难,其体外分离培养的难度很大。常用的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包括:差速贴壁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分选法和细胞表面标志物分选法4种方法[16]。

本次实验采用差速贴壁法提取小鼠BMSCs,是一种快速、简单、经济的分选方法,根据骨髓细胞群的贴壁能力以及对胰酶的敏感程度不同,在换液以及胰酶消化传代过程中不断分离出BMSCs。在体外分离实验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到了呈梭形或多角形、团状生长的MCSCs,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明显增多。BMSCs的表型具有间充质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特点,一般通过不表达CD14、CD34等,表达CD44、CD90、CD106等标志,对BMSCs进行初步鉴定[17-18]。本实验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发现细胞群高表达CD44、CD90、CD106,低表达CD34。免疫荧光图片与倒置显微镜图说明了BMSCs的成功分离与增殖。同时,本实验应用BMSCs成骨、成脂分化培养基对BMSCs进行定向诱导,通过茜素红染色(+)与油红染色(+)表明了诱导的成功,进一步说明了BMSCs的多向分化能力。

BMSCs对血清、培养基等微环境敏感,体外培养需要苛刻的环境条件。目前,市面上的血清种类复杂、来源多样、成分不清,对不同细胞的培养效果差异较大[19]。KuboH等[20]在BMSCs的培育中发现,相较于自体血清,补充普通胎牛血清BMSCs的血小板减少趋势明显,更有利于其增殖。本文结合了以往的大量研究文献,选用了两种常用的特级胎牛血清:Yeasen胎牛血清和Gbico血清,以10%血清+89%DMEM/F12+1%双抗比例配置培养基,对两种培养基进行比较,以观察BMSCs在两种培养基环境中的生长状态。通过倒置图片发现,两种培养基都发生了BMSCs的生长与增殖。但是,含Gbico血清的培养基相较于含Yeasen胎牛血清的培养基,BMSCs的数目增多更为明显。并进一步通过CCK-8实验检测两组细胞以及无血清条件下的BMSCs在0、2、4、6、8d的数目,绘制了生长曲线,以观察细胞活力与生长趋势。结果显示,两种血清环境下BMSCs都表现出增长趋势,其中Gbico血清促进效果更加明显,而Yeasen血清有着更加优惠的价格。Gbico胎牛血清来自澳洲,Yeasen胎牛血清选自南美,这两种特级胎牛血清都有着低含量的内毒素与血红素,为干细胞培养提供了合适的生长环境,二者表现上的差异可能与Gbico胎牛血清能够提供与体内更加相似的环境有关。关于造成这一差异的更深层次原因,其血清内具体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与BMSCs的关系如何,值得进一步探究。

本研究从B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分化等一系列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总之,不同类型的血清确实会影响到BMSCs的体外培养。通过差速贴壁法快速简便地获取该细胞,含10%Yeasen血清与10%Gbico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都适用于该细胞的体外培养。其中Yeasen血清有着更高的性价比,10%Gbico则在促进增殖方面表现更加良好。

猜你喜欢
胎牛贴壁骨髓
高硫煤四角切圆锅炉贴壁风倾角对水冷壁 高温腐蚀影响研究
人造肉新锐生产不合胎牛血清的细胞培养基,细胞生长速度 更快,生产成本更低
具有一般反应函数与贴壁生长现象的随机恒化器模型的全局动力学行为
不同血清对驴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细胞贴壁效应是评价胎牛血清质量的重要因素
660MW超超临界锅炉高速贴壁风改造技术研究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胎牛血清对人内皮细胞HMEC-1体外成血管实验影响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