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及对策研究

2022-02-06 20:37穆鲜明汪伟强何璋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历史观虚无主义网络空间

□穆鲜明 汪伟强 何璋璋

历史虚无主义,顾名思义是以“虚”和“无”为核心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其本质就是否认客观历史事实,随意歪曲历史,错误批判历史人物,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积极回应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言论,全面揭露其内在实质和外在危害。”[1]作为新时代党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和危害,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措施。

一、互联网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

(一)传播手段多样化。载体是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必备条件,除了书籍、报刊、杂志等传统纸质传播载体外,互联网领域逐渐成为其传播的主阵地。历史虚无主义在互联网领域的传播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如通过QQ、微信、微博等通讯软件,与受众者进行点对点交流,传播错误言论。二是利用各类门户网站,推送各类历史虚无主义故事或理论文章,供网民阅读。三是利用网络社交群,制作各类恶搞历史人物表情包、图片,借此来满足网民的娱乐心理。

(二)传播方式隐蔽化。“历史虚无主义最擅长利用多种方式来伪装,而将真实历史掩藏起来。”[2]互联网领域下的历史虚无主义传播并非像纸质载体那样旗帜鲜明的发表观点、宣传思想,而是采用“层层递进”“避重就轻”等隐蔽方式进行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者极其擅长以“揭秘”“解密”等字样的标题吸引读者来阅读文章,在讲述一些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时,将虚无主义的观点掺杂其中,使读者不经意间接受甚至认同其观点。

(三)传播内容碎片化。“‘碎片化’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生产、传播的典型特征之一。”[3]历史虚无主义者讲述历史事实、评价历史人物时,并非是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而是片面化、碎片化。例如,评价晚清重臣李鸿章时,只片面肯定他对中国现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称他为“东方的俾斯麦”,对他的过错却一笔带过或绝口不提。这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折中手法”,其意图就是要混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

(四)传播效果持久化。与传统纸质载体的传播媒介而言,互联网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传播带来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持久性。一方面互联网发展迅速,准入门槛低,人人都可以发声,无需考虑经济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存储记忆功能,发布的信息若非人为删除,基本能做到长期保存。

二、互联网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一)削弱主流意识话语权。“当今时代,社会思潮纷纭激荡。”[4]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领域逐渐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换句话说,谁掌握了互联网领域的话语权,也就掌握了整个社会主流意识的主动权。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帜,通过互联网公开否定中华文化,错误批判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企图通过虚无历史以达到欺骗网民和掌控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阴险目的。

(二)影响网民的价值判断。历史虚无主义是从属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错误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相反的。历史唯心主义借助互联网这个领域,标榜历史文化研究,却大肆宣传虚无历史观,企图搅乱网民的思想价值取向,目的就是诱使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去信心,最终达到瓦解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

(三)危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互联网背景下的历史虚无主义从研究历史文化出发,传播错误思想,本质是以否定中国革命为标志,以推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政治思潮。如果历史性的虚无主义扩散开来,最终必将扰乱社会安定,动摇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动摇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虚无主义肆意抹杀中国家国同构的民族精神,认为中国文化是糟粕文化,是低于世界先进文化的。鼓吹西方文化至上,中国必须实行“全盘西化”才能与世界接轨。历史虚无主义者倡导思想解放、个性自由,通过各种形式向人民群众宣扬西方社会的普世价值,最终就是为了达到削弱人民群众对本国文化的认同,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提供机会。

三、互联网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

(一)加大网络空间监管力度。网络空间是历史虚无主义生存的重要场所,要想消灭历史虚无主义,必须要加大网络空间的管理力度,从而达到净化网络环境。一是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网络空间管理机制。明确网络空间监督管理主体,严格执行国家网络安全部门相关规定,加大互联网领域专项检查和处罚力度,对随意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理论的网络平台,应及时勒令其整改,对产生严重危害的,应由司法机关对责任者进行严惩。二是要及时引入网络监管新技术。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开发网络监管新技术,及时预警、遏制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三是要规范网络实名化。对网络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对传播不良信息者及时进行处理,从而让以虚拟身份隐藏于网络之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无容身之地。

(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5]不顾客观历史,随意抹黑历史人物,这是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外在表现形式。要想从思想文化领域打击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共同抵御于历史虚无主义。因此,需要将抽象化、概括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简便化、易学化,融入到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去,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三)建立权威核心历史资料库。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互联网为人们查阅史料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丰富了史料的来源,但是由于网络中的资料错综复杂,众说纷纭,缺乏统一真实的历史资料库。而目前专业、权威的资料又基本收集于大学图书馆、档案馆等专业场所,这无疑给人民群众查找历史资料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因此,建立公益性的网络历史资料数据库,有利于人民群众获取权威历史资料,传播客观历史事实,从而更有效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扰。

(四)革新国家治理手段。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是具有多样性元素,从其产生开始,就一再抹黑中国革命、中国历史,除却其本身的因素外,这背后也离不开国际合作势力的推波助澜。要想打击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的国际合作,必须全面革新国家手段,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是简单的治国理政手段完善,而是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个大统一体。因为,只有革新国家治理手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复兴,才能从根源上彻底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猜你喜欢
历史观虚无主义网络空间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网络空间“云作战”模型及仿真分析研究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天命历史观的思想来源——兼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的天命历史观