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与满足视域下慢综艺节目的成功之道
——以《你好生活》为例

2022-02-08 13:10:34赵凌云李秀茹
新闻传播 2022年5期
关键词:尼格综艺价值观

赵凌云 李秀茹

(1广西艺术学院 南宁 530022 2河北传媒学院 石家庄 051430)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和慢综艺当下发展现状概述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从受众角度出发,站在受众的角度和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和获得何种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其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该理论突出受众的主体地位以及满足受众的需求,强调受众是具有支配能力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在当下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当中,人们通过观看综艺节目来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慢综艺是对于快综艺来说的相对概念,其通过挖掘嘉宾最真实的情感,不断探索新型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目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所产生的焦虑感,使受众找回本真,获得宁静。2017年开始,慢综艺在我国掀起狂热浪潮,一些老牌慢综艺至今仍在制作播出,例如《向往的生活》《中餐厅》等等,慢综艺的发展趋势不减反增,固定的受众人群已经产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央视网联合出品的新青年生活分享类慢综艺节目《你好生活》,播出后节目热度呈现持续飙升状态。截至目前共产生100+个相关话题,微博热搜近40 个,全网累计话题阅读总量超过百亿。《你好生活》的成功出圈,在于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及充分站在受众的角度上进行节目编排,满足了受众的各种需求。用娱乐化的方式传播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追求,值得当下诸多的综艺节目学习和借鉴。

二、慢综艺《你好生活》满足的受众需求分析

(一)年轻理念与慢节奏形式满足娱乐需求

节目理念是一档节目的核心,是决定节目受众和节目内容的重要因素。有关统计调查显示,我国网民年龄在30 岁以下的占46%,《你好生活》节目抓住了当下互联网用户中的最大群体——年轻人,从身边看似平凡微小的事件切入,用自然亲切的生活态度回归生活本质,探索生活智慧。第二季节目的立意和用意,在于体现当今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网友评论道,这是一档“慢节奏治愈‘神综’”,也有网友受节目启发表示,“你好生活,也是你好过往、你好未来”。

远离大众猎奇,贴近真实细节。节目制片人尼格买提表示,“创作团队试图用真情实感来全景展现出当代中国新青年的价值观——一方面我们想关注青年群体;另一方面我们想尝试挖掘年轻人的成长历程,在每期节目中以不同的人生主题,绘出嘉宾们的生活经历与成长智慧,为新青年们锚定人生坐标、提供价值参考。”同时,节目除了在传统媒体平台上播放,还选择了进驻哔哩哔哩网络平台,播放顺序是先网后台,取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

(二)情感表达与引发共鸣,满足情感需求

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虽在物质层面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在精神层面却较为匮乏脆弱,不少年轻人对未来发展方向迷茫、对生活常常感到情绪抑郁。慢综艺可以缓解观众的部分焦躁情绪,在节目中找到情感的寄托,释放内心的压抑。《你好生活》节目关注青年群体,倾听他们的所感所思和所求,用年轻朝气的影像内容触动年轻人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例如,第七期节目带领观众去到了新疆,同时为尼格买提的父母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婚礼上,尼格买提的父亲对母亲真情告白道:“越来越爱你了。”尼格买提的母亲显然没有想到父亲会说这么浪漫的话,眼含热泪地回应道:“我以为我们之间没有爱情了。”这一幕,深深打动了现场的嘉宾们。这种相濡以沫、相伴到老的爱情是让人无比憧憬和感动的,很多观众表示看了这期节目后“眼睛进了砖头”。节目重抒情、重讲述的制片策略,不仅极大地满足了观众情感方面的需求,也使节目的整体立意愈加深刻。

(三)向上向善的正向价值观满足社会需求

任何节目都要借助文艺的形式来传递时代信息和人文关怀,在追求内容形式、迎合受众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对受众进行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引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影响力贡献媒体的力量。《你好生活》平衡了受众需求与价值观引导这两个方面。从节目形式上来看,散文诗风格的户外慢综艺,让受众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余,放松心灵,发现真善美。从传递的价值观来看,节目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在每个细节处以主持人的一句话将精神升华。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山的海拔为1472 米,而山顶咖啡店的海拔是1473 米,主持人总结道“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节目中,这样的金句不胜枚举,极为巧妙地发挥了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传播了追逐梦想、勇于挑战等正能量价值观。

(四)重量级嘉宾和真实记录满足认知需求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好奇心和窥视欲是人类的本能,人类普遍对现实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和他人的隐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慢综艺运用纪实手法拍摄,全方位记录嘉宾们的真实生活,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和窥视欲。在第二季《你好生活》节目中,尼格买提和撒贝宁作为常驻嘉宾,让受众了解到了央视主持人率真可爱的一面,同时每期节目的嘉宾也同样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第四期节目的嘉宾为康辉、李梓萌等央视“主持天团”成员,其中话题#康辉第一次跳街舞#登上了微博热搜第4 位,总阅读量2.5亿,让受众看到了主持人在主播台下的另一面。还有#央视主持人凡尔赛群聊#、#撒贝宁接梗能力好绝#等紧跟潮流的话题,打破了受众对于央视等传统媒体人形象的桎梏,感受到了节目的接地气儿、人情味儿,极大增强了节目与受众的黏性。

近年来,综艺娱乐节目的真实性受到较多讨论和质疑,观众希望看到更为“干净清爽”的节目,并不需要太多繁琐的环节和密集的设计。这一切,《你好生活》都满足了。在第三期节目当中上演的“山谷音乐会”,导演为了保证节目效果,提出让尼格买提假唱。但是小尼在录制过程中明确表示抗拒假唱,而这个片段也被大胆地剪辑到了节目当中。此外,节目不仅保留了“真实的意外”,也保留了“真实的惊喜”。尼格买提在音乐会开始前表示想要烟花,撒贝宁幽默地在平板上写出了“烟花”二字。意外的是,在音乐会结束的时候,现场热心观众自发地为他们以及所提到的抗疫工作者燃放了烟花。那一刻,每个人脸上的惊喜、感动和震撼都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同样给屏幕前的观众带去了感动,弹幕上亦满是“烟花”。这一刻,受众与节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五)后期制作技术与拍摄艺术满足审美需求

受众接触媒体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美的享受。慢综艺十分注重受众的感受,致力于通过视听艺术,促进受众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你好生活》在带给受众精神层面思考的同时,采用了艺术化的表现手段。第六期节目的拍摄地同样为尼格买提的家乡——新疆。节目开篇是尼格买提的英文旁白和无比震撼的视频剪辑片段。央视主持人的播音专业水准让受众获得了美的享受,此外还有网友表示,随便一句文案都可以拿来当作高考作文素材、节目中随便截取一张图片就可以做手机背景……无论是文本、配音,还是配乐、剪辑,都充分彰显了节目的艺术性,很好地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

结语

“向生活问好并寻求答案,与日月星辰对话、与树木青草私语”。《你好生活》这一节目的成功,在于站在受众的角度去创新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展现了朴实平淡生活的独特魅力,拉近了观众与节目及嘉宾之间的心理距离。节目想受众之所想,整体节奏松弛自然,使得观众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一次次激发出大家面对生活的勇气和热情,可以说是慢综艺的典范之作。■

猜你喜欢
尼格综艺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尼格爷爷的长胡子
学生天地(2017年30期)2018-01-05 01:52:12
尼格爷爷的长胡子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金色年华(2016年9期)2016-02-28 01:41:08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