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河北省是人口大省,人口分布不均衡,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而现有养老服务体系主要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为主,无法满足现代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再加上养老模式发展不协调、养老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养老服务现代化水平偏低等因素影响,河北省养老服务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结合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对所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存在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结合现代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采用积极有效措施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创新优化,在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养老服务问题的同时,老年人生活质量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1]。鉴于此,文章对河北省创新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展开分析和探讨。
人口结构老龄化明显增加家庭负担,同时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导致养老以及健康服务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应该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方案,构建起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将养老服务进一步优化,打造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营造舒适且和谐的社会环境,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扎实落实相关工作,稳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现阶段明显增长的生活需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实现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的保障,是河北省建设成经济强省的保障。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劳动生产率以及潜在经济增长率等方面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采用科学手段促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有效提高。
人口结构持续老化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导致社会活力明显下降。通过相关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多种问题,促使国家及社会长治久安。只有社会稳定,人们的生活状态才能得到有效改善,也能够让国家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拥有理想的支撑,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人口结构问题,运用科学化手段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
现阶段,河北省主要采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模式缓解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居家养老是传统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包含了餐饮服务、精神慰藉、康复服务、看病就医等内容,有别于传统家庭养老依靠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为老年人提供以上服务,居家养老主要是通过政府投入相关资源,采用虚拟养老院的方式组织专业服务人员开展上门服务,既能够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又能够减轻家庭子女负担。
社区养老更加强调以社区为依托,采用上门服务、构建日托服务中心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最为基本的生活照顾、康复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这种养老服务模式下,老年人可以不与子女、邻里相互分离,并且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均能够得到满足。
机构养老主要是以社会机构作为养老地点,依靠国家、亲人资助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近几年河北省为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推进了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发展。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建成各类城镇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58个,覆盖67.3%的城镇社区;农村互助幸福院3.1万个,服务覆盖70%以上行政村;养老机构共1507家,总床位19.8万张,入住老年人10.2万人;全省90%以上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其中679家养老机构拥有内设医疗机构,399家内设医疗机构具备医保定点资质[2]。
政策法规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推动养老服务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但是从实际来看,与养老服务特别是医养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比较少,并且这些规章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无法为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和运用提供有力指导,对养老服务工作顺利推进也带来极大影响。
河北省在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时,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养老服务场所和配套用房还比较欠缺,无法满足现有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方面需求。而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与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组织参与不足有关,严重降低了养老服务能力与水平。
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主要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模式为主,只能基本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要,而且三种养老模式发展不够协调。在养老服务内容方面,更多是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精神文化内容比较少,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样化养老服务需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类先进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也得到一定应用,特别是在医养相结合养老新模式构建方面,信息网络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该项工作还停留在表层层面,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大容量、多接口、多交互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和高层次医养结合一体化发展进程。
一方面是缺乏专业化、职业化和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为老年人提供保健康复、心理咨询、生活照料等服务,特别是在养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现有养老服务队伍还存在诸多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不够重视,日常提供养老服务时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老年人饮食起居和生病护理上,针对老年人表现出的消沉、抑郁等不良精神状态缺乏关注,无法促进养老服务水平提升[3]。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可以为养老服务工作顺利推进和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指导和重要保障。具体措施包括:一是落实完善养老服务法律法规,在继续深化落实国家《老人年权益保障法》基础上,加快完善河北省《关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内容。特别是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需要对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针对不履行赡养父母义务的情况要加强惩处。对于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的新规定,也要将违反条款后果、执行标准、惩罚措施等具体化,以切实保障制定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二是制定配套养老服务政策,建立相关配套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更好运行,并有效保障养老服务质量。实践中可以从构建养老服务评估体系和养老服务市场管理体系两方面入手,前者可以实施养老服务内容、质量等标准制度,促使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和运行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后者则是通过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监督管理,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并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健康稳定发展[4]。
健全完善养老服务相关配套设施是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内容,在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特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养老场所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实际操作中可以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保障新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养老服务用房的相应配套,甚至还可以通过落实土地供应政策,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行业的同时,对不同种类的养老服务给予不同程度财政补贴,涉及内容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医疗服务政策等,这样既能够减轻河北省政府财政压力,又能够推动养老服务行业蓬勃发展[5]。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传统家庭式养老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要围绕老年人实际需求,对养老服务形式及内容进行优化。具体措施包含:在居家养老方面,除了要加大养老事业财政拨款以外,还要注意扩大养老服务规模和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特别是针对三无、五保、空巢、失能等老年群体,可以为其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养老服务,同时进一步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加大子女切实履行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宣传力度、成立关心老年人组织等实现;在社区养老方面,则要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和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在构建老年活动中心、日常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基础上,充分考虑老年人实际需求,设置做饭洗衣、卫生清洁、病情复查、声乐书法、绘画棋牌等养老服务内容与项目。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养老服务需求,还能保证老年人基本生活受到照顾。在养老机构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委托管理、公建民营等机制,对公办养老机构实施科学化管理,促使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与发展,操作中除了要给予一定政策措施提供支持以外,还要对养老机构的服务费用价格加强管理,避免出现费用过高等状况[6]。
依托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是推动养老服务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相关措施有:一是鼓励养老机构进行内设医疗机构改革创新。实际操作中可以适当降低审批门槛,分阶段逐渐完善医疗护理各项功能,执行时还可以将医疗机构纳入到职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当中,使其获得尽快发展。二是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要在社区养老中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服务,除了要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建立以外,还要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力量,与社区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完善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长期健康体检护理服务。三是积极探索智慧健康养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适合老年人的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和智能养老监护设备进行开发使用,采用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大容量、多接口和多交互的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加以建立,并实现健康跟踪、病情诊断、实时监测等高层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在这过程中河北省养老服务模式也能实现创新升级,并推动养老服务事业朝着更好方向发展[7]。
人员素质能力高低也会对养老服务质量带来极大影响,因此要重视提升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能力。相关措施包含:一是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在培养更多满足现代养老服务需求的工作人员时,有必要将养老服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渗透其中,通过定期开设培训班、进修班等方式,促进养老服务工作人员通过学习培训了解和掌握更多老年人医护常识、护理保健技能等,在考试合格以后颁发合格证或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增设养老服务专业或课程。在河北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开设养老服务专业或相关课程。这既能够为社会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又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专业养老服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