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职业院校历史课程研究

2022-02-07 02:11□冯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职业院校思政

□冯 艳

历史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与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职业院校开展历史课程是为了通过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综合素养,让他们建立正确的社会三观。“课程思政”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整个职业院校的课程教育,也就意味着历史课堂要加强与思想政治的结合。本文对于职业院校历史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建立基于“课程思政”的职业院校历史课程方法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职业院校历史课程的现状

(一)职业院校对历史课程教学重视不够。在职业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并不重视历史课程的教学,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课程安排不足,历史教师少。通过对各大职业院校的调查发现,部分院校对历史课程教学不太重视,部分专业开设历史课程,大部分专业不开设历史课程。部分历史教师认为自己教授的历史知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没有什么作用,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内在需求不足,积极性不高。个别教师没有进行过历史知识和教学方法的专业培训,对历史课程在职业院校开设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对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和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理解掌握不够,历史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时大多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单纯地叙述历史知识,教学以讲授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历史课程的教学如果只是简单地照着课本读,学生就会厌恶历史课堂,在课堂上走神甚至不愿意上课。这就是师生都不重视历史课堂的教育。

(二)职业院校历史课程教学资源匮乏。由于职业院校将更多的师资投入到专业的教学和实训室建设、设备投入上,导致对文化基础课尤其是历史课程的教学投入严重不足,表现在校内教学资源不足,校外没有建立起配套的教学实践基地,导致历史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实践课时开设严重不足。无法对学生开展更加真实、立体的历史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部分教师对历史的发展就很少去关注,也不能结合历史的发展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就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需求来制定最适合的历史课程教学方式,教师这种敷衍的教学方式,就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对历史进行扩展,更加不能深入思考和挖掘历史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资源,这就严重阻碍了职业院校历史课堂“课程思政”的可持续发展。

(三)历史教材、考核方案的落后。职业院校历史课程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历史教材的落后。学生本身对于历史课堂就缺乏兴趣,再加上历史教材编辑的枯燥无味。教师在历史教材的应用上不得力,历史教材的落后不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需求。历史教师对于学生的考核都是以试卷形式来考核,选择题、问答题、分析题等。学生普遍认为这种考核方式单一,容易让大家感到厌恶,就很可能出现教师放水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人文历史素养的培养,也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基于“课程思政”的职业院校历史课程建设策略

(一)贯彻落实“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座中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为“课程思政”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即在“课程思政”中做到“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创造性的改革工程,这就意味着“课程思政”要适用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建立落实“课程思政”的相关机制来监督“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要明确“课程思政”各阶段的目标培养、制定专业与“课程思政”结合的方法、课程内容层层递进等方案。同时还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团队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来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方案,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来重视“课程思政”改革,为历史课程“课程思政”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视。在职业高校的历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件极具创新性的教学工作。“课程思政”在职业院校中历史课程的开展需要教师的广泛参与,发挥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在实际的历史课程“课程思政”中教师要将思想政治教学部分作为自己的任务,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历史课程“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作用。历史专业教师既是与大学生接触最紧密、交谈最多的教师团体,也是开展历史课程“课程思政”的主要力量。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不容易实现的部分,在实际的“课程思政”的改革中只有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进行工作是不足的,同时还要发挥历史课程教师的作用。历史专业教师要加强对历史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这样才会促进历史课程的“课程思政”的建设,促进学生养成历史学科的综合素质。

(三)创新历史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课程思政”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历史教材并与网络结合,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到历史知识的时候可以进行思想政治的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有很深的了解,不断创新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钻研课本,改变教学模式,避免教学中的一言堂,要不断地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

1.建立比较式课堂。例如在历史课堂中学习科技文化发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古今的文化进行对比,并进行总结,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中的科技发展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可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建立探究式课堂。可以让学生总结中国近代史走过的各个道路及结果,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能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根据中国国情来建立的。

3.建立多媒体课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和音频等各种历史纪录片,真实展现当时的社会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同身受,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4.建立线上课堂。现在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历史课堂的“课程思政”也要搭乘“互联网+”的“快速车”。教师可以建立历史课堂教育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在线上学习,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习兴趣。

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案可以改变原有枯燥的历史课堂环境,也更加适应历史课堂的“课程思政”改革,可以有效地利用历史的先天条件,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实现适应型人才的培养。

(四)运用实践教学方式。新时期的“课程思政”改革就必须有新的教育特点,历史课堂“课程思政”改革更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仅限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习,更需要实践教学的加入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历史课堂“课程思政”改革需要加入实践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改革效果。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进步,需要教师开拓更多的渠道来实施实践教学。可以开展实践教学的渠道有很多。例如博物馆、文化建筑、文物古迹等等,都可以作为历史课堂“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训基地,通过实地感受来让学生感受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来促进“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历史文化博物馆,馆内都有当地文化发展史的记载,教师就古代史中的重大事件来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化与智慧。在进行中国近代史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的遗址、革命英雄纪念馆等,让学生参观红色遗址,可以让学生缅怀先辈英烈的无私奉献,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基于“课程思政”的职业院校历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地方,但是如果过多地注重实践学科、忽略人文知识素养的培养,就不利于具备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进行专业学科“课程思政”,可以加强具备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历史课程中注重“课程思政”改革有利于培养具备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在历史课程(中)学习历史文化,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社会,从历史文化发展中来摄取精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三观。

大学生在职业院校中学习如果没有目标那就缺少奋斗的动力,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涌现出无数的英勇先辈,在历史课堂加入“课程思政”改革,这些英勇先辈的精神也一直在影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林则徐虎门销烟、郑和下西洋、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等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可以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生的目标。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必不可少的,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更是中华民族发展最根本的自信。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文明,这些文明对于中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传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要重视历史课程的教学,更应倍加重视历史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资源,利用历史课堂充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梦实现的有用人才。历史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职业院校思政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