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子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发展新型农村产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农民增收、安居乐业[1],因此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关键,而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村产业综合发展则是关键中的关键。然而,当前我国除部分先进省份外,大部分地区农村产业依旧存在生产方式落后、供给结构单一、生态资源依赖性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等弊病,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需求迫切。
乡村地域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乡村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2],因此实现乡村产业的高质量转型需切实找到农村产业资源聚合、经济增长、农户增收、生态可持续的长效统筹点。文化旅游具有资源消耗低、发展持续力强等特性,通过本身的供需链、服务链、市场链优势,能够有效促进城乡流动和产业整合,是乡村产业有效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因此针对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农村区域,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文旅融合为抓手,促进乡村发展要素、结构与功能的综合转型可望成为各地区推进乡村产业新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自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组建以来,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不仅成为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驱动力,也成为学界围绕区域发展开展的诸多探索中的研究热点。其中,以农村为基本出发点进行文旅融合的有益探索在近些年来颇受关注,经知网查询,以“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为主题词的文献有220篇,以“乡村文旅产业”和“农文旅融合”为主题词的文献分别有305篇和65篇。在已查证的文献资料中,学界主要从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农村文旅融合路径、农文旅融合实证分析等领域展开探讨,并取得一系列理论成果。如龙井然等认为,文旅融合通过产业融合、主体融合与功能融合实现资源、经济与社会多维效应,并通过文化挖掘、旅游利用、城乡流动的方式与资源、产业,在要素增值、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机制下助推乡村振兴[3]。吴理财等认为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通过乡村文化旅游使乡村的文化价值转换为旅游价值,催生旅游经营活动,同时带动乡村其他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兴旺[4]。傅才武等则认为,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互动性,加速了城乡资源流动性,实现了城乡生态互补,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乡村文化旅游为导向的特色小镇建设,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和地域文化,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城一体化”[5]。此外,耿松涛、瞿华、李明伟、卜一川等分别从农村文旅协同发展、农村文旅产业融合、农村文旅融合矛盾、农文旅融合实践等视角开展了有益探索,为文旅融合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1.融合程度不足导致产业发展与增收方式单一。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目前多数农村区域仍以单一产业供给方式获得收益,产业基础薄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产业统筹平台不健全等均是目前农村产业融合面临的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农村产业融合层次尤其是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层次较浅,本地主导产业与地方特色融合表面化、同质化严重。在产品方面表现为农村融合产品单一、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增值效益不明显等,在产业方面表现为产业链条较短、缺乏规模运营平台和渠道等,导致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2.城乡发展不均衡持续影响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近些年来,我国虽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但促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依然任重道远。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城市对乡村虹吸作用明显,大量农村劳动力、资金及土地不断流入城市,而城市信息、人才、技术等资源未实现向农村的有效流入[6],农村空心化现象十分普遍,进而导致农村农业现代化和产业转型发展缺乏劳动力与实用人才和新式人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活力。
3.资源开发缺乏连接纽带而呈现割裂发展态势。我国农村资源种类丰富,如红色资源、生态资源、古镇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农耕资源等都具备鲜明特色和存量基础。然而,我国农村资源与产业开发缺乏统筹力较强的连接纽带,在做好产业发展、农户增收和生态资源保护上也缺少相应统筹协调手段,往往顾此失彼,导致部分农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基底资源。从整体来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结构仍较为单一,农村资源发展相对割裂,亟待找到将农村资源由点连片的“金线”。
1.推动乡村存量资源有效聚合与重组。文旅融合的长效统筹优势是解决因资源割裂发展而导致乡村产业“续能难”问题的重要“破题点”。乡村产业的良性发展必须有效发挥农村资源存量优势,打破乡村民俗文化、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人文古迹、特色美食等块状资源“各自为政”的割裂发展状态,建立能够长效统筹各类资源、实现融合发展、“以点连片”的关键纽带,破解“续能难”问题。文旅融合以资源、文化与产业为主要依托,能够有效串联和捏合乡村优势资源,针对现阶段乡村的基底条件和发展需求有很强的适用性,因此是乡村产业转型发展的长效“统筹点”。从全国来看,文旅融合已成为众多省份践行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发挥文旅融合统筹支撑作用将是新时期推进乡村产业转型的重要“破题点”。
2.助推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效串联与延伸。文旅产业超强的产业链接能力是有效联动乡村一二三产业、催生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路径。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其中文旅融合能够打破农村单一产业发展结构,推动农村三大产业有效联动,构建以乡村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支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文旅产业依托本身在供需链、服务链、市场链得天独厚的特性优势,具备极强的产业链接能力,可无缝链接乡村三大产业发展,通过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形式推动乡村优势产业尤其是传统农业提升附加价值,并优化升级二、三产业,有效催生以农村三产融合为导向的产业新业态和新发展模式。因此,文旅产业在构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方面极具潜能和支撑优势。
3.为乡村产业升级提供人才吸纳新通道。文旅产业强劲的人才吸纳能力和就业空间创造能力是提升乡村产业内生动力的重要支撑。具备产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人才是增强乡村产业内生动力的关键。但当前乡村人才吸引能力不足,乡村产业运转缺少践行者,资源优势缺少转化者。“戏好要靠唱戏人,唱戏人要靠好戏台”,破解当前农村人才缺乏困境须着力在农村打造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安居乐业”的发展环境。文旅产业本身具有极强的人才吸纳能力和就业空间创造能力,在吸纳就业、培育人才、加速城乡人力资源流动领域具备强大功能,拥有成为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提供人才的“好戏台”的巨大可能,因此可成为乡村产业升级的人才通道。
立足区域文化、资源、产业打造文旅产业共同体,有效串联乡村块状资源、加速城乡要素流动、推动乡村产业融合,最大化发挥乡村特色产业价值优势和区域产业协同优势是目前先进省份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如山东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动省级四大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江苏2021年也提出要加速布局一批带动效用突出的文旅融合示范区;而广东早在2015年就印发了《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办法》,“十三五”时期形成省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79家,以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农文旅融合示范区为例,在2018—2021年持续带动当地农村茶树菇产业发展,年产值维持在4000万元左右,吸引项目投资1000多万元,为当地村委会每年增收24万元,成为有效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和农户致富、吸纳农村劳动力和聚合农村产业资源的关键支撑载体。
发挥文旅产业“穿针引线”和“易融易接”功能,延长文旅产业链条,有效带动农村民俗文化、民宿餐饮、主导产业等集聚发展,丰富文旅业态体系,拓展农村产业振兴和农户致富的业态支撑。如山东省2018年就提出要构建支撑乡村产业转型的文旅融合业态体系,在滨州、泰安、潍坊等地融合推进主题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文旅小镇、农业生态(活态)博物馆建设,打造了以文旅多元业态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四川省则以“安逸四川”为主题,推动巴中、雅安、广元等地陆续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并以文化旅游节为核心,串联文化遗产、民间赛事、修学研习、养生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的融合开发,打造了一批美食村、艺术村、养生村、休闲村等集聚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的特色村,实现了以文旅融合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统一。
文旅产业具备极强的人才吸纳和就业创造能力。近年来,不少省份以文旅业态为依托,打造本省乡村人才“聚宝盆”和“孵化器”,为乡村人才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内生动力。如山东省威海市创新性实施了以文旅产业为依托的乡村产业首席专家制度,引进了一批具有乡土情怀的高校专家学者等高端人才担任“首席专家”,释放村庄自然景观优势,打造了一批集民宿、休闲、旅游、拓展、采摘于一体的原生态院落式田园综合体、耕读小镇,进而吸引400多名有创意、有知识、有技术的“新村民”入驻乡村,数千名农民工返乡创业,破解了乡村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瓶颈。
数字文旅项目在当前被作为数字化有效注入乡村的关键载体,通过数字文旅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组织模式的智慧化水平和乡村产业的数字化管理、运营能力。如浙江省2020年率先打造了全国首个全域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将“诗画浙江全域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纳入首批政府数字项目,并围绕“诗路文化带”于沿线地区布局建设了一批“数字诗路e站”,辐射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水平提升[7]。在“数字文旅”的带动下,浙江省连续多年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居全国第一,实现了由“数字文旅”向“数字乡村”的嬗变。基于此种认识,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等地紧随其后,也纷纷加大智慧文旅项目在农村地区的布局与建设力度,以数字文旅项目为依托,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化力量。
一是发挥特色项目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典型农村先试先行。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持续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创新农业项目载体和模式,运用好农业产业园区、农商产业联盟和特色小镇等平台载体[8]。充分发挥文旅融合示范区引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在具有鲜明特色和产业基础的农村,以国家农业公园、文旅小镇、高科技农园、田园综合体、文体旅场馆、特色民宿等为载体谋划创建一批文旅融合示范区,发挥农文旅融合在农村文化传承、治理体系、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方面的长效统筹优势,构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平台。二是做好文旅融合示范区“精准落地”工作。发挥顶层设计优势,如推动各省市《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编制及相关规程审议工作,重点对农村地区的示范区建设条件与发展策略进行科学定位与指导,分类分区列出发展参考清单,确保文旅融合示范区在农村精准落地、效用突出。
一是打造文旅融合优势项目载体。在具备特色资源的重点区域布局一批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在具备优势产业基础的特色农村打造一批旅游特色小镇。突出田园综合体、旅游特色小镇等优势载体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构建农文旅融合大格局,打破农村单纯依靠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局限,引导农村产业发展方式、农户增收方式逐步转型。二是建设以乡村“文旅+”产品业态为支撑的“多元农村”。在农村旅游特色小镇的基础上开发农桑、生态、体育、康养、研学、美食、文遗等主题产品,在农村构建乡村公园、美食街区、艺术园区、文博场馆、家庭农场等新型业态,以多元化的“文旅+”产品业态为支撑,推动建设一批宜游宜居宜业、现代与民俗多维融合的“多元农村”。三是重视农村文化旅游节的引导作用。打造旅游特色小镇之旅、传统美食文化之旅、文化遗产之旅、传统体育盛事之旅,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旅游节“云上呈现”,构建农村特色资源集中展示、农村产品宣介推广、旅游者与农户交流、城乡市场有效串联的支撑平台,将农村文化旅游节打造为反映农村面貌、聚焦农村产业发展的关键纽带。
一是创新农村旅游合作社、企业扶持机制。如通过“以奖代补”模式扶持本省乡村旅游合作社和旅游企业发展。引导高校、旅行社、智库等第三方机构对乡村旅游合作社、企业开展定期培训、技术指导和产品策划,着力解决农村中小合作社、企业和个体户经营难问题,提升农村旅游合作社、企业的培育质量。二是探索先进运营模式,发挥合作社、企业对农村农户增产增收功能。如推广“前店后园”经营模式:“前店”即通过农村旅游促进农产品产销,销售特色农产品,引导农户致富增收;“后园”即着力推动合作社与企业治下园区、农场等产业点的休闲旅游化建设[9]。全面推动本地农村合作社开展“前店后园”和“农产品产出+旅游休闲”模式试点,以高水平合作社、企业为支撑延伸农村产业发展链条,为农村农户致富“增收引流”。
一是发挥乡村数字文旅项目支撑带动效能,实现数字化在农村生产生活、组织治理领域的全覆盖。推动“数字+文旅”项目在农村落地,有效注入5G技术、高新设备、3D呈现、万物互联、智慧推广、全媒体技术等科技元素。以数字文旅项目为轴心和基点,将“智慧触角”向农村治安、电力、消防、文保、环保、居民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延伸,在农村建立数字全域化、管控智能化、管理高效化的产业运作体系。二是建设以“服务农村、智慧治理”为导向的乡村数字文旅平台。针对游客端提供信息咨询、行程服务、智慧导览;针对农村端提供旅游信息实时反馈、特色产品“云端市场”“云上非遗”和“全景农村”数字化呈现等,发挥农村文旅领域数字化在推动农村产业体系改革、发展动能切换中的带动作用,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科学决策和高效运转提供数字支撑。
一是构建农村文旅人才载体与机制支撑体系。通过分期分类培训、考核、评审,每年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定期举办农村文旅产业发展论坛,推动文旅专家、村书记、产业能人集中交流;推动农村与学校、企业达成合作,通过“校企供血、农村供岗、基地串联”的模式向农村定向输入人才。创新文旅人才下乡支持机制,把农村文旅产业与项目建设、经营、管理、研发等作为职级待遇评定的重要标准,推动省市县三级行业专家、部门领导在农村文旅领域的选派力度,提升乡村人才供应链的可持续性、科学性和活性。二是探索农文旅项目引资融资模式。积极围绕农村文旅项目或主导产业的文旅开发实现有效投融资,如谋划承办农文旅重点项目推介会,每年以本地农村为核心选取农文旅投融资项目,以“项目带动”引导多元资本流入农村。探索农村文旅项目投融资支持模式,如制定《农文旅项目信贷支持力度实施细则》等有关支撑标准,为农文旅领域信贷提供完善的依据;将农文旅项目纳入重点保障项目信贷政策支持范围,支持金融机构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农村“文旅支行”,为地区量身定制信贷新产品。探索建立项目“运营补偿”机制,谋划成立“农文旅项目风险补偿基金”,保障社会资本的合理投资回报,引导企业与农村地区制定稳定投资长期合作计划,为农村产业发展构建长效、稳定的投融资环境。三是构建农村“土地整治+文旅开发”融合发展模式。支持引导文旅项目建设优先使用未利用地、荒地、低效工矿用地等,盘活利用闲置房屋、分散居民点等闲散宅基地,降低耕地压力,提高粮食安全系数;根据文旅用地类型制定差异化的基准地价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乡村文旅企业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探索开展农村文旅产业“点状供地”试点,在不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用地集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