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材视域下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现状及编辑作用探究

2022-02-08 13:10:34
新闻传播 2022年5期
关键词:视域卫生融合

张 微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10002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集中精力解决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建设知识型和技能型以及创新型的劳动大军,这为新时期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教育部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有针对性地指出完善教材形态,对经典的纸质教材,通过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纸质教材+多媒体平台”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体系,这也为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供具体要求。再者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呈现新的变化,教材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面对新的需求和机遇,发展高质量的卫生职业教育教材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编辑出版的责任和挑战。

一、融合教材视域的内涵

(一)融合视域的内涵

融合视域指的是解释者在诠释某一知识点时候,结合周围环境和自身认知,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视域”接触,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将解释者自身视域、知识点的范围和当下周边环境的视域融合,形成历史和现实的交融,时间和空间上的链接,将新旧视域融合产生新的理解,这样的的融合,有助于理解知识点[2]。

(二)卫生职业教育融合教材的发展

201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启动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本套教材对卫生职业教育融合教材的系统探索和建设起到了先驱作用。该套教材采用全新编写模式,以纸质教材为载体,将视频、动画、彩图、拓展等内容以二维码形式植入纸质教材,给师生在教与学过程分中获得了更明确、更丰富的指导。

融合教材是将传统纸质内容与现代数字化技术融合,为教材的多样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融合教材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原教材图文以多样化的音频或视频方式展现,打造出立体化的图书。为此,融合教材的建设目标是满足当前多样化的教学需求,从教材和教法入手,推进相关卫生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适应医学教育过程,为教材改革奠定基础,同时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以提升教学效果。

二、融合教材视域下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现状及问题

随着卫生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文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区域、不同院校对卫生职业教育教材的需求也存在差异。也因此,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护理学类、临床医学等专业,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套系众多,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面临同质化的窘境,其主要问题是缺乏高质量的教材,无法满足当前职业教育现状和人才的培养[3]。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卫生职业教育教学与现实临床存在不小的差距,卫生职业教育教材与临床实践不适应、对接行业标准不及时的矛盾日益严峻。当前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不适合当前教育需求,实训内容不足

卫生职业教育的核心是为基层一线卫生医疗机构培养医学相关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卫生职业教育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材的质量需符合卫生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当前出版的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多是本科或是研究生阶段教材的压缩版本,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培养,表现在理论知识过多,实践训练偏少,甚至部分岗位并无适合的教材,实践教学环境与临床不一致,教学操作的指标脱离临床现实标准,操作标准性低,规范性不强。

(二)教学内容陈旧偏重理论,缺乏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目前,在组建卫生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团队时,出版社、评委会已经意识到加入临床一线工作者和双师型编者进入编写团队的重要性。但由于编者比例、临床一线编者编写经验不足、编写章节分配不合理等条件的影响,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仍然存在对于卫生职业教育所需要的临床一线的知识和业务缺乏深入融合,新的临床技术、操作流程和行业标准、规范更新不及时,教材内容陈旧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当前卫生职业教材侧重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业技能的培训。

卫生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同时适应快速变化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相关卫生职业教育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重视知识体系建设,树立临床思维模式,进一步加强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建立。

(三)教材数字化程度不足,与职业资格证考试对接不紧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卫生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教材的数字化和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通的纸质教材从形式上具有单向性的缺点。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教材需求强烈。卫生职业教育要求学生不仅仅要完成学业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同时从事卫生行业需要考取对应的执业资格证书。但是目前职业技能考试内容与所学教材内容对接不紧密,对学生考取相关证书帮助不大。

三、基于融合教材视域下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编辑的作用

(一)严把教材入口关,为高质量教材奠定基础

教材面向的是学生,这就要求教材编辑对于书稿需要更加严格把控。一旦医学教材出现问题,必将导致严重后果。近年来教材出版数量逐年增多,一些不合格的教材进入教学。不适合当前卫生职业教育现状的教材主要表现在其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缺乏对临床思维的培养。为此,合格的教材编辑既要把控教材的整体规划,也要注重教材细节的把握,树立全局、整体意识。全程策划、田间管理,在各个环节把好质量关,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打造高质量实用教材。

(二)注重编写团队结构,组织高水平教师出版优秀教材

当前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出版领域教材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编者的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作者不足、编者年轻化、编写团队结构不协调等情况日趋显现。基于这样的现状,教材编辑更应全程参与到教材的编写工作中,编辑应该发挥自身作用,针对教材层次及读者组建高水平、院校教师和临床工作者结构合理的编写团队。高水平、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编写团队对教材编写有如下优势:一是教学经验丰富的编者更了解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学生需求,编写的教材更能使得学生掌握知识,学生便于理解。二是行业内高水平的专家能够通常牵头学科的改革、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等工作,对于行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情况有全局观,将先进的理念融入到教材中,能够有效的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课程的建设。三是结构合理的编写团队兼顾了院校教师和临床医务工作者,从编写思路和内容上融入了临床思维,同时兼顾专业理论知识的科学性,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以教材为抓手对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务实的推动作用。

(三)发挥好编辑在出版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编辑是教材作者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因此,发挥好编辑桥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做好编辑的桥梁作用首先是教材组建前要充分调研,召开研讨会;编写中要通过主编人会、编写会、定稿会,与作者充分交流,使作者了解教材的定位及整体回话。使主编充分了解每位编者的专业特长。彼此取长补短,是教材编写更加有的放矢。其次是持续的征集教师和学生对于教材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编写团队,以便在教材再次出版和重印过程中有充分的参考,提升教材质量。最后是编辑将充分了解融合教材数字资源的建设情况、使用方法,将作者对数字内容的编写意图准确的传达给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融合教材的建设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化时代,面对卫生职业教育出现的教材不够准确满足当前教育需求,以及教材数字化建设程度不完善,与执业资格证考试不对接等问题,教材编辑要在教材编写前准确确定整体规划,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改革,实现理论联系实践,优化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出版形式,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融入教材出版,编写出适合现代卫生职业教育的优质融合教材,形成出版新格局,推进卫生职业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视域卫生融合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冰雪运动(2020年1期)2020-08-24 08:10:58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卫生与健康
卫生歌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