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2021年6月,全运会群众组五人制足球女子乙组(老将组)的比赛中,一支代表广东参赛的球队——湛江赤坎女足,拿下了全运会的第一块金牌。这支球队的成员,是一群平均年龄41岁、已经当了妈妈的退役球员,她们也被很多人叫做“妈妈足球队”。
对于她们来说,即便是在退役后又重返球场,多数情况下,足球也不得不为工作和家庭让步。但足球的确为她们的生活打开了一个出口,让她们得以在人生的多重角色里喘口气,然后拍拍身边同伴的肩膀,说一声:你也在啊,加油。
还差一名守门员
2021年4月,离全运会五人制足球女子乙组的比赛只剩两个月了,但汤静怡所在的球队还差一名守门员,她又想到了朱燕英。朱燕英是名出色的门将,生完二胎后,一直在家休养,很少出来玩。
汤静怡第一次打电话给朱燕英时,朱燕英一口回绝了。“这怎么可能,孩子这么小,我自己身体也恢复不过来。”这一年,朱燕英41岁,她知道,参加全运会可是要代表省里,和平时踢友谊赛不一样,得面对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量,搞不好会支撑不下来,还有可能受伤。
汤静怡碰了壁,球队的教练还有朱燕英的师妹也过去试了试,朱燕英被磨得没办法,说“我跟我爱人商量一下吧”。
家人会不会支持自己参赛,朱燕英其实心里没底。朱燕英的大儿子才3岁不到,小儿子也才4个月大,每三个小时要吃一次母乳。如果参加全运会,正式集训要一个月,出省打比赛也要十多天。足球和孩子,两者可能兼顾不好。
其实,决定参加全运会前,作为行政队长的汤静怡也有过犹豫。她47岁了,是队里年龄最大的球员。和其他队员一样,她也常常为平衡家庭和足球犯难。丈夫一直不赞成汤静怡踢球,觉得她“不照顾孩子,跑出去野什么呢”。
为了备战全运会,汤静怡每天偷偷跑十二层的楼梯,一次跑四五组。她拼命练脚部的力量,是想让自己没那么容易受伤,这样做“对家人才是负责任的,对比赛也是尽了全力的”。
球员庄美兰是做保安工作的,庞开新在一家电脑城做销售,为了全运会,她们也都做了权衡,向单位请了假。
“你跑慢一点,别那么猛”
犹豫再三,朱燕英最终还是同意了参加全运会。为了解决孩子吃奶的问题,集训期间,朱燕英的婆婆抱着孩子、坐20多分钟的车,来到球场边,等朱燕英中途休息时喂奶。后来,因为疫情,场地实行封闭管理,孩子不到半岁,还是断奶了。
朱燕英说,最终决定加入,是想圆姐妹们一个心愿。“她们第二次又来找我,是实在找不出合适的守门员了。”
在所有姐妹里,朱燕英结婚较晚,2017年才成立家庭,随后怀孕生子,“三年抱两个(儿子)”。谈恋爱时,朱燕英没怎么跟丈夫提起运动员的经历,有了孩子后,两人之间的话题也多是围绕着带娃。因为全运会,她才跟丈夫聊起过往未竟的梦想。
要参加全运会,谭华燕也得到了丈夫的支持。谭华燕从小文化课不好,但因为体育特别突出,全校都知道她。13岁的时候,谭华燕曾想过放弃踢球,那是外婆去世的前一年,老人劝她,家里穷,如果踢伤了,没钱看病怎么办?她听外婆的话,每天放学后就回家,看别的同学训练“脚痒”,也没再踢。那期间,她报名参加了区里的田径比赛,代表学校拿了三个项目的冠军。
教谭华燕踢球的老师知道了这事,就找到她家,做家访,鼓励她别轻易放弃。谭华燕家在农村,离训练场远,老师跟她说,没有单车是吧?我给你买。谭华燕妈妈一看谭华燕这么受重视,也鼓励她,就这样把她又劝了回来。这位老师后来成了谭华燕的丈夫。
生完孩子后的一个月,谭华燕就回到场上踢球了。妈妈在场边跟她说,你跑慢一点,别那么“猛”,谭华燕完全听不见,她的注意力全放在帶球上了,等下了场,才知道妈妈在喊什么。
谭华燕把这股“轴”劲也带到了工作里。去年,她拿到了本科文凭,成为了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兼副班主任,带一年级。每当班上的小朋友跟她说“老师好”,或是教师节收到花束,她的心里都充盈着成就感。每天中午学校11点05分放学,谭华燕都会在接送点等到11点30分,等所有学生都被家长接走后才离开。如果自己有事情要先走,她会给还没来的家长打电话。
给自己的快乐
2021年6月,全运会女子五人制足球(群众组)的比赛在贵州进行着。群众组女子足球项目是第十四届全运会新增设的,以县、区或县处级以下的街道、乡镇等为单位组队,老将组的报名年龄要求是从37岁到60岁。
由于产后恢复时间短,比赛又需要高强度、高密度的对抗,朱燕英腰痛得厉害,往往一场比赛结束后,腰都弯不下来,睡觉时也只能平躺。球员们各自带着新伤和旧伤,每场比赛下来,队医梁高哲都会为她们治疗、按摩,常常忙到凌晨1点钟。
四个月后,10月14日的晚上,汤静怡出现在赤坎区足球场。她1.55米的身高,短发,身材保持得很好。她正准备带孩子们训练。踢球的孩子中有不少是女孩,都还在上初中,她们也多数留着露耳短发,穿着运动服。湛江台风刚刚过境,女孩子们在雨中快活地奔跑,追逐着足球。汤静怡很快也加入其中。
上初中时,汤静怡因为跑得快、灵活,被教练选中,进入赤坎区的球队,后来又进入湛江市队。当时有个助教,觉得汤静怡有天分,对她要求比较严苛。“那时候我们一天有三练,放假特训的时候,早上5点到7点练,吃完早饭,8点到11点又练,下午就打比赛,打完又加练”。
高中毕业,同批的队友通过体育特招进了大学,有人去了暨南大学,还有人去了华南理工大学。但想到读大学就还要踢球,汤静怡放弃了这条路。当时有大学的老师打电话给她,说球队还缺一个中场球员,让她去北京打比赛,这意味着她可以就读这所大学。但对方打了两三次电话,她都拒绝了。
离开球队后,汤静怡开了家美容院。她也遇到了喜欢的人,走入婚姻,生了两个儿子。那段时间,美容院顾客和家庭占据了她生活的全部。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她坐在马桶上想,我是不是把自己给弄丢了?
“钱是赚到了,但不是自己喜欢的,每天重复一样的事情”,重新踢球后,汤静怡也重新选择了职业道路。她开了一家体育公司,创建了足球俱乐部,简单说,就是带孩子们踢足球、打比赛。“我们有赢有输,孩子每一场的进步,那种成就感不是金钱可以买得到的。”
到了小儿子这里,她鼓励他做家务,也带他去户外踢球。小儿子常常抱怨:妈妈,别的孩子摔倒了家长都会安慰,你总是跟我说“起来”。有一次区里举办足球赛,她让小儿子跟学校请了假去参赛,等比赛完再补缺的课。“正规的比赛不是天天有”,汤静怡说,足球能教会儿子太多从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汤静怡曾带过一个女孩子踢球,女孩技术表现很出色,但总是感到难以再进一步突破。有次打比赛,汤静怡发现女孩只顾着自己进攻,而不去参与团队的防守,就把女孩换下了场。女孩觉得委屈,问什么原因,汤静怡说,是你的态度出了问题,在自己脚下失的球,要自己追回来。女孩很快做了调整,那场比赛她们拿下不错的成绩,女孩也对汤静怡心服口服。
在“妈妈足球队”,汤静怡是踢得最疯狂的那个。她试过一周连续踢7场。她说,踢球时的体验就“像是回到了童年”。而那种纯粹的快乐,除了自己,别人给不了她。
编辑/李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