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认为媒介技术的变革也伴随着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形态的变化[1]。在全媒体时代,各类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融合新闻报道出现并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新闻报道是融合新闻报道中的重要门类。随着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科技新闻报道中也出现了许多宣传航天事业的精品内容。从“胖五”“出圈”到如今多种形式科普航天技术,航天宣传为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航天宣传的报道形式和内容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虚拟技术在融合新闻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营造了近乎真实的模拟环境,让人感觉身临其境。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同一天,3名中国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进入天河核心舱,中国人民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除3位航天员外,我国空间站还迎来了一位特殊工作者——新华社数字记者、世界首位数字航天员小诤。这位数字航天员由腾讯娱乐、NExT工作室和新华社共同打造,旨在以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行的方法将“记者”派上太空,在打造的虚拟空间活动并进行航天空间的解说报道。数字航天员的出现,能够带来更加精彩的报道,更好地引导人们关注航天事业。
全媒体时代的航天报道不仅有数字记者,还结合了H5页面技术实现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我的星辰大海》是人民日报与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4月联合推出的互动H5作品。该作品总结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之路,展现了曾经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梅罗维茨曾说,决定与我们互动性质的,并非场所本身,而是信息流通的形式[2]。而媒介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促成了许多新旧情境的合并,也更能增强用户感知。
在这个互动H5作品中,手指每在屏幕上划过一次,就可以看到中国航天取得的一次进步或一次成功。这个不断滑动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航天不断进步的过程,进而让人们明白: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航天能取得现在的成就离不开背后的中国航天人的默默付出。整个作品转场衔接顺畅,文案浪漫又富有力量,整体与受众连通性强,增强了受众的体验感。作品最后以“选择属于你的那颗星”的互动形式结尾,受众可以选择生成自己的专属海报,体验专属于中国航天人的独特的浪漫,激发人们对航天事业的兴趣,进一步促进航天知识的推广宣传。
漫画在新媒体时代可以利用文字与画面的巧妙搭配以及分镜的合理运用,向用户更为轻松地传递航空航天类新闻。例如:漫画作者吾皇的白茶就于2021年6月17日在微博发布了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出品的祝贺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的漫画。在前3则,作者先用3个仰望天空的孩子们和吾皇、巴扎黑之间天真而充满幽默感的一问一答作为引子,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对话间巧妙地用孩子的视角将空间站比作“天上的家”,将神舟十二号比作孩子们心中能带他们去到“天上的家”的“神仙姐姐”。在第4则,“如果没有什么神仙带我们去太空,那我们就自己造一个!”这一句令人振奋的话语与被包裹在金色火焰中的神舟十二号相互结合,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最后,作者运用了留白,将叙述权交给了文字,表达了对接过程的艰苦和对此的美好祝愿。吾皇、巴扎黑看见孩子们被“神仙姐姐”带上天的惊讶、画中3个孩子暗示这次对接中3位宇航员等,都是漫画与新闻的互动,将人们从小对宇宙的向往与新闻事件很好地结合了起来。通过数字技术,新闻文本和科学知识不再是平面上的静态,而是被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各种用户喜闻乐见的媒介形式让用户与之积极互动。
在短视频新闻叙事模式中,叙事主题更加鲜明,亮点突出,而且一些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平台中粉丝基数较大,视频新闻传播范围广泛,与传统媒体相比,用户反馈更加活跃。神舟十二号版《达拉崩吧》是央视网快看频道于2021年9月17日上午推出的视频新闻。视频时长为3分28秒,改编自网络神曲《达拉崩吧》,视频音乐高燃活泼,容易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的眼球。改编后的歌词均与此次航天有关:开头在短短20秒的时间内回顾了中国航天的历史,然后插入了航天员音频,又介绍了3位航天英雄的身份,随后在歌词的推进下,用略带鬼畜、多次重复的方式介绍了此次家园的名称——建设中的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让人记忆深刻。以歌词的形式对航天新闻信息进行了精简,可读性高。这则视频中,在播放短短几句歌词的过程中便向我们展示了航天员完成任务、太空生活起居等画面,视频化的表达突破了传统报纸新闻长篇文字叙述的枯燥感,而且信息量被精简为“视频+歌词”的形式,简单易懂,顺应短视频潮流。多种呈现形式和多元化的内容使航天新闻报道更加通俗,对推动航天知识软科普和树立航天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中也可以看出全媒体时代航天报道的一些重要特征。
以往的航天报道,其科技内容难以使民众亲切感知,导致人们对科技报道敬而远之。而直播的出现,以其强烈的现场感和互动性赋予了航天报道新的生命力。“央视新闻”不仅对航天载人飞船的发射运作过程进行直播,也对航天员在云中的生活实时直播报道,设置各类话题热榜,如航天员的吃播、航天员为什么要隔离等有趣的话题,让普通民众都能够感受空间站里的氛围。
此外,在对航天主题和场景的宣传中,中国首位数字记者小诤在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上天之后在太空展开现场直播时,也真实感十足。影像中,小诤向观众介绍了中国和国际空间站各个舱段的功能、布置陈设,还拍摄了航天员出舱的全过程。从报道影像中看,小诤接近真人。这种“接近”不是说她的画风和建模多么复杂精细,而是她作为一个虚拟数据构成的存在,居然有丰富的面部微表情,还有不少微妙的肢体语言。根据其自我介绍,她将奔赴浩瀚星空,见证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太空故事,与未知相遇,讲述属于年轻人的科学故事。这意味着这名数字记者也将拥有更多成长的可能,她将承担载航天工程、行星探测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项目的“现场报道”。小诤主要是通过使用数字建模等游戏技术塑造人物形象、打造记者身份,通过第一视角来为大众展示“和平号空间站”。其具备的人的特点让她比文字显得更加亲和,让门槛极高的航天报道得到了生动形象的科普。
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形式极大增强了航天短视频新闻的可读性,是航天新闻软宣传收获粉丝的“秘笈”。神舟十二号的鬼畜短视频画面先后展示了航天员在太空舱完成任务、进行实验、吃饭睡觉、锻炼身体等画面,把以往晦涩、枯燥的航天新闻用生动、可爱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大大提升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短视频中也有“实验工作充实,出舱任务有两次”“太空家园天和核心舱布置好检修”等歌词,说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做了哪些任务,让观众在信息检索时有迹可循,起到基本信息介绍的作用。在此次神舟十二号短视频平台报道中,抖音中的主流媒体官方账号央视新闻等主动设置议题,发布相关话题。在合集中获得点赞近百万的内容多是展现以下具有生活性的内容:“好奇宝宝”汤洪波;这个敬礼来自我们自己的太空家园;揭秘航天员太空生活及太空“吃播”来啦等。这些生活性内容巨大的阅读量说明了情感性语言的重要性。
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提出,民族作为一种共同体,是人们想象、建构出来的。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各类媒体对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部分进行宣传,其中重点呈现了航天精神,使民众重温百年的艰辛之路,看到科技振兴的重要符号,了解我国航天已达到世界领先地位。这些有温度的报道形式,可以唤醒人民历史记忆,明白党与国家,社会与人民之间的密切联系,建立起具有深厚文化和情感的认同的民族精神。在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平台矩阵中,特别是短视频,依托技术进步,其新闻报道更贴近航天员生活,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在这场规模宏大的航天报道中,融合报道赋予了航天新闻许多积极的态度和报道角度。“在直播前,以家庭或集体为单位聚集的观众犹如要经历一场神圣仪式和‘洗礼’,心怀憧憬,被赋予了积极的态度和角色”[3]。
漫画尤其是条漫这一形式越来越受到年轻受众的追捧和喜爱,推动了整个新闻漫画的传播和发展。新闻工作者和漫画工作者的合作能碰撞出更多题材、形式和创意的火花,漫画与新闻的联动增加了新闻在不同受众间的心理接近性。新闻漫画考验着其作者的各方面创作功底,如果漫画文字与画面的搭配不当,会起到混淆视听、影响认知的反作用,反而不如单独文字报道或画面的传播效果。比如,部分漫画有内容过于冗长、语言过于简单、文字较多等问题,甚至部分漫画的画面有些粗俗,这些都不能帮助理解硬新闻。
视频新闻所表达的航天相关的信息较为琐碎,观众只能了解表面信息,不能了解深层次信息。而且由于短视频节奏太快,部分短视频还会运用快闪的形式,观众可能看不清所要传达的信息,极有可能记不住重点。形式和内容的碎片化也会造成接受障碍。例如,在互动H5作品《我的星辰大海》的页面中,出现了按年份排序的航天行业相关成就,人工提取的新闻的关键词需要观众在很短的时间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很难对新闻的主题进行记忆。短视频平台中,用户对于新闻内容浏览速度更快,习惯于按兴趣随意切换阅读内容,如果相关新闻的热度较少,用户就很难注意到,即使注意到也很难在匆匆一瞥中记忆报道重点,更难以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新闻漫画和短视频或者H5的创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科技新闻十分严谨,有着知识科普的严肃性,在宣传报道中不能出现模棱两可或误导性内容,故而航天报道不仅需要专业性极强的内容审核队伍,更需要对航天专业的画面和一些专业知识进行考证和研究。为了保证科技新闻的真实完整,漫画和短视频的内容制作都需要后期加工处理,难以在短时间内制作发行,不能适应新闻快餐化时代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
无论报道形式如何趋同,用户阅读科学新闻的主要目的仍然是获取有价值的科学信息。内容制作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有很大关系,“人工智能+媒体”的优势概括为“海量、高效、全天候的工作模式,对突发新闻可以快速反应、快速发布”。
就航天报道而言,迅速是一方面,但是真实、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媒体编辑不仅要对航天专业背景、一手数据和有关信息进一步加工,提高非专业用户对航天新闻的接受度,也需要把握可视化背后新闻的真实性。因此,编辑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自觉提升自己的专业性。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科技新闻传播与接收的关系实现了从用户内容生成向机器生产的转变,这就需要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航天新闻报道审核队伍。在人才培养上要加强资金投入,吸纳和育留大量优质的科技内容审核人才,以减少信息传播误差,增强航天报道的真实性[5-6]。
航天新闻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复杂、深奥的科学原理和晦涩难懂的术语。如果只是对科技知识进行文字游戏,照搬照抄,那就会陷入谁写谁看的尴尬情况。相关编辑应脚踏实地,化繁为简,化深奥为通俗,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科学的原理。在神舟十三号报道中一些聚焦于航天员生活细节的报道内容得到了用户的积极反馈,出现了“最牛吃播”“王亚平的太空马尾”“太空干饭人”等热门话题。这些接地气的描述和有温度的报道,是赢来无数好评和极高的关注度的关键。
在全媒体时代,读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有趣的故事更容易进入公共传播领域。数据新闻的讲述能力是数据新闻传播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科技新闻的重要价值因素。科技新闻与故事的结合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因此不仅要对文本修辞手法进行创新,更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新闻更加有温度,揭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揭示相关工作者的有趣故事,让航天新闻报道有力量。
记载中国航天前进的脚步,需要编辑以小见大挖掘中国航天人背后的故事,让读者了解那些不断投身于航天科技事业、不断为我们点亮祖国的星空的科学家们,了解在万千星辉的背后有多少奉献青春、挥洒热血的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