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融合教育探索

2022-02-06 19:11朱春花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责任感大学生教育

□朱春花

一、当下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材料与方法。以江苏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段志光的社会责任感系统理论,参考赵兴奎编制的USSR调查问卷,筛选出自我、家庭、他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环境这五个方面,以相关责任事件认知和理解的合理性或准确性、情感和态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及主体行为的合规性或自律性这三个维度设计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6份,有效率97.2%。样本构成上,大一39.51%,大二26.75%,大三26.54%,大四7.2%,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取样的代表性。辅助观察、访谈等进行定性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自我责任感。本维度从生存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两个方面考量。对“是否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只有七成学生表示肯定。对“学业或生活中受到重大打击时”的反应,只有33.3%会“正确面对”,有20.9%会“一蹶不振”甚至8.02%的“想到自杀”。可见,大学生珍爱生命,关心身心健康的认知并不够。对“是否有明确的规划并不解努力”,“完全符合”只有23.4%。对“如何获得成功”,只有34.7%认为“个人奋斗”,居然有24.9%认为“主要依赖家庭关系或社会背景”。可见,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的发展和去向关注不够,自我职业意识不强,职业态度上存在惰性和功利性。

2.大学生家庭责任感。对“赡养父母”的看法只有50.41%同学表示“肯定会”,有近两成的回答“看情况”或“难说”。认为“经常“打电话问父母情况”的只占33.33%,对“家庭遇到困难”的表现,只有46.5%选择“会为家庭负责”,但有19.55%会埋怨父母没有提供好的平台,甚至还有7.82%的会仇视不公。这反映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增强,对个人爱好的偏执和对个人利益的过度敏感,容易使他们的自我责任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和功利化。

3.大学生他人社会责任感。当“朋友遇到困难”,62%选择去帮助,有三分之一会考虑自己的能力。当“发现同学有异常”,67%的选择“关心并尽量开导”。对“公交车让座给老人或孕妇”,51.49%表示“正常都会”,24.7%回答“和熟人在一起时会”,20.16%“离得近的会”。对“当今做好事有风险,你对助人为乐的态度?”,19.55%回答“帮助别人毫无顾忌”,51%选择“帮助前提是能证明自己清白”,20.16%会“拨打求助电话”,可见多数大学生愿意助人为乐,而且更多的是理性帮助,量力而行。

4.大学生国家(民族)责任感。对“是否关心国家大事”,六成以上表示肯定。对“打砸日系车是不是爱国行为?”,只有16.46%认为是的。可见,多数大学生能较理性的看待国际问题,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调查“如果祖国需要你去艰苦的地方”,63.38%表示会去,27.78%因为家庭因素不去,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大学生的小家庭责任感。对于“灾情筹钱”有6.79%认为“与我无关”,有71.3%会以实际捐款形式表示关注,说明大部分学生愿意为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但也有小部分表现出民族感情淡薄,国家大局意识与政治参与情怀略有淡化。

5.大学生人类环境责任感。调查“你愿意为购买环保产品而多支付钱吗?”,高达57.3%的“不太愿意”或明确表示“不愿意”。对“扔垃圾附近没有垃圾箱时”,只有57%会“一直拿着直到看到垃圾箱”。对“每次喝瓶装水是否都要把水喝完或者将剩下的水收集利用?”,只有三分之一觉得“完全符合”。可见,大学生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淡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还有待加强。

二、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呈现的特点

(一)兼顾社会与个人利益,但偏重个人利益。多数大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有较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愿意以实际行动为国家主权争取、外交和平、民族壮大贡献出应有之力。但在现实中在兼顾社会和个人仍然偏向个人,带有较浓厚的个人色彩,部分大学生心中“自我中心”和“小家庭”意识浓,会以个人相关因素作为主要动力而非“为国家作贡献”、“增强事业心、责任感”等因素来对待国家和社会需要。

(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但功利倾向突出。总体上,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出公平、自强、竞争、奋斗的时代特征,有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在成才之路的设计和展现上呈现出多样化。但也存在过度注重实用化和功能化,特别在职业发展、家庭责任、社会服务、国家民族感召等方面显现出了明显的功利化色彩。职业态度上奉献精神不足,往往实际利益考虑较多,家庭生活中在乎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带来的便捷条件。

(三)社会性情感普遍增强,但出现知行脱节。调查显示,大学生拥有较强的国家自豪感和使命感,较强烈的事业感和责任感,较丰富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他们对杰出人物表示尊敬,对服务他人感到愉快,对见义勇为表示赞扬,对自己的不良社会行为有内疚和自责。但是,大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波动期,他们在价值观取向和社会观察视角上还处于低层次,常常表现“知行不一”甚至“知行倒挂”局面。

(四)竞争意识与危机感意识强烈,但意志相对薄弱。不论从对国家发展态度,还是在个人发展前途上,大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危机意识,展现出竞争的意愿。但具体实施上又明显的意志力不足,在自控力、承受力和抗挫力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尤其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采取躲避、抱怨、敌对等消极态度,严重的甚至放弃生命。在职业发展意识方面,有的大学生缺乏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精神,缺乏必要的信心和勇气。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开展社会责任感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新媒体的认知观念落后,未能高效利用。当下,新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斥在大学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然可以轻松便捷获取各类信息,但网络上也充斥了一些粗俗不健康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思维状态和价值取向。鉴于此,许多高校和教师一直对新媒体保持谨慎态度,觉得网络弊大于利,未能有效推进新媒体运用来开展教育工作。

(二)现有新媒体设备不全,资源使用不足。高校观念的陈旧落后,随之带来就是新媒体设备跟不上,对新媒体资源开发使用力度不够,新媒体载体平台效应不明显。传统媒体因使用历史和使用习惯等原因对高校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很多高校对新媒体设备应用处于试用阶段或初级阶段,导致高校新媒体使用率和普及度不高,更谈不上对大学生开展新媒体教育的全覆盖了。

(三)新媒体系统化管理不足,缺乏健全的机制。新媒体使用程度跟不上,随之带来的是对新媒体系统化管理也严重滞后,很多高校还未真正重视对新媒体的管控,更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没有配备专门的新媒体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这些都导致新媒体在高校发展中对信息传播和利用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高校推进新媒体的教育运用更是难上加难。

四、“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路径

(一)重塑新媒体运用的理念。应正视新媒体,理性对待,不能因为害怕其带来的可能危害而直接拒绝新媒体的发展和使用,更不能在新媒体出现负面影响时而放弃新媒体。高校要树立健康正确的新媒体使用理念,正确看待新媒体传播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引导大学生增强网络责任感,用积极正确的态度在网上发声,让新媒体变成传播社会责任感的正力量,成为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

(二)提升师资队伍的网络技巧。强大的新媒体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健康有序发展需要一支优质的网络后勤保障队伍,不仅要具备强有效的网络过滤和监控技术,还应具备较强政治敏感性和一定的思政工作功底,能把新媒体作为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分析大学生上网习惯、信息关注焦点、讨论交流热点等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与教育的平衡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传播社会责任感意识。

(三)强化大学生主体的新媒体素养。作为社会责任感培育主体的大学生要拥有新媒体的运用力,提升新媒体的鉴别力,能够积极发挥有效的网络学习资源,自觉更新被教育素材,善于在网络环境中用网络语言、文字、图片等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理解新媒体语境中的特殊意义。高校要积极开设新媒体素养培育的相关课程,整合人力资源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自主参与新媒体素养提升工程。

(四)拓展“线上”宣传教育形式。高校要积极延展“线上”教育形式推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化引导。一是将社会责任感培育与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无缝对接,如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新闻体系,创建一批主题宣传教育网站和责任意识教育专栏,构建一些虚拟体验社区;与优质的、点击率高的门户网站联合设置教育资源等;二是要积极拓展“微教育”形式,借助微博、微信、手机报、微课堂、慕课等,最大限度地拓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覆盖面。

(五)推进“线下”实践的新媒体渗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能坐论,德不能空谈。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新媒体环境下,更不能忽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强大体验作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辅助新媒体工具开展实情跟踪并进行动态考核;在组织大学生志愿活动、公益服务中,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享互动,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正能量,扩大实践教育的体验感。

(六)营造良好的新媒体育人环境。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要想取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真正效果,还有赖于新媒体技术下健康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高校应对校园环境进行净化整治,除成立专业化的新媒体工作管理机构,完善新媒体运作工作制度,建立系统化的新媒体监管体系,更要建立智能化的信息过滤系统,有效地保证新媒体更加科学、合理、顺利的运行。

猜你喜欢
责任感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题解教育『三问』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