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颖
疼痛是骨折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不仅会引发患者躯体出现诸多的不适,还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骨折进行护理,以缓解疼痛。
镇痛护理
骨折固定镇痛
骨折移位会导致疼痛加剧,因此,确保骨折处稳定是减轻疼痛的关键。为促进骨折处稳定,可采用手术内固定法或支具、石膏等外固定法对骨折处进行固定。固定过程中,需注意觀察肢体外固定的松紧度。若支具、石膏等固定过紧,合理调整固定器具的松紧度,以免过紧影响患肢血运,从而加重肿胀和疼痛。
患肢制动镇痛
患肢制动可促进静脉回流,避免肿胀持续加重,有效缓解疼痛。尤其是足部骨折或踝关节骨折,若患肢持续下垂,会导致患肢肿胀及疼痛进一步加重,因此需指导患者抬高患肢并制动。
冰敷镇痛
骨折后前两天可采用冰敷镇痛,不仅能有效预防患肢局部肿胀加重,还能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药物镇痛
可遵医嘱适当应用中枢性的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进行止痛,如依托考昔片、塞来昔布胶囊等。另外,也可遵医嘱下外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膏或跌打药油。
心理护理
骨折后,受患肢肿胀、疼痛和功能受限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烦躁等负性情绪,这会加重其躯体不适和疼痛。对此,需要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在实施心理护理前,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若患者因躯体不适和疼痛出现负性情绪,可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如果疼痛程度较轻,可采用聊天、播放音乐、看电视、看书、看小说等方式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如果疼痛程度较重,遵医嘱为患者提供相应的镇痛药物。若患者因担心预后而出现负性情绪,需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预后信心。在心理护理过程中,需采用“相信你可以”“你一定会好起来的”等激励性正向语言与患者沟通,不仅能振奋患者精神,还能对患者心理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辅助放松与按摩护理
骨折后疼痛多是因为伤口扯动、肌肉产生紧张感所致。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经常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放松,做一些简单的放松训练,如呼吸放松训练、肌肉放松训练等。呼吸放松训练做法是:让患者保持舒适的躺姿,指导其向两边自然张开两脚,一手置于身体一侧,一手置于上腹部,缓慢地用鼻深吸一口气;然后,深而慢地将吸进的气体呼出;吸气和呼气之间有一个短暂的停顿,并用置于腹部的手感觉腹部的涨落运动。肌肉放松训练包含了头部放松训练、躯干部位放松训练、手臂部放松训练、腿部放松训练等。由于骨折多发生四肢,故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手臂部放松训练、腿部放松训练。进行手臂部放松训练时,先将右手伸出,握紧拳,使右前臂紧张;再将左手伸出,握紧拳,使左前臂紧张;然后,伸直双臂,两手同时握紧拳,使手和臂都紧张。上述各项紧张动作做完后,均需维持片刻,再放松。进行腿部放松训练时,先将右腿伸出,向前用力蹬右脚,像蹬一堵墙,使右腿紧张;然后再将左腿伸出,和右腿一样操作。通过以上放松训练,不仅能减轻患者疲劳,还能放松肌肉,从而有效缓解骨折处疼痛。另外,还需定期为患者按摩患肢,促进血液循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肢疼痛。按摩时需注意保持动作轻柔,速度缓慢。
环境护理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患者身心放松,起到缓解躯体疼痛的效果,如保持居室内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柔和。建议温度控制为20℃~22℃,湿度控制为50%~60%,并尽量降低居室内的噪音。
饮食护理
良好的营养补充能有效缓解骨折给躯体带来的不适和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饮食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及所处骨折周期的不同,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和方案。一般情况下,在骨折早期(骨折发生后1~2周),应给患者进食鱼汤、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不可过度进食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肥腻滋补类食物,不仅会延长病程,导致骨痂生长迟缓,还会对关节功能的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在骨折中期(骨折发生后3~4周),从清淡饮食转为补充高营养饮食,可在骨折早期饮食的基础上增加骨头汤、动物肝脏、田七煲鸡,以及富含钙质、蛋白质及维生素 A、维生素D等食物,不仅能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还能起到祛瘀生新、和营止痛、接骨续筋等作用,从而减轻疼痛和加快骨折愈合。在骨折后期(骨折发生后5周以上),可给患者进食猪骨汤、老母鸡汤、羊骨汤、炖水鱼等,一方面能进一步加快骨痂生成,另一方面能促进骨折部邻近关节恢复自由灵活的运动,有助于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
压疮预防护理
受营养流失、长期卧床等因素的影响,骨折患者易发生压疮,不仅会加重躯体不适和疼痛,还会延长预后康复周期。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如定期给患者进行翻身,以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而发生褥疮;或定期给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另外,还需定期给患者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局部皮肤干净干燥等。
功能锻炼护理
患者进行适宜强度的功能锻炼,不仅能有效缓解骨折带来的疼痛,还能加快骨折愈合。骨折后早期,受躯体疼痛的影响,不少患者不敢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此,护理人员或家属需给患者讲述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消除其顾虑,进而积极参与功能锻炼。在功能锻炼过程中,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早期锻炼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而是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若在锻炼过程中伴随显著的疼痛,需及时停止,待疼痛消失后再恢复适当的锻炼。切勿过度进行功能锻炼,以免骨折处出现新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