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2-02-08 11:37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5期
关键词:治学立志古人

韩 迪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物质需要逐渐得到较大的满足,并开始对精神文化的满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十分重视社会文化建设,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在全国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支持建设各种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人们通过阅读可以学习知识、立志奋斗、修身怡情等。同时阅读也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深入挖掘中国古人的阅读思想,并将其运用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学士就十分注重读书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内容丰富且极具价值的阅读思想。因此,本文借古鉴今,在总结和分析中国古代阅读思想的基础上,着重提出其在指导或者改善当今人们的阅读学习、为人处世、思想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为当今人们面临的诸多难题给出价值引导。

1 中国古代阅读思想探析

1.1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是我国古人读书治学之重要表现和目的,也是古代阅读思想和理论的一种重要体现,贯穿中国古代阅读文化发展的始终。在封建社会,“修齐治平”是文人志士一生的读书治学追求,也是经世致用观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经世致用总体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实用之意和修养之意。实用之意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即“外王之用”;修养之意强调自我人格的完善,即“内圣之用”。

经世致用的实用之意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这里的“用”,小到能作为谋生的本领,大到能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就是经世致用的一种突出表现。在古代,读书人可以通过“入仕”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也是实现自己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颜之推的阅读功能论十分强调经世致用,他将读书作为谋生的手段,肯定读书以求功名的现实功用,反对学无所用的行为。他在《颜氏家训》中阐述了他对读书功能的认识,其中一点是读书应当“施之世务”。“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末苏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1]166阅读只拘泥于章句、背诵师言没有用,应当“济功业”,即读书要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经国济世,为政以德。《颜氏家训·勉学》载有:“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犹为一艺,得以自资。”谚曰:“积财万千,不如薄伎在身。”[1]157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在此,颜之推将读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科举制度确立以后,读书入仕几乎成为每个文人学士一生的目标和追求,读书也变成了社会任何阶层的人出人头地、谋求富贵的重要之路,“学为经世”的阅读观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但时人对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目的的变化也是褒贬不一,但其终究体现的是一种致用的观点。清代汪辉祖主要的阅读思想也是读书致用的功能论,坚持读书以有用为贵。他认为:“所贵于读书者,期应世经务也。有等嗜古之士,于士无一分晓。高谈往古,务为淹雅。不但任之以事,一无所济……不则迂阔而无当于经济,诵《诗三百》虽多,亦奚以为?”[2]读书贵在适应社会干一番事业,而不是只好古、只会高谈阔论,要经世致用,通达事务,有益于国家治理。另外,他还认为读书的目的也不能只在于科举做官,要以治儒业为崇尚,读书治学的功用在于泽被当今和后世,这也正是治国平天下的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的确,中国古代有很多文人读书是为了治学、明道,无关乎功名利禄。

修养之意表明读书可以明德修身,促进自我人格的完善。“修齐治平”是每个读书人的远大理想,但并非所有人可实现治国和平天下的远大政治抱负。因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成为许多读书人的追求,坚持学以修身,一心读书治学。孔子对阅读修身的意义十分看重,他强调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学习,即使有良好的修养,也有可能形成愚、荡、贼、绞、乱、狂的不良品行。要不断读书学习,才能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可能如其自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也指出,读书可以“增益德行,敦立风俗”,“修身立行”,“行道以立世也”,而不读书将成为“小人”。也正如徐幹在《中论·治学》中所云:“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这里的“懿德”就是通过修身而实现“疏神达思,怡情理性”的美好品德。

既然读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虚理,那么其要求读书治学必然要知行合一或知行迭进。如颜元所认为,读书更重要在于实学、实习,要通过亲身的体悟和习行,否则是无用的学问。他反对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和“全副力量用于读书”的阅读思想,认为“穷理居敬”是其自欺与自娱,读书是学习致知中的一项内容,读书之后关键在于行动和致用。“读书无他道,只需在‘行’字上着力”[4],他强调读书和习行的关系,认为二者紧密相连。颜李学派的阅读观以“实学”直击程朱理学死读书的要害,注重读书在明理、致用和习行中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史上最具有批判性,对近代以来的阅读观和重塑读书致用的理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1.2 读书立志

孔子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在中国传统的阅读精神中,立志一直是我国传统阅读理论强调的读书之本。立志是读书的基础,治学首先要立志。“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瞻,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志。”[5]志向是读书治学的导师,治学之人自有才气,但却要为其志不定而担忧,因此读书一定要订立志向。在宋儒的阅读理论中,立志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丰富的内涵。宋代理学家将立志作为读书之本,其志不仅仅是将致知作为重要内涵,而且是把致用推举为最高标准,这也体现出了鲜明的理学色彩。南宋理学家张栻在其《桂阳军学记》中详细论述了读书立志之要。他讲到:“学者当以立志为先,不为异端訹同,不为文采眩,不为利禄汩,尔后庶几可以言读书矣。圣贤之书,大要教人使不迷失其本心者也。”要警惕“三不为”之害,且“惟利禄之诱最害人”,读书治学的志向与追求应该是“必趋于圣人之道亦”。

那读书治学先立什么志,标准又是什么?理学家们也做出了明确的回答。朱熹有言:“学者要立大志,才学便要做圣人也。”[6]“夫子之所志,颜子之所学,子思、孟子之所传,皆是学业。”[7]朱熹成为圣人,继承孔孟之道即为读书之志,也可以说是读书治学之目的。此外,立志必须高标准,程颐说到:“立志者,至诚一心,以道自任。”可见,这里的标准就是“道”。因为理学在宋朝占据官方统治地位,所以这里的“道”也就等同于“理”,即纲常伦理和道德规范。理学家们将学者分为三类,能文者只是文士,谈经者专为讲师,“惟知道者乃儒学也”,这也就是学者阅读必须确立并追求的目标:立志高雅,信道深坚。

1.3 勤奋钻研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读书、勤奋读书的民族。中国古代勤奋钻研、刻苦读书的实例也数不胜数,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家贫读书不辍的王歆、有劳作间隙孜孜以求的著名目录家王象、有身居军政不忘读书的周瑜和鲁肃、有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和孙敬,等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奋发向上。

勤奋钻研是一种意志和坚持,读书一时人人可为,读书一生却绝非易事。古人勤学苦读贵在坚持,不少文人坚持终身阅读,这是需要我们花费一生去学习的。晋代著名史学家孙盛,自小好学,“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一生的勤奋坚持,终造诗赋论难复数十篇等[8]。清代徽派朴学代表人物之一程瑶田“自少迄老,笃志著述”,读书十分勤奋刻苦,“平居鸡鸣而起,燃灯达旦,夜分就寝,数十年如一日”[9]。闻鸡而起,数十年如一日的起早贪黑,勤学苦读,最终学有所成,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图书著作。勤奋钻研、勤学苦读的精神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参加科考的应试者基本须贯通古今,精熟经旨,这需要通过长期的阅读来积累,且这一必备条件实现艰难。白居易《与元九书》言:“及五六岁便学诗……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韩愈《与凤翔刑部尚书书》言:“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宫,以文明于四方。”不管科举为了功成名就或是为了理想抱负,古人为此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苦读精神是我们当今读书治学应该学习的。

读书要有钻研的精神,其实也可称为深思,这与当今提倡的“深阅读”相似。对此,唐朝刘知几提出“窥探幽昧之理,求索隐藏之处”的探赜索隐之法,即探求典籍中精微深奥之意,寻找文字背后隐秘的事迹。元宋以来,探赜索隐法一直影响着文人的阅读,也经常被学者用来评说文人读书问学的状态。北宋文学家曾巩,一贯主张读书必须勤奋刻苦,不能有丝毫懈怠和放松。他借用王羲之日夜勤练书法至墨池水尽黑之事撰写《墨池记》,以勉人勤学。读书之人不及王羲之的境界,是因为勤学苦练功夫还不够,并指出:“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10]勤奋刻苦读书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是实现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呢?这对每一个读书人来说都具有积极劝勉的作用。

万事万物皆有缘由,那中国古人为何会如此勤奋苦读呢?其实,或为改变命运、光宗耀祖,或为志于仕途、政治抱负等,皆可概括为“修齐治平”之目的。另外,我们从唐太宗和岑文本的对话中可能受到一些启发。太宗曰:“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刺股,董生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岑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德。”[11]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三点勤奋苦读的必要性:第一,人本性聪明,但其个性的发挥需要以博学为基础,博学才能引人入正道,而勤学苦读是博学的重要途径;第二,苏秦和董生的事例表明只有通过勤学苦读才能成才立名、修己治人;第三,勤学是为了“懿德”,疏神达思,怡情理性。这也体现出古人的勤学苦读是基于一定的目标和志向的,所立之志,须勤奋刻苦才能实现。

1.4 以学为乐

乐学思想和幸福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将其引申到阅读学领域,就是读书为乐观[12]。自古以来,受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的影响,古人以学为乐的思想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入世之乐”“避世之乐”“田园之乐”等。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是古人为学的三层递进境界。“知之者”懂得学以致知,“好之者”以读书治学为兴趣,只有“乐之者”才达到了读书治学的最高意境,以学为乐。儒家思想兼具读书入世与读书出世的阅读哲学,不管“仕”与“不仕”,都应该乐在其中,“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13]。与儒家读书治学的“入世之乐”相反,魏晋南北朝的阅读是一种纯粹追求精神境界的读书之乐。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有诗云:“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14]陶渊明的田园读书乐透露出一种悠闲和欢欣之情。他将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和精神享受,正是在这种纯粹的精神境界中,诗人也参悟许多人生道理。不在乎一切功名利禄,只求读书为乐,优哉游哉,也将当时文人推崇的隐逸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清代的张潮以读书为乐事,阐述了他的快乐读书理念。“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15]虽然读史书时有让人恼怒之处,但读书人也能从中寻得乐处,转怒为乐,快乐自在其中。从张潮的阅读心态可以看出,他真正将阅读看作一件乐事,但此乐也不同于苦读中“苦中作乐”,是发自内心的读书为乐的心态。

其实我国古代文人的这种以学为乐的读书观也是一种非功利心态下的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致高雅并富有审美意味的生活模式,是中国文人追求心灵自由的传统隐逸文化的一部分[16]。当然,这种读书为乐的心态与追求或为施展抱负,或为躲避官场,或为隐居田园,或为自然无为,等等,都是为了追求内在、主观上的精神自由,无关名与利,这也是如今青年人在追逐和实现梦想和目标的过程中应该学习的。

1.5 学有所序

学有所序指的是读书治学要有一定的顺序。朱子读书法中强调读书要循序渐进,这里的“序”即指读书治学之次序。自古至今都有强调学有所序,但所序内容和方法却有不同。

中国古代阅读思想中所言读书治学之序,大体可分为始终之序、时间之序和内容之序[17]。其中时间之序和内容之序最为强调。时间之序指读书的时间安排。三国时期董遇提出了“三余”读书法,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18]。在董遇看来,除了日常必要的劳作之外,其余多的空闲时间都可以用来读书。从开始阅读的年龄上来看,“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为政者玩岁而愒日,则治不成”[19]。读书学习应该“及时”,从小开始,不要等到老迈之时,那样不会有所成。内容之序指阅读的内容要有先后的顺序,可分为群书先后缓急之序和每书诵读考察之序两个层面。朱熹与吕祖谦编写的《近思录》中记录了关于二程对群书阅读顺序的内容,主要强调初学者要先通四书,次及诸经,然后观史。且宋代理学家普遍认为,四书也要先读《大学》来“立定架子”,在熟知传统阅读治学的首末次第之后,再阅读《论语》《孟子》《中庸》。对此,朱熹也总结道:“先观《论》《孟》《大学》《中庸》,以考圣贤之意;读史,以考存亡治乱之迹;读诸子百家,以见其驳杂之病。其节目自有次序,不可逾越。”[20]188古人规定的读书治学之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大体的顺序是“经史为先,以时为序”。但对于读书之序,朱熹更重视每书诵读考察之序。读书无序,难有所得,如此一来,致知尚且不能,切己躬行更是无从谈起。对此,朱熹提出四个字:循序致精。“读书,理会一件,便要精这一件……一件看得精,其他书亦易看。”[20]169他要求学生读一书要自首至尾,逐句玩味,更要首尾贯通,读得通透。如此便不会造成随意穿凿、错会经意的弊端。无论是始终之序、时间之序,还是论述最多的内容之序,都体现出读书治学的循序渐进性、方法性、系统性等,这对当今我们的阅读顺序、书目次序的规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中国古代阅读思想的当代价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古代先贤流传下来的丰富的阅读思想和方法对现今人们为学、做人、处世等都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2.1 躬身实践,修身为本

在古代,经世致用的“经世”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外维护社会稳定,对内修身以资,这也正是读书治学思想中经世致用的实用之意和修养之意。这对当今的学生、教师、各类学者等端正读书治学的态度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长久以来,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一方面,从读书的目的来看,出现了中小学生为成绩和升学,大学生为技能和文凭,部分学者为职称和晋升的功利现象。虽说也自有其理,但这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读书治学之目的逐渐偏离。古人读书治学秉持经世致用的目的,读书不仅只为迎合“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趋势,亦有“修齐治平”的理想抱负。学以致用,将所学应用于家族教育,打造“书香世家”,用于社会稳定、国家建设,这都是古人躬身实践的具体表现。当今社会,我们不应该将读书学习过度功利化,学生应该被教育树立读书有益于自己、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志向;秉怀“修齐治平”的读书志气,广大学者也应该坚持追求专深的治学之志,学习古人通达事务、经国济世的治学态度,这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另外经世致用讲求“致用”,即躬身实践、知行合一,读书不是读“死书”,不是一味埋头扎根书本文字,只学理论,而是要将“究明义理”和“躬行践履”相结合,坚持以“行”为目的、读行结合的读书方法。如今的应试教育正是普遍缺乏知行结合、躬身实践的教育理念,学生在理论方面做到了烂熟于心,但实践之时却不知所措。因此,我们要秉持“体用一致”的读书观,坚持“致知”与“致用”相结合,营造知行迭进的务实学风。

另一方面,对内修身以资的修养之意也是当代学习借鉴之需。儒家思想主张“正人先正己”,要通过读圣贤书来藻练精神、明辨善恶、修身养性。读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读书做人也十分重要,“君子不学,不成其德”[21]。如果从“性本善”的角度来看,阅读有助于保持和发展良好的品性,正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2]。如果从“性本恶”的角度来看,人只有经过后天的读圣贤书才能明辨善恶、为善去恶。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难免会跌进功名利禄的深渊无法自拔,读书修身的阅读目的也正是不断“正己”“修己”的必要,时刻让我们看到当下的自己,督促我们切己省察、以致修身。

2.2 立志正心,勤奋刻苦

读书治学首先要治心,“治心”就是要建立起治学的心理驱动力,下定决心,坚定不移。而立志与正心是治心的关键与核心。中国古人普遍认为,立志是成学、成事的基础,正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3]。在我们当代的阅读中,唯应试、唯科研的阅读并不鲜见,有些人也许最初有大志于心,但在实现的过程中逐渐偏离。正所谓志不立,学无所向;志不坚,学无所成。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在当今新时代发展的潮流之中,我们要坚持立志正心,立志之后更应辨明义理、名实、理欲等关系。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当代青年人读书学习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大志已有,我们所做的就是应该保持志向,笃定前行。而“正心”则是实现志坚、志笃的重要途径。正心就是正心态,我们要在辨明义理、名实和理欲等关系的过程中端正心态。在阅读过程中拒绝完全的阅读功利主义、坚持明理修身推己及人、践行“今之学者为人”的义理,这样才能保持有志不变。

立志是成学、成事的基础,而勤奋刻苦是成学、成事的方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自古不变的读书思想。读书治学应该是纯粹、专深、勤勉的。近几年学术界的不良风气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读书治学之风。古人读书治学,有多少人十年寒窗苦读、勤奋刻苦才得以有所成就。而今,无心苦读、急于求成、追名逐利让一部分人逐渐将勤奋钻研的读书治学态度边缘化,“天道酬勤”的主流价值观被质疑。因此,倡导古人勤奋钻研的治学之法,发扬勤学苦读的读书精神,对修正我们的治学态度、端正社会主流价值观尤为重要。另外,在全力推动全民阅读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充分挖掘和发扬古人这种孜孜不倦、勤奋刻苦、学志弥坚的阅读精神,这对改善阅读风气、提高阅读效率、营造学习型社会,进而推进全民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安贫乐道,积极向上

古人以学为乐的阅读观体现了乐在其中的读书态度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读书为乐是一种不追求物质层面的读书观,而是将读书作为一种乐趣,享受阅读过程。在学习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坚持一种乐学、乐读的思想十分有必要。因此,我们应该将以学为乐、以读作乐视为治学的驱动力,在乐学中不断进步,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同时,这种读书为乐的态度也体现在阅读疗法之中,这也是自古便有的阅读主张。从阅读中获得的乐趣有益于人们身心的健康,“一读疗沉疴”。在今天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压力不断增加的环境中,人们通过读书来获取快乐、缓解心情、释放压力。阅读疗法甚至在治疗某些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有专门的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自闭症患者、抑郁症患者、老年人患者等的阅读疗法书目和方法,真正通过阅读给他们带去快乐和健康。

读书为乐的阅读观也折射出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时刻秉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古人仕途不顺之时就将读书作为一种乐趣,将原来的不快乐转为“田园读书乐”“修道之乐”,此道不通则取他道之乐。我们要借鉴这种读书治学的态度,在学习中学会乐学,学会“苦中作乐”。生活和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坦然看待一些事情,保持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当读书到了“自趣”“自进”的地步,读书也就真正成了生活,读书乐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2.4 学而有序,渐进精思

学有所序强调读书治学要有次序,这也是一种读书治学的章法,有“序”则不乱,而后才可“渐进”。古人读书的时间之序和内容之序为我们当今的阅读学习提供了可借鉴之道。

首先从时间之序上看,阅读的“最合适的年龄”问题应该被我们重视。研究表明,0—2岁是培养儿童早期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能够为孩子一生的阅读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个年龄阶段,从小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当然,儿童的自制力和注意力较差,其阅读的实现主要通过家长的引导阅读实现,因此亲子阅读、家庭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阅读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长期的阅读才能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在如今手机、网络、工作等各种因素的诱惑和影响之下,能每天抽出时间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因此,在时间方面,学校和家庭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中小学校应该设置阅读课,通过固定的阅读课时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高等院校应该将“阅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大学生也是最需要阅读的群体。家庭阅读可以说是实现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家庭阅读氛围的建立对孩子阅读力的培养发挥着基础和关键的作用。所以,应该倡导每个家庭建立自己的家庭藏书,规定家庭阅读和亲子阅读的时间,这也是对我国自古就有的“书香世家”和“书香门第”的学习和借鉴。

其次,在内容之序上,古人群书阅读须分缓急和阅读一书的“循序精思”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阅读方法。一方面,书籍阅读的缓急既体现在每个年龄阶段阅读不同类型书籍,也体现在阅读内容的重要性方面。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阅读合适的书籍。比如,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水平各不相同,阅读的书籍种类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来逐渐调整,这在当今阅读推广过程中表现为“分级阅读”。因此在全民阅读推广过程中,各个图书馆和阅读推广组织要做好分级阅读推广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推荐合适的书籍,各类型学校也应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书目。在阅读内容的重要性方面,要兼顾必读与选读之内容。必读为当前阶段不可或缺的内容,选读为当前非必须的内容,这也体现出古人所讲的“博约相济”,只是此处更强调“约”在前,“博”次之的读书之序。另一方面,古人读书治学十分注重循序精思,强调“读书最以精熟为贵”,这也是如今我们在“快阅读”时代亟需学习的阅读方法。如今数字化阅读方式备受青睐,碎片化阅读虽然方便、快捷,但它无法达到深阅读所带来的阅读效果。阅读力的提高只有通过深度阅读,实现对书籍内容的熟读精思,仔细揣摩,才能达到古人所说的“通达”的效果。也即“每字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24],从而做到“知音”。

3 结语

中国古代先贤在几千年的文明旅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阅读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笔者曾将这些思想总结为五个方面:循序熟读、博约相济、读书宜有择、读书须有疑、读写并重[25]。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内容丰富,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再次总结了其中的五个方面:经世致用、读书立志、勤奋钻研、学有所序、以学为乐。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内容丰富,其蕴含的道理不仅是在与阅读相关的阅读方法、阅读推广等方面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指导人们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人的思想态度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博大精深,还有很多丰富的思想和方法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挖掘、学习和借鉴。在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要以古鉴今,让这些优秀的阅读思想和方法在促进全民阅读、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治学立志古人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好玩的古人
苏梦飞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分期付款
教授治学:追逐权力还是捍卫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