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郑州”:郑州图书馆阅读推广生态体系构建*

2022-02-08 23:33:19
图书馆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生态服务

高 华

(郑州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0)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管理模式、资源服务及组织架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服务不断出现,新能力不断增强,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形成载体多元、特色突出、分众明确的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如城市阅读空间、农家书屋、经典图书推荐、亲子阅读、知识竞赛、VR体验等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为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全民阅读是一项普遍而持久的公共事业,阅读推广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举措,已经被列入《公共图书馆法》,成为图书馆“全年化、常态化、制度化、体系化、工程化、项目化”开展的工作。未来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将如何聚焦、如何求新求变,成为当前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为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效益,笔者基于生态体系观念,借鉴生态理论与研究思路,以郑州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践为例,以期为新时期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创新带来新思路。

1 图书馆阅读推广生态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

1.1 图书馆阅读推广生态体系

图书馆融信息知识建设、加工及知识服务于一体,其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与知识的生态系统。阅读推广生态体系建设,本质上是基于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结合图书馆发展服务环境所构建的更人性化、更具针对性的生态化服务体系。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图书馆阅读服务生态体系主要由生态主体(图书馆→公众)、生态客体(信息、知识、技术)及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服务环境)所组成,三要素之间形成信息知识的构建、传递交流与吸收增值,是一个生态型、系统化、整体性的服务体系[1]。简言之,图书馆阅读推广生态体系是由图书馆到读者的全用户、全内容与全平台的服务体系,将所有推广资源聚合归拢,更新服务理念,科学确立服务目标,合理设置服务内容,将阅读推广服务与图书馆生态环境一体化。

1.2 核心要素

主体:图书馆阅读推广生态体系中,其主体包括服务方(图书馆管理人员),图书馆服务对象(读者用户),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纽带(知识服务商、技术提供商、信息服务机构等)。客体:图书馆阅读推广生态体系中的客体是关键因素,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重要基础及保障,包括软硬件设施、技术、产品、工具等。通过利用各类软硬件设备与工具,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传播,满足图书馆服务生态系统中“主体”的实际需求。生态环境:图书馆生态环境包括信息生态环境及知识生态环境,信息生态环境包含图书馆发展宏观政策、发展方向及策略等;知识生态环境包含开发、服务、应用及创新等软环境。生态环境因素对图书馆服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产生着决定性影响。

结合图书馆阅读服务功能来看,其服务生态体系存在以下特征:整体性,在该生态体系中各个要素之间互相关联、互相约束;动态性,其内部各要素间不断变化升级,主客体及环境因素都在不断产生变化;服务性,其体系的主要目标就在于读者用户服务,提升其信息知识获取宽度与效率[2]。

2 郑州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及挑战

2.1 开展现状

郑州图书馆作为郑州市重要的文献信息中心、社会教育中心、文化休闲中心和郑州市文化地标,是一所集文献典藏、信息交流、学术研究、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大型文化场馆,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丰富公共文化需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郑州图书馆基于不同社会群体需求,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搭建各类群体文化交流平台,延伸图书馆空间服务属性。

近年来,郑州图书馆积极创建富有创造性、以读者为中心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其在阅读推广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成效:

一是打造特色鲜明的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如中天讲坛活动,其打破传统模式,将地方戏曲、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表演及传统中医药文化等内容搬上讲坛,结合社会热点与重大研究课题开设专题讲座,并采取视频同传技术,备受读者关注与好评。中天讲坛至今已举办200余期,受益读者达500 余万人次;推出“阅读·点亮城市之光”世界读书日活动、“中天讲坛”在线直播、“音乐的力量”抗疫接龙活动、线上云展览等各类线上活动。

二是构建图书馆服务联盟。为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社区延伸,郑州图书馆不断创新机制,将图书馆与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联通,形成“机制创新、内容多元、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服务便捷”的郑州公共阅读生态体系。目前400 余个郑州地区和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成员馆及城市书房间实现文献通借通还与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三是推动智能化数字化。郑州图书馆积极开展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紧扣时代脉搏,用科技助力图书馆事业发展,打造知识视界、超星名师讲坛、掌阅精选电子书、汉籍数字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资源库等阅读推广平台,推动新媒体、新技术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使阅读推广服务更便捷、丰富、智能、高效。

2.2 现实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发展,公众的阅读模式产生了深刻变革,这也给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创新与融合带来了新的压力。从阅读推广生态体系视域来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生态系统面临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服务模式、用户体验、用户习性、技术变革、品牌定位、文化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当前郑州图书馆阅读推广主要面临以下几点挑战。

首先,阅读推广环境及用户习惯变化。《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20年度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4.8亿;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规模超过300亿元,增长率达14%。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正全方位、多层次影响着当前的阅读文化。如有声读物App 应用内容个性定制与场景切换,网文阅读的精准推送与精细化阅读等。基于互联网形成的社群化、社交化趋势成为主流,这种阅读模式以内容为核心、以社交为纽带,注重交流与互动,给传统图书馆阅读服务带来了新思考。同时,当前一些图书馆面临专业人才短缺、软硬件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文献资源内容形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等诸多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此类问题成为了阻碍图书馆阅读推广深层次发展的瓶颈[3]。在图书馆服务生态“主体”日渐趋向于互联网阅读与使用习惯的背景下,图书馆如何充分有效发掘自身资源,迎合服务主体阅读习惯,满足其多元阅读体验,成为当前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其次,面临着服务均等化挑战。“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体公众,如何面向不同受众群体促进阅读服务均等化,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资源的多样性也改变了图书馆主体的资源服务模式。传统图书馆围绕馆藏资源开展服务;互联网时代,数字资源比例大幅增加,图书馆服务由围绕用户提供信息转型为将信息知识进行多样化表达,以便消费者更多元、更系统、更便捷地获取知识。例如如何配置各级图书馆,包括社区图书馆、城市书房、乡村图书馆等,尤其是加强文化设施基础薄弱地区图书馆阅读服务支持力度,构建系统的“互联网+”图书馆阅读生态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新的时代环境下,读者用户对图书馆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两者之间存在主动服务、被动服务、单项服务、多向服务等多重服务模式,这也倒逼图书馆改变传统单一服务模式,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型升级[4]。基于生态学角度,用户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实际需求若无法得到满足,将会形成需求外溢,从而造成生态主体用户群体萎缩,因此需要适时进行对客体与生态环境的干预,推进图书馆服务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这也催生了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升级,围绕多样化知识载体构建馆藏体系,形成高效率、可持续的图书馆服务生态环境。

最后,生态环境面临竞争,生存空间受到侵蚀。互联网环境下,各业态丰富活跃,图书馆遭遇外部生态系统的多重竞争,与其他知识服务系统因职能重叠而面临激烈的市场挑战,服务地位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且,图书馆的实际生态竞争优势不明显,生态层级较低。例如在数字图书馆服务上,公共图书馆受着各类专业数据机构的市场挤压;在大数据管理服务方面,互联网企业在信息定制、知识服务等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基于生态系统竞争而言,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中心,其地位受到了不小的挑战,技术的升级使阅读个性化与社群化趋势日渐凸显,传统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连接图书馆信息知识生产者及用户间的生态位受到挑战,图书馆服务空间受到互联网等信息媒介的压迫与侵蚀[5]。

3 图书馆阅读推广生态体系构建路径

3.1 打造去中心化的生态主体

首先,推进阅读推广目标全覆盖。在阅读推广服务对象“主体”上,基于现状,需进一步关注针对老年人的阅读推广活动。具体可借鉴海南图书馆“三馆+工作室”模式,其通过打造“少年儿童分馆”、全国首家“女子图书馆”及全省首家“老年图书馆”,以“三馆”为根基强力推动阅读推广活动,构建分龄分众阅读品牌,并基于该模式策划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

其次,差异化、分众化开展阅读推广。对读者阅读心理、阅读趋向、阅读需求行为等进行规律性研究,如对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频率、到馆次数、读者借阅图书的量及借阅图书类型,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设施、数据库评价等,掌握读者最新动态,保持与读者的沟通,进而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同时,针对阅读推广主体的多元化特性,进一步强化对不同群体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阅读推广活动,由活动策划及项目设计之初增强活动可持续性与针对性,促进与学校、社会团体、媒体等深度合作,吸引公众积极参与,激发活动创新创意[6]。

此外,实施“去中心化”策略,促进图书馆员、读者间角色转变,强调平等性与个性化。具体应深入读者群体,切实想读者之所想,关注读者实际需求意向,改善服务模式与内容,使受服务方成为图书馆资源构建与服务开发的核心。例如内蒙古图书馆的“彩云服务”模式,其将图书的采购权交由读者,率先构建起基于读者决策、“角色转变”的采购模式,值得借鉴与参考。

3.2 搭建智慧互联的生态客体

首先,推进智慧阅读。全民阅读时代,图书馆需从技术应用与服务创新上持续发力,通过构建智能化数字图书馆,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特色馆藏数字化,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更具特色的数字资源。加强研发移动客户端、自媒体等媒介,开发图书馆阅读新平台,在人性化服务、读者互动参与上持续创新升级,不断调整适应“互联网+”时代读者对阅读服务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服务网络,结合当前总分馆、城市书吧、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建设,促进图书馆服务联盟走精走细。同时,基于技术平台开展线上活动,提升读者黏性,结合新媒体平台,利用“改编”“转载”“链接”以及“多终端协同创作”等模式,激发用户阅读热情[7]。

其次,构建智能高效的阅读空间。针对图书馆服务空间,尤其在后疫情时期,应摒弃追求炫目奇特的建筑空间及功能设置,内部馆舍需注重功能清晰、实用专业、高效便捷、读者分流等实际需求。同时加强图书馆空间的智能化建设,如馆员实现零接触智能化管理,电梯设置非接触式功能识别,使用智慧无感停车系统等软硬件;利用“互联网+”思维,依托“图书馆+”模式,推动图书馆向多领域跨越与融合,如“图书馆+书店”“图书馆+农村书屋”“图书馆+知识讲座”等,引导数字阅读,提升阅读服务交互性、个性化与精准化,拓展公共数字文化空间。

最后,构建用户反馈联动机制。用户反馈不仅是图书馆阅读服务质量的参考标准,也是图书馆服务升级的重要指标。要构建系统的用户反馈机制,定期对读者反馈信息进行处理,明确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短板与缺陷,进而有效调整图书馆服务模式与内容。

3.3 构建互融共通的生态环境

首先,进一步打通阅读推广“主体”与“客体”间的交互渠道,营造可持续的服务生态环境。具体来讲,融合线上线下的立体化服务模式,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情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技术,推动智能阅读服务;构建基于O2O的线上与线下融合互动阅读服务模式,如JALIS云平台读书O2O 项目,其利用图书馆微站、App 由线上向CA⁃LIS联合目录或联盟服务系统发出请求,向虚拟图书馆下单并将读者订单由线下物流获取并送至用户,拉进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实现即时交互。

其次,健全阅读推广联盟。基于郑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进一步组建完善互生共荣的阅读推广联盟,将尽可能多的社会阅读力量有效联结,突破技术、经费、资源、人才壁垒,打造更畅通、更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图书馆阅读服务环境生态[8]。例如借鉴佛山市图书馆“佛山阅读联盟”众筹模式,由各单位、社会团体、公益机构及个人自发参与组织形成主题读书会,实现独立运营,以阅读分享、思想交流为主要目标,通过共同发展、资源整合、合作交流突破环境限制,为公众提供更多有品质的文化服务。

最后,做强做靓郑州图书馆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基于“中天讲坛”“郑品书舍”等现有阅读推广产品,进一步提升品牌意识,结合优质的服务与多元化产品不断提升阅读推广品牌核心竞争力,进而吸引更多的流量,提升曝光率,推动正向传播,助力“书香郑州”,让全民阅读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9]。同时,为加强品牌意识,应注重组建优秀人才团队,健全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的培育与管理。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与用户、公众间的联系日渐密切,构建起以读者为核心的良性阅读生态体系显得极为必要。基于生态理论,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对图书馆各个参与主体的引领,加深对学界、业界及政府等各个层面的思考,搭建阅读推广生态体系,实现各协同生态元素的深度融合,促进图书馆服务纵深化发展。

猜你喜欢
图书馆生态服务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飞跃图书馆
生态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