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研究

2022-02-07 14:44王锐
收藏与投资 2022年1期
关键词:损坏保护措施文物

摘要: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对考古的兴趣愈发浓厚,与此同时,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问题也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将立足实际,对考古文物保护的现实意义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以及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希望借此不断提升文物保护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考古事业的可持續发展。

关键词:考古发掘;文物;损坏;保护措施

文物是古代留下的珍贵遗产,是研究历史、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人们对考古的认识仍不够充分,出现了考古文物保护工作滞后的情况。文物长期埋藏于地下,尽管文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所处环境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动态平衡,文物尚可保持形貌不变。但文物被发掘出来,极易受周围大气环境和温湿度的影响,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这显然不利于后续的文物保护和文物利用。所以做好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一、考古文物保护的现实意义分析

(一)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明确指出: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想象力,它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世界的艺术瑰宝。文物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保护好文物,才能让国人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从中汲取养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与发扬下去。

(二)有利于推动考古工作深入开展

社会快速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环境污染、违法盗墓、文物买卖等诸多负面因素,给国内的文物保护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对此,当务之急便是妥善处理文物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彰显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考古发掘工作、文物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国内文化多元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对考古与文物的认知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众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高于以往,如今许多考古资料也被纳入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内。新时期,唯有保证文物保护工作的时代性和传承性,将其视为“活着的文化遗产”,才能深度挖掘考古文物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维持中华历史文化的完整性,丰富国内的文化体系。

二、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论述

需要注意的是,文物考古和文化保护均是文物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

首先,文物考古是文化保护的基础。在文物考古过程中,现场发掘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新时期,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文物保护范围不断拓宽。当务之急,不仅要对发掘出来的文物进行保护,还要预先考虑没有发掘出来的文物,在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不惜暂缓发掘,等待最佳的发掘时机。

其次,文物保护是文物考古工作的基本原则。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国内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变得更强,文物保护方式日趋先进,保护范围日益扩大。在当前的文物考古工作中,文物保护工作也囊括其中,文物考古不再是单纯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要以文物保护为基本原则,对文物进行保护性发掘。

最后,文物保护与文物考古相互影响。文物保护和文物考古二者相辅相成,在进行考古发掘时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可以有效减少对文物的损伤,并使文物信息得以保存,这对日后考古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考古研究工作,可为文物保护提供支持,进而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分析

(一)温湿度变化

考古发掘后出土的文物,对保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十分敏感,若温湿度变化较大,则极有可能受损。湿度的变化会让文物结构产生收缩,譬如刚出土的漆木器文物,看起来外观良好,但实际上表面存在大量的微裂纹。环境中的温湿度若不稳定,就会使漆皮起翘,木质胎体开裂,严重时还会导致漆皮和胎体相脱离,材料中可溶性盐的潮解结晶反应,会使漆木器文物的纤维结构断裂。若环境温度过高,漆木器长期失水,就会出现收缩、开裂、漆面严重脱落的情况。

(二)微生物侵蚀

刚出土的文物,自身带有一定色泽,但若长期裸露在空气中,外表颜色就会慢慢加深。出土文物变色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是微生物变色,其二是化学变色,其三是物理变色。在考古发掘现场,一般的墓葬都有着良好的封闭性,文物长埋地下,不会出现微生物变色的情况,但出土后,环境中微生物较多,微生物色素和微生物分泌物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会使文物变色。

(三)害虫蛀食

因为文物中含有有机成分,便会吸引害虫,可能对文物造成严重影响。需特殊注意的是,害虫的幼虫对文物的破坏是最大的,幼虫蛀食会严重破坏文物结构。

(四)酸性介质

随着国内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大气污染问题却愈演愈烈,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氧化物较多,在与空气环境中的水分子相结合以后,生成腐蚀性酸,可能严重腐蚀文物,使文物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酥解和粉化现象。

(五)空气氧化

在潮湿的环境下,空气中的氧气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被分解成新生态氧,进而出现光氧化反应,新生态氧会使有机物被氧化,时间一长,就会使文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发黄、发脆现象,还会和水分子结合形成过氧化氢,对金属类的文物造成破坏,进而使文物出现褪色、变色等情况。

四、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原则与程序

(一)原则

首先,在对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进行保护时,不能改变文物的原貌,无论是文物的形状、结构、材料、颜色,都要使其保持原本的状态。将文物的本来形态和制作工艺,与文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反映文物的文化特征。

其次,在进行考古发掘时,不仅要保护文物的原貌,同时也要保护好遗址的原貌,才能在现场对文物进行保护处理,更有助于现场取样,为后续的文物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因为出土文物具备不可再生性,为了保护考古发掘现场,将文物的受损程度降到最低,在进行文物保护材料的选择时要慎重,使用的保护材料要尽可能与文物本身的材质相同,材料性能要达标,且具备良好的耐久性,才能实现文物的長期保存。

(二)程序

第一阶段:前期调查。在对文物进行考古挖掘时,工作人员要详细调查和勘探遗址现场环境、周边环境,通过查阅当地人文资料和历史资料,掌握相关历史信息,对文物埋藏环境进行深入调研,对温度、湿度进行监测,为后续的文物保护方案制定奠定基础,督促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的进度。

第二阶段:方案制定。工作人员要按照所掌握的各类信息,分析潜在问题,经过详细讨论后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在此期间还要为文物保护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设备、材料;在明确工作人员的任务后,要求工作人员在维持文物原状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使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不受影响;要加强对考古挖掘现场的管理,对考古挖掘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加强管制,避免文物和遗址遭到破坏;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增强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使文物保护工作得到落实;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各显其能,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内在价值。

第三阶段:建立临时库房。一般来说,考古发现有重大价值的历史文物不多,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些杂物,针对这些杂物不必浪费太多时间,要在这段时间内尽快建立临时库房,给即将出土的珍贵文物提供良好的保存空间与环境。

第四阶段:资料获取。在对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进行保护时,要提前做好资料获取工作,最重要的是文物出土的影像资料,影像资料可以将文物的真实信息、人文信息和历史遗址完整地展现在历史学者和观众面前。考古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文物进行科学的信息提取,在将文物运送到临时库房之前,做好文物的编号、登记、测绘、拍照等工作,对于受损严重需抢修的文物,要使用专业摄像设备对文物保护处理的全过程进行拍照和录像,尽可能地保证出出土文物的完整性。即便没有亲临现场,专业研究人员同样可以调阅此类资料,对现场文物的出土情况加以了解,为后续文物保护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第五阶段:文物提取。文物在刚出土时,存放条件相对简陋,周围环境因素也不稳定,尽管可以送至临时库房,但提取过程比较复杂,其间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文物表面清理和结构加固等工作,之后将出土文物快速、安全地转移到临时库房。

第六阶段:库房保护。在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要将出土文物包装起来,包装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文物受损,要竭力使每一件文物都维持在最佳状态,使之可以充分反映其所处年代的历史信息和工艺手法。文物包装要尽可能地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进行,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从临时库房运送到实验室的这段时间内,将外部环境对文物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五、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

(一)遮光保护

一些新出土的文物比较怕光,此时要使用塑料袋对文物进行遮光处理,阻挡可见光。隔离紫外线,降低对文物的损害程度。此类方法成本低廉且容易操作,可在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普及。

(二)温湿度控制

考古工作人员要对考古发掘现场的温湿度予以监测和有效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刚出土的文物,其含水率很高,要将这些文物放置在清水中浸泡;对于含水率低于100%的文物,在其出土时应尽可能地使其和原有湿度保持一致,之后在通风干燥处进行保存,必要时可使用干燥剂,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使用硅胶类干燥剂,因为此类干燥剂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且无气味,对文物的影响也很小。

(三)密封操作

文物在出土之后很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再加上灰尘、微粒、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的化学性质各不相同,所以会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要防止出土文物直接接触空气环境,可使用保鲜膜对出土文物进行密封处理,保留一定的缓冲空间,直至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后再解除保护膜。

(四)虫害防治

1.步骤

第一,工作人员要对考古发掘现场进行详细勘察,确定造成文物虫害的主要成因,对虫害现状和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详细分析。第二,工作人员要对危害文物的有害物种予以分类,做好鉴定工作,如实了解虫害详情,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害虫灭杀方案。第三,工作人员要在实验室内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确定药剂用法和用量,明确药剂可能对文物造成的影响,进而总结出最佳的防治方案。第四,在一系列的现场实验后,按照害虫的具体情况选择用药次数和用药手段,将害虫对文物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第五,必要情况下可架设保护网,阻绝害虫,防止害虫侵入,还要定期跟踪监测和观察,实现根治害虫的目标。

2.方法

第一,工作人员要了解出现的文物虫害类型,借助害虫自身的生物特性进行恰当的施药防治,通过药物改变害虫的习性,使害虫逃离文物所处的环境。第二,针对一些封闭且局部可控、整体可控的环境,工作人员可利用化学药剂的特性,通过大面积喷洒药物对害虫进行熏蒸防治。第三,在遗址范围内分区、分块地设置药物条带隔离区,由此消灭爬行害虫。第四,利用害虫的生物特性与生活习性,选择害虫偏爱的食物、气味等进行诱杀。第五,除了灭杀害虫以外,工作人员还可通过加装防护网的方式隔绝害虫,清除文物周围的杂草,另外还要调整夜间照明亮度,避免害虫因趋光效应而聚集。

(五)氮气保护

氮气常用于食品保鲜、中西医储存和塑料生产等行业,近些年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得到了大面积应用。譬如,房山寺石经回藏便使用了氮气保护措施,防止文物被风化;湖北博物馆荆州尸体也是用氮气进行保护的。故宫博物院和相关科研机构一同研制出了空气制氮机,此设备小巧且易使用,可直接借助空气制氮,为考古发掘现场的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刚出土的文物可以和空气、水分等相隔绝。在进行考古发掘时,对出土的金属类文物、纺织类文物、纸质文物、木质文物、陶瓷类文物,均可使用氮气保护,最大限度地保障文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这两项工作均是当前文物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内文物研究事业的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考古发掘现场进行文物保护时,要清楚地认识到温湿度变化、微生物侵蚀、害虫蛀食、酸性介质、空气氧化等对出土文物造成的损害,工作人员要秉承基本的文物保护原则,按照具体的文物保护程序加以操作,并细化文物保护措施,通过遮光保护、温湿度控制、密封操作、害虫防治、氮气保护等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水平,使文物历史价值、人文价值不受影响,为日后的文物研究、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王锐,1986年生,女,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考古发掘、文博。

参考文献

[1]汪中焰.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理念与现状[J].神州,2020(13):35.

[2]王玉林.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重要性与科学性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7):223-224.

[3]万秀珍.论榆阳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3):106-107.

[4]王芳.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整体提取技术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7):162-163.

[5]梁宏刚.考古现场出土文物清理与保护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上思县出土三合土棺的室内考古清理与文物保护为例[J].南方文物,2017(4):256-264.

猜你喜欢
损坏保护措施文物
保护措施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锅炉受热面损坏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数字档案安全性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诌议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