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婧杰,王云翠,覃四琪
(湖北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胜任力是指能够将某一岗位上表现优异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潜在的、隐性的、深层次的个人特征,包括动机、个人特质、自我形象、价值观或态度、某领域的认知、 知识或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行为技能[1]。 近年来,胜任力的概念已逐步应用于护理领域,Liu 等[2]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在过去十年中各国对护士胜任力的定义, 将其定义为护理专业有效表现所需的技能、知识、态度和判断的行为。 胜任力的概念基本围绕知识、技能、态度及个人特质这几个维度展开。 但目前基于胜任力的培养模式多侧重于知识及技能维度,而其他2 个维度很少涉及[3]。 本研究分析国内外本科老年护理人才胜任力的最新研究进展,重在探讨国外如何根据各个维度培养胜任力,以期为未来我国本科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培训、考核等提供依据,从而提高老年护理质量。
1.1 国外老年护理人才胜任力培养标准 目前国外主要是以老年护理胜任力的标准来制定护理学生的课程及培养方案, 规范了课程设置中的老年护理内容,极大地促进了老年护理的发展,具体培养标准如下,见表1。
表1 国外老年护理人才胜任力培养标准
从表1 中可以看出各国基本基于胜任力的概念从知识、技能、态度及个人特质4 个方面来设置培养标准,对于知识及技能维度均有较直观的描述,而对于态度与个人特质维度各国描述各不相同。 如德国标准第4 条老年护理职业指导, 培养的是护生对于职业发展的自我认知。 加拿大标准第4 条美学/艺术护理,培养的是护生在护理中反映出的美学实践,即护理的艺术,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创造性、艺术性、以人为本的护理。 美国标准第8 条专业精神与职业价值观,注重培养护生应该对老年人表现出积极、专业的态度和行为, 避免年龄歧视、 刻板印象及偏见态度。 澳大利亚标准第11 条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行为,强调对护生个性及特长的发展,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质。 此外,各国标准中都有对法律与伦理的描述,以规范护生职业行为。
1.2 国外老年护理课程设置 目前国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大致可归纳为3 类: (1)以美国为代表,遵循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每一项胜任力标准都有对应的课程作为支撑; (2)以加拿大和德国为代表,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3)以澳大利亚为代表,以岗位设置为导向,不同岗位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培养专科型老年护理人才。 基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各国本科老年护理课程设置不同,详情如下。
1.2.1 以能力为导向 美国老年护理教育遵循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各护理院校本科老年护理专业大部分以《本科生老年护理胜任力标准和课程指南》为指导,根据指南所发布的与每项胜任力标准所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建议为参考, 制定课程大纲,整合课程内容,一般开设约30 门课程,其中与老年护理相关的课程有:老年学概论、成人护理等[8]。 老年人多存在多病共存的现象,经常出现复杂的问题, 单个团队仅从一门学科的培训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是不够的, 需要整个团队参与寻找全面的解决方案。 因而,课程中强调跨学科培训的重要性[6,9]。 同时,美国将老年护理本科课程中纳入了服务性学习,注重代际互动,如Garbarino 等[10]将学生分配至社区老年人家中, 为其提供一个直接了解老年生活体验的机会。 结果发现护生不仅对老年人的态度及与老年人共事的看法有了显著的积极变化, 而且还在与老年人的直接互动中培养和激发了护生与老年人群合作的个人兴趣。
此外, 美国还开展了老年护理支持类课程如生命发展、营养学、病理生理学等。 生命发展包括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心理、 社会变化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变化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营养学包括老年人在健康或疾病过程中的营养问题和需求。 病理生理学包括老年人对疾病的易感性、 反应以及影响老年人疾病恢复的生理变化等[6]。 这些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加深护生对老年人的了解与理解, 促进对老年人的积极态度。
1.2.2 以就业为导向 加拿大护理学院协会于2016年发布护理学士学位课程入门-实践老年护理能力,确定了3 项核心课程,即预防疾病和伤害的护理;急慢性疾病的护理;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每项核心课程下详细列举发展该项能力所需的关键学习点,确保护生在毕业时拥有能适应在多种卫生保健环境中顺利与老年人合作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11]。 但Krogman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毕业后与老年人一起工作仍然是加拿大本科护生最不喜欢的职业选择, 这可能与护生通常对衰老和老年人持有消极态度,缺乏职业动机有关。 因而,制定和实施一个介绍年龄歧视概念的讲习班项目,以转换性学习理念为理论框架, 方法包括工具性和交流性方法。 工具性学习侧重于通过解决问题和确定因果关系来学习, 如利用老年护理相关视频和一份改编自国家老年人护理倡议的自我评估问卷来让护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交流性学习通过引导护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让其有时间进行个人反思, 培养护生对老年的兴趣,以减少对衰老的刻板思维。结果发现研讨会有助于加深护生对年龄歧视的理解, 懂得如何与老年人相处[12]。
德国职业教育走在世界的前列, 本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主要在应用科学大学, 学制通常为3~3.5年。课程设置以强化实践能力为重点,理论课与老年护理机构实践互相穿插交替进行, 理论课依托于联邦政府规定的4 大培养板块。 在课程第1 学期设置护理职业反思及过去、 现在与未来的职业护理基础等课程模块,培养护生对老年护理的职业认同感;设置护理科学及其应用、 伦理基础等课程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及伦理道德方面的培养, 同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 旨在培养能够胜任老年护理岗位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4]。
1.2.3 以岗位设置为导向 澳大利亚的老年护理教育是根据不同教育层次设置不同的老年护理岗位,其中本科教育主要培养注册护士 (registered nurse,RN)。 2003 年政府发布了《老年护理本科生护理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全球老龄化、正常老化、老年人的常见挑战、具体的临床干预措施、实施老年护理的机构、跨环境护理管理、老龄化有关的积极信息、老年相关法律和伦理问题8 个方面[13-14]。 但Fetherstonhaugh 等[15]对澳大利亚所有提供护理学士学位的护理学校进行调查发现, 当前澳大利亚本科护理课程中老年护理并不是必修课, 老年护理的内容通常是整合或隐藏在其他课程中, 课程仍以急性护理为重点,针对照顾老年人的内容不足。老年护理课程设置包括功能评估、药理学、与衰老相关的生理变化评估、老龄化跨文化护理等,但与老龄化有关的社会学方面较少涉及。 在培养态度与个人特质维度方面,Laver 等[16]为护生发展一种积极的健康范式看待老年人,在教学中引入叙事和案例研究法,鼓励护生通过评估、观察、反思和分析增强对老年人的了解,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国外本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值得借鉴的主要有:(1)针对老年护理的特殊性制定全国官方培养标准;(2)不同的国家基于国情探索了适合本国的培养模式并不断完善;(3)将胜任力贯穿整个老年护理教育全过程,明确培养目标,基于岗位设置, 不同教育层次对应不同的老年护理岗位;(4)注重代际互动,培养护生对老年人的积极态度;(5)重视跨学科培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1.3 国外老年护理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1 缺乏独立的老年护理课程, 老年护理内容不是本科护生学习的重点, 通常为其他课程整合或是作为选修课提供,课程中缺乏老年护理相关知识,护生因缺乏对老年人的了解导致对从事或学习老年护理缺乏热情[12,14-15]。医疗保健教育机构应重视老年护理,开发独立的老年护理课程,但要注意老年护理是一个交叉学科,课程设置不应完全与其他学科分离。1.3.2 缺乏老年护理专家, 有研究表明缺乏独立的老年学课程使得这一领域的专家长期缺乏, 而护理教育者教授老年护理学的能力,即他们的资格、专业知识和态度, 会影响护生的职业价值观和对老年人的积极态度, 不专业的老师向护生及社会成员传达了老年护理并不那么重要的信息, 增强了大众对于老年人的消极态度和年龄歧视, 同时大学教授老年护理的能力也会受到质疑[12,14]。 因而,护理教育者必须拥有“必要的老年学知识, 并理解这一知识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向护生传授老年护理的内容[17]。可通过加强老年护理教师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建立规范老年护理教师的准入标准及考核制度, 以促进老年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在线开放课程和使用计算机化的教学平台是提高老年护理师资能力的有效途径[18]。
1.3.3 缺乏新颖的老年护理教学形式, 老年护理授课形式需要以更多创新形式进行,多一些积极的参与,少一些被动的说教式教学[12,19]。如虚拟现实沉浸式培训被证实是帮助培养同理心的有效教学方法[20];老年模拟套装能改变护生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21];应用案例研究可以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22];更多教学方法还有待未来研究者进一步探索。
我国老年护理教育起步较晚, 基于胜任力培养研究较少,培养导向尚未统一,主要包括3 种形式的研究:(1)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本科老年护理人才胜任力课程体系;(2)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于健康老龄化背景,依据养老服务需求设置相应课程,培养拥有健康福祉理念的老年护理人才。
2.1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 有研究证明,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模式可促进护理本科实习生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更快地适应护理专业角色及临床工作岗位[23]。 因而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将大大提高毕业护生人岗匹配的概率,减少人才流失,提高护理质量。 侯姗姗等[24]基于胜任力模型,采用访谈法、Delphi 法等方法构建本科老年护理人才岗位胜任力课程体系,提炼出了7 项岗位胜任力,每一项胜任力都有相应的匹配课程, 将学校教育与临床岗位需求相衔接。但其中只有一项“老年照护和临终关怀能力”与老年人有关,其余与全科护士的培养相似。 涉及老年护理的相关课程有老年护理学、 老年营养与保健、老年照护、老年人际沟通、老年中医养生及护理、临终关怀护理等。笔者认为该研究构建的课程体系主要还是基础医学和老年护理相关专业课程,依旧围绕知识与技能维度,并未涉及态度、个人特质维度。同时没有提及如何设置老年护理实训课程,而有针对性的老年护理内容与有效的老年护理实践经验相结合, 已被证明能帮助克服护生对老年人的消极刻板印象,增加对老年人的积极看法[12]。
2.2 以就业为导向 黎瑞红等[25]以就业为导向,学校与政府、企业及医院合作,实现产学对接,探索本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 与政府合作建立养老服务社会实践基地, 定期安排护生去往各养老实践基地体验养老护理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聘请临床老年护理专家讲授真实临床案例, 进一步提高护生从事老年护理的意愿。 与企业合作设立奖学金与助学金,专门用于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激励护生努力学习。与医院合作成立“实验班”,临床导师负责护生从入学到毕业上岗过程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指导, 探索如何做到课堂与岗位的无缝衔接。 但该方案并未详细叙述如何进行课程设置,护生的老年护理胜任力具体是如何培养的。
2.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是结合了以岗位胜任力及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刘玉锦等[26]基于健康老龄化背景,为响应国家医养结合政策,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实行专业教育、 职业教育以及认证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拥有健康福祉理念的老年护理人才。同时与多所医疗机构及养老机构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上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主线,在原有的培养方案上增加老年护理与介护技术、老年营养、老年心理等内容。 同时增加实训课比例,并融入常用中医护理技能,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但笔者认为其培养效果以就业率衡量过于片面,且从结果来看毕业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不多,实习护生对于从事老年护理岗位的意愿不高。 而职业认同感是职业发展的内在动机,是做好本职工作达成预期目标的心理基础。 同时,本方案虽然增加了中医护理技能的培养,但具体如何提高中医辨证能力没有具体方案,会直接影响中医适宜技术的疗效。
2.4 国内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4.1 缺乏老年护理本科教育课程指南及老年护理胜任力标准 目前, 我国缺乏由权威机构发布老年护理本科教学课程指南,且无统一性、权威性、普适性的老年护理配套教材及胜任力标准, 大部分院校都是根据各自院校的培养目标编撰教材、设置课程,且多数课程仍以基础护理专业为主, 老年护理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理论教学为主,与其他课程相比内容和课时较少,未体现老年护理的专科性。有学者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编制了老年护理胜任力测评量表,但仅在养老机构内的护理人员中做了信效度分析[27]。此外, 该研究在构建测评量表的过程中未将医生及患者纳入研究对象。 有研究表明患者和医生的意见对卫生服务也很重要,有助于减少偏见,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28]。 同时将老年人的观点纳入专业人员教育和培训课程是确保满足他们需求的有效战略[29]。因此, 在构建老年护理胜任力标准的过程中应考虑除专家、护士之外的其他群体的意见,并开展实证研究,建立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权威性、普适性老年护理胜任力标准。
2.4.2 缺乏具有中医特色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2021 年国家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加大养老护理型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30]。 同时随着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中医护理因其副作用少、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可, 对于中医护理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但目前本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中医护理内容较少, 缺乏具有中医特色的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方案。因而,有必要应用前文中提到的构建老年护理胜任力标准的方法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 为培养具有中医特色的老年护理人才提供依据、 指南及评价指标。
2.4.3 缺乏基于胜任力各维度的全面培养 目前,我国对于胜任力的培养大多停留在知识、技能维度,很少涉及态度、个人特质维度。而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 职业动机等是推动其将老年护理作为职业选择的内驱力,是老年护理人才胜任力培养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可借鉴国外胜任力多维度的培养方式,如通过跨学科教育培养护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的职业认同,增强自我效能感[9,31];通过同理心的培养来促进内在动机, 有研究表明提高护生的老年学知识水平及加强同理心的培养, 可以减少对老年人的负面态度, 有助于为老年人提供无年龄歧视的高质量护理,而缺乏同理心则会影响老年护理效果[32,33]。
2.4.4 缺乏规范合理的临床实习方案 我国护生实习地点以医院为主, 且临床实习重点科室多集中于内科及外科,护理重点多为当前急性病的护理。而老年患者多存在多病共存的现象, 护理的重点在于跨学科慢性病的常规护理。实习地点单一,缺少社区或养老机构实践机会, 导致护生只能对老年护理知识进行肤浅的了解, 不能理论联系实践充分了解老年护理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而经常性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能够增加个人的自豪感和自我价值感, 提高对老年人的认识、理解和尊重,并能影响之后的职业选择[12]。 因此,笔者认为可借鉴德国培养经验,将理论课与老年护理机构实践互相穿插交替进行, 制定规范合理的临床实习方案, 强化护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综上所述, 国外本科老年护理人才胜任力培养体系较为完善, 已有明确的本科课程指南或是老年护理胜任力标准。 而目前我国本科老年护理人才胜任力培养发展仍然处于初始阶段, 培养导向尚未统一。因此,还需通过制定老年护理本科教育课程指南及老年护理胜任力标准、 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基于胜任力各维度全面培养的方案、制定规范合理的临床实习方案等方式,完善我国本科老年护理人才胜任力培养体系, 从而提高老年护理质量,促进我国养老护理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