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期刊编辑工作的传承与创新

2022-02-08 13:10:34朱晓莉
新闻传播 2022年5期
关键词:期刊时代人员

朱晓莉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 北京 100029)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对传统期刊编辑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这不仅是新的机遇,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所以,传统期刊编辑出版行业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期刊编辑工作进行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一、新媒体与传统期刊的优劣势

(一)新媒体的优劣势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更喜欢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新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获取信息方式、阅读对象以及购买东西的数字化。第二,读者群体能够和作者直接进行沟通与互动,不用经过编辑来进行传达。第三,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获取信息,更加方便。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形态,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等。但是,新媒体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对于人们的知识学习并不完全是正面的影响,在网络中有许多虚假的信息以及各种碎片化的知识,在进行阅读时一定要学会分辨。

(二)传统期刊的优劣势

传统媒体的优势有这几点:第一,传统期刊的党性观念较强,有许多优秀期刊积极传播大量正能量的内容。第二,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有较高的质量,传统期刊编辑人员的文学素养较高,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对于每一份稿件都能够认真处理,在长期的学习中,对于信息的筛选有着非常强的能力。第三,传统的纸媒具有非常强的权威性,传统的媒体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各方面比较完善,信息渠道比较完整和可靠,公信力比较强[1]。传统媒体也存在一些劣势,比如传统纸媒的时效性是远不及新媒体的,在传播途径方面也没有新媒体更加方便,传播的速度也比不上新媒体。传统期刊编辑在理念上比较成熟,但是在新媒体这样的大环境下,创新意识比较薄弱。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期刊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化时代对传统的编辑出版方式的影响

传统期刊的编辑人员在进行约稿和组稿工作中,一般是通过打电话来进行,这种落后的约稿机制主要体现在周期较长、投稿的渠道较少,以及效率低下。信息化时代下,主要是在网络上发布消息进行征稿,跟读者和作者联系起来也更加方便,不仅拓宽了投稿的渠道,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传统期刊出版行业中,编辑人员和作者沟通稿件问题时,通常是借助电话或者邮件来进行,而信息化时代,作者只用登陆期刊的官网,在官网上面就可以随时查看稿件处理的进度,这样的方式更加便捷和高效[2]。此外,在传统期刊编辑行业,审稿的流程和周期较长,从而使期刊出版的周期也变得更长。现在,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快了审稿的流程,审稿周期也大大地缩短,从而缩短了期刊出版的周期。

(二)如何更好地应用科技信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期刊的出版内容以及出版的技术等应该进行改变。在当前,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我国科技信息和国外相关信息已经实现共享,所以,对于学术编辑的内容有了更高质量的要求,编辑人员要保证期刊内容的质量,使读者能够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并且,判断期刊的价值已经不只是依据它的学术价值,而要通过多方面来进行判定,比如传播的效率以及途径等。新媒体环境下,编辑人员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三)网络期刊的规范性

在信息化时代中,期刊所传播的科技知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好的交流,所以,期刊编辑人员需要重视网络期刊的规范性,不管是摘要还是关键词,都要按照严格的格式进行书写,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在传统的期刊出版中,许多投稿人不太注重这些问题,但是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摘要和关键词是读者检索的关键,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因此,编辑人员一定要对网络期刊的规范性多加重视。

(四)网络期刊的资源共享

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获取信息时也更加方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获取一些形式多样的信息资源。但是,网络信息资源和编辑出版的资源之间的界线变得比较模糊,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网络期刊的资源共享是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面临的挑战,期刊编辑人员应该转变思维方式,创新理念,寻找更好的途径去实现网络期刊的资源共享。

三、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期刊编辑工作的传承与创新

(一)新媒体环境下编辑理念的整合

在新媒体环境下,期刊编辑人员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摒弃一些陈旧的思想,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编辑的理念关乎着期刊的内容、风格以及市场定位等,新时代背景下,要对编辑理念进行整合与创新,从而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一,编辑人员要有互联网思维,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人员要对互联网带来的程序、方法的变化尽快适应,并紧跟时代步伐,创建多媒体平台[3]。比如《当代矿工》这本杂志,在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先是通过二维码的形式来推广一些比较实用的小知识,之后又开通了微博平台以及微信公众平台,拓宽了阅读的途径,并增加了网络互动性,使该杂志更具影响力。第二,要树立服务理念,期刊编辑人员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然后进行选题和策划,了解新媒体环境下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对信息的需求等,要有一定的服务意识,并付之行动,从而吸引和留住更多的读者。第三,要树立产品理念,对于过去那种单一的期刊表现形态要进行创新,实现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将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融合起来,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比如《当代矿工》这本杂志,对期刊封面设计进行创新,使用全彩印刷的方式,并且在内容和版面上都做了更好的处理。

(二)提升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期刊的编辑工作也有了新的变化,需要参与期刊的选题、加工,还包括期刊的策划和推广工作,以及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所以,编辑人员的能力也需要有所提升。第一,在选题方面,编辑人员要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选题对期刊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编辑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一些学术动向和比较前沿的信息全面进行了解,然后对社会群体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选题,并关注读者的反馈以及提出的建议,做好双向沟通。第二,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人员可以通过一些图文编辑软件或者视频剪辑软件等对稿件进行转化,提高现代化编辑能力,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第三,对资源进行整合,编辑人员可以利用社交平台,对业内比较专业的人群进行整合,不仅有利于推送期刊信息,还可以及时联络作者和专家组织活动。同时,可以将传统期刊的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与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探索出新的期刊出版发行模式。第四,顺应时代发展,创新办刊理念,可以进行合作以及资源共享,在沟通协作中发现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并作为选题,然后迸发出新的灵感,从而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4]。

(三)利用互联网对传播方式进行创新

我国大多数期刊出版社已经跟随时代的发展,并建立新媒体平台,但是并没有和传统纸媒进行互补,只是被当做单一的传播途径,从而使读者没有较好的体验,存在平台功能不齐全、在互动方面不顺畅等一系列问题。编辑人员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对传播方式进行创新。首先,要习惯大众群体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然后打造移动端产品,使读者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阅读,编辑人员可以将一些学术性的知识进行转化,使大众更容易理解。其次,通过大数据这样的手段,对于读者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读者的喜好,从而可以更加精准地推送给读者。最后,根据新媒体浅阅读的特点,以及纸媒体深阅读的特点,编辑人员进行合理的分类和传播,从而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期刊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两者相融合也是一种发展趋势。传统期刊的编辑人员应该传承一些良好的作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进行一些转变和创新,提高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期刊时代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工会博览(2024年8期)2024-03-31 03:53:14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 09:30:54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