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殿波
京剧是什么?每每有中小学或幼儿园的小朋友问起这个问题,老师们总是一脸严肃地告诉他们,京剧是国粹,是一门高深的舞台艺术。
确实,京剧艺术是中国独有的,就像大熊猫一样,而且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可是,这样的回答,往往事与愿违,不但不能促进孩子们对京剧的认识和理解,反而让他们对京剧望而却步。孩子们觉得,既然京剧如此悠久又“高深”,那咿咿呀呀的唱腔肯定很难懂,干脆就不要听了。所以,虽然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中小学和幼儿园在努力推广京剧艺术,但真正能达到欣赏目的,让这门艺术走进孩子们心里的却不多。
最近,我看了一本由著名京剧演员史依弘和画家洛齐联袂创作的绘本——《给孩子的京剧》,对京剧的认识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自己偶尔也会欣赏一下京剧艺术,但是对京剧的角色、表演、服饰、脸谱并没有什么认识。《给孩子的京剧》努力从孩子欣赏的视角介绍京剧,用绘画和言简意赅的知识点,不但让我很快熟悉了京剧中生旦净丑四种角色,还理解了唱念做打四种表演形式,更重要的,是让我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认识那些千奇百怪的脸谱,五颜六色的戏服,以及舞台上的各种道具和乐器,一下子让我对京剧异常亲切起来。看完这本书,自己甚至也想和孩子一样拿起画笔,给那些脸谱涂上自己喜欢的各种颜色!
记得我小时候偶尔也会跟着长辈去看戏,只要听到老生咿咿呀呀地唱个没完我就想睡觉。当然也有自己喜欢的,就是一帮人拿着刀枪棍棒出来打打杀杀的时候,那些和我一样坐在大人旁边恹恹欲睡的孩子们一下子就来了精气神,看着台上演员那一招一式,踢腿、亮鞋底、抖靠旗、提下甲、鹞子翻身,忍不住也想跟着比划两下子。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秦怀玉的年轻武将,单枪匹马杀入重围去解围城之困,结果城里的大花脸不但不让他进城,还指使着他围着四个城门杀过来杀过去,英勇的小将军没被番兵番将杀死,却差点被自己人折腾死,把我们这些观众也气个半死,恨不得把大花脸千刀万剐。台上演员花枪耍得棒极了,引得台下观众不断大声叫好。大概这是让我童年里唯一一次自始至终都没有打瞌睡的一出戏。
后来电视机普及了,现场看戏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虽然很多著名京剧被拍成了电影,却也几乎不看。只有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听的几段京剧选段,让我印象深刻,那些或灵动或沉稳的唱段有时还能哼上几句。比如《春草闯堂》中那段《薛公子他本是相府东床》虽然是花旦所唱,自己这个大老爷们儿却觉得特别有趣又有味。
“薛公子他本是相府东床,与小姐定姻缘未拜花堂。
老相爷千挑万选才选上,早晚必中状元郎。
今日里公子把华山上,路见不平把人伤。
我小姐闻报心难放,小春草奉命闯公堂。
公子仗义应嘉奖,吴独做恶死也应当。
慢说你敢施刑杖,只要你动一动伤一伤,怒恼了老丞相,
管叫你摘掉乌纱、脱去红袍、交出金印、罢职丢官无下场!
话已说完不多讲,任凭尊便你要细思量!”
唱段虽然不长,但婉转高亢的唱腔与舞台上春草活泼灵动的身段相得益彰,即便没有看过整出戏,但是也有着强烈的代入感,知道春草是跟官老爷据理力争,想办法保全侠义的薛公子。还有那段《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虽然好长时间都不知道出自哪出戏,但因为特别好听、耐听,从唱词中又能听出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所以非常喜欢。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
刘备本是靖王的后,汉帝玄孙一脉留。
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
白马坡前诛文丑,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
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矛惯取咽喉,
鞭打督邮他气冲牛斗,虎牢关前战温侯,
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
这一段唱腔虽然慢悠悠,但是别有一番滋味,刘关张和赵云、诸葛亮等人物特点通过寥寥数语就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正是这些唱段让我对京剧逐渐产生了兴趣,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整出的《春草闯堂》和《龙凤呈祥》,看完后不由自主地感慨,不看完整出戏真的不知道京剧的妙处在哪里。
导演过电视剧《大宅门》的著名导演郭宝昌先生就是一位知名的京剧票友,他以自己的理解写了一本聊京剧的书——《了不起的游戏》。他认为,京剧虽然是一种戏剧艺术,但完全不同于西方戏剧。看西方戏剧,观众是不能发出任何声音的,而看京剧则不同,观众看到精彩之处可以大声喝彩,看到表演差劲儿还可以喝倒彩,这就形成了京剧中观众和演员“观演一体”的文化游戏,让“游戏性”成为京剧审美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练歌房唱卡拉OK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一起点唱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一段,原因无它,就是这一段最适合进行角色扮演,普通人拿着话筒对着荧幕,都可以过一把饰演刁德一或阿庆嫂的瘾。大概这就是京剧的“游戏性”在我们生活中最好的体现吧。
不常看京剧的人可能不知道,在大多数京戏里,都会有一两个丑角,丑角的脸谱基本都是在眼睛周围画一圈白,所以舞台上哪个是丑角一下子就能认出来。郭宝昌说,京剧生旦净丑的“丑”角,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幽默感,而且,京剧中的丑角还可以和观众互动,最能体现京剧的“游戏性”,让京剧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确实,看了京剧中的丑角表演,相信好多人都会拍着胸脯说,幽默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直蕴藏着深刻的幽默。
京剧大多都是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改编而来,既有帝王将相的故事,也有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每一个京剧故事,都蕴含着“仁义礼智信”这一传统文化,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让校园里的孩子们通过演一演京剧中的角色,唱一唱京剧中的片段,穿一穿京剧中的戏服,画一画京剧中的脸谱,就可以让他们沉浸在这一先辈给我们流传下来的最了不起的游戏中,在美的享受和玩的乐趣中对京剧生发喜爱之情,在亲身接触和感受中体会京剧的魅力,从而激发和吸引他们逐步走入京剧艺术的殿堂,在美的感受中陶冶情操、塑造价值。
京剧究竟好在哪儿?郭宝昌说答案就在“游戏”二字。理解了京剧“游戏”的这个特点,或许我们在中小学或幼儿园推广普及京剧艺术就不是什么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