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姝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101)
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载体。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推动实现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全面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科技服务业已上升为战略性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业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作用的核心引领。
1.发展科技服务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我国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对接。科技服务业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链接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制度安排,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对接提供了协同机制和平台[1]。科技服务业以创新链为基础,形成系统、有序、增值的服务链结构,围绕创新链各环节提供专业服务,促进创新链环节之间的有效链接,形成创新动力效应、创新传导效应、创新扩散效应。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知识技术的有效流动,降低创新风险和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和效益,加速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进程,促进创新价值有效实现和增值[2]。
2.发展科技服务业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举措。科技服务业为产业体系提供了创新动力。科技服务业的投入主要是高质量的人才智力资源,产出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和附加值,位于价值链高端环节,具有极强的辐射带动性。科技服务业通过产业融合将创新要素导入产业发展过程,提高产业创新能力;通过与创新链的耦合互动,形成产业体系协同创新服务网络。在结构升级基础上,科技服务业支撑产业体系效能的提升。科技服务业能够推动形成更有效的产业技术路线,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并促进以新的方式配置和重组生产要素,实现创新组织模式升级,提高产业创新效率。
3.发展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的战略引擎。科技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的战略引擎。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的研发设计环节升级,带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科技服务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与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协同发展,促进三次产业之间形成有效分工和互动,带动产业结构形成更具活力的变化。同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促进知识技术的外溢、整合与创新,提高了知识积累与创造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促进知识分工网络的实现。科技服务业与知识分工形成内生互动与循环累积,促进我国高端价值链的形成与发展。
1.科技服务业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衔接机制。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条件下,科学发现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直接推动产业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孵化和产业化高度融合,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科技服务业通过搭建载体和构建机制,能够整合科学发现、技术孵化、产业化三个环节,促进创新系统中各类创新主体、各个创新环节围绕产业创新目标,实现集合、协调和衔接,形成协同创新。科技服务业成为有效衔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机制。创新孵化服务为大学作为知识创新主体、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协同实现新技术孵化提供了重要平台,直接推进知识孵化为新技术,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交汇的环节。
同时,科技服务业能够提供有效的创新整合机制,提升创新效率。科技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机制,集聚创新资源,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形成创新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科技服务业组织提供的专业化分工机制,将创新流程分解为多个专业化的创新环节,把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到各创新环节中,实现创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促进研发成果向产业链转化,实现知识价值增值。科技服务组织通过不断健全完善知识创新的知识吸收机制、知识开发机制、知识共享机制、知识转移机制、知识应用机制,衔接市场创新需求与研发供给,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打造与知识创新步伐相适应的产业动态竞争力。
2.科技服务链与产业创新链耦合共生。科技服务链以产业创新链为基础,由不同服务包和服务簇组合形成服务集合,弥补创新链环节之间的断裂,发挥相应功能。各创新阶段之间形成了断裂带,即将创新思想转化为技术的“研究成果断裂带”,技术转化为商品过程中的“商品化断裂带”,商品实现商业化和扩散的“扩散断裂带”。同时,创新链不同阶段各创新环节之间,又形成了若干断裂点。这些断裂带和断裂点,都需要科技服务进行链接和弥补,条件平台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孵化服务、投融资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科技服务业,贯通了创新链各阶段和各环节。随着创新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科技服务业作为创新催化剂、黏合剂,日益成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不同创新主体间知识创造和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链与科技服务链形成高度耦合。
3.科技服务业为产业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社会化创新、集成式创新、开放式创新成为创新的重要特征,科技服务业不断适应创新发展新特征新要求,为新兴产业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科技服务业通过搭建创新服务平台,突破组织和地域边界,聚合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统一接口,为创新主体开放提供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创新服务,精准化提供第三方服务。同时,科技服务业通过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全球化发展,向整个创新链拓展,为开放式创新、大众创新创业协作提供组织保障。科技服务机构开展综合研发外包、产品设计、技术交易、技术熟化、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的集成化服务,全方位、全过程对接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和系统化创新服务。
1.创业孵化机构探索出有效的孵化服务模式,服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例如:清华科技园通过“孵化服务+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开放平台”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为创业企业提供各阶段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清华梦想课堂、清华梦想实验室、启迪之星创业营、钻石计划、上市公司、全球孵化网络”的孵化链,为创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服务。孵化培育上市企业29 家,在园企业2 000 家左右,多数为文化科技融合等高精尖产业领域企业[3]。同时,科技服务机构集成整合政、产、学、研、资本、中介、贸易、用户等创新主体和要素,促进科技服务资源垂直整合和跨界融合,打造一体化全链条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例如: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为基础,提供科技成果或企业需求深度挖掘与测评、项目方案设计与策划、全过程服务、要素资源配置与整合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生态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果。
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涌现出一批具有先进模式的科技服务集聚区。中关村聚集建设一批硬科技孵化平台,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硬科技创业项目和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等配套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中关村智造大街作为北京首个硬科技产业服务生态链园区,打造敏捷制造、产品创意、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产品中试、协同创新、市场推广的“北斗七星服务生态链”,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形成总部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上下游企业、应用创新孵化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布局,缩短了从技术到产品的市场化周期,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硬科技高精尖产业培育。中关村创业大街整合丰富的创新创业服务资源,是全方位对接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服务集聚区,汇聚了40 多家优秀创业孵化机构,联合多家大企业、高校、风险投资机构,推进模式创新和服务升级,打造包括产业创新服务、全球创新孵化、创业服务平台、科技投资服务等的矩阵式服务体系。
3.依托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和科技服务综合体,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生态圈,促进形成产业集群。例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领域,在顺义区以北京市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三代半导体联合创新孵化中心、应用研究院等科技服务机构为支撑,建设产业发展集聚区,力争到2025 年达到千亿级产业规模。智能计算产业领域,由企业牵头、联合产业园区和科研机构共同建设北京智能计算产业研究院,依托企业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培育智能计算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应用,构建覆盖智能装备、智能汽车、智慧金融等关键应用的高通量智能计算产业生态,力争在10 年内培育50 家有影响力的企业。
1.科技服务业组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创新体系和产业化对接平台。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要载体,已经涌现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升级为导向,以紧抓源头、瞄准应用、打通链条、集聚要素为共同特征,依托大院大所,一手抓原始创新,一手抓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产业创新的战略引擎。一方面,遵循科研规律和市场机制,与国际接轨,探索在科研组织模式、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创新要素主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实现源头创新;另一方面,积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新机制,有效推进产业化及应用。新型研发机构不但承担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的重要功能,而且深度融合科技与经济,促进高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成为贯通上游原始创新到下游产业化、联结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创新体系,形成科学发现驱动技术发明、技术发明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反哺科学发现的良性循环研发模式,为高精尖产业衍生和发展打造了坚实有力的战略引擎。
例如:北京量子信息研究院由北京市政府发起,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力争在理论、材料、器件、通信与计算及精密测量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世界级成果,并推动量子技术走向实用化、产业化。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与产业界紧密结合,加速成果转化,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等环节的有机衔接。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共享机制,知识产权形成的收益向一线科研人员倾斜,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并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设立量子信息研究与成果转化基金,引入专业化服务机构,推进成果转移转化。
2.以科技服务组织提升高校院所研发活动效力。高校和科研院所是高精尖产业知识创新的主体,建设研发服务组织有助于高校院所对接市场需求,发挥创新资源优势,提升协同创新效能,是促进高校院所发挥创新链源头作用的重要举措。北京市从2015 年开始启动建设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搭建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平台、鼓励学科交叉,探索科技与应用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服务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已经有21 个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立项建设,涵盖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生物医学工程、智能机器人与系统等领域。例如:清华大学未来芯片高精尖创新中心发挥清华大学微电子、物理、材料等多学科优势,建立了以芯片为核心、从基础前沿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交叉科研模式,致力于实现具有颠覆意义的重大基础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未来芯片产业跨越式发展[4]。
3.加强研发组织建设,提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科技服务业在支撑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突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转制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组织成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核心力量。北京在高精尖领域加快布局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增强高精尖产业核心竞争力。主要采取了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科技服务组织等模式,创新了高精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突破机制。
一是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定位,前瞻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力争抢占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建设量子信息、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国家实验室,培育物质科学、空间科学与前沿技术、人口与健康等领域国家实验室,承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项目在京布局。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加快突破对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具有全局引领作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夯实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
二是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制造业创新机制。2016 年,发布《北京市产业创新中心实施方案》,提出为加快建设新一代创新载体,促进首都制造业向高精尖产业转型,培育发展新动能,组织开展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到2020 年,在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等八个重点领域,建设10~20个创新中心,完善高精尖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
1.科技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能力不足,亟须提质增效。科技服务机构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市场机制,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有效的盈利模式,在垂直细分服务领域没有实现做深做细、综合服务能力没有实现做大做强。服务附加值低,发展效率和盈利能力有待提升。具有较大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号召力的龙头科研机构相对较少,机构主导服务业链条、进行资源整合的能力不足。技术转移机构深度发掘科技成果市场潜力的综合能力不强,将其转化为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商业化的能力不足。
2.尚未形成链条式综合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服务驱动协同创新、集成创新的潜能没有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尚未形成综合性、网络化、链条式的服务体系,统筹整合创新资源、联结整合高校、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的能力不足,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尚未形成有效支撑。科技服务机构总体来看规模小、集成服务能力不足,再加上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服务规范标准、有效机制模式等方面原因,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配合,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链条。以技术转移为例,由于单个机构功能单一,机构之间缺乏配合,没有形成服务链条,企业必须一一购买这些服务才能完成技术转移功能,导致技术转移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实现[5]。科技服务协作体系不完善,各类服务机构之间的专业服务资源尚需有效的系统集成。
3.产业创新体系仍不完善,创新链存在薄弱环节,创新链与产业链尚未实现深度融合。原创技术必须经过专业化的中间试验环节,才能转化成企业可以直接使用的技术。创新链中试环节和中试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缺乏相应的中试等技术中介服务平台,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中间试验和小型工业试验支撑不足,阻碍了实验室成果的有效转化和产业化。支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创新服务平台的协同创新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技术创新供需双方难以实现有效对接,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转移到企业,高校院所知识技术外溢效应不足,产业创新源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一些新兴行业中,开源开放创新平台发展不足,规模、数量、服务能力、效率等都有待提升,公共研发服务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偏差,对新兴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支撑力尚需提升。
一方面,基础研究尚未对原始创新能力形成有效支撑,产业技术源头供给能力不足。基础研究对接产业需求的有效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体系不健全,在组织机制、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平台运作、成果共享和推广应用机制等方面亟待完善,技术突破能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企业主导技术创新的作用亟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高度统一,对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科技服务组织助力将知识创新能力转化为企业创新实力。
进一步面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级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搭建桥梁和纽带,深度融合对接科技研究与产业创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原始创新能力,切实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1.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基础设施对产业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大科学时代,大科学装置成为实现重点领域原始创新、技术突破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集群化发展、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载体。以大科学装置集群为重要支撑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是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强化源头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国际科技竞争力的战略引擎。依托大科学装置等建设学科交叉研究、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大研发平台和信息共享、研发互动的科研服务网络。围绕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智能科学等前沿领域,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根本支撑,以交叉研究平台为依托,以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研发突破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形成相关技术标准。贯通基础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的创新链,促进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集群形成协同创新、有效联动。
加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创新服务支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打造专业科技服务和技术转移机构网络,促进大科学基础设施与产业技术需求形成有效对接。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平台,打造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基地有效衔接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网络,完善市场化科技金融链条,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建设成果转化高效促进机制。
2.加强高校院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高校院所创新创业生态。支持高校建立健全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机制与模式。一方面,面向所在高校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和专利商业化服务,进行知识产权和专利评估定价,推进技术成果交易;另一方面,面向行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企业孵化和风险投资功能,开展从项目发现、技术评估,到孵化、投资的全过程服务。通过功能集成和制度创新,提升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综合服务水平和市场化运营能力。探索高效的技术转移转化模式,通过承担“孵化+创投”功能,实现前沿研究带动创新和创新驱动型创业,向有潜力的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同时,促进技术转移转化机构从高校中分离出来独立化商业化运作,实现高度专业化运营,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技术转移转化服务辐射范围和服务能级。
依托中科院科研院所体系建设科技服务网络,带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实施科技服务网络计划,聚焦新兴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升级的市场需求导向,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服务水平,依托专项研发与联合攻关、委托研究与专项咨询、成套技术示范与转移、公共检测与平台试验、知识产权运营与管理等科技服务系统和服务平台,完善创新服务链条,建设科技服务网络。加强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与区域创新创业孵化服务网络的合作与对接,以新设公司、衍生企业方式,探索企业主导创新资源配置的新路径,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企业集群。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领域,支持相关科研院所主导建设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联盟。支持转制科研院所探索科研、中试、产业化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打造科技集团,提高创新链整体运行效率。
在应用型科研院所,以新型创新组织延伸创新链条,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按照“研究所—工程中心—产业基地”的基本架构,贯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工程产业化”创新价值链过程。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突破技术瓶颈,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新的产业技术。在产业基地将技术应用于产业实践,实现工程产业化。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政府有效合作互动,建设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发挥高校院所科技创新力量优势,面向企业需求开展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开发,提供全程技术研发解决方案,对市场化前景好的技术进行中试放大。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参与中试基地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对项目的市场可行性进行分析。促进资本、市场、管理与技术资源相结合,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市场化通道。
1.完善高精尖产业领域研发服务体系。围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等环节,构建依托各类创新主体,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组成的研发服务体系。完善由探索性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技术、产品开发的创新组织链条,重点增强关键、核心、共性和前沿引领技术突破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层面创新平台的共性技术研发与扩散功能,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为切入点,多渠道多层次培育共性技术研发主体。加强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对共性技术的战略规划、技术研发、技术评估等功能,实现市场化创新服务支撑,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合作。采用新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基于明确的创新目标和研发导向,着力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创新体系,形成科学发现驱动技术发明、技术发明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支撑科学发现的联动研发模式。发挥转制院所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的重要作用。深化科研院所改革,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设符合创新规律、体现领域特色、实施分类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重点领域龙头科研院所健全完善治理机制、运营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和效率,建设成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行实体性研发组织运营模式,有效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
2.健全技术转移和创业孵化服务链条。加强发展独立的中试服务机构,支持高校院所衍生研发型企业,独立承担中试服务功能,对原创技术进行集成应用和产业化开发。支持科技服务机构联合政产学研各方面力量,依托产业园区建设中试基地。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要引擎,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和企业孵化服务网络,加强创新创业服务模式创新与扩散推广。深入推进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加速”耦合对接,完善孵化器、加速器协同联动机制。在高精尖产业细分领域,加强专业孵化器、加速器和众创空间建设,促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链条协同对接,打造要素聚集、综合服务支撑、政策集成的创新促进平台,完善企业成长与创新共生条件。
1.依托科技服务组织,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创新组织模式,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在创新决策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方向、技术路线、要素配置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的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科技服务组织建设,助力企业成为高精尖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推动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提升研发功能,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升级。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企业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促进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提供专业创新创业孵化服务,通过科技服务组织模式打造企业创新生态圈,带动创新企业衍生发展,培育与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高精尖企业群落。
2.加强行业创新组织建设,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引导创新主体联合建设协同创新的实体组织。在功能定位上,不仅面向产业创新需求,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其组织协调,而且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对接。运行机制上,赋予其独立法人地位,产权明晰,利益分配机制明确,实现市场化运作。组织模式上,根据产业组织特点采取共建研发机构或研发公司等形式。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按照“小核心、大协作”的模式,以资本为纽带整合资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营,采取市场化、商业化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重点建设研发设计平台、中试验证基地、公共测试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基地等,开展研发设计、测试验证、中试孵化等服务,打造支撑行业发展的创新中心。依托创新组织,以创新项目为纽带,加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商品化试制,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打造政产学研金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完善“产业联盟、研究院、专利池、公共服务平台、基金、特色产业园”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带动形成区域新兴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企业主体能动性,构建科技服务业与现代产业的融合互动机制,提升产业链水平。
1.加强与科技服务业的融合互动,促进制造业高端服务化转型。支持制造企业加强研发设计、创意孵化、技术服务等高端服务环节,构建服务融合型产业价值链。促进制造业企业由提供产品向高端服务转型,建立产品和服务协同盈利模式,向一体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和技术服务商升级。支持企业以技术和品牌授权等方式部署子公司,促进智能制造、智慧工厂进行技术输出、服务输出、模式输出。在服务辐射和协同创新中,提升制造企业服务化融合水平,实现向“研发+总部”发展模式升级。
2.遵循研发设计与智能制造一体化发展趋势与规律,提高研发转化能力。信息产业领域,通过龙头企业和创新服务企业集群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产业融合创新体系,提升软硬件、前后端、上下游、跨领域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涵盖操作系统、中间件、整机系统和应用服务的创新生态。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研发产业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以企业为主导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组织。发展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设备的研发转化和系统集成,加强核心装置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自主创新和高端发展能力。医药健康产业领域,加强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探索成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医药健康协同创新研究院。推动研发型企业创新发展,研究建立创新品种审批绿色通道,协调推进临床试验;品种成熟后,支持研发型企业向产研融合型企业发展,建设高端产品生产线,实现规模化生产。加强第三方研发和生产服务,鼓励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第三方研发服务平台和代工生产服务平台。新材料产业领域,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和产业创新中心为引领,在具有战略应用价值的高端品种和关键、前沿材料领域,加强源头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协同推进研发和产业化,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新能源产业领域,加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研发、创新服务一体化平台,推进新能源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促进核心装备的研制、产业化和系统集成应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以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为重点,建立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以龙头企业主导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涵盖新能源汽车设计、试验试制及体验示范等功能,打造全新产业生态。
3.与科技服务业融合,促进创新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金融业创新发展,围绕高精尖产业领域创新创业资金需求,完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培育科技金融产业群和生态圈。完善金融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涵盖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产业化开发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优化金融科技产业培育模式与机制。促进信息服务业融合创新发展,加强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整合行业资源,主导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以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集群为载体,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实现产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融合,打造全生态产业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