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铖
“别扔下我,我怕水。”
“你抱紧我,把眼睛闭上,没事的。”
2021年7月下旬,河南郑州遭遇特大暴雨灾害,陈素珍抱着一名患有心脏病的大姐,艰难地从几乎快被大水淹没的危房中逃离。而这之前,两艘冲锋艇都没能把这名大姐救出来,她已绝望地跪倒在地……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陈素珍就是其中一名。漫漫13年救援路,她作为福建省蓝天救援总队队长、厦门蓝天救援队队长,救援足迹遍布国内外,用爱心与勇气点亮生命,为受灾受困群众撑起一片蓝天。2021年11月,57岁的陈素珍获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
踏出家门,她随时准备牺牲
自从投身救援事业,陈素珍曾多次面对这样的疑问:“别人有危险跟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不过好你自己,干吗要这么苦?你一个女人,到底能救得完吗?”对此,她并不奇怪,在变成“女汉子”之前,谁还不是一个爱美的小女人呢?
陈素珍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早些年从事手机、净水器、茶叶等行业,除了照顾好生意和家庭,业余时间喜欢旅游、喝茶,还会从事一些公益活动,她常年留着一头及腰长发,喜欢穿古朴质感的中式长裙,生活安逸舒坦。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成了陈素珍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当时,她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灾区情况,整颗心都被揪了起来。“与其在这里哭得稀里哗啦,不如冲过去,哪怕去灾区搬搬伤员也行。”这个念头从脑海里一冒出,陈素珍就动身出发了。
然而,在成都市都江堰的一所小学,陈素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她既没有专业技术,也没有专业设备,不敢乱踩一步废墟,也不敢擅自动一块砖土。听到被困孩子无助地喊着:“叔叔阿姨,救救我吧!”陈素珍难过地蹲在地上号啕大哭。
灾区归来,陈素珍一直在思索:“我这么弱小,能做什么?又做了什么?”思来想去,她的内心明确了一个决定:筹建一支专业救援队伍。
万事开头难,陈素珍召集身边热心公益的朋友,救援队伍算是有了雏形。一支队伍,必须有一个响亮又有气势的名字,她突然想到,阴雨连绵的汶川灾区曾出现过一次久违的蓝天,带着满满的治愈感。“我们就叫蓝天,蓝天救援队。”陈素珍说,救援队伍就是要为受困者拨云见日,再见蓝天。
陈素珍腾出自己的净水器店铺,作为队伍的办公场地。起初,大伙儿的救援工作是去山上贴路标、去海边巡逻。渐渐地,一些游泳和登山爱好者加入进来,队伍慢慢地扩大。
陈素珍给自己取了一个好听的网名“水草”,希望自己像水一样纯粹、如草一般坚韧,队员们都亲切地称呼她“水草队长”。
救援工具、队员保障等都需要经费开支,陈素珍拿出多年做生意的积蓄。对此,丈夫很不理解,也不支持,导致婚姻岌岌可危。好几次凌晨救援结束,陳素珍都不敢回家,生怕吵醒丈夫,两人又为此闹不愉快。
欣慰的是,儿子和母亲都很支持陈素珍。2001年出生的儿子,小名叫西瓜,上幼儿园时就跟着陈素珍上山下海地巡逻,虽然不是很明白妈妈在做什么,但他看着妈妈认真的样子,小表情也跟着一脸严肃,东张张西望望。
母亲40多岁才生了陈素珍,她了解女儿,知道她热爱救援事业。那些年,母亲身体不好,陈素珍经常搬个小板凳,坐在母亲身边,一勺一勺地给她喂饭。母亲摸着女儿的头,一脸心疼:“一个女人,别让自己太辛苦了。”
为了不让母亲担心,陈素珍去救援时,常常会编一个善意的谎言,但即使女儿不说,老人心里也明白,女儿面临的是一场场生死考验。
有一次,陈素珍救援回家已是凌晨三点多,母亲房间的灯还亮着。她推门而入,母亲才长长松了一口气:“你这次去山里,天黑路远,我很担心。”陈素珍的嘴唇动了动,但还是把话咽了下去,其实她想说,“每次踏出家门,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这些话,直到母亲2012年去世,陈素珍也没说出口。那一年,对她来说是极其黑暗的岁月。母亲离去,婚姻破裂,她独自带着儿子生活艰难,遇到救援任务,出去十天半月是常有的事。儿子西瓜吃起了“百家饭”,不是被她托付给亲戚,就是放在救援队的叔叔阿姨家里。而房子和车子也陆续被陈素珍变卖,贴补救援队的开支。
亲亲儿子,妈妈很快就回来
2012年1月1日,元旦这天,儿子发起了高烧,陈素珍守着他,寸步不离。深夜时分,电话突然响起,有个人掉入深井,情况危急。她立即动身,想趁儿子睡着,速去速回。孰料,西瓜一骨碌从被窝里钻出来:“妈妈,我陪你去。”陈素珍被这句话戳到了软肋,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但时间不允许耽搁,她亲了亲儿子发烫的额头:“你还小,好好躺着,妈妈很快就回来。”
每次抛下儿子去执行救援任务,陈素珍虽然走得义无反顾,但心里带着沉重的亏欠感。“我是一个狠心的妈妈。”她常常这样自嘲,所幸,儿子特别懂事,小小年纪就学会照顾自己,从不让她操心。
有一年,福建发生特大洪灾,陈素珍来不及和儿子道别,赶往救灾现场。连续忙了两天两夜,她才有时间给儿子打电话。电话那头的儿子淡定地开玩笑:“我已经去同学家住了,不然等你想起我,我估计快饿死了。”
2013年,蓝天救援队正式在当地民政部门注册,它也是福建省较早的民间救援公益机构。随着时间推移,救援队伍日益壮大,曾经连旅游登山都嫌腿酸的陈素珍,在日晒雨淋的训练中学会了攀岩、潜水、破拆、医疗急救等技能,精通“十八般武艺”,只为多救一条生命。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灾害或意外面前,都有了“蓝天人”的身影,而在最前面冲锋陷阵的一定是陈素珍。
2015年4月24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陈素珍和队员发现一名中年妇女被压在废墟下,从一个狭小的洞口传出呼救声,一声比一声弱。时间就是生命,这个洞只够一个身形娇小的人进去,陈素珍毫不犹豫地决定只身营救。
“不行,你是队长,要坐镇指挥的。”队员的劝阻并不能让她动摇,废墟下九死一生,她不允许自己的队员以身犯险。
余震不断,全副武装的陈素珍钻进洞口,里面漆黑一片,尘土飞扬,她摸索到中年妇女的胸口上压着一块大石头,她一边搬开石头,一边努力扩大空间,方便救援。陈素珍心里十分清楚,任何一次余震,都有可能把她和中年妇女一起活埋在废墟里……
二十多分钟后,陈素珍在队友的协助下,救出了中年妇女。数天后,蓝天队员们圆满完成任务,归国之时,那位中年妇女来送行,特意学了几句中国话:“感谢中国,感谢蓝天。”
一边照顾儿子,一边带领救援队的日子,对于陈素珍一个女人来说,酸甜苦辣全在心头。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长柄村的杨先生。两人相识相知,最终走到了一起。“我是做救援的,常常说走就走,可能还会有生命危险……”面对陈素珍的顾虑,杨先生给了她满满的安全感:“这辈子,你去哪我就去哪,你去救人,我也去救人。”
志同道合,让这对夫妻的心紧紧贴在一起,他们既是亲密无间的爱人,也是患难与共的战友。2018年8月,广东汕头遭遇水灾,陈素珍带队前往,杨先生也加入其中。见到被困的老人,杨先生第一个冲过去背,陈素珍看着丈夫被雨水和汗水浸透的背影,感动之余,浑身也仿佛有了使不完的劲儿。
一路上,杨先生除了积极救援,就是保护妻子。一次,两人坐在救援艇上,突然一阵大风刮来,他立即护住妻子,怕她被风吹走。一旁的队员打趣道:“咱们水草队长可是见过大风大浪的。”
生死救援,以蓝天之名致敬生命
救援工作緊锣密鼓,洪水冲天,寸步难行,逆流而上,转移群众。很多时候,陈素珍带给被困群众生命的希望,而被困群众也在深深感动着她。一名被洪水围困的80多岁老奶奶,获救的那一刻,拉着陈素珍和其他队员的手,老泪纵横地喃喃道:“我一个老人,怎么能让你们这么辛苦,大老远赶过来救我。”陈素珍鼻子一酸,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老人轻抚自己的那一刻,她仿佛感受到了母亲的手……
让陈素珍意外的是,当他们把一名患有高血压的老大爷救出来时,老大爷一把拉住她的胳膊:“水草队长,你是蓝天救援队的,我记得你!”原来,早在2013年8月,汕头也发生洪灾,陈素珍带队赶来救援,当时这名老大爷就是被救群众之一。
人心换人心,这是一种怎样的缘分,让陈素珍连救了老大爷两次。每次当自己遇到困难,迷茫徘徊的时候,她就会想起这位老大爷,想起无数名被自己救出困境的人。一个女人,为什么要这么苦?陈素珍在一场场生死救援中找到了答案:“虽然这些人和我无关,但既然走了这条路,生命就和我息息相关!”
2019年底,陈素珍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她感言:“救灾一线,我见到过无数党员为了拯救人民生命财产挺身而出。他们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我志愿加入党组织,成为守护百姓的一面旗帜。”
陈素珍投身救援一线十三年,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青海玉树地震、云南昭通彝良地震、甘肃定西岷县地震、四川芦山雅安地震、四川九寨沟地震、云南盈江地震、斯里兰卡洪灾、福建泰宁泥石流、江西抚州洪灾、福建闽清洪灾、广东汕头洪灾、河南暴雨……都记录着她所向披靡的英勇模样。
母亲是最好的榜样。如今,儿子西瓜已在福建泉州读大学,独立而优秀,如果有时间,他也会参与救援工作,自封是蓝天最“老”的队员,因为从幼儿园时就加入了。
至今,蓝天救援队全福建省登记在册的成员有两千多人,志愿者约五千余人,已是一支包含山地救援、海上救援、城市救援和心理救援等多项目的专业队伍,成员中有医生、律师、建筑师、教师和大学生等。
救援从不收费,救援队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捐赠等。为保证队伍正常运转,陈素珍重启茶叶生意,用收益补贴救援队。
以生命赴使命,陈素珍越来越感觉到,比起等待他人救援,每个人更重要的是学会防护和自救。一有时间,陈素珍就忙于安全宣传,比如地震逃生、野外生存、防踩踏等,她希望人人都能自救,人人都能做灾难第一响应人。
对此,丈夫杨先生全力支持妻子。夫妻俩打算在长柄村建设一个安全教育馆,辐射周边的企业、学校和村居,帮助大家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的意识。
多年无悔付出,陈素珍收获荣誉无数,全国第八届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志愿者,荣登中国好人榜等等,而她最喜欢的头衔,还是大伙儿亲切地称她“水草队长”。
人如其名,陈素珍就是一株在灾难中修炼成长的水草,在鲜血、山野、废墟面前,坚韧而无畏。每次执行任务归来,陈素珍和队员们虽然很疲惫,但内心十分满足,因为这一天又挽救了几条生命。闲暇之时,他们会唱起自编的队歌:生命的赞歌在蓝天回荡,生命的乐章在碧海奏响,我们是光荣的蓝天队员,搏击海浪,我愿是一缕阳光,用生命照亮生命……
致敬,我们的平民英雄!谢谢你,为老百姓拼过命的“水草队长”。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陈素珍的这一身制服蓝。
编辑/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