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思敏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不仅需要身体上的“严防控”,更需要心理上的“有效导”,尽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相比于疫情爆发期间有了一定的好转,但仍然存在特定的心理问题,为全面了解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状态、行为以及学业方面的需求,为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心理服务提供依据与支撑,在盐城某高校抽取568个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其中回收有效问卷546份,有效回收率96.13%。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反映了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困惑。
(一)对国家稳定与现实防控的担忧。在后疫情阶段,大学生的焦虑感较之疫情爆发期间有所降低,大学生关注疫情花费的时间(1~2h)的比例由疫情防控紧急阶段的69.23%(378名)降低至后疫情阶段的23.99%(131名)。关注疫情花费的时间(>2h)的比例由35.53%(194名)降低至10.44%(57名)。但境外输入形势严峻、无症状感染者的增多与难识别及疫苗的不确定等因素让公众心里依然存在恐慌[1],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了解新冠肺炎的症状和其传播风险与路径,了解新冠疫情发展态势和国家对于新冠疫情的防控手段以及社会应对的措施。
(二)对学业的困惑与迷茫。疫情防控紧急状态下,国家号召“停课不停学”。高校也响应号召进行线上学习,但调查显示网课学习收效甚微,超过70%(383名)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效果一般或较差,达不到线下学习的效果,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无法跟上在线学习的节奏。导致在线学习效果不尽人意的因素很多,学习环境、教学平台的陌生,师生互动缺乏真实感,学习氛围淡化,学生自我效能感低,自律性不强等因素都会影响在线学习的效果。
(三)对就业前景的忧虑。疫情不仅会对社会、经济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带来持续性影响。调查结果显示80.40%(439名)的毕业生群体对未来就业深感迷茫。疫情爆发期间毕业生无法顺利返校,延迟开学使得校园招聘会无法顺利进行,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被迫向后推移,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线下渠道受阻,用人单位仅依托“互联网”,无法充分了解毕业生的核心优势和胜任情况,使毕业生就业遭受重重阻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深切的迷茫和担忧。
(四)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引起的掌控无力感。长时间居家极大压缩了大学生的生活半径和社交空间。居家期间,由于外部约束力量不够、学业相对轻松,思想懈怠等因素,超过50%的学生生活作息被打乱,通宵达旦,网络成瘾,昼夜颠倒,精神疲惫,出现入睡困难、睡眠障碍、反复醒来等情况。再加上超30%的学生(167名)没能很好地处理亲子的联结与分离,导致亲子之间沟通不顺畅,同时缺少同辈相伴,影响他们人际交往的安全感和信任感。61.17%(334名)学生觉得无法掌控学习与生活,陷入虚度岁月的虚无论中。
疫情影响了大学生课程学习、求职创业、生活作息、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使大学生出现焦虑、紧张、担忧、自卑等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与不健康的心理疾病。后疫情时代,高校需加强教育引导,强化正确的思想价值,给大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心理调适,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解决心理“疑难杂症”。
(一)搭建学生心理筛查和预警机制。有效的评估筛查是进行心理干预的前提和基础,及时评估大学生在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专项测评及监控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着积极作用。高校应联合组建心理测评团队,在初始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基础上开发针对后疫情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测评与动态监控系统[2],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和精准的评估,提前做好工作预案和准备。利用专业心理队伍团体力量,识别出学生潜在的心理危机信号,并制定涵盖预防、应对和善后的心理危机工作预案。
(二)加强心理知识普及,科学实施分类干预。为减轻疫情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伤害,需精准识别大学生不同人群的心理状况,因材施教、分类干预。首先面向全校学生,主要依托大型心理防护系列讲座、网络课程等形式多样的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健康防护、情绪调适、学习技能、职业规划等普及性教育,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心态,调整心态、管理情绪,调节行为,并且主动占领网络心理育人的主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社交平台,掌握网络传播规律,科学运用网络优势,提升大学生心理恢复与调适的技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防护科普化、通俗化、技能化。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建立个人心理信息档案,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疏导服务,做好人文关怀,或者通过团体辅导的强感染力,让学生探讨自我,学习新的方式实现感悟式成长。
(三)组建高质量心理健康教师专业队伍。在后疫情时代,出现心理“疑难杂症”的学生可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陡增,高校要未雨绸缪、统筹谋划,牵头组织“以心理专家为主干,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教师为依托”的心理教育工作小组,充分调动校内外教师的积极性,组建一支专兼结合、双向促进的高质量心理帮扶团队,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心理干预与疏导。
心理专业教师不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聚焦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定期具有针对性地发布心理健康的相关文章,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及时跟踪,定期回访,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后疫情期间的学习与生活。而且,心理专业教师就后疫情阶段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思想政治类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明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类、相应的症状及背后的原因,帮助他们快速识别学生的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充分利用心理危机预警网格,将疫情信息与防控要求及时传达给学生,并建立“日报告、零报告”机制,及时上报潜在或显著的危机信号。通过走访宿舍、谈心谈话、心理沙龙等方式,及时摸排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和动态,重点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身体状况、学习状况和人际交往状况,抓住先机,对症下药。
(四)增设宣传渠道,占领网络教育主阵地。充分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和网络平台(微博、抖音、知乎、贴吧、论坛)等线上渠道普及权威部门和主流媒体发布的疫情防控信息和国家疫情管控的成果,围绕疫情发展中的热点,及时发布科学知识,引导学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在就餐高峰期在食堂电视循环播放学校防疫举措,打消学生对疫情反复的过度担心。增设网络心理疏导与援助渠道,对亟需心理援助的同学进行电话辅导,同时也可开通心理疏导邮箱为来件同学提供咨询。
(五)构建“家—校—医”协同工作途径。家庭能够提供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长久的情绪价值,作为学生的“安全基地”和“避风港”,对他们有着不可替代的心理支持价值[2]。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状态难免产生波动,家庭则承担着学生心理防护不可或缺的责任。为了能够缓解学生各类心理问题,学校和家长之间要密切配合,制定及完善“家—校—医”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重点关注患有精神疾患或有心理危机伴高自杀风险的学生,加强与精神科专业医院的联合,做好学生本人心理支持和重建工作以及其他保障性工作,共同帮助学生度过特殊时期的心理适应。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疫情形势持续向好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但心理防疫依然任重而道远。学校要立足心理健康的原则,以完善心理筛查与预警机制为前提,以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案为准绳,以校内外专业人员的力量为抓手,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借助宣传渠道媒介,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以大学生心理帮扶与重建为重点,将心理干预与预防作为共同目标。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筑一道牢固的防线,将心理“疑难杂症”排除在外,为大学生心理抗疫夯实牢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