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2022-02-06 22:14
财政监督 2022年4期
关键词:财政经济发展

●文 峰

2021 年12 月8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阶段性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 制定了2022 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主要思路, 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21 年12 月27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对2021 年财政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明确了2022 年全国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 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为新一年财政工作提供重要指引。

全面、 深刻理解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是积极有效开展2022 年财政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深入贯彻落实2021 年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精神,需要将2022 年财政工作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之下, 置于中国共产党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视野之下, 需要置于贯彻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重要论断之下。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在较长时期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全面审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2020 年5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为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补齐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强化基础科学研究, 发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优势, 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被提上日程。 尽管我国已经取得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的发展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前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现代财政制度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但仍需继续深化改革, 结合新的发展环境创新财税体制改革。 从短期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我国还面临着需求收缩、 供给冲击和预期减弱的压力,叠加疫情冲击,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严峻,充满不确定性,这给我国财政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在推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需要为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提供制度支持。 财政政策需要服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021 年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对我国2021 年财政工作总结到位,对新的一年财政工作定位清楚,对2022 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财政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笔者重点从三个方面阐述对会议精神的理解。

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锚定财政工作的方向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奋斗,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绩。 财政积极作为,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阶段,由于国家和民族面临的斗争与发展环境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所确定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具体的工作思路与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一方面筹集资源支持革命战争, 另一方面尽力帮助革命根据地、解放区人民群众渡过困难,发展经济,改善生活。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受特定国际地缘政治影响,为了奠定新生人民政权的经济基础,恢复国民经济发展,选择了重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财政制度安排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在较短时期内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秉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客观上实行了以城市为重点和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财政及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 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快速拉大。 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财政制度安排开始向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以来, 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财政体制也作出了重大调整。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可以发现,根据革命和建设环境及阶段性目标的不同,我国财政工作的重点也有所调整,但始终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从整体上看,财政服务的具体目标经历了把人民从受剥削、受压迫的旧社会制度中解放出来,奠定人民全面自由发展的政治基础,营造有利于人民全面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稳定国民经济,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国家长期发展的经济基础, 为人民群众物质财富增长提供保障;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总财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福利水平的整体提高;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财政工作都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财政主要聚焦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进一步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2022 年财政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突出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具体而言,就是要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高质量的教育和卫生健康体系既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也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加大财政对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是加大财政对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可以降低家庭支出比重,促进家庭增加储蓄或消费性支出, 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是政府提供教育和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拓展就业空间,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对于不同人群有助于缩小人与人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提高相关群体获取收入和财富的能力,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由此可见,加大对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投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全体人民福利水平、增强幸福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任务更加紧迫,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推进可持续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是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 让人民群众拥有与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居住条件是增强人民群众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措施,财政理应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使全体人民拥有健康的体魄、 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 财政支持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必然之举。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财政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民生相关领域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加大, 未来要进一步向健全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能等方面发力。 建国初期,为奠定国家长期发展的物质基础,用于满足民生相关的财政支出占比不高,存在较大的民生欠账。 改革开放以来的较长时期, 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新时期,财政支出重点服务于经济增长,受政府可支配财力的限制, 虽然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绝对额增长较快, 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不高。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我国进一步加大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民生相关财政支出规模有较大幅度提高,但财政支出结构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格局不完全合理。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财政要进一步落实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关文件精神,一方面,同级政府内部的民生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的财政支出结构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要进一步健全民生相关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 确保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更好地匹配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 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和同级政府内部不同部门的支出责任要进一步优化。 为确保有限财力约束下的民生支出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支出绩效机制。

因此,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财政要树立民本思想理念,不断健全完善机制制度,力求高效率地做好正确的事; 也即要赋予财政民本的灵魂,通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来践行、贯彻民本理念。

二、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匹配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必然要求。 匹配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 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 不是简单地照搬其他国家的公共财政制度,而是以公共财政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 创新性地建立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现代财政制度。

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并进一步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2014 年以来,我国从预算管理、税收制度、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三个方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方面,《预算法》及与之相配套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均已经完成修订且付诸实施, 为强化预算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方面,个人所得税改革、增值税扩围和转型也已完成,环境保护税取代环保费成为一个独立的税种, 消费税改革取得重要的阶段性进展, 房地产税试点也即将开始。 按照税收法定的原则,一部分行政立法的税收法规相继通过人大立法上升为法律,金税四期投入运行并取得明显成效。 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上,1994 年分税制改革基本建立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 支出责任、财权、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管理框架,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 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和支出责任较长时期内仍然没有完全划分厘清。 2016 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就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提出指导意见;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交通运输等中央与地方共同提供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划分的方案,进一步完善了相关转移支付制度,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财权、支出责任和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明晰, 财政管理体制得到了有效优化, 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是,部分领域的改革还明显滞后,在新的一年仍需进一步深化。 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深化预算制度管理的具体要求。 当前预算管理制度建设和预算管理水平相对滞后,需要认真落实《意见》相关要求,力求使预算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积极适应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需要。 结合现代财政制度要求,财政税收相关制度的建立、执行与监督环节均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 尽管目前有部分人大授权立法的税收法律法规已经通过人大立法上升为税法,但其他相关财税制度立法进程也需要及时跟进。 在加快财政税收法律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财税法律法规的实施,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技术手段,改进和提升财税法律制度的执行效率,加强对相关法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使财税立法、执法和监督协同推进。

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已取得明显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2021 年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已经开始,今年可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快全面推广进程。 同时,进一步扩大债务显性化试点范围,全面摸清地方债务家底,加强地方债务管理,降低地方债务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央建立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了实施范围,今年可继续组织力量对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总结经验并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积极探索通过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缓解基层财政困境, 增强基层财政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随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财政应全面跟踪试点地区房地产税收试点对短期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了解房地产税收对房地产企业、相关民众以及房地产相关金融业的影响,对国民经济整体和较长时期财政经济发展的全面影响,为扩大试点范围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为优化房地产税收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

三、 加强短期和中长期财政政策协调,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供求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明显,迫切需要强化财政政策的调节功能, 从中长期财政政策目标出发,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增长。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整体判断是: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叠加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转型,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不明朗等各种因素影响,我国通过增值税扩围转型、相关金融制度扶持等举措有效降低了企业税负和融资成本,但仍不能抵消短期内多重因素叠加对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实施政策性的减税降费,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扩大社会总需求规模,充分发挥财政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稳定经济增长是今年财政工作的重要方向。

短期的财政调节政策与构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中长期发展措施是有机统一体。 从较长时期来看,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首先必须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需要财政在其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以实现短期需求调节与中长期供给侧对策相互协调。 补短板,锻长板,延伸产业链,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第一, 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优化支出结构。新中国成立70 多年以来,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初步形成了较为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拥有庞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优势,部分高科技领域实现并跑、领跑发达国家。 但也必须承认,部分尖端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这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风险隐患。 大国财政需持续发力,助力高新技术创新攻关,一方面,持续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监管, 确保科研经费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优化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实现财政科研投入和科研管理体制相互协调, 产生强大的协同效益。 通过加大对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领域的科技攻关, 强化基础科学研究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第二,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这既是短期财政调节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乡关系协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农业发展用远低于全世界人口比重的耕地保障了十四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 有效避免了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的严重冲击。 在新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 农业发展不仅为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也在多次经济危机中承受并消减危机冲击,帮助国家渡过经济危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中国日益深度融入国际金融资本主导的全球化浪潮, 中国经济更易受到外来不确定冲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威胁, 乡村仍需承担缓解和消减危机冲击, 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作用。 温铁军等(2013)指出,乡村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其承担冲击, 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受要素禀赋结构差异、长期城市偏向经济政策和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等因素影响, 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面临着极大挑战,存在较大的隐患,抵御经济社会冲击和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其应承担的作用明显不足, 承受和抵御冲击的能力亟待加强。

从中长期来看,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财政农业投入机制,确保主粮产量稳定和粮食生产能力稳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强化乡村的风险缓冲和消减功能十分必要。 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是逆周期调节政策的重要抓手, 财政投入的增加带动受其引导的民间投资的增加必然会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发挥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当然,增加财政投入和达到财政投入目标之间需要由财政投入绩效来予以保证,因此,健全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投入机制和投入绩效保障机制是实现财政乡村投入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兼顾的重要条件。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要求,到2022 年,要达到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的目标。相应地,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脱贫攻坚、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基本公共服务都要求达到相应的水平。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任务已经顺利完成, 其他工作目标取得重要进展,财政还需进一步加大相关方面工作力度,力争保证规划目标顺利完成。

第三,加大财政在优化区域、城乡和产业经济结构中的投入力度。 这是促进中长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也是强化财政逆周期调节的有力举措。 由于我国较长时期内实行有助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金融、产业和其他相关政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经济增长快、 要素收益率高和要素流入相互强化的正反馈机制,欠发达地区则形成经济增长慢、要素收益率低和要素流出的正反馈机制, 两个反馈机制共同作用导致东、中、西部发展差距累积性扩大,地区发展结构严重失衡。长期以来我国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受生产型增值税等税收制度的影响,加之地方财力限制对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经济转型缓慢,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就业机会少和要素收益率低导致要素流出,形成东北经济增长相较于全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弱势地位。地区间经济结构累积性失衡直接影响了我国整体空间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仅不利于大国优势的发挥,甚至会成为大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

另一方面,区域和产业发展不平衡可以转化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也是当前财政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 我国作为典型的后发大国,国土面积大,幅员辽阔,区域和城乡要素禀赋差距大是客观国情,辩证来看,这既是缺点,也是潜在优势。当经济发展处于供给约束型经济增长阶段时,可以集中全国要素重点发展关系国家长期发展的工业、产业类型,促进经济增长; 当经济进入需求约束型经济增长阶段时,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广大农村因发展相对滞后可以容纳巨大的投资,有助于解决国内需求不足所导致的经济增长缓慢乃至停滞问题,促使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财政不能也不应该是惟一的甚至主要的向中西部、东北和农村地区投资的主体,还需要引导和带动民间资本向这些地区投资。在欠发达地区投资要素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要引导民间资本要素向这些地区流动,需要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提高私人投资的收益率。加大财政和民间资本对这些地区的投资有助于消化当前国内过剩的产能,扩大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平衡区域、城乡经济结构和农、轻、重经济结构。 因此,在国内产能过剩、对外投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 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投资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对乡村振兴的财政支持力度是有效利用过剩产能,避免企业大面积破产倒闭,稳定就业和社会经济秩序,扩大总需求,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这对于本轮经济周期的短期财政调控措施而言,既必要又紧迫。

当经济处于下行区间, 产能过剩是常态,一旦放任市场机制自发调节, 财政无所作为,就会导致产能过剩蔓延,带来更大规模的产能过剩,致使大量企业破产,经济陷入萧条。当经济复苏后, 企业需要进行新的投资或扩大产出,原来在经济萧条阶段的过剩产能如因财政逆周期调节政策有幸避免破产、倒闭,在复苏期间仍然是有市场需求保证的产能,即由萧条时期的过剩产能变成了经济复苏阶段正常的、有市场需求的供给。因此,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东北、农村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还存在大量投资机会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于财政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大对这些有投资空间的地区进行投资,这样既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维持就业机会不减少,确保经济稳定,又可以促进中西部、东北和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协调,助力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兼顾了短期调节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

第四, 开展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既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按照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联的一般规律,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全社会共享资本,对于产业发展和人们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其供应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包括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引领、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新型基础设施一部分可以引入民间资本投资,但整体来看,新型基础设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只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都达到一定水平后, 才能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而新型基础设施从开始投资到建成,需要持续大规模的投入且产出较小,微观经济效益不显著, 甚至会出现较严重的亏损,尽管可以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但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投资主体的吸引力并不强,因此,加大财政对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持力度十分必要。建议通过运用产业投资基金,实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采用PPP 模式等方式支持新型基础设施投资。 对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一方面短期内可以直接扩大社会总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吸引民间投资跟进, 间接促进扩大社会总需求, 从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五,顺应绿色发展趋势,全面推进绿色转型。 这既是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短期扩大财政支出,实行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措施。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开展以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为主要目标的地区间竞争,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财政支出要顺应绿色发展趋势,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扩大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范围。 从短期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来看,对中西部、东北和农村地区的投资,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实行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贴的财政支出以及适度超前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可能不明显,但这些有利于形成经济长期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实体资产和生态资产,从长期和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是有效益的财政支出。 我国作为典型的后发展大国,国内发展严重不平衡,西部、中部、农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草原生态保护领域存在大量的投资空间,这是我国相较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拥有的优势,对这些领域的投资有助于消化需求不足情况下企业的过剩产能,帮助存在过剩产能的企业渡过困难。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 我国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需要从全局和长远角度来系统考虑国民经济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政策效应, 将财政平衡和国民经济整体协调紧密联系起来。 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东北和农村地区投资,对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财政支出,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增加财政赤字,甚至加大财政运行风险,因此需要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管理机制和财政监督机制, 提高财政监督效率,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整体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尽量避免逆周期调节政策所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猜你喜欢
财政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