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现状及提高措施

2022-02-08 10:44:49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专业知识图书

康 丽

(厦门市槟榔小学 图书馆,福建 厦门 361004)

图书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之一,它肩负着传递文明和积累智慧的重则,其服务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书刊资料的信息中心,它不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同时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整体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图书馆的外在形象与其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个人综合能力息息相关。换言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提高对社会文化建设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1 中小学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1.1 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顾名思义就是指图书馆员在从事相关工作所必须遵守的服务道德规范及其相关准则。更具体一点就是,必须具备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在工作过程中要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去服务每一位读者,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批评与不足,要虚心接受并改正,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读者服务”的服务理念,在服务过程中做到举止优雅,动作规范、有问必答,善于和读者沟通,善于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需求,进而充分彰显图书馆员的职业人格魅力,全方位服务好读者。

1.2 业务能力素养

丰富图书管理业务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及较强的心理素质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业务能力素养要求。其中图书管理知识是中小图书管理员最基本的业务能力,同时也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每个图书馆员都应该努力学习并掌握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了解读者的真实需求,能根据读者的需求选购所需书籍。另外,每位图书馆员应熟悉自己馆藏的分类,以便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读者需要的书籍。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不能继续因循守旧,仅仅只是埋在资料堆里,而是要把纷繁复杂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及研究等,然后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分析,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从中推断出有用的信息,为读者提供方便。由于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需要面对不同的读者来为他们提供不同的服务,这就要求他们需要具备分析读者心理特征、活动过程和行为需求的能力[1]。从而能够更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1.3 科学文化素养

图书馆是人类传承文化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并重视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①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文化知识、社会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语文基础;②有关图书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随着读者对信息需求越发复杂化,图书馆也开始出现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应用科学相互交融的学科。所以这也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图书馆里专业知识的缺乏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是不利的。中小学图书馆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图书馆信息专业知识,了解自己的管理对象和相关业务的具体情况,才能为自己的图书馆和部门确定正确的目标和做出科学的决策。

2 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现状

2.1 服务意识不强

图书馆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对自己的工作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做好图书的分类、管理,为有需求的师生快速地找到所需资料。众所周知,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项表面上看起来较为轻松的工作,所以很多人出于这个目的进入图书馆工作,这类人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意识也不足。大多时候图书馆工作都是较为普通的,为读者查找书籍、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及为读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等。这项工作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服务性质,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服务行业中,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2 工作能力较弱

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其他教职工一样,也享有职称评定。每位老师来到学校最初都怀揣教书育人的梦想,当一些具有教师资格的人被分配到这个部门时,难免不甘于平淡和枯燥,对看似单调的图书管理工作难免出现轻视心理,长此以往,导致他们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工作热情也不高,势必会使图书馆整体的工作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2.3 创新意识缺乏

图书馆作为学校另一个推进教学的主要场所,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开拓思维,积极创新。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中小学图书馆仍旧是采取传统模式来对其进行管理,具体一点就是“被动地解决问题,被动地服务”。当读者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时才提供相应的服务,这种形式的服务会大幅度降低服务的效率。其实不难发现,大多数服务行业都是为客户“主动提供服务”,像这种“被动服务”的形式已非常落后。被动式服务归根结底还是体现了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安于现状。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他们的需求也是大不相同。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服务创新工作中要灵活,不要采取传统的服务被动形式,实现服务意识的创新。

3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措施

3.1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职业素养

一名优秀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注重个人素养等方面的提升。上文提到,由于图书馆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使得其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普遍不高,针对这个问题,图书馆相关管理人员应经常开展培训活动,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学习的机会;个人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为用户服务的思想,同时也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端正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地为师生服务。

3.2 转变观念,培养服务意识

在图书馆这方寸之地中,图书馆工作人员扮演着服务者的角色,他们的服务质量与图书馆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及时转变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从小事做起。图书馆可通过组织馆员参加服务意识教育讲座,使员工牢固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通过与图书馆各种工作相关的业绩考量,及时了解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能,进行奖优罚劣,从而提高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意识[2]。与读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为读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主要体现在工作中的一些小事上,比如在与读者沟通时尽可能避免使用“严禁”“不准”等冷冰冰的语言,应该选择一些更容易让人接受的热情提示;可以主动为学生推荐新的阅读材料,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就是以师生为主体的读者,如果没有广大师生的支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就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所以只有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为学生提供服务,尊重图书馆的学生,从小事出发,切实为学生考虑,常常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真实想法,为他们提供可读性强的图书,才能真正地赢得学生的尊重。

3.3 重视岗位培训,开展继续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应用越发广泛,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愈来愈高,它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能够进行阅读指导的复合型人才,仅仅具有本专业知识是不能满足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需求的。所以,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从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角度出发,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打破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在掌握图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兼顾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从学校管理部门出发,要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计划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范畴,要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专业、系统的培训[3],从而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3.4 学会反思和学习,有目标地开展工作

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由于长期枯燥的工作内容,导致对相关工作出现懈怠心理,工作积极性也大幅下降。尤其小学馆,人数少,工作繁杂,图书馆工作人员常常因此陷于琐碎而无暇顾及精神提升。所以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更加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的反思,能够把视线投向长远目标,多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借鉴公共馆的管理方法,盘活校馆的运作,让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不被边缘化,有为才有位。

3.5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积极,工作态度和服务态度良好的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及时上报学校,申请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为优秀员工提供晋升空间并帮助进行职业规划。

4 结束语

图书馆工作内容正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离不开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只有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思想稳定的中小学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5],才能使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其次,作为一名优秀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紧跟时代的脚步,将“以人为本,一切为读者服务”作为服务理念,为读者提高更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专业知识图书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黄河之声(2021年8期)2021-07-23 03:34:28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风能(2017年2期)2017-05-15 01:52:42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出版与印刷(2014年1期)2014-12-19 13:07:37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