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管窥老子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2022-02-07 02:11常瀚文娄嘉丽曾庆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道德经女性主义老子

□朱 羽 常瀚文 娄嘉丽 曾庆敏

一、引言

生态女性主义是在西方女权运动和生态环境运动浪潮中诞生的。20世纪70年代,奥波尼首先提出生态女性主义观点,她提到妇女在生态革命中的潜力,主张种内平等和种间平等,这与老子的“天人合一”观点不谋而合。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是把性别平等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生态女性主义相信女性和自然之间存在生物学上的关联,例如女性的月经与自然界的月亮圆缺存在着恒定的联系。另外女性和自然在性别角色上一致,都承担孕育后代和哺育后代的责任。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父权制统治下对女性和自然的压迫,反对性别歧视、主张建立一种种内(男性和女性)和种间(人类和自然界)和平关系。

文学领域的生态女性主义起步相对较晚,作为一门新生的并且在国内发展迅猛的文学研究流派,具有研究和探索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其代表作有人们熟知的《寂静的春天》。文学作品往往具有较好的预见性,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一流派的诞生,以性别角度切入生态问题,点明女性参与在解决生态问题上的重要性,为文学批评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内对于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其为视角来解读国外的经典小说,几乎没有从中国传统文学经典出发的。本文将用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解读国内著作《道德经》中潜在的性别认同和生态理念。

二、《道德经》中的女性原则——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在近百年的研究中,不少学者认为老子是现代女性主义遥远的呼应者,李约瑟与史华兹[1~2]认为老子贵柔,在老子的思想中,存在中国古代普遍对于生殖的崇拜。“道生万物”“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母”乃万物根源的说法,这当中蕴含了对母子关系的称颂。其中“而贵食母”认为食物和女性是最为重要的,为老子对女性的认同提供了凭证。《道德经》中“母”、“牝”、“雌”这类代表女性的字出现的比例远比“父”、“牡”、“雄”这类代表男性的字要多。例如“母”一共出现在五章里,而“父”仅仅在一章中出现过。且有“母父”这种不同于现在说话习惯的词出现在第5章,我们认为在二元对立中,第一个字明显是更受偏爱的,享有更高的“本体论”地位,把“母”作为根本这点可以佐证老子的女性至上主义。这种观念被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学者所吸收[3~5]。

以下列句子为例: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1章)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第10章)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20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28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第52章)

“道”派生万物,天地万物不论男女都由“道”而生,从这个角度来看男女具有等同地位。当“天人合一”和“阴阳和谐”时,社会性别就消失了,只剩人和天之分,避免了本体上的二元对立。男人和女人的区分被弱化。“道”滋养万物,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受到道的哺育,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男女同等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母,婴儿,玄化,水,柔弱,慈,俭”,这些词都或多或少与女性有关。这些对女性的描述主要偏重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于对女性的性别角色的赞扬,指的是女性繁育和抚育生命的生物学特征。第二个方面则是女性柔软温顺性格特质,这一点也对应着《道德经》中的“贵柔”思想。“贵柔”是受到女性性格和处世思维的启迪阐发的,这一点来自于女性崇拜观念的深层结构,显然在《道德经》中女性的地位是崇高的。

三、《道德经》中的生态理念——无为、知止、贵生、爱物

道家以整体观念看待自然万物,把自然万物看成是一个和谐整体,人与自然彼此依靠、彼此融合,人类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要素,人并不具有比自然更高的地位,相反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是相互依存的、应当保护自然和谐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以下列句子为例: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第32章)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34章)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51章)

在老子眼里,人类不能以“万物之主”的霸权姿态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以人类为核心的生态失去了平等和公正。当人类界定其他生物的存在意义仅仅是为人类服务时,就会卯足了尽头发展经济,心安理得的依照人类发展需求对其他生物行使生杀大权,不顾及生物链和生态圈的维稳,这种错误的生态观最终会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而生态系统失衡后最终殃及的是人类自己。

“道生之,德畜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体现了老子坚持不同生物都有权利得到自身发展所需的生态资源,使万物间和谐共存,这是一种平等友好互利共存的生态价值观。与当代人破坏自然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尘暴,土地板结退化,肆意损害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行为完全相反。老子认为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遵循自然规律,过度改造自然,就会遭到自然反噬终究自食其果。

四、《道德经》中的理想社会——生态女性主义的具现

先秦诸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崇古。譬如孔子崇拜西周社会制度,推祟“尧舜之世,三代之治,汤武之迹”。而老子所憧憬的未来理想社会也在《道德经》中缓缓显现:“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的社会中,邻里之间鸡犬之声可相闻,可见这些国家只是在经济上自足、在政治上自治的村落而已。没有对自然过渡剥削引发人与自然对立的情况。人与自然在老子的理想国中可以和谐相处。

老子的理想国中,没有米粟之征、布缕之征和力役之征。还没有产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资本主义剥削现象。老子崇拜着原始公社的社会制度、士地制度、风俗人情。“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也恰与母系氏族公社的文化状况和“女不嫁男不娶”的婚姻制度符合。老子对古代社会的蓝图,正是文中提及的由生殖崇拜演化来的没有阶级和战争,自然友好型的母系社会。

五、批判继承

千年已逝,时易事移,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使我们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上,都远远超过了老子所处的那个经济落后小国寡民的社会历史。人类文明始终在延续,但也必须承认,老子的部分思想超越了他所处的社会历史限制,在现如今仍然使人常读常新。面对道家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大家更多要做的是文明的传承,在飞快地去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时代里用新兴的精神重新解读著作,彰显其核心精神。

在女性主义和环境运动的浪潮中,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横空出世,这是一种新兴的且发展迅猛的文学批评类别,在对国内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献进行研读时发现,国内对生态女性主义这一理论的研究大多布局在对国外著作的解读上,而对国内著作的相关解读寥寥无几。因此我们选用了老子的《道德经》进行了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补全少有用生态女性主义对国内文章进行解读的空白。

老子“阴阳相济”“天人合一”的性别思想,蕴含着体系完整的整体主义,生态自然观和平等主义,对现代社会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具有启发意义,它强调的是人类种内两性之间的交融互补,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状态。在当代女性主义和生态保护主义的浪潮中,用生态女性主义的理念来重读《道德经》,阐释道家蕴涵的生态保护思想和平等观念,能够为构建性别友好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道德经女性主义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敬业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智者老子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