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周 唐一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注重司法警务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他们不仅注重司法警务人才的文凭,而且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实践教材不适应发展需要。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课课时与实践课课时的比例为45∶55。实践教学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互动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司法警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系统学科,但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与实践教学形式相关的完全独立的教材。实践教材以自我准备为主,理论知识多,教材没有结合市场的实际需要和缺乏司法警务的特点,实践教学和培训内容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部分实践性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向教学内容市场化的过程中,未能反映出新的实践教学内容。因此,它们偏离了预期目标,影响了专业教学效果[1]。
(二)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注重教材知识教学。虽然采用角色扮演和态势模拟,但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背道而驰的。在实践训练资源的影响下,实践训练导师没有对实践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规划。实践训练课程也成为一门技术课程,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司法警务实践是很困难的。司法警务人才的实际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2]。
(三)实践教学教师经验不足。在高职院校司法警务专业教师中,大部分教师缺乏司法警务的一线工作经验,没有实际工作背景的支持,很难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太差。在教学实施方面,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培养缺乏手段和措施[3]。
(四)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实践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虽然强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安排实践实习,与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但仍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并不真正到基地实习。由于经费少,场地有限,很难达到相应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实施的实际教学要求[4]。
(五)高职司法警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以综合司法警务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突出技能和岗位需求为目的,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根据司法警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要求,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课程根据司法警务技巧来设置。在对职业岗位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司法警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司法警务操作能力和司法警务管理能力。二是重视专业课的校内实践。如以实践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采用单元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在每个模块中,教学任务被安排为一个完整的业务活动作为一个单元。在每项任务中,支持活动的关键技能是关键的教学点。教学要求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技能点来体现知识的应用。谈判需要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和实践培训。司法警务实践指导学生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模拟行为。每一组成员均准备叙述调查经验,并在本次调查中进行适当的评价。然后,教师对结果进行评估。三是司法警务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例如,学生在基地接受司法警务练习32个学时。部门利用实际培训,本课程安排为期一周的特殊实践训练。这种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挖掘自己的潜能。此外,课堂上的知识学习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工作中的疑虑可以在“克拉斯索姆”中讨论。这样才能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5]。
(一)建立双师型高技能教学队伍。实践教学的关键是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学术水平高、教学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高技能”教学队伍。司法警务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市场实践能力,较强的司法警务管理能力,熟悉司法警务后分析、司法警务课程目标分析、司法警务课程组织、司法警务课程实施、司法警务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教学团队建设要形成校园资源循环与校外资源循环的良性互动。现有在职专业教学队伍占主导地位。加强兼职教学队伍建设,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建设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条件,安排教师临时任职,提高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二是聘请著名的实践司法警务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三是注重引进专业人才,引进具有工作经验和坚实理论基础的实践教学教师,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师资保障[6]。
(二)以需求为导向改革实践教材。要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要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实践教学目标,以企业的司法警务技能需求为改革基础,进行司法警务教材的创新和改革。教材应从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面进行教学、培训和创新相结合,设计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实践教材应突出职业针对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迁移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和巩固专业理论知识。高职院校应支持教师进行教材改革,奖励出版的实践教材,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教材的改革[7]。
(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根据司法警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要求,构建了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采用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模式、情境模拟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教学法、社会兼职教学法和司法警务实践教学法,突出培养学生的司法警务能力。司法警务管理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采用模块式项目教学、案例分析、情境演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司法警务管理的课程定位是学生发展岗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以项目为载体的司法警务的岗位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计划。
(四)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灵活多样的实习基地。为实施和深化实践教学,高校应加大经费投入。高校要加强校园实验室建设。企业需要深入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司法警务实训实验室,应用司法警务沙盘模拟系统。这可以指导学生在一个复杂的司法警务模拟过程中,加深对司法警务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宽松的环境中获得司法警务知识。校外实习基地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的社会交往,有效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多渠道、多形式地与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使学生达到实习的目的,满足企业对司法警务人员的需求。
(五)更新观念改革实践教学评价模式。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打破教条式理论教学和相应的单一考试方法,应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考试制度。在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理论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团队合作能力;团队效率;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掌握;个体态度;个人操作能力;个人职业技能和理论掌握。评价模式为: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N个项目,每个项目的比例按重要性划分;项目评分涉及群体绩效和个人绩效;小组绩效包括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个人绩效由一个小组进行疏散。一是团体成绩等级:优(90~75)、优(80~65)、合格(70~75)、不合格(60~45);二是个人表现等级:优(90~75)、有利(80~65)、合格(70~75)和不合格(60~45);三是各组个体成绩指数:优(1~2)、有利(2~4)、合格(无限)和不合格(无限);四是总分=E(组*50%+个体*50%)*Ni%。课程按照百分制进行评价,60分意味着“合格”。模块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4∶6建议。形成性评价是指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的评价。
综上所述,司法警务专业教学应积极开发司法警务技能课程,突出学生司法警务能力的培养。根据司法警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要求,构建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