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
—— 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

2022-02-07 14:29周虹李慧
科学咨询 2022年23期
关键词:生源价值观大学生

周虹,李慧

(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49)

一、研究概况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课题组对内蒙古工业大学260名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男生为178人,女生为82人;蒙古族为75人,汉族为164人,其他民族为21人。样本中城镇生源的学生比例为53%,47%为农村生源的学生。共青团员比例为98%,课题组还在2016年和2017年分两次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追踪访谈。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课题组使用自编的大学生价值观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46份,有效率为95%。涉及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五个维度,本文主要围绕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两个维度展开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问卷研究在研究中的信度达到0.85以上,满足了问卷的信度要求。

表1 大学生价值观问卷信度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经济价值观

在“影响一个地区或国家贫富的主要原因”问题上,学生选择排在前几位的有“国民素质”“经济制度”“自然资源”。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的学生略有差别,城镇生源的学生选项排序是经济制度占38.9%,国民素质占27.8%,自然资源占13.6%。农村生源的学生选项排序是经济制度占36.4%,自然资源占23.2%,国民素质占18.7%。由此可见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的学生都认同经济制度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地区贫富的重要性,但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选择上略显差异。城镇生源的学生更看重国民素质的提升,国民素质不断提升,表现为国家与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农村生源的学生则更认同自然资源的作用发挥,内蒙古地区的煤炭、铜、铁、锰、金、银、稀土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拉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使得农村生源的学生更认同自然资源对地区富裕程度的影响。

在对“劳动神圣”这一观点的看法上,城镇生源学生有63.5%选择了同意,有25.3%选择了完全同意,还有11.2%持反对和不清楚的态度。农村生源学生有61.7%选择了同意,有28.4%选择了完全同意,还有9.9%持反对和不清楚的态度,这表明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学生看法基本相同,绝大部分学生对劳动还是持肯定的态度,认同劳动创造世界,但也有部分学生持模糊和困惑的态度,他们认为社会中有一些人是由于其祖辈拥有充裕的货币资本或房屋厂房等固定资产,由其继承后过着富足的生活,并不是通过踏实劳动来实现人生价值和改变自己的生活,因此在选项中反映了出来。

在日常消费方面,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学生呈现出差异,城镇生源63.2%的学生选择了“花钱事前没有计划,喜欢就会消费,经常会入不敷出”,城镇学生看到喜欢的商品即使不需要,没钱也会借钱买,花钱比较随意,不太考虑后果,消费支出更多花在了网络游戏、娱乐甚至轻奢商品方面。由此可以看到六成左右的城镇生源学生消费理念不合理,存在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心理,较少考虑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城镇生源学生“按计划进行消费”占15.7%,“能省则省”占21.1%,仅有不到四成左右的城镇生源学生消费前合理计划,不盲目消费,较为理智。农村生源则恰恰相反,选择“按计划进行消费”占到55.7%,选择“能省则省”占到26.8%,仅有17.5%的学生选择“花钱事前没有计划,喜欢就会消费,经常会入不敷出”。农村生源学生的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服装、电子产品和学习用品方面,体现大部分农村生源学生的消费理念务实,满足日常学习和生活需要,对日常消费提前进行规划,理智消费[1]。

(二)政治价值观

在“您对宪法、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规定”这一问题的看法上,56.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满意,39.9%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满意,2.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在对“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您认为能得到”这一问题的选择上,62.3%的学生认为得到了充分保障,34.6%的学生认为能够得到基本保障,1.5%的学生认为很少得到保障,1.6%的学生认为不太清楚。这体现学生对于我国宪法、法律对公民的权利、自由的规定,满意度非常高,同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权利和自由得到了切实保障。

在您所关注的国家政治问题上,学生关注度高的有“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权利和自由”“清除腐败”。学生均高度认同良好的社会秩序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民安康幸福的重要性,同时对社会上广大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社会公正和清除官员腐败问题也极为关注,认为腐败问题将会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政府的公信力。

对以上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得出,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是积极进取、文明健康的,有益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与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基本吻合。经济价值观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同劳动神圣,拥有正确的金钱观;政治价值观方面,大部分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政府反腐工作认同度不断提升,绝大部分学生看待国家的政治问题能够做到理性客观,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带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的色彩,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原因分析

明确了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和问题后,还需对影响其价值观形成与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构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

1.社会环境的影响即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的影响。当前中国的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和深水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引起了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革,这些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两面性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积极效应的影响,如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体现为其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同时受市场经济消极效应的影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趋利性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取向在部分大学生中流行,这些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2]。

2.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影响。网络媒体以发展速度快、开放程度高、信息量大、范围广等特征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也为高校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教育工作平台,如QQ、微博、微信的使用,拉近了学生与教育工作者的距离,提升了教育教学效果。但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滋生了一些不良观念,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也容易扭曲和模糊大学生的道德评判标准和价值观念。

3.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和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纷至沓来,中西方文化产生了碰撞和交融。一些消极腐朽的文化观念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和头脑,其所宣扬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念使得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动摇,意志不坚定。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个人至上”的价值倾向,过分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淡化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念。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不足。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促进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3]。但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思想政治工作仍存在着观念落后、方法陈旧的问题,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存在脱节,不能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中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的错误价值选择进行纠偏,在高校中也仍存在一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己无关的现象,这些影响了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5.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还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分辨能力、甄别能力、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社会上错误观念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出现了重视索取、轻视贡献、贪图享受等自私自利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考虑问题时多以个人利益的实现为第一位。

四、对策与思考

针对以上原因分析,要想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优化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优化社会环境将会从深层次上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良好的社会土壤。对社会环境进行优化,就是要努力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有效遏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唯利是图行为和思想倾向,在舆论导向上,坚持国家和社会的主旋律和一元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艰苦奋斗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将个体奋斗与整个社会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将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去,找到个人自我完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契合点。

(二)净化高校校园网络环境

网络伴有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为确保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效果,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与管理,从源头上净化网络,坚决杜绝各种有害信息和不健康内容的传播与发布。要切实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形成有效监管机制,制定网络规范准则等制度,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同时还需建立健全校园网络宣传和教育体系,通过校园网或网络德育课等平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网络安全条例等,使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有益信息,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实践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4]。

(三)提升高校价值观教育实效性

1.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的内核是价值观自信。坚定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价值观教育中,要使大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召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从“义利之辨”“诚信之道”“友爱之心”“家国天下”的学习和传承,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国家忧患和责任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在价值观教育内容上,要将以社会为主导的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体现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幸福安康,从而投身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奋斗的洪流中去,教育学生要以国家、集体、社会利益为重,不囿于和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

3.在价值观教育途径上,除了利用好课堂教育、学生工作部门以及其他管理、服务部门的教育以外,还应积极开发校园内的报告、座谈、讨论、谈心、心理咨询等方式。通过这些途径和方式,力争发现部分学生不良的、有害的价值观念,及时对其加以说服和引导。

4.在价值观教育实施方面,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承担有育人职责,因此,广大教师均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使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能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课当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实现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效果,达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生源价值观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跨省生源调控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