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波
(西安理工大学 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48)
高等院校除了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职工、学生(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人员以外,还有一个群体需要我们关注,那就是即将退休和已离退休的老年人。他们为学校、为社会做了半辈子或大半辈子的贡献,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减退,行动开始迟缓,有逐渐处于脱离社会的孤独状态的趋势,需要得到处于主流社会的较为年轻的人们的关心和关怀。每一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在中国社会里,提倡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的美德。固然每一位老人都多多少少有其子女或亲属来照顾、养老送终,但作为在图书馆工作的我们不应当忘了这个群体。在我们承担着“祖国、荣誉、责任”,抓教学、抓科研的同时,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时间来关心老年人,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老去。他们既是我们这些相对年轻的人要尊重的对象,又是学校珍贵的财富。尊重、关心他们,就是尊重、延缓我们这些年纪见长、渐渐老去的自己。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文化的教辅部门,在这其中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通过服务育人为这些老人们提供知识、信息,提供他们活动的平台,通过这个切入口,为中国即将进入的老年社会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特点和需要,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老年读者与老年观念两部分。
老年读者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专业特长的老教授、老高级工程师、老研究员等教学科研人员,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对自己的专业学科领域仍然有浓厚的兴趣,关注学科的前沿发展,甚至有的仍然是他们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承担着一定的任务、责任。他们要看书、期刊,要查资料。有些人体力还可以,到图书馆来查阅;有些则只能在家里做些研究工作。第二类则是实用休闲型人员,由于年纪大的原因,他们一般对养生、厨艺、种植花草,饲养宠物,弹琴、下棋、打牌、书法、绘画、摄影等很有兴趣。有的对政治、历史感兴趣,比如对历史革命人物感兴趣,喜欢看这方面的报纸文摘或书籍,或者在手机上听书,或浏览新闻,等等。无论第一类还是第二类人,他们都普遍地喜静,不好动,图个老有所乐而已。对于他们,高校图书馆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满足这些老年读者的需要,做到读者第一的原则。由于他们年纪大,视力也不一定多好,听力有可能弱,体力也不好,所以为他们提供的阅读环境要方便他们来,要明亮,最好在一楼,走道有扶手,是缓坡,无障碍通道,而不是阶梯式的。阅读的报刊文献最好是大的出版物,字体大;如果做不到的话,也要提供放大镜、老花镜。以及必备的药品,就近的热水供应,方便的厕所,老年人专用的电梯。有的老年读者不一定了解、熟悉借阅规则、手续,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借还书;如果没带借阅证,还要通过查找借阅证号来帮助他们完成借阅手续等等,有些事情很琐碎,甚至是麻烦,但做好了却能很大的提高老年读者的满意度。这需要我们工作人员在提供优雅的阅读环境等硬件条件的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素养,不仅具备熟练的业务水平,还要耐心、热心、诚心,说话和颜悦色,做事麻利、不拖泥带水。有些老年读者到图书馆来,不仅仅是来阅读书籍、报刊,他们还想跟人说话、交流信息,传达感情。这些老人们年纪大,但并不偏执,因为想得开,跟他们打交道也比较轻松,所以,同他们唠唠家常有时也免不了成为读者工作的一部分。除了“请进来”,我们还可以“走出去”。把学校的老年读者造一个名册,他们需要什么书、文献,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上门送书、文献,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比如老人忘了所借之书在哪放着,或有一段时间不在家,等等。总之对待老年读者要和蔼、耐心,充分尊重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他们记性不一定多好,有些还寂寞、孤独,但他们大部分都自尊自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自己做的事就不要别人的帮助。所以,为老年读者服务要懂得旁敲侧击,不要顶着来,避免其情绪的波动,这很容易影响、甚至左右他们的行为举止,发生意外。所以,要了解他们、懂得他们的心理,避免意外的发生。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学校、有些部门在搞活动时,如书画展,往往喜欢或倾向于高大上,即把这些作品放在大楼层数很高的大厅内,不方便老年人参观。这种做法固然有实际的考量,却缺乏变通,很容易拒这些老年人于千里之外,使人对这些好看的字画望洋兴叹。
在提供阅览环境方面,山东图书馆、温州图书馆专门分出一个老年阅览室、老年分馆,提供专门的服务,可供参考。
很多老年人都对养生感兴趣,还有些人对琴棋书画感兴趣,所以,高校图书馆除了以阅读疗法为目的地开展心理书籍、养生、医学知识书籍的借阅以外,未尝不可以办些讲座来吸引这一部分观众。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曾经办过“古都大讲坛”,请了一些名人到图书馆来给学生们讲座,反响很好、很热烈。所以也可以为老年读者办一些养生的讲座,使他们关注自己的健康。到图书馆来,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太远。听了讲座,既有收获,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相比这比老年人自己盲目地听一些“江湖骗子”的养生讲座、买一些不知名目的保健药品要强、要好。同时,也为学生、年轻的教职工提供了榜样,这么大年纪的人还来关心、参与图书馆的事情,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多多读书呢。
高校的老年人有不少对书法、绘画有兴趣,有一定的造诣。还有些人对学校的发展历史如数家珍。所以,他们的身份也可以转换。既可以是听众、观众,也可以是泼墨者、演讲者。图书馆可以把他们请来,讲讲学校的历史沿革,回忆一下当年的战斗历程,也可以手把手地教年轻的学者学习书法、绘画艺术。老年人可能听力不行,可能视力也不行,可是他们有些人却愿意说。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年轻人。
老年人不太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电脑,或者说不擅长用这些智能产品,尤其在就医时。但也有例外的,有些老年人很想用电脑上网,看个新闻,发个邮件;用手机看个视频,加个微信,与几个好友时不时地保持联系,养成良好的心态。所以,高校图书馆可以办一些讲座,为这些老年人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随着21世纪老龄社会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应关注老年读者群体,为其提供特色信息服务,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开拓自己的工作领域,丰富图书馆工作的内涵,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