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奇迹·笨小孩》的叙事策略

2022-02-08 05:49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0期
关键词:笨小孩小人物奇迹

金 晶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奇迹·笨小孩》讲述了男主人公景浩与妹妹景彤相依为命、奋斗成长的故事。兄妹二人的母亲因心脏病去世,父亲抛弃家庭离开多年,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20岁的景浩带着妹妹来到深圳打拼。妹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景浩为了凑足手术费,四处寻找赚钱的机会,艰苦创业,在周围良人的相助下,最终创造“奇迹”获得成功。本文将从叙事主题、叙事模式和叙事语言三个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的情节画面,分析影片在主题表达、叙事模式设置、视听语言呈现方面的独特之处。

1 双重叙事主题表达:“奇迹”与“人性美”

《奇迹·笨小孩》演绎了普通小人物的悲喜故事,通过展现普通小人物在大城市从无到有的创业历程,引出“奇迹”主题,挖掘了普通群体身上的人性之美。主人公景浩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难,也遇到了人性的温暖,影片不仅表现了人物艰难创业的疼痛,还增添了温情和励志色彩。

1.1 “奇迹”

有一部分观者认为,“奇迹”是影片中男主人公景浩通过不懈打拼最终创业成功。文牧野导演在一次访谈中说道:“电影里的奇迹,就是面对困难的时候永远不放弃,相信自己能够追求到心中的幸福,其实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奇迹。”[1]由此可以看出,影片中的“奇迹”是人物在困难面前追求到的幸福,在困难来临时永不放弃,就是在创造“奇迹”。从影片主体内容来看,主人公景浩不畏艰辛追求幸福的动力是维持兄妹二人的生活,帮助妹妹在8岁前成功做完手术。为了筹集手术费用,他从一位20岁自我生存经验极少的青年,成为一家通信公司的创建者。

影片先将人物在大城市奋斗过程中的疼痛呈现在观众面前,把创业成功的“奇迹”作为故事的答案最后揭晓,在赞扬小人物不抛弃、不放弃奋斗精神的同时,突显了“奇迹”主题。片名中的“奇迹”与“笨小孩”形成了鲜明对比,片名的表层含义是“笨小孩”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深层意义则是歌颂普通小人物在大城市中永不言弃、追求幸福的勇气。

1.2 人性之美

“所谓人性,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共同的本性,如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和包容等。”[2]作为影视创作的永恒主题,人性在文牧野导演的《奇迹·笨小孩》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影片讴歌了普通人在艰难生存中的真挚情感,通过同情理解的笔触,赞扬了普通人身上的人性之美。

《奇迹·笨小孩》中的人性之美主要体现在“奇迹小队”的互帮互助上。主人公景浩在梁永成的帮助下,建立了简陋的电子元部件工厂,随后招进一批员工组成了“奇迹小队”。当景浩面临工厂交租和发放薪水的困难时,“奇迹小队”发声“不要薪水也可以,工厂的活可以拿回家分着做”,并帮助景浩兄妹补交房租。员工汪春梅遇到流氓挑衅时,“奇迹小队”一齐上阵,帮助汪春梅赶走了流氓;员工张超要举行婚礼时,小队成员齐心协力帮助张超成功举办婚礼;工厂面临搬运手机零部件的问题,张超的爱人驾驶起重机力拔千斤,帮助工厂解决了搬运问题。这些故事充分体现了“奇迹小队”面对困难时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的温暖,冲击了观众的内心,赞扬了善良美好的人性。

影片表达人性之美的方式不是单一地集中在某一特定人物身上,而是丰富多元地聚焦在普通群体身上,通过人物群像的善良行为讴歌人性的美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该影片迎合了当下观众的观影心态,也迎合了大众向往真挚和善良的心理。另外,《奇迹·笨小孩》在呈现小人物创业奇观的同时洋溢着浓浓的温情,是对现实社会中“真、善、美”的赞扬。

2 《奇迹·笨小孩》的多元叙事模式

叙事模式是导演组织影片的重要依据,《奇迹·笨小孩》运用了线性系列危机、隐喻性的空间对比和大团圆的结局,使得影片的叙事策略更加成熟完善,为现实主义情节剧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和借鉴基础。

2.1 线性系列危机的安排

文牧野导演在片长106分钟的电影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线性危机,在主人公不断化解危机的过程中,贴切地表达出小人物创造“奇迹”的主题,展现出主人公勇于拼搏、不畏艰辛的品格。

影片中的线性系列危机可以概括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影片剧情发展的前提,景浩为生病的妹妹筹钱做手术,到处寻找赚钱的机会但不断地碰壁,妹妹要在8岁前手术的时间限定增强了人物的行为动机。第二阶段是景浩了解到有一批残次手机翻成新货可以赚80万时,他贷款买下了手机,但恰逢遇上禁止手机翻新的问题,这条赚钱的道路被阻断了。第三阶段是景浩想到可以拆卖手机零部件赚钱,他经过一番追逐争取到了与大公司合作的机会,随后建立拆卖手机零部件的工厂,但同时面临交租和发薪水的危机,只能依靠蜘蛛人的工作发放薪水。第四阶段是去大公司质检手机零部件前工厂设备被偷,景浩为了追回设备而手指受伤,失去了蜘蛛人的工作。

影片通过上述线性系列危机的设置,促使主人公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突显出主人公在危机面前毫不畏惧的态度。跌宕起伏的系列危机营造出了紧张、激烈的氛围,增强了主人公创造“奇迹”的悬念感。

2.2 隐喻性的电影空间对比

电影是时空的艺术,电影空间不仅具有作为电影叙事中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功能,还具有超越背景环境的隐喻功能。《奇迹·笨小孩》的电影空间设置是将小人物生存的城中村空间和现代城市空间进行对比,以此突显城中村的小而暖和现代城市的大而冷,暗示“笨小孩”想要在大城市中创造“奇迹”,就要不畏艰辛,经得住“冷酷”城市的考验。

影片中,景浩兄妹生活的城中村空间是暖色调,包括热闹的街道、陈旧的房屋和拥挤的市场等,处在该空间的人物大都面带笑容,有着对生活的热爱,主人公景浩也不例外,其每一天都充满了活力,向着梦想不断前进。影片中对城市空间的展现多数使用冷色调,密密麻麻的灰色大楼和整齐划一的街道,突显了城市“冷酷无情”的特点,与城中村的温情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若城中村代表的是自然和平凡,城市代表的则是秩序和机会。对于主人公景浩来说,安逸地生活在小而暖的城中村是不够的,要想赚取足够的钱给妹妹成功做完手术,就要勇敢地踏出舒适区,走向极具挑战性的城市空间。

影片中城中村和现代城市两大空间,通过色调的冷暖和布局特点的对比,表现出了“笨小孩”和宏大城市之间力量的悬殊。这种悬殊的差距从表面上看对小人物创造“奇迹”产生了阻碍,但实际上激发了小人物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影片中可以看到,主人公景浩面临大城市中残酷的竞争时,就像是暴雨中不断向上攀爬的蝼蚁,不断地化解创业路上的重重困难,勇敢地向着威严冷峻的大城市迈进。由此可见,影片空间的对比不仅使得小人物意识到了现实与理想目标的差距,还激发了小人物的拼搏意识。

2.3 “奇迹”团圆结局的设置

大团圆结局是我国影视剧中比较常见的结局种类,符合我国观众期待的审美心理。“大团圆结局的出现是正文原则的体现和伦理信念的表达”[3],《奇迹·笨小孩》采用大团圆的结局模式,一方面增强了影片的“奇迹”色彩,满足了受众的观影期待;另一方面肯定了普通小人物的顽强意志,启发观众对自己当下的人生进行思考。

在观众看到影片结局之前,因为导演安排了一系列的危机,观众心中会产生主人公景浩是否会成功的疑问。同时,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会不自觉地拉近与角色的距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看到小人物景浩与妹妹面对数不清的艰辛与苦难时,观众心中会产生一种理想的期待,即景浩创业成功,所有困难都迎刃而解。大团圆的结局满足了观众这一心理期待。在影片结尾,景浩以公司老板的身份站在舞台中央时,“奇迹”出现了。此时,观众会通过小人物的欢乐与艰辛反思自身,现实生活不总是完美的,只有努力拼搏才有可能实现理想目标,这个圆满的结局给正在打拼事业的年轻人带来了鼓励和安慰。

3 《奇迹·笨小孩》的视听语言表达

视觉语言指的是能够传达思想情感,使观者获得影片信息的符号或手段,其中包括景别、镜头运动、构图、色彩、光线、造型等。《奇迹·笨小孩》这部影片的视觉语言,体现了文牧野导演较高的艺术水准,通过大小景别的对比、运动镜头的场面调度和励志音乐的灵活运用,形象地传递出了只有努力拼搏,才有可能追求到幸福的价值观念。

3.1 全景与特写的对立:深化“奇迹”主题

景别是导演进行画面构图的基础,不同类型的景别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景别有利于传情达意,能够为影片的叙事服务,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内容。《奇迹·笨小孩》为了突出奇迹效果,设计了大小景别对立的电影语言,展现了城市风光的宏伟壮阔与普通小人物的辛苦坚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种大与小对比,也为主人公创造“奇迹”埋下了伏笔。

具体到画面内容,一是以上帝视角俯瞰城市景观的大全景与台风中蚂蚁大特写的对比;二是深圳高楼的全景与高楼外擦墙的蜘蛛人的特写对比;三是大公司内部的全景与景浩兄妹居住的城中村的特写对比。通过这几个典型的景别对比,影片巧妙地将庞大的城市景观和渺小的个体联系起来,同时暗示着个体虽然在高楼大厦面前渺小如蚁,但是他们仍然有一股坚韧顽强的力量支撑着自己在大城市中生存下去。全景画面是城市、机会的代表,特写则是平凡、拼搏的代表,影片运用全景与特写的对比,把大城市和平凡个体这两种元素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没有产生突兀的感觉,还更好地突显了“奇迹”主题。

3.2 运动镜头调度:传达“奇迹小人物”的拼搏精神

“镜头的运动是镜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不同的镜头方式都有自己主要的表现功能,有些时候想呈现激烈的场面,运动的镜头是我们的不二之选。”[4]影片《奇迹·笨小孩》中的运动镜头调度,不仅呈现出了主人公景浩在大城市中奋斗的图景,还传达出了主人公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

影片中的运动镜头调度主要体现在三个场景中。一是景浩飞车赶往高铁与通信公司老总赵振昌谈判的场景,导演综合运用跟、摇、甩等运动镜头,生动地将“赶时间”的急迫感刻画出来。镜头一直跟着景浩的运动方向往前冲去,中间穿插摇镜头和甩镜头制造紧张感,直到出现景浩在高铁上的画面,紧张感才逐渐散去,这一场景的镜头调度形象地将主人公不放弃任何一个创业机会的精神展示出来。二是景浩帮助员工汪春梅解决问题的镜头调度,当景浩看到汪春梅的助听器掉到地上的瞬间,导演运用摇镜头加升格镜头,细致地展现了景浩帮助员工的镜头,赞扬了普通群体之间团结真挚的情感。三是景浩追赶偷工厂设备的卡车时,导演运用移镜头和摇镜头营造出了追车的惊险感,并用跟镜头记录吊在卡车边缘的景浩与小偷抗争的画面,展现了小人物在困难面前不服输的精神。

3.3 励志音乐:烘托“奇迹”氛围

“电影艺术通过感性结合理性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音乐艺术可以较为直接地在感性层面实现对思想情感的传递,使电影艺术受众获得较为直接的感官体验,实现对电影主题思想的精准认识。”[5]音乐可以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器官,并配合电影具体的画面内容,烘托出影片的情感氛围,加深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

在电影《奇迹·笨小孩》中,充满励志色彩的片尾曲《海阔天空》为“奇迹”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景浩站在好景通信2019年新品发布会的舞台上说“大家好,我是景浩”时,歌声混着舞台下众人的掌声缓缓响起,此时影片中的景浩手拿话筒站在聚光灯下的舞台中央,感觉像是要在台上演唱《海阔天空》,通过励志的歌曲,向台下的众人诉说自己创业路上的欢欣与坎坷。随着音乐的流动,镜头转变为台下“奇迹小队”成员的面部特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向着台上的景浩欢呼喝彩,此时音乐配合影片营造出了“幸福”感。随着歌词“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荡爱自由”,片尾出现了“奇迹小队”成功前后的合照,紧接着银幕中央出现“致敬新时代每一个拼搏奋斗的你,我们都是奇迹的创造者”的字幕,音乐结合的画面不仅赞颂了普通人拼搏、爱自由的顽强意志,还烘托了影片的“奇迹”氛围。

4 结语

《奇迹·笨小孩》作为文牧野导演的第二部剧情长片,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艺术呈现都较为成熟,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笔者认为该片运用的叙事策略贴合了影片的现实主义题材,通过“笨小孩”创业的故事,传递出遇到困境时不要退缩,经历风雨总会见到彩虹的关怀,在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上,给为生活努力奋斗的普通人带来了力量。

猜你喜欢
笨小孩小人物奇迹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什么构成了奇迹
“笨小孩”爱因斯坦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
奇迹并不存在
笨小孩的动物画展
小人物的大格局
上帝最爱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