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在新媒体时代的作为

2022-02-08 08:49孔宪玲
新闻传播 2022年13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民生传统媒体

孔宪玲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黑龙江 150036)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的式微,一些人甚至感觉前途迷茫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笔者结合多年的传统媒体工作实践,和如今自己在转型期的尝试,并根据媒体发展和传播规律,谈一下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在新媒体时代,尤其是传统电视媒体向融媒体方向转型的过程中,面对新的新闻资讯载体和平台,应该有哪些作为。一方面借此与新闻同行进行专业探讨,另一方面,增加大家的专业自信心,与时俱进,迎头赶上。

一、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工作范畴

追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历程,开端于上世纪90年代末,风行于本世纪的头10年,想知道电视民生新闻为什么这么“火”?这是由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以及关注的内容所决定的。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概括起来就是关注老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新闻。如果展开阐释就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这样,就决定了电视民生新闻题材的广泛。

梳理笔者在哈尔滨曾经先后供职过的几档电视民生新闻所包含的内容题材,有如下种类:

1.突发事件,突发的交通事故、火警、紧急救援等突发新闻;

2.动态消息,本埠老百姓感兴趣、事关民生的事件;

3.投诉维权或其他求助,针对老百姓在生活中各类权益受到侵害的个体事件,媒体记者帮助协调解决;

4.奇闻异事,生活中有意思的人和事;

5.调查报道,针对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某一类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调查,得出结论,还原真相。

应该说,有别于电视时政新闻,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范畴相当丰富,这也就决定了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工作范畴相当的庞杂,受新闻内容的影响,每天要和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部门打交道,殊不知,这种看似琐碎繁杂的工作性质,却让记者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各种知识常识,同时增加了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阅历,这种基础工作的筑牢,是一个人最大的职业财富。

二、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工作优势

(一)专业技术优势

面对一个新事物或一个人,能快速发现其中的特点或者亮点以及这其中的症结所在,这就是民生新闻记者的专业之处,同时,伴随着职业生涯,作为工作内容之一,在编辑剪辑视频过程中,曾熟练掌握使用过各类视频编辑软件,会运用各类视频特效等等,这都是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专业技术优势,如今,各新媒体平台为方便大众参与,配合推出的像“剪影”这样的“傻瓜式”视频编辑软件,有过电视新闻记者从业经历的人,一学就会,一用就通。

(二)视野优势

电视民生记者的从业经历,使人阅人无数,历事无数,无形中拓宽了自己的视野,面对大千世界,什么时间段内什么值得关注?是关注面还是关注点?大视野与小视野绝对不一样。举个例子,2022年初在中国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举世瞩目,作为冰雪运动之城的哈尔滨,是无数冰雪运动冠军的摇篮,在新媒体平台,很多普通网友还在为家乡健儿夺冠发表感慨的时候,笔者的一位同行,先后发布了三段当年采访我省冬奥冠军大杨洋、申雪、赵宏博等运动员启蒙教练的视频,对于冬奥冠军是怎样成长的,极具说服力,一夜之间点击播放量过万。在短视频平台上,按“冬奥”的关键词搜索,这种视频内容展示的大视野,与其他普通人发布的视频有着明显的不同。

(三)渠道人脉优势

媒体记者的重要职业素质,就是应该“耳聪目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充分的信息渠道源,从而得到各类信息,而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让电视民生新闻记者通过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打交道,认识了好多部门单位的好多人,这些人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部分,看似庞杂,但是从他们那里反馈的信息也是多元化的,种类齐全,内容丰富。这样的人脉渠道,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相比网络上一些人扫街似的看啥拍啥发啥,简直就是最原始阶段的笨重操作。

(四)职业道德优势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同样不是法外之地,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发布,什么样的内容不可以发布,哪些题材虽然暂时吸引人的眼球,却属于“三俗”的范畴等等,这些媒体宣传上的禁忌,相信大多数人不知道或者只是肤浅地了解。对于来自国家正规新闻媒体的电视民生新闻记者来说,从业那天起,就有新闻纪律的要求,对于新闻的相关禁忌,随时牢记于心。

三、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要求

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向新媒体转型,首先就要了解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要求,只要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顺利过渡,那么新媒体平台有哪些特点呢?

(一)受众广泛,覆盖面广,打破了地域的界限

互联网的搭建,让地球都可以成为一个村落,而媒体平台更是做到了互联互通,我们原本是工作于某省某市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在电视端,你的观众受众就是本行政区域内的人,而互联网下的新媒体端则不同,你的受众可以是天南海北、国内国外,根本不受地域的限制,作为媒体,就看你发的内容是否吸引人。

(二)表现形式多样化,同时打破了媒体之间的壁垒

对于传统媒体来讲,分工明确,根据载体和宣传推广平台的不同,被分为纸媒、电视、广播、通讯社等等。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却不能这样划分了,完全按照受众收看资讯信息的习惯,喜欢快餐式阅读的,就是简单的图文信息或短视频,喜欢深入了解的,有网络长文或者长视频,这种多样的形式,也给受众多样化的选择。与此同时,传统媒体要转型,就不能再局限于自己原来的属性,要按照融媒体方向转型发展,说的通俗一点,互联网新媒体完全打破了原有传媒行业形成的壁垒,要想完成转型,也必须自己打破这种条条框框,做报纸的要尝试做各类视频,做电视广播的,也要能写深度报道的文章。

(三)传播速度快,信息能做到实时发布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获取新闻资讯的第一要求就是“快”,然而,受限于传统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流程,我们的纸媒,最快也要等到第二天新报纸出版,而电视更多地受限于节目的编排时间,必须要到了相关的时间段才能播出相关的节目,相比之下,广播能灵活一些,然而,广播只能传递单一的听觉信息,对于人们更多在图文、动态视频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广播却远远满足不了。而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首先做到了“快”,2021年,著名影视演员于月仙在内蒙古一个偏远地方出车祸不幸离世的消息,先是在微信朋友圈第一时间发布了个人的一条消息,随后只有10 分钟的时间,国内的娱乐新媒体就发布了官方消息,不到半个小时,国内各大主流媒体也发布了官方消息,这样快捷的速度,正是亿万受众所需要的。

(四)成本低,运作灵活

比较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后台的运作模式,报纸需要出版等一系列流程,电视、广播需要后期演播室录制前段发射播出等流程,而新媒体只需在构建好的系统内,实现一键发布。而在前段生产端,对于新闻的记录采访,现在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足矣。这样低的生产制作成本,这样灵活的工作模式,注定新媒体除了快捷以外,还赢在海量信息上。

四、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如何做好新媒体

(一)在具体工作转型之前,先完成思想观念的转型

当前,国内众多传统媒体都在走融合发展的探索之路,以电视媒体为例,回顾当年的昔日辉煌,很多电视新闻工作者心有不甘,而且面对新媒体的发展,总认为互联网新媒体是年轻人的天地,其实这种思想上的顾虑的改变,要比实际技术层面的转型难得多,面对媒体竞争发展的严峻形势,其实路只有一条,而且,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清自己的专业优势所在,尤其是电视民生新闻记者,成功转型几乎不受年龄限制、性别限制。

(二)勇于尝试,从点滴做起

思想转变了,进入到实践阶段,面对互联网新媒体,也不要被技术所吓倒,充分了解其运作原理,从兴趣爱好入手,从点滴做起,寻找突破口。你如果擅长文字,可以选择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你如果对视频影像有感觉,可以尝试抖音、快手、西瓜视频、腾讯视频号等平台,第一步先尝试内容发布出去,然后再从相关数据反馈做相关的调整,总之,每天做一点,点滴见效果。

(三)先打造专业品牌,后探讨盈利模式

作为电视民生新闻记者,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新媒体平台注册自己的新媒体号,然后自己经营,就如同你是电视栏目的制片人一样,时间长了,根据内容的垂直度,你的这个号就拥有了固定的粉丝群,在一定范围内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期,再探讨如何利用粉丝经济实现盈利模式。

(四)密切关注新媒体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搭上潮流快车

互联网新媒体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手段的跟进,其平台也在不断变化,如前几年是微信公众号火爆,近几年又是短视频平台受大众追捧,我们在转型做好内容的同时,要密切关注这种潮流趋势,也要做到与时俱进,随时转型。其实千变万化,最终离不开优质的内容,这正是新闻传播的永恒规律。■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民生传统媒体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